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專業的出來的,有很大一部分很迷茫,因為英語不一定比非英語專業的更有優勢,只不過花的時間多一點罷了。在某個具體專來,比如汽車,機械,醫藥等方面也不精深,還是要更深入地研究學習。
讀大學,學什麼專業不一定以後就做什麼,要想找到自己喜歡的幹嘛,自古到今就兩個辦法,一是多問問身邊的親戚朋友他們的經歷,二就是自己嘗試,通過不斷試錯來找到你感興趣的行業。
這個社會大方向的工作一共分三種,從政、從商和搞學術,除了從政外,搞學術的人現在都也幫外面企業解惑。所以,這個社會的本質就是要靠商業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經說過,這個社會只有分工的不同,只是在後期在發展的過程中,一些能掌控,分配更優質資源的人將社會拉開了層次。
如果找工作,我建議找一份自己不厭煩的工作(除了技術崗位之外,其他你都可以做);如果是事業,那我建議你還是要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去做。
如果你說,你真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工作,我建議你先積累財富,做個有錢人,因為我們中的很多人,在給自己制定未來的目標時,都會將成為有錢人這一條放在所有目標的前列。雖然很多人為自己寫下這條目標,但很少人會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大多數的人會選擇依舊過著安逸的生活,當然,人各有志,既然選擇了,堅持做就好,只要日後不攀比、不抱怨就行。
但是,有些人卻不想過著安逸的生活,選擇靠提高自己的財商、靠自己的雙手來致富。起因也並不是因為他們真正想成為有錢人,而是因為生活中突入而來的變故。
無論是出自哪種原因,想成為有錢人的目標,和想過安逸生活的人一樣,都沒有對與錯之分。
成為有錢人的最大好處並不一定只是奢華,也許還有——更多選擇、更多時間和更多做你之前沒有時間去做的事,以及為隨時突發的時做好一切最好的準備。
因為,衡量你有錢的根據是,你現有的錢可以讓你活多長時間,而不是其他。
每天抽出半小時時間,找找你能為自己增加財富的辦法,多和你的伴侶和家人分享下你的想法,說不定你會有更多收穫呢!
至於多有錢,你給自己定個目標就行,別太高,也別太低!
如果你現在是英語專業的大學在校生,首先恭喜你,你學了一門好專業。作為曾經英語專業輔導員的我每星期都在監考:從開學初的期末補考,過程化考試,期中考,過程化,期末考,開學補考…看著學校那天幾千人次的補考,尤其是理工科學習物理,高數,線代的,慶幸自己沒有學這類,不然畢業都難,文科類的學這個再好不過。
那麼,英語專業的,怎麼就業?
1.雙學位,努力朝複合型人才邁進。
現在各大高校陸陸續開設雙學位課程,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第二學位也是學位網實名註冊,效果等同於第一學位,強推。如果畢業後去企業,老闆遇到你這種複合型人才不要笑掉大牙,省去了一個人的基本工資呢!周圍很多朋友依靠第二學位才找到心儀的工作。
2.轉專業。優秀學生轉專業。
基本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轉專業政策,計劃內允許的,隨便轉到哪裡。
既來之則安之。
好好學英語,學精了。有很多人會說其他專業的學生英語四,六級過了優勢會比我們強很多,確實是的。作為專業人士,你不學精了怎麼有優勢呢?於是,在大學期間本人先後把大學英語四級CET4、六級CET6、英語專業四級TEM4、上海中級筆譯證書,英語專業八級TEM8全考到手。
3.做教師。
除了學好本專業,空餘時間考考教師資格證。這年頭到哪都不能無證上崗。有人說我不要做老師,比如我,大學期間就沒有考,研究生畢業的時候要做老師無奈沒有資格證書。等到畢業以後拿著你的資格證,英語類證書,在你家附近報考個教師,輕輕鬆鬆一份穩定工作到手。
4.公務員。一直都是受大家吹捧的,最近幾年冷了點。畢竟現在基層公務員苦啊!活多錢少。當然有的家庭需要公務員。這也是一套出路。縱觀一下省考、國考,凡要求英語專業的基本都會對英語專業八級TEM8或者TEM4(偏遠地區)有要求,有的要求翻譯經歷,工作經歷。
公務員的考試內容大家都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它涉及面很廣,每個人都有盲區也都有擅長的地方。就看個人複習背誦聯繫情況了。前途是光明的,就看你是否努力了。
5、事業單位,包括跨專業,主要針對求穩定人士。大家有些會選擇鐵飯碗,放棄了自己所學,到了單位重新開始。也可以啊,只要你願意,沒有什麼不可能。只是以後再想轉行,難了。
6、外企。外企是一個很靠實力說話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鍛鍊人的地方。我所處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縱觀周圍,高薪全在外企。能者多勞能者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可以去做經理助理,銷售,文秘,顧問等等。慢慢往上爬爬其實前景非常不錯,比國企事業單位晉升空間大很多。這就要求應聘者具有比較強的英語溝通能力,不需要多高深的用詞,但是最好能說,形象好一點,性格開朗一些。有些問你要求英語寫作功底要好,畢竟設計很多於外企總部的日常文件交流。外企唯一不足的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比較多。當然有人也覺得不夠穩定,這裡我只是列出就業選擇渠道,選擇看個人。
7、翻譯。最好是翻譯類方向。口譯筆譯要求各不相同,專業知識具備即可。收入頗豐,辛苦。
8、培訓機構。本科畢業初期好去處,鍛鍊能力,學有所用。
9、繼續進修。分兩種:國內讀研,國外深造。國內讀研:早做打算做準備,風險太大,只能報一個學校。2-3年時間太長,青春被耗費。畢竟我們都知道並不是三年都是在學習。但是學出來還是很棒的。個人認為國內研究生門檻高,畢業易。國(境)外讀書:準備語言成績,介紹信,大學表現等等。看似門檻不高,讀出來可不容易。畢竟外國人都很嚴謹的。
10、其他。諸如CEO、自主創業、模特、藝術,都可以。
另外,特別強調一點的是:商科生和英專生在商業工作時候的思維模式區別很大!
商科生很多沒有特別的專業,所以他們會認為自己是橡皮泥,拿到這個崗位,那麼就做最適合職業發展的事,而英專生學會了英文之後,英文就是一把錘子,所有的工作在他眼裡都成了釘子,如果不是釘子無法用錘子,也就是所謂跟英文無關的工作,他們會很不樂意,沒這個必要,這種毛病大部分專業都沒有,唯獨英語專業最多,當然也有公司會認為培養你能力很簡單,兩三個月就行,但培養你英語不可能兩三個月就搞定,這也是英語專業目前最大的優勢,但這個優勢正在逐年減小。
既然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做,那麼你首先得懂情報,懂分析,看一看500強榜單,大概知道市面的公司涵蓋哪些行業哪些產品,各個領域的領頭公司有哪些,看看智聯,了解一下不同崗位職位的設置,這是個工作量很大的搜索工作,但我建議所有迷茫的大學生都可以這麼做試試,不僅僅是英專在情報搜集完整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對自己感興趣的產品領域或者行業投一些實習,你就知道未來怎麼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