人的一生會會經歷很多考試,而每次考試之後,有人歡喜有人愁。比如,有一場考試會讓很多人終身難忘,沒錯,那就是高考。每逢高考的時候,有人碩果纍纍,辛苦三年終於考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人生從此優勢嶄新的一頁,而有人卻與自己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很多人不想去那個無法接受的學校,然後就選擇復讀,決定再戰一年。
高考被稱作是人30歲之前一次重要的轉折點,一點都不假,因為高考基本決定了的大方向,當然也會存在一些特例,我們暫不討論。而只有那些分數特別高的,才有機會進入985,211大學學習,剩餘就只能選擇一本,二本,在我國,名校和普通大學之間確實存在很大的差距,這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復讀生越來越多。那是不是二本生就沒有出路了呢?讓我我看看吧
有時候我們會在網上看到一些雞湯文,意思大概是這樣的:鼓勵那些普通大學的孩子好好學習,努力的鍛鍊自己,只要你的能力足夠強,畢業之後一定可以和名校的人劃等號,你一定能得到上司是器重。可是實際上真的會是這樣嗎?要知道,名校給予學生的,不僅僅是我們肉眼看到的東西。身在好的學校,周圍是良師益友,學習環境濃厚,教學資源充足等等,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是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內在的東西,而那些企業恰恰很看重的就是這些品質。
或者說名校生見多識廣,心中底氣足,更加的自信,而那些普通的大學生在很多時候,就變現的自卑心理,擔心被歧視,擔心被拒絕,這種自卑心理是很難被改變,也是最能影響學生的綜合能力的
照你這麼說,二本生就一無是處了嗎?答:當然不是了。能力不足可以提升,學歷不夠也可以提升,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一件永遠不晚是事,而如今被我們社會需要的就是學習力,因為有了學習力,我們才可以有創新,有突破,只要你願意學習,你並不比別人差。這是一個有專業技能,才有出路的時代,所以,不管是重點大學畢業生,還是普通大學生,選擇對口的專業才是關鍵。
那麼,對於二本師範類的學生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教師職位了,如今很多師範大學裡面開設的課程多,有英語,數學,化學,生物等等,如果你本身對教師感興趣,又找到自己的興趣,那麼,將來一定會在這個崗位做出成績
上面說到專業知識,再說說個人能力以及選擇的問題,因為這是未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在這個社會,學歷高,能力強的人自然最受歡迎,而很多本科出身不好的人,找工作的時候,總喜歡找到工資高,工作少的,總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這不是妄想是什麼。在我看來,很多的師範生出來之後,並沒有立刻去找學校籤約,而是先去市面上那些培訓機構工作,在了解教育的整個大方向之後,在投身中學或者是高中,這樣在事業上會更加的上手。
再就是心態的問題,曾經有人說:「在上的時候,把別人看人,在下的時候,把自己看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你在處在更高的位置的時候,應該把別人看人,當你處在劣勢的時候,應該把自己當人看。其實,我強調後半句,普通畢業生不能因為自己的出身,感覺自己矮人一等,這是不對的,處在同一個平臺,誰比誰強不到哪裡去。
最後,希望都能找到滿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