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方法與途徑
德育方法與途徑這裡的知識內容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相對較重要的考點內容,但是從考試難度係數上來講卻並不大,考試題型主要涉及單多判等客觀題,也會有主觀題的考察可能,因此,考生在這一部分的學習中只要牢記一些,會適當對比區分不同方法即可。
一、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為達到德育目的在德育過程中採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傳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養方式。這裡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考試中經常會出現定義型的單選,需要考生尤其把握定義中的技巧性關鍵字「活動方式」進而選擇德育方法這一選項。很多考生在這個簡單的選擇題上都會模稜兩可進而錯失分數。
總結概括一下德育的方法主要有說服教育法、榜樣示範法、實際鍛鍊法、情感陶冶法、道德修養法和品德評價法這六個方法。下面具體分析一下各個方法的考點有哪些。
(一)說服教育法
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說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說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語言說服和事實說服。
1.語言說服法
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向學生講述道理,使學生明辨是非的方法。主要包括講解、報告、談話、討論、指導閱讀等方式。
運用語言說服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有針對性;
(2)要注意學生的接受能力。
(3)引導總結。
這一方法考查概率較高。在這裡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語言說服法經常出現定義型單選題,需掌握關鍵字「口頭和書面語言」進而把握正確選項。另外,題幹問道:「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是什麼」時,同樣選擇說服教育法。同時,還需要清楚語言說服法包括哪些方式,即講解、報告、談話、討論、指導閱讀等。在考試中,這裡可能會出現反選題,即「下面哪種方式不是語言說服法的內容」,經常會和我們接下來要講的事實說服法內容混淆,考生需要尤其引起注意。
當然,對於語言說服法的注意事項考生也需要進行主觀題備考。
2.事實說服法
組織學生接觸社會實際,用各種生動具體的事實來說服學生,使學生獲得直接經驗、形成正確的認識的方法。主要包括參觀、訪問、調查等形式。
廣大考生需要清楚事實說服法具體包括哪些方式,即參觀、訪問、調查等形式。在考試中,這裡也可能會出現反選題,考查方式同語言說服法。
(二)榜樣示範法
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優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用來示範的榜樣主要有家長和教師、同學、英雄人物、革命領袖、歷史偉人和文藝形象。
在學校德育中運用榜樣示範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好學習的榜樣。選好榜樣是學習榜樣的前提。我們應根據時代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指導他們選擇好學習的榜樣,獲得前進的明確方向和巨大動力。
(2)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要使榜樣能對學生產生力量,推動他們前進,就需要引導學生了解榜樣。
(3)引導學生用榜樣來調節行為,提高修養。要及時地把學生的情感、衝動引導到行動上來,把敬慕之情轉化為道德行為和習慣,逐步鞏固、加深這種情感。
這一方法考查概率中等,但通常比較簡單。對於榜樣示範法,考生需要掌握常考的名人名言,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上行下效、耳濡目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以上均體現榜樣示範法。此外,還要注意榜樣示範法的注意事項也有可能出現主觀題,即案例分析題,需要考生把握以上三點注意事項去作答案例分析題。尤其第一點注意事項「選好學習的榜樣」是學習榜樣的前提,這裡容易出現單選題需注意。
(三)實際鍛鍊法
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方法。
實際鍛鍊法包括兩種形式:常規訓練;實踐鍛鍊。
這一方法考查概率較小,考生需要明確「老師帶領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屬於此方法運用即可。
(四)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
教師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優美的環境感染和薰陶學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運用以境染情、以境觸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對受教育者進行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受教育者在認識上和情感上逐漸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這一方法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考察概率較高,考生需要注意定義中的關鍵字「感染和薰陶」、「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等準確把握單選題、判斷題等。同時需要注意情感陶冶法包括三個小類,其中環境陶冶考查頻率最高,需要注意如「讓學校的每一面牆都開口說話」、「讓學校的一草一木都對你微笑」等均屬於環境陶冶。
此外,考生需要注意榜樣示範法和陶冶教育法的區別。陶冶法強調情境對人的感化和薰陶,重情。而榜樣法突出榜樣者和示範者的作用,重行。只要掌握了這一點,很多易混淆的客觀題都會迎刃而解。
(五)道德修養法(道德指導法、自我指導修養法)
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反省,以實現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品德修養是建立在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能力發展基礎上的人的自覺能動性的表現。
這一方法考查頻率一般,考查集中在定義和實例型客觀題,考生要把握定義中的關鍵詞「自覺主動、自我反省」,主要強調自己通過一些方式進行道德修養。又如:「學生通過寫座右銘提高修養」屬於此方法的典型運用。
(六)品德評價法(獎懲法)
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展。它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操行評定。
1.獎勵
是通過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肯定的評價以引起學生愉快的體驗,進而強化學生的健康品德和優良行為的方法。
2.懲罰
通過對學生的不健康思想和行為進行否定的評價以引起學生內疚、悔恨的體驗,進而糾正學生不良行為的方法。合理的懲罰能引起學生的認真反思。
懲罰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否定,這是對學生不太嚴重的行為的制止和糾正;二是批評,這是對學生不良品德和行為的較為正式的否定評價,分口頭批評和書面批評、對集體的批評和對個體的批評等;三是處罰,這是對學生較為嚴重錯誤的懲罰。
運用品德評價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1)提高對獎懲關係的認識;
(2)目的明確、具體有度;
(3)客觀公正,有利於團結;
(4)獎勵為主,抑中帶揚。
這一方法考查頻率較高。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定義中此方法包括哪些方式,可能在考試中會出現反選題,尤其要注意「評比」「操行評定」這兩個。此外,還要注意品德評價法有主觀題的考查可能,需要留心注意。
最後,注意道德修養法和品德評價法的區別。道德修養法指自評,而品德評價法指他評。
二、德育途徑
德育途徑是指學校教育者對學生實施德育時可供選擇和利用的渠道,又稱為德育組織形式。我國學生德育的途徑多種多樣,其中,德育的基本途徑: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一)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二)社會實踐活動
(三)課外、校外活動
(四)共青團及少先隊組織的活動
(五)校會、班會、周會、晨會、時事政策學習
(六)班主任工作
這一點內容在考試中考查較簡單,注意德育的基本途徑這一單選即可。整體上德育途徑可作為主觀題進行備考。
總之,希望考生在這一節內容備考中能夠把握得更好,祝大家順利!
以上就是《德育方法與途徑》,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