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985廢物」,小鎮做題家背後:世界這麼大,我卻只有題

2020-08-27 莫老師談教育

最近,在豆瓣上看到這樣的一個組織:「985廢物引進計劃」。對於一名也是從985高校畢業的人來講,這樣的字眼確實很敏感。將985和廢物聯繫在一起,筆者頓感詫異,於是就淺略地了解了下。

一、「985廢物引進計劃」,一群小鎮做題家的自嘲

從今年5月份創設到現在,三、四個月的時間已經到達了將近10萬的成員。這個組群的主要功能是給「985」、「211」大學畢業的「失敗學子」來分享失敗的故事,討論如何脫困。他們聚集在一起,自嘲,相互安慰,抱團取暖,訴說著他們各自的心酸和困境。

他們自嘲為「小鎮做題家」,生於小鎮,出自寒門,在父母「期望與汗水」的捆綁下,靠著所謂的「題海戰術」取得優異的成績,以高分考入名校。

​二、光環退去,小鎮做題家的挫敗感,由誰來溫暖?

論內心的落差,這群小鎮做題家感觸應該是最深刻的。在學生時代,在那個小鎮圈子裡,他們是學校的驕傲 ,是同學的榜樣。但當他們走出小鎮,在優秀人才雲集的985/211名校,一個比一個優秀,一個比一個厲害,他們不僅會考試,還會吹拉彈唱,還能言善辯。他們開始慌了,他們深受打擊,開始懷疑自己……畢業了,除了一本高校畢業證書,沒有其他任何可以拿得出手的東西。

不是他們只會做題,而是他們只能做題。小鎮做題家的天空只有這麼大,階層對人的影響便決定了他的高度,在眼界,格局,人際,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他們就是全方位落後。在這個拼優勢、拼資源的時代,還沒有開始比,他們就已經輸了。

三、接受平凡,跨越階層的梯子依然是高考

「世界這麼大,我卻只有題。」出身於三四線城市,我也算是個小鎮做題家,從小在做題中長大,有快樂,有壓抑。從題海中出來,我也曾在開啟自己新曆程中,有過恐慌,有過不安。但我依然感謝自己曾經有過的題海經歷,讓我至少有去拼搏的「敲門磚」。

「985廢物」不過是小鎮做題家對自己的自嘲而已,努力的人怎麼可能是廢物?我更願意相信他們是一群不滿現狀,另闢蹊徑的追夢者,他們只是暫時陷入迷茫困境而摸索前進的追光者。


相關焦點

  • 「985廢物」與「小鎮做題家」是自嘲,更是反思
    有小組成員用「小鎮做題家」概括他們——出身小鎮或小城,「除了埋頭苦讀外啥都不會」。可是,他們真的什麼都不會嗎?真的是「廢物」嗎?一起看看他們面臨著怎樣的困境,又做出了怎樣的反思吧。在「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裡,有許多很喪的帖子,比如:活著真的好難啊對不起,我就是你們說的那個小鎮做題家關於讓家人認清我是個廢物的心理活動多看幾篇帖文就能發現,這些自視為「失敗者」的學子們的困境大多集中在「家境」和「工作」這兩件事情上。
  • 「985廢物」與「小鎮做題家」是自嘲,更是反思原創
    有小組成員用「小鎮做題家」概括他們——出身小鎮或小城,「除了埋頭苦讀外啥都不會」。可是,他們真的什麼都不會嗎?真的是「廢物」嗎?在「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裡,有許多很喪的帖子,比如:活著真的好難啊對不起,我就是你們說的那個小鎮做題家關於讓家人認清我是個廢物的心理活動多看幾篇帖文就能發現,這些自視為「失敗者」的學子們的困境大多集中在
  • 「小鎮做題家」是「985廢物」?太妄自菲薄了
    文 | 從易「小鎮做題家」對身份的焦慮比其他小鎮青年更強烈,也會有一種揮之不去的「一無所有」的感覺。因此豆瓣上沒有「二流本科廢物引進小組」「大專廢物引進小組」,反倒是「985」的學生,以「廢物」自嘲。廢物」和「小鎮做題家」這兩個說法很火。
  • 「小鎮做題家」已淪為「985廢物」?
    「小鎮做題家」指的是,出身小城,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他們靠著拼命刷題擠進了一流高校,以為人生從此平步青雲,怎料到了大學才發現自己不僅泯然眾人,與來自大都市的精英同學相比,更是有著懸殊的差距,畢業找工作時完全沒有優勢,心酸地淪為「985廢物」。
  • 「小鎮做題家」背後的世界:出身小鎮的985大學生為何自嘲廢物?
    記者 | 董子琪編輯 | 黃月1「小鎮做題家」,語出豆瓣「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這個帶有自嘲性的稱呼指的是從小鎮或小城市依靠優秀成績考入「985大學」的一群人。「小鎮做題家」受到的衝擊不僅在課業方面,也在日常生活的無數細節中,在上海乘一次地鐵、在全家買杯咖啡、在薩莉亞吃頓晚飯,都可能讓他們有所觸動。大學畢業後,他們因戶籍問題可能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有人甚至萌生出了一種「我真是個five(廢物)」的感覺。
  • 網絡公共空間內的985廢物引進計劃及小鎮做題家
    由此可見,985廢物引進計劃它本來就是一個樹洞式抱團取暖的討論小組,進入網絡公共空間後它背後的主客觀原因成為了各大傳播主體傳播的焦點內容,進而使其演化成了一種具有極具話題的社會現象。從深度報導類的新聞來看,大多從其背後的社會原因、當下高校教育的相關數據、對比或引申到其他國家的現狀等。如中國青年報的《&34;跌入了沉迷學霸人設的陷阱》、界面新聞的《&34;背後的世界:出身小鎮的985大學生為何自嘲廢物?》、澎湃新聞的《誰是小鎮做題家》等;從積極性的新聞評論來看,這類新聞的數量最多,它們大多為從現象概述出發,最後落腳到對這群人心態調整上,基調多為積極向上的。
  • 「小鎮做題家」已淪為「985廢物」?倖存者偏差導致的焦慮
    他們靠著拼命刷題擠進了一流高校,以為人生從此平步青雲,怎料到了大學才發現自己不僅泯然眾人,與來自大都市的精英同學相比,更是有著懸殊的差距,畢業找工作時完全沒有優勢,心酸地淪為「985廢物」。無論是「小鎮做題家」還是「985廢物」,主要代表的是小鎮青年的一種自嘲。這樣的自嘲是妄自菲薄,還是事出有因?「小鎮做題家」又能做些什麼?
  • 985的小鎮做題家,真的是廢物嗎
    最近有一個詞挺火的,叫做「小鎮做題家」。這個詞大概意思是:有很多小鎮或縣城的青年,依靠中學時代題海戰術,考入了211、985名校。但他們除了埋頭做題外啥都不會,從此陷入困境,大學平庸,畢業可能找不到工作,一步錯步步錯[1]。「小鎮做題家」這個詞,最早來自豆瓣小組「985廢物引進計劃」。
  • 「985小鎮做題家」自稱廢物,出身不好就去不了「羅馬」?
    「985」與「廢物」這兩個不搭的詞,卻在今年夏天意外相撞。隨著高考志願填報日期的到來,「985小鎮做題家」和「985廢物引進計劃」再一次火了起來,引來多方關注和討論。「985」中出現了「廢物」?最近,豆瓣上的一個名為「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經過媒體報導後,引來了大量關注。
  • 985、211學霸自稱廢物:「小鎮做題家們」的人生故事,是怎樣的?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很有討論空間的話題——「小鎮做題家」。這個詞來源於一個叫做「985廢物引進計劃」的豆瓣小組,這個小組裡聚集的成員,都是畢業自985、211高校,他們在這個群裡分享自己「失敗」的經歷。有人發帖稱,985學生陷入困境的絕大多數都是「小鎮做題家」。
  • 小鎮做題家不是廢物交流平臺,而是一群985未來精英們的自我救贖
    小鎮做題家不是廢物交流平臺,而是一群985未來精英們的自我救贖!一群天之驕子,985高校的「廢物」自發成立的交流平臺,每天在網上分享「five(廢物)心得」,他們還給自己取了個自嘲意味十足的名字——小鎮做題家。
  • 小鎮做題家不是廢物交流平臺,而是一群985未來精英們的自我救贖
    小鎮做題家不是廢物交流平臺,而是一群985未來精英們的自我救贖!一群天之驕子,985高校的「廢物」自發成立的交流平臺,每天在網上分享「five(廢物)心得」,他們還給自己取了個自嘲意味十足的名字——小鎮做題家。
  • 我命由我不由天?小鎮做題家們不這麼想
    什麼是小鎮做題家?簡單理解:刷題能手,靠刷題考進985院校,但進了985也只會刷題,為人處事帶著濃濃的刷題思維,以標準答案為坐標,相信這個世界是線性發展的。前半段人生,小鎮做題家們一定信心滿懷地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尤其在考入985院校的那一刻,信心達至巔峰。
  • 「小鎮做題家」淪為「985廢物」,阿卡索靠什麼緩解教育尷尬?
    近來,網絡上突然出現了一個新詞,叫做「小鎮做題家」。此詞一出,便迅速火遍整個網絡。這個詞語來源於豆瓣上一個名為 「985廢物引進計劃」的小組,特指那些來自小鎮或者農村的孩子,他們埋頭苦讀,靠著拼命刷題擠進了985或211之類的名校。
  • 「小鎮做題家」淪為「985廢物」,阿卡索靠什麼緩解教育尷尬?
    近來,網絡上突然出現了一個新詞,叫做「小鎮做題家」。此詞一出,便迅速火遍整個網絡。這個詞語來源於豆瓣上一個名為 「 985 廢物引進計劃」的小組,特指那些來自小鎮或者農村的孩子,他們埋頭苦讀,靠著拼命刷題擠進了 985 或 211 之類的名校。
  • 沒考上985,就不配自稱「小鎮做題家」嗎?丨對話黃燈
    作為「小鎮青年」敘事下的衍生詞彙,「小鎮做題家」實際上是985、211大學的學生對自己生存狀態的形象化表述,也是某種意義上的精英學生對於自己精神世界略帶沮喪的描述。然而,現實中通過高考進入高等教育體系的大學生,某種意義上皆可被稱為「做題家」。
  • 被頂尖名校錄取前,我也曾是「小鎮做題家」
    △「小鎮做題家」緣起於豆瓣小組「985廢物引進計劃」,一群畢業於985和211的學生自稱「Five(廢物)」,分享自己對於「小鎮做題家」來說,如何靠自己在城市裡立足,是人生的必答題之一。而被「小鎮做題家」羨慕的城市孩子,也並不輕鬆,如何避免從所屬階層跌落,並能「爬」上更高的階層,是「重金雞娃」背後的焦慮。這背後折射出的都是對於進入較高社會階層的渴望。而現實是,跨越不同階層的大門,已經越來越狹窄。
  • 985大學裡,有一群自稱廢物的小鎮做題家
    最近,「小鎮做題家」這個詞有點火。這個詞來自豆瓣上一個名為「985廢物引進計劃」的小組。正如小組簡介所說,這個組的主要功能就是給985、211的「失敗學子」來「分享失敗故事,討論如何脫貧」,以達到「自救」的目的。這個建立剛滿1個月的小組,已經聚集了5萬多個成員。
  • 你厭煩「小鎮做題家」自怨自憐的腔調了嗎?
    從某些自嘲「985廢物」「小鎮做題家」的人中似乎可以看到一種由自戀造成的自憐,他們雖喟嘆不如意,但精神上似乎十足「凡爾賽」。他們囿於出身卻又在向下鄙視,製造新的出身論。他們認定做題崇拜下的個人成功,將985、211踐行成某種可笑的「身份政治」,回過頭又對個人努力被社會辜負感到不解,對影響所有小鎮青年的結構性困局缺乏反思。
  • 985大學裡,沒有小鎮做題家
    最近有一個詞挺火的,叫做「小鎮做題家」。這個詞大概意思是:有很多小鎮或縣城的青年,依靠中學時代題海戰術,考入了211、985名校。但他們除了埋頭做題外啥都不會,從此陷入困境,大學平庸,畢業可能找不到工作,一步錯步步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