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畢業沒有路:「小鎮做題家」的出路在哪裡

2020-08-28 小琴調


2020年5月10號,有人在豆瓣成立了一個小組「985廢物引進計劃」,兩個月的時間,已有8萬多成員。


什麼是「985廢物引進計劃」?

根據描述,大概是這樣一群人:

  • 出身小鎮或縣城,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無法為子女提供實用的未來規劃或資源;
  • 家境普通,導致在青少年時期缺少開拓眼界的機會,形成怯生生的性格;
  • 埋頭苦讀,靠擅長做題考到了985,211院校,但上大學後卻發現自己除了做題一無是處,由此產生了巨大的落差感;
  • 再加上經常感受到大城市或家境優越的同學各方面的碾壓,最終陷入同輩壓力帶來的焦慮與抑鬱情緒之中。

所以,我這種非雙一流學校畢業的,還是從山溝溝裡出來的人,Five(廢物)的資格都沒有。(哭泣)

小組介紹這麼寫的:【98five大學】985,211失學失業者的新校園,分享失敗故事,討論如何脫困。

隨便點開一篇帖子都能感受到濃濃的無奈感。

有個帖子記錄了他從高中到大學畢業那關鍵的幾年。高中學渣逆襲,考入985,為了擺脫小鎮,能走多遠走多遠。大三去美國做過交換生,大四放棄保研機會,從最好的農業專業轉考計算機編程失敗,最後迫於生計去工地搬過磚,然後為了擺脫泥潭進入一家公司做文職,中午多吃了一個菜,晚上就得省著點。

還有一個帖子記錄了他第一次進入大學後,在洗手間洗完手怎麼也關不掉水龍頭的高光時刻。那一刻的慌亂和尷尬,是從小城鎮來的他被大城市嘲笑的最小最小的縮影。

還有一個博主,本科上海211,985學科平臺,專業第三保送中科院碩博連讀,期間赴歐洲交換,國內外的兩位導師全是頂尖大牛,去年博士畢業,手握兩篇很牛的SCI。妥妥的閃閃發光的履歷。中科院研究生待遇四千,畢業後入職華南某綜合二本大學,講師有編,每個月工資5300多,他說他只想左右開弓扇自己5300個嘴巴子。

還有一個24歲的姑娘懺悔自己人生的一步錯步步錯。大學貪圖安逸浪費了學習時光,在別人好好找工作的時候才想著去考研,考研中途放棄考雅思準備去香港,又因為香港暴動和父親生病用錢,不得不放棄。感嘆既有命運捉弄,也有自己咎由自取。

……

其實他們的故事稍微換一下味道,每一個都可以是充滿正能量的奮鬥故事。他們大都還很年輕,二十幾歲,正當少年啊,前途光明,大部分擁有拿得出手的學歷和經歷,學習能力也很不錯,除了……悲觀了一點兒。

小鎮做題家的悲哀


是的,小鎮青年在面對更大世界的時候,骨子裡的膽怯讓人自卑。物質條件、家庭關係各種資源落後別人一大截,這種對比越來越明顯,並且不得不獨自承受這些缺失造成的後遺症。

當別人可以去看演唱會,去蹦極,去衝浪,去環遊世界時,大學門口燈紅酒綠的酒吧都不敢踏進去。明明很嚮往,但是畏懼和匱乏使人變得冷漠。城市的大門為每個人打開了,但不是每個門都寫著歡迎光臨。

還有一部分人,覺得社會沒給985er足夠的好機會,讓他們所學的珍藏技藝變成屠龍之術,只能在深夜翻來自娛自樂。好像這個社會畸形,技術人才被壓榨,小鎮做題家手握技術,卻迫於生計……

有無奈,有心酸,有迷茫,有無助。這個小組雖然自嘲廢物,但也看得出來,他們不願意真的放棄生活。抱團取暖,找到更好的出路是他們的初衷。

出路在哪裡


985的困境或許是整個時代年輕人的困境,除了雙一流,還有普通本科,還有專科,還有很多沒上過大學的青年,大家的路都該何去何從。沒人能給出一份標準答案,其實也並沒有一份標準答案存在。

社會的單一化大概是造成困局的首要原因。小鎮青年要如何逆天改命?讀書!社會給的出路單一。如何衡量一個學生?成績!評價體系單一。何為出人頭地?收入!價值觀單一。

這種單一的標準和方向,根本不足以讓我們回應這個複雜的世界。985,211畢業就應該有一份好工作,付出就應該有收穫,高材生就得進大公司,寒窗苦讀十幾年就可以擁有別人用一輩子才奮鬥來的一切……生活推過來的手,招招都接不住,時間長了很容易讓人自暴自棄。

連叔說一個人接受過合格的大學教育,體現為幾個更強:

一是學習能力更強,當你的工作與人生需要學習新知識時,這經常發生,你能從ABC開始變成專家;

二是意志力更強,危機發生時,你更有韌性;

三是功能更強,更有普適性,你能做的事情更多。

迷茫和無助唯一的解藥,大概就是從做好手頭的小事開始。

願每一個自稱FIVE的青年,都在心裡暗戳戳的憋大招。加油。

相關焦點

  • 985畢業自稱廢物的小鎮做題家:為什麼你越奮鬥,反而越迷茫了?
    「小鎮做題家」的迷茫 嘉輝是某985高校的應屆畢業生,讀大學之前,整整9年,他一直在農村讀書,第10年的時候,考入了縣城最好的高中。這條路不好,那更好的出路在哪裡?他很迷茫,也很焦慮,看到一些同學依託家庭資源找到了更好的工作,他難免心生感嘆:寒門難再出貴子啊!我給嘉輝分析:你個人足夠努力,學校也夠靚,不是寒門難再出貴子,而是從寒門到顯貴這條路是漸進式的,而你,卻希望一氣呵成!
  • 985畢業自稱廢物的小鎮做題家的思考:路在何方?
    最近關注一個豆瓣小組「985廢物引進計劃」,瀏覽其中內容,多是未畢業或者剛畢業一兩年的高校學生,小組內談及的內容涉及較廣,有學業,有職業,有感情,各類問題不一而足,但都直觀簡單,直接問到心坎裡!其中一個尖銳話題,讓我影響深刻:寒門子弟路在哪裡?寒門出貴子到底有多難!
  • 985大學裡,沒有小鎮做題家
    最近有一個詞挺火的,叫做「小鎮做題家」。這個詞大概意思是:有很多小鎮或縣城的青年,依靠中學時代題海戰術,考入了211、985名校。但他們除了埋頭做題外啥都不會,從此陷入困境,大學平庸,畢業可能找不到工作,一步錯步步錯。
  • 985的小鎮做題家,真的是廢物嗎
    最近有一個詞挺火的,叫做「小鎮做題家」。這個詞大概意思是:有很多小鎮或縣城的青年,依靠中學時代題海戰術,考入了211、985名校。但他們除了埋頭做題外啥都不會,從此陷入困境,大學平庸,畢業可能找不到工作,一步錯步步錯[1]。「小鎮做題家」這個詞,最早來自豆瓣小組「985廢物引進計劃」。
  • 「小鎮做題家」是「985廢物」?太妄自菲薄了
    文 | 從易「小鎮做題家」對身份的焦慮比其他小鎮青年更強烈,也會有一種揮之不去的「一無所有」的感覺。因此豆瓣上沒有「二流本科廢物引進小組」「大專廢物引進小組」,反倒是「985」的學生,以「廢物」自嘲。無論是「小鎮做題家」還是「985廢物」,主要代表的是小鎮青年的一種自嘲。這樣的自嘲是妄自菲薄,還是事出有因?「小鎮做題家」又能做些什麼?
  • 985大學裡,有一群自稱廢物的小鎮做題家
    最近,「小鎮做題家」這個詞有點火。這個詞來自豆瓣上一個名為「985廢物引進計劃」的小組。正如小組簡介所說,這個組的主要功能就是給985、211的「失敗學子」來「分享失敗故事,討論如何脫貧」,以達到「自救」的目的。這個建立剛滿1個月的小組,已經聚集了5萬多個成員。
  • 「小鎮做題家」已淪為「985廢物」?
    「小鎮做題家」指的是,出身小城,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他們靠著拼命刷題擠進了一流高校,以為人生從此平步青雲,怎料到了大學才發現自己不僅泯然眾人,與來自大都市的精英同學相比,更是有著懸殊的差距,畢業找工作時完全沒有優勢,心酸地淪為「985廢物」。
  • 985、211學霸自稱廢物:「小鎮做題家們」的人生故事,是怎樣的?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很有討論空間的話題——「小鎮做題家」。這個詞來源於一個叫做「985廢物引進計劃」的豆瓣小組,這個小組裡聚集的成員,都是畢業自985、211高校,他們在這個群裡分享自己「失敗」的經歷。有人發帖稱,985學生陷入困境的絕大多數都是「小鎮做題家」。
  • 小鎮做題家:從996到摸魚學
    這些「失敗學子」,被形象地稱為「小鎮做題家」,他們往往是出身村鎮的寒門弟子。這些人中學階段依附於「題海戰術」,迫於師長的壓力與管教取得優異學習成績,從而脫離小鎮考入一流名校。但在步入大學後,卻逐漸步入平庸。最近關於「小鎮做題家」的各種報導很多,小編轉載一篇,供大家思考。
  • 小鎮做題家的自嘲是焦慮
    最近,有個985廢物的名詞火了。據說一群985,211的畢業生,出身小鎮或農村,考上大學之後覺得沒改變命運自稱自己是小鎮做題家意思是只會做題,大學畢業之後沒有取得什麼成就還不如初中畢業的表姐工資高其實這就是倖存者偏差也就是說只看到那些學習成績差獲得成功的沒有看到更大的基數是在農村或小城市艱難維持生活的一群人關於大學生畢業名校沒有取得成功的問題
  • 沒考上985,就不配自稱「小鎮做題家」嗎?丨對話黃燈
    在這期間,有個「發明」時間僅三個多月的新詞,成了很多人口中的流行語——「小鎮做題家」。有人預言,這個詞將在未來成為像「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那樣人盡皆知的精闢詞彙。「小鎮做題家」,是那些通過高考進入重點高校,從物理上離開了「小鎮」,但在精神上沒有辦法擺脫小地方的青年的自稱。它最早出現於豆瓣小組「985廢物引進計劃」。這個成立於今年5月10日的小組,成員很快從個位數增長到近10萬。
  • 「小鎮做題家」背後的世界:出身小鎮的985大學生為何自嘲廢物?
    記者 | 董子琪編輯 | 黃月1「小鎮做題家」,語出豆瓣「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這個帶有自嘲性的稱呼指的是從小鎮或小城市依靠優秀成績考入「985大學」的一群人。「小鎮做題家」受到的衝擊不僅在課業方面,也在日常生活的無數細節中,在上海乘一次地鐵、在全家買杯咖啡、在薩莉亞吃頓晚飯,都可能讓他們有所觸動。大學畢業後,他們因戶籍問題可能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有人甚至萌生出了一種「我真是個five(廢物)」的感覺。
  • 985學生建「廢物引進」小組,自嘲小鎮做題家,高考考好就夠了?
    其實這個小組引進的都是大學就讀於985院校的「學霸」們,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自視為失敗者,畢業後別沒有過上想要的生活,人生反而不停的下墜,逐漸淪為「廢物」。這和故事中講述的案例好像完全不同,曾經憧憬大學生活的學生們,埋頭苦讀多載,卻發現原來考上名校並非是登上了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自己除了埋頭苦讀什麼都不會,畢業後依然是進入企業打工,面臨很大的社會壓力。
  • 網絡公共空間內的985廢物引進計劃及小鎮做題家
    如中國青年報的《&34;跌入了沉迷學霸人設的陷阱》、界面新聞的《&34;背後的世界:出身小鎮的985大學生為何自嘲廢物?》、澎湃新聞的《誰是小鎮做題家》等;從積極性的新聞評論來看,這類新聞的數量最多,它們大多為從現象概述出發,最後落腳到對這群人心態調整上,基調多為積極向上的。如光明日報的《把自信握在手上,&34;》《985畢業自稱&34;?
  • 小鎮做題家不是廢物交流平臺,而是一群985未來精英們的自我救贖
    小鎮做題家不是廢物交流平臺,而是一群985未來精英們的自我救贖!一群天之驕子,985高校的「廢物」自發成立的交流平臺,每天在網上分享「five(廢物)心得」,他們還給自己取了個自嘲意味十足的名字——小鎮做題家。
  • 小鎮做題家不是廢物交流平臺,而是一群985未來精英們的自我救贖
    小鎮做題家不是廢物交流平臺,而是一群985未來精英們的自我救贖!一群天之驕子,985高校的「廢物」自發成立的交流平臺,每天在網上分享「five(廢物)心得」,他們還給自己取了個自嘲意味十足的名字——小鎮做題家。
  • 「985小鎮做題家」自稱廢物,出身不好就去不了「羅馬」?
    「985」與「廢物」這兩個不搭的詞,卻在今年夏天意外相撞。隨著高考志願填報日期的到來,「985小鎮做題家」和「985廢物引進計劃」再一次火了起來,引來多方關注和討論。「985」中出現了「廢物」?最近,豆瓣上的一個名為「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經過媒體報導後,引來了大量關注。
  • 「小鎮做題家」已淪為「985廢物」?倖存者偏差導致的焦慮
    他們靠著拼命刷題擠進了一流高校,以為人生從此平步青雲,怎料到了大學才發現自己不僅泯然眾人,與來自大都市的精英同學相比,更是有著懸殊的差距,畢業找工作時完全沒有優勢,心酸地淪為「985廢物」。無論是「小鎮做題家」還是「985廢物」,主要代表的是小鎮青年的一種自嘲。這樣的自嘲是妄自菲薄,還是事出有因?「小鎮做題家」又能做些什麼?
  • 「985廢物」與「小鎮做題家」是自嘲,更是反思
    他們當中有人從大學退學,有人畢業就失業,有人拿著十分微薄的薪水,也有人在現實生活的打擊下逐漸沉淪。有小組成員用「小鎮做題家」概括他們——出身小鎮或小城,「除了埋頭苦讀外啥都不會」。可是,他們真的什麼都不會嗎?真的是「廢物」嗎?一起看看他們面臨著怎樣的困境,又做出了怎樣的反思吧。
  • 你厭煩「小鎮做題家」自怨自憐的腔調了嗎?
    郝漢:在某種意義上,「小鎮做題家」一說是在文化上對於村鎮出身的回望。黃燈老師會認為自己是「小鎮做題家」嗎?黃燈:初聽「小鎮做題家」五個字,感觸特別多。由於年齡和工作經歷的緣故,我見證著這一群孩子的成長,卻從沒有想過有一天,他們會自我標榜為「小鎮做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