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出路在我們自己手上,腳下。
找工作其實不難,難的是找到好工作,而對這個「好」字的理解,見仁見智。
很多人眼中的「好」其實是要超越自身條件匹配得上的。這就造成了失衡的現象。
這篇,我先默認大家都想找到一份在學校的好工作,就此給出幾條實實在在的建議:
一、考研
二、刷分
三、拿獎學金
四、參加省級師範生技能競賽
可能這篇推文主要是寫給目前大三以及更低年級的學生,越年輕的時候改變的機會就越多。
我們太多時候只是在悶著頭學或玩,沒有去主動了解。
就業,是招聘單位和應聘者兩方的事情。
我們先看看招聘單位對應聘者的要求,再展開來談吧。
我選了重慶的兩江新區和沙坪垻區,以及奉節縣今年的公開招聘教育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簡章為例。
2019屆、2020屆或2021屆高校畢業生,且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公費師範生,大學就讀期間必修課程無補考(即≥60分)。
二、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 獲得學分績點專業排名前10%或獲得國家獎學金或2次以上校級一等獎學金(如大學設置了特等獎學金,須具備特等獎學金);
2. 獲得省部級(如省政府、教育部)表彰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表彰或學校(須加蓋學校公章)表彰的優秀大學畢業生、優秀學生幹部、三好學生;
3. 獲得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師範生技能競賽相應學科(須加蓋省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公章,數學建模競賽以外的集體項目不列入)二等獎以上;
僅限2021屆應屆畢業生,且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QS發布的2020年世界大學前500位高校或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畢業,取得相應學歷及學位的研究生;
(2)「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屬QS發布的2020年世界大學前500位高校畢業,取得相應學歷及學位,大學期間獲得校級獎學金的本科生;
(3)「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畢業,取得相應學歷及學位,大學期間獲得校級二等及以上獎學金的本科生;
(4)國家「雙一流」建設師範大學畢業,大學期間獲得校級二等及以上獎學金的師範生(其中公費師範生可放寬至獲得校級獎學金);
(5)普通師範院校畢業,獲得國家獎學金或校級一等及以上獎學金的師範生;
(6)省級技能競賽一等獎及以上或全國性技能競賽二等獎及以上獲得者;
(7)外語、音樂、體育、美術院校應屆畢業,取得相應學歷及學位,獲得國家獎學金或校級一等及以上獎學金的本科生。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研究生學歷及相應學位;
2.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公費師範生並取得本科學歷及學士學位,大學期間必修課成績無補考並獲得校級三等獎學金及以上。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研究生學歷及相應學位;
2.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公費師範生並取得本科學歷及學士學位,大學期間必修課成績無補考並獲得校級三等獎學金及以上;
3.師範類專業本科學歷及學士學位,大學期間必修課成績無補考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⑴獲得國家獎學金或校級一等獎學金1次(二等獎學金2次)及以上;
⑵獲得省級以上黨委、政府或組織人事、教育主管部門表彰的優秀大學生;
⑶獲得省級以上人事或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師範生技能競賽相應學科省級二等獎或國家三等獎及以上。
現在你們明白上面說的建議考研的原因了吧。
而且奉節中學本次不招英語教師。永安中學招3名。
本科階段有補考,好工作就別想了。
作為普通高校的學生,本科階段沒有拿國獎一等二等獎學金,好工作也別想了。
所以這個時候,考研就是一個選擇了。
但是考研也不是說考就考上的,對吧?經過大學四年的洗禮之後,還想有高中時候那種學習強度,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謹慎選擇。
尤其,如果之前一直決定不考研,千萬不要看了這麼幾句話就決定要考研了,考研也需要莫大的勇氣和堅持的毅力的。我之後說不定還想寫一篇,「我為什麼不建議你考研」。
即使考上研究生,也只是拿到了入場券,只是入場而已。
比如兩江新區2020年的公開招聘,筆試成績佔30%,面試成績佔70%。
教師招聘的面試是要講課的。如果只是花一年埋頭的時間換了三年繼續揮霍的時間,教學能力等,不見得有提升。
這也是為什麼屢屢有諸如「某次招聘中某普通師範院校本科生打敗某985高校研究生奪得崗位」的新聞傳開。
就像當初拼命的三年,高考的答卷,換來的四年大學生活是個什麼樣,懂的都懂。
至於為什麼建議刷分。
這裡放一下重慶市雲陽縣公招簡章裡的要求。
限2021屆高校畢業生,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研究生學歷及相應學位;
2.教育部直屬師範院校公費師範生,並取得本科學歷及學士學位;
3.本科學歷及學士學位,且在校期間無補考,專業(必修)課平均成績在80分及以上,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1)大學期間獲得國家獎學金(不含國家勵志獎學金);(2)大學期間獲得校級二等及以上綜合獎學金;(3)大學期間個人獲得省部級及以上表彰或省級及以上行政部門組織的專業技能競賽二等及以上獎項。
專業必修課刷分,可以考慮。一個學分60元,不貴。
最貴的精讀課,一門5個學分,四門20個學分,1200元。其實也不貴,比起將來能夠得到的。
今年只是部分學校招聘對此有要求,明年後年的就業形勢又是什麼樣的,誰知道?
最怕的其實是,選擇了刷分,結果還是「勇敢」地裸考,分數不升反降,那就很貴了。
其實我自己走了很多彎路。而且有的時候會覺得在自然的強大力量前,我們根本沒法改變什麼。但另一些時候,我覺得人還是要反抗的。
怎麼說呢,就是,大家都知道應該現在主動去吃學習的苦,而不是將來被動吃生活的苦。但道理雖懂,很多時候就是輕易被怠惰打敗,被各種各樣的事情分心。
人們常說就業難,究竟難在什麼地方?我們不要跟風人云亦云,要去調查啊。
其實就業不難,我記得鄭強教授提到過,有好多地方的教育事業很缺人才呢,只是你願意去麼。
當然,說這個也不是要大家都去邊遠山區支教什麼的,個人要追求什麼,自去追求就是,不必被捆綁。
但是別再說一味說難了,腳踏實地去改變。喏,路都在這裡了,路就在自己腳下。
準備考研,就去好好了解考研整個過程,好好開始也好好結束,而不僅僅當成一句口號。
必修課刷分的,就別屏蔽消息通知,可別等截止時間過了,錯過機會。
也要好好準備,在刷新時考出高分。這個準備還挺長期的,英語學習,就不是一朝一夕。
最最重要的,其實是教學能力,教師的戰場不就是講臺嗎。
踴躍參加師範生技能競賽吧,並在每次參與中有所收穫,不斷進步。
說到這裡,大三下期的實習,建議要麼選很好很好的學校,可以從觀摩指導老師上課過程學到很多的那種學校;
要麼選那種自己能有機會上很多課的學校,微格課上能學到的東西,實在有限,畢竟不是真實的教學環境。
感覺前面還是說了很多不是那麼樂觀的東西,因為現實的就業情況就是這樣。
建議是真心畢業就想找一份工作的,給自己定下一個切實可行的標準後,「先就業,再擇業」吧。
切實可行的意思是,量力而行,有多大的胃,吃多少的飯。
如果自己簡歷一般,就別說什麼想進一三八想留主城;
但也不要因為單位看得上你,就忽略自己明明是個戀家的人,還跑到天南海北去。
等就業幾年後,有了一定的經驗,再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別說什麼最好的幾年青春就這樣浪費在哪裡,你不甘心,那是你用人生前期的怠惰,用玩也沒玩好的時光換來的。
就這樣吧。
其實就業不難,難的是世俗眼光裡的體面。
別人會說,啊你985、211畢業還是找不到好工作啊?別人會說,四年大學都讀了你還找不到工作?
別管這個「別人」,你的人生就舒服了。
什麼二十歲之前必須明白的道理,二十五歲之前、三十歲之前必須擁有的,去他們的吧。都是別人有目的地編織的網。
只要人生還沒有結束,活著本身就是勝利。二十幾歲時候的偶爾低沉不算什麼。
憑什麼用我二十幾歲時候的世俗眼裡的不成功不匹配,來下結論我已經失敗了我的生活糟糕透頂呢。
除了去學校,還可以去教育機構,還可以去很多很多地方,有機會再嘮吧。
暫時就這些了,看完了記下幾個關鍵詞,然後快去行動,別繼續點開下一篇推文了。
認清形勢,放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