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大學裡,沒有小鎮做題家

2020-08-27 軒道自然成

1.高考,雖已結束,但有關高考的話題,卻從來熱度不減。

最近有一個詞挺火的,叫做「小鎮做題家」。這個詞大概意思是:

有很多小鎮或縣城的青年,依靠中學時代題海戰術,考入了211、985名校。但他們除了埋頭做題外啥都不會,從此陷入困境,大學平庸,畢業可能找不到工作,一步錯步步錯。

2.說實話,我是很不喜歡這個詞的。

因為這個詞多少帶了貶義色彩,把高考過多地和未來做了沒有必要的聯繫。

3.其實,說到底,這個詞背後隱藏的仍是一個本質的問題:讀書究竟能不能改變命運?

高考能實現階級的躍升嗎?

4.今天,我暫且不談論這個話題,而更想談談:高考進入985大學,究竟意味著什麼?

5.高考能考入985大學,我認為可以證明如下三點:

一,你有很強的心理素質。

你在高考如此緊張的環境下,仍能發揮出自身水平,考入985大學,顯然你的心理素質,比較過硬。

二,你具備優於多數人的學習能力。

刷題,是所有考生經歷高考的必修課。

但絕大數刷題的人並沒有考上985名校,而你考上了,足以證明你刷題的效果以及方法比他們要好。

在刷題這點上,我不承認多刷題一定能提高成績。特別是在高考卷日益靈活的今天。

在有限時間內最大化提升自身的分數,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而多數985學生,都具備這種學習能力。

三,聽老師和家長的話,懂得傾聽與服從

聽從老師的指導,在高考中非常關鍵。

很多老師會讓學生們整理錯題,溫故而知新。

但多數學生喜新厭舊,面對整理錯題這項任務,往往敷衍了事。

而考上985的學生往往則相反,願意聽老師、父母等過來人的指導與意見,按部就班、認認真真地完成老師布置的每一項作業。

事實也證明,有過多自我想法、渴望「自立門戶」的學生通常表現得差強人意。

6.高考,可以證明你在高中學習中具備上述三點能力,證明你是一個比同齡人在學業上更為優異的學生。

但必須指明,這和走上社會的成敗沒有必然聯繫。

7.因為社會是一個複雜系統,時刻發生著變化。

而不像高考所學的知識,幾乎亙古不變。

變與不變,複雜與簡單,是社會與學校本質的區別。

8.高考只考知識,不考見識。

知識學得再好,見識不高,格局不大,最終也難成大器。

而我相信,那些所謂的「小鎮做題家」們,恰恰缺乏的是後者。

9.考入985,是一個不錯的起點。

但未來成功與否,卻遠不止這麼簡單。

相關焦點

  • 985大學裡,有一群自稱廢物的小鎮做題家
    最近,「小鎮做題家」這個詞有點火。這個詞來自豆瓣上一個名為「985廢物引進計劃」的小組。正如小組簡介所說,這個組的主要功能就是給985、211的「失敗學子」來「分享失敗故事,討論如何脫貧」,以達到「自救」的目的。這個建立剛滿1個月的小組,已經聚集了5萬多個成員。
  • 「小鎮做題家」是「985廢物」?太妄自菲薄了
    文 | 從易「小鎮做題家」對身份的焦慮比其他小鎮青年更強烈,也會有一種揮之不去的「一無所有」的感覺。因此豆瓣上沒有「二流本科廢物引進小組」「大專廢物引進小組」,反倒是「985」的學生,以「廢物」自嘲。他們不僅會做題,他們也擁有更多的資源、人脈、見識等。我們並不否認小鎮青年裡也有開明的老師、開明的父母,但整體上看,小鎮的文化氛圍與信息流動,和大都市有所差距。這是「小鎮做題家」剛進入「985」產生心理落差的主要原因。
  • 「小鎮做題家」已淪為「985廢物」?
    「小鎮做題家」指的是,出身小城,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他們靠著拼命刷題擠進了一流高校,以為人生從此平步青雲,怎料到了大學才發現自己不僅泯然眾人,與來自大都市的精英同學相比,更是有著懸殊的差距,畢業找工作時完全沒有優勢,心酸地淪為「985廢物」。
  • 985的小鎮做題家,真的是廢物嗎
    最近有一個詞挺火的,叫做「小鎮做題家」。這個詞大概意思是:有很多小鎮或縣城的青年,依靠中學時代題海戰術,考入了211、985名校。但他們除了埋頭做題外啥都不會,從此陷入困境,大學平庸,畢業可能找不到工作,一步錯步步錯[1]。「小鎮做題家」這個詞,最早來自豆瓣小組「985廢物引進計劃」。
  • 985畢業沒有路:「小鎮做題家」的出路在哪裡
    根據描述,大概是這樣一群人:出身小鎮或縣城,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無法為子女提供實用的未來規劃或資源;家境普通,導致在青少年時期缺少開拓眼界的機會,形成怯生生的性格;埋頭苦讀,靠擅長做題考到了985,211院校,但上大學後卻發現自己除了做題一無是處,由此產生了巨大的落差感;再加上經常感受到大城市或家境優越的同學各方面的碾壓
  • 「小鎮做題家」已淪為「985廢物」?倖存者偏差導致的焦慮
    他們靠著拼命刷題擠進了一流高校,以為人生從此平步青雲,怎料到了大學才發現自己不僅泯然眾人,與來自大都市的精英同學相比,更是有著懸殊的差距,畢業找工作時完全沒有優勢,心酸地淪為「985廢物」。無論是「小鎮做題家」還是「985廢物」,主要代表的是小鎮青年的一種自嘲。這樣的自嘲是妄自菲薄,還是事出有因?「小鎮做題家」又能做些什麼?
  • 「985小鎮做題家」自稱廢物,出身不好就去不了「羅馬」?
    這是一個「985」「211」學校的「失敗學子」分享自己上大學,步入社會後屢屢遭遇失敗的小組。小組裡面有8萬多人,他們有著相似想法和經歷,畢業或正就讀於名校,卻自視為失敗者,自嘲為「小鎮做題家」——出身小鎮或小城,「除了埋頭苦讀外啥都不會」,見識有限,身邊沒有長輩指點,導致「一步錯步步錯」。
  • 「985廢物」與「小鎮做題家」是自嘲,更是反思
    他們當中有人從大學退學,有人畢業就失業,有人拿著十分微薄的薪水,也有人在現實生活的打擊下逐漸沉淪。有小組成員用「小鎮做題家」概括他們——出身小鎮或小城,「除了埋頭苦讀外啥都不會」。可是,他們真的什麼都不會嗎?真的是「廢物」嗎?一起看看他們面臨著怎樣的困境,又做出了怎樣的反思吧。
  • 「小鎮做題家」背後的世界:出身小鎮的985大學生為何自嘲廢物?
    記者 | 董子琪編輯 | 黃月1「小鎮做題家」,語出豆瓣「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這個帶有自嘲性的稱呼指的是從小鎮或小城市依靠優秀成績考入「985大學」的一群人。需要說明的是,「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中的不少成員沒有停留在哀嘆命運不幸的階段,他們也積極地梳理和分析自己的過往歷史並尋找出路。比如有成員看到,「小鎮做題家」不應該只是自我責備,還應該看到更大範圍的社會結構可能存在的不平等。
  • 「985廢物」與「小鎮做題家」是自嘲,更是反思原創
    有小組成員用「小鎮做題家」概括他們——出身小鎮或小城,「除了埋頭苦讀外啥都不會」。可是,他們真的什麼都不會嗎?真的是「廢物」嗎?在「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裡,有許多很喪的帖子,比如:活著真的好難啊對不起,我就是你們說的那個小鎮做題家關於讓家人認清我是個廢物的心理活動多看幾篇帖文就能發現,這些自視為「失敗者」的學子們的困境大多集中在
  • 《隱秘的角落》裡的朱朝陽,才是真正的「小鎮做題家」
    但是步入大學之後,轉眼間,「小鎮做題家」們就失落了。「小鎮做題家」最擅長的應試,到了大學竟然不太管用了。一項對某重點高校A大學2004級~2009級城鄉學生學業表現的調查數據顯示:步入大學後,農村大學生在學業上的表現遠落後於城市大學生。且農村大學生經過四年的專業學習,也沒有縮小這一差距。
  • 沒考上985,就不配自稱「小鎮做題家」嗎?丨對話黃燈
    在這期間,有個「發明」時間僅三個多月的新詞,成了很多人口中的流行語——「小鎮做題家」。有人預言,這個詞將在未來成為像「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那樣人盡皆知的精闢詞彙。「小鎮做題家」,是那些通過高考進入重點高校,從物理上離開了「小鎮」,但在精神上沒有辦法擺脫小地方的青年的自稱。它最早出現於豆瓣小組「985廢物引進計劃」。這個成立於今年5月10日的小組,成員很快從個位數增長到近10萬。
  • 985、211學霸自稱廢物:「小鎮做題家們」的人生故事,是怎樣的?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很有討論空間的話題——「小鎮做題家」。這個詞來源於一個叫做「985廢物引進計劃」的豆瓣小組,這個小組裡聚集的成員,都是畢業自985、211高校,他們在這個群裡分享自己「失敗」的經歷。有人發帖稱,985學生陷入困境的絕大多數都是「小鎮做題家」。
  • 反思「985廢物」,小鎮做題家背後:世界這麼大,我卻只有題
    一群小鎮做題家的自嘲從今年5月份創設到現在,三、四個月的時間已經到達了將近10萬的成員。這個組群的主要功能是給「985」、「211」大學畢業的「失敗學子」來分享失敗的故事,討論如何脫困。他們聚集在一起,自嘲,相互安慰,抱團取暖,訴說著他們各自的心酸和困境。
  • 網絡公共空間內的985廢物引進計劃及小鎮做題家
    、中國青年報的《&34;只是自嘲,沒有理由自暴自棄》、新京報的《&34;中沒有&34;,只有心態需調適的&34;》、南方周末的《&34;是&34;?太妄自菲薄了》等。總體來看,新聞媒體在關於985廢物引進計劃及小鎮做題家等新聞報導,並沒有過多的賦予其悲情色彩,立足於現狀的討論進而給予探尋出路的心態性引導。
  • 小鎮做題家不是廢物交流平臺,而是一群985未來精英們的自我救贖
    小鎮做題家不是廢物交流平臺,而是一群985未來精英們的自我救贖!一群天之驕子,985高校的「廢物」自發成立的交流平臺,每天在網上分享「five(廢物)心得」,他們還給自己取了個自嘲意味十足的名字——小鎮做題家。
  • 小鎮做題家不是廢物交流平臺,而是一群985未來精英們的自我救贖
    小鎮做題家不是廢物交流平臺,而是一群985未來精英們的自我救贖!一群天之驕子,985高校的「廢物」自發成立的交流平臺,每天在網上分享「five(廢物)心得」,他們還給自己取了個自嘲意味十足的名字——小鎮做題家。
  • 小鎮做題家:從996到摸魚學
    來源:寶安日報編者按:最近,「小鎮做題家」這個新詞引發網友思考和共鳴,詞源來自豆瓣網的一個聚集5萬多名成員的小組。該小組在簡介中稱,組群的主要功能是給「985」「211」大學的「失敗學子」來「分享失敗故事」,從而達到「自救」的目的。
  • 小鎮做題家:新名詞背後,藏著多少辛酸?
    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985學生陷入困境的絕大多數都是「小鎮做題家」。 他們多是出身自村鎮的寒門弟子,高中階段依附於「題海戰術」、迫於師長的壓力與管教取得優異成績,從而脫離小鎮考入一流名校。但在步入大學後,或是泯然眾人,或是逐漸墮落,失學即失業。新詞背後,隱藏著無數傷感的故事。
  • 小鎮做題家的北大考古夢
    之前豆瓣有個「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被各大媒體平臺討論報導,許多來自985、211的「失敗學生」來這裡發洩、分享自己的失敗故事,「小鎮做題家」就是在這樣的討論中得出的概念。「985廢物引進計劃」組徽據組裡活躍的成員說,所謂小鎮做題家,指的是出身於十八線小村鎮的寒門子弟,中學時期通過「題海戰術」以及家裡、學校的強制管理取得優異的高考成績,從而脫離小鎮,進入高層次大學的一類人。「然後一進大學後就泯然眾人矣,進而墮落至消極之境,覺得自己是個社會中的five(廢物)」一位從豆瓣好友表示她在這個組找到了很多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