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類金融詐騙你了解嗎?

2020-12-22 中國網財經

  ■ 本報記者 黃賢靈朱華 喬馨

  如今,金融消費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購物、消費,還是家庭理財,均離不開銀行業務的支持。就在大家充分享受便捷金融的同時,金融消費的詐騙也隨之而來,簡訊、手機、銀行卡、網購、微信等各類詐騙案件頻頻出現,不少市民中招。是不是不法分子詐騙的手段高明呢?其實並不盡然。那麼,如果你遇到金融詐騙時又該如何應對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談談金融消費詐騙這些事吧,8個真實的典型詐騙案例說不定能給予你一定的啟發。

  【餘額寶詐騙】

  帳號密碼從未示他人餘額寶被盜刷2500元

  去年,餘額寶這項與支付寶捆綁的理財產品由於投資門檻低,使得大量資金轉入,同時也被不法分子盯上。近日,南寧就出現了首例餘額寶被盜刷案件,受害人餘額寶的2500多元錢被盜刷。

  【案例】

  2013年11月26日,市民林女士用電腦登錄個人淘寶帳戶,準備網購時,被提示帳戶餘額不足,無法支付。林女士立即撥打支付寶的客服電話進行查詢,被告知她的餘額寶帳戶從11月23日至26日期間,被人分多次轉走了2500多元錢進行消費。

  隨後林女士立刻向公安機關報案,談及自己帳戶信息如何洩露,她懷疑是在「雙十一」 「血拼」時可能點到了帶木馬病毒的連結,導致支付寶密碼被盜。最關鍵的是,林女士的支付寶和餘額寶綁定為同一帳戶,密碼都相同,因此支付寶和餘額寶上的資金可以相互轉移。由於林女士的手機新裝了一款殺毒軟體,餘額變動簡訊提醒被當成垃圾簡訊被攔截,導致她未收到餘額變動簡訊通知。

  所幸的是,林女士發現及時,並了解到餘額寶自帶保險。於是,在林女士按支付寶的要求,提供了報案回執單、身份證正反面掃描件以及銀行卡卡號照片後,支付寶於受理後的第三個工作日,將她被盜刷的2500多元錢全額退還至她的銀行帳號內。

  【消費提醒】

  警方認為支付寶與餘額寶綁定,在提供支付便利的同時,也很容易被人利用,尤其是手機支付,風險更大。同時,建議市民不要輕易點擊店主以及陌生人發送的連結、壓縮包,因為這些連結很有可能含有木馬病毒,盜走餘額寶及支付寶帳號,並進行修改,盜刷帳戶資金。一旦發現餘額寶等帳上的錢被人盜取,立即聯繫支付寶和報案,保留相關網址、帳戶明細等。

  【電話詐騙】

  電話謊稱包裹有毒品要求市民轉帳消災

  電話詐騙一直是違法犯罪中較為常見的騙術,冒稱郵局、銀行甚至警方人員,以要匯款為名實施詐騙,之前明星湯唯也在上海遭遇電信詐騙,被騙走21萬餘元人民幣。上周,工行南寧市瑞士花園支行就助客戶識破騙局,挽救了資金損失。

  【案例】

  2014年3月5日中午,市民宋女士急匆匆來到工行南寧市瑞士花園支行,要求辦理5萬元匯款,並且匯款單都沒填就急著要將現金遞入櫃檯。

  由於匯款數額比較大,且客戶神色匆忙,這引起銀行櫃員的警覺,便問宋女士是否是給家人匯款及匯款用途。宋女士聽到問話更加緊張,雙手發抖,額頭都冒出汗。銀行櫃員一邊清點現金,一邊和她聊起是否認識收款人,提醒勿要給不認識的人輕易匯款,小心遇到詐騙。

  這時宋女士才小聲道出,有公安局打來電話,說自己有一份包裹藏有毒品,現在必須要按照給一個指定帳號匯款,否則自己就要被抓走坐牢。聽到這,銀行櫃員立刻明白宋女士百分之百是遭遇電話詐騙,立刻停止辦理業務,說這是犯罪分子慣用的詐騙伎倆。此時,恍然大悟的宋女士這才明白原來這是一場騙局,慶幸自己的5萬元還好沒有成功轉出。

  【消費提醒】

  民警提醒,近段時間來,電話詐騙的手段不斷翻新,花樣層出不窮,這些騙子大多數躲在境外,通過網絡和科技手段冒用其他單位的電話號碼實施詐騙。市民接到類似電話後,首先應該核實自己是否有如騙子所說的情況,不管對方多麼「熱心」,一定要冷靜思考,只要到附近派出所和銀行諮詢,就能避免上當,且不要輕易將自己的身份信息和銀行帳號隨意洩露,極易招來騙子造成損失。

  【ATM詐騙】

  假提示貼上ATM機舊伎倆仍有人上當

  貼膠水、假提示,這種ATM機詐騙的舊伎倆,可以說早被大家熟悉。近幾年,銀行加大了ATM機的安全防範,ATM詐騙案例越來越少,但偏偏老的伎倆還是有人上了當。究其原因,應該還是個人防範意識不高吧。

  【案例】

  2013年10月,南寧民警在巡邏時,發現一可疑男子在銀行ATM機前擺弄著什麼。民警上前一看,該名男子正用膠水對ATM機的出鈔口做手腳。這下,騙子被逮現場了。

  原來,該名男子選擇在半夜或凌晨對銀行ATM機做手腳,他們先用膠水將出鈔口封住,讓市民在ATM機取錢時不能正常出鈔,之後貼上一張假的溫馨提示在ATM機上。市民發現取不出錢時,看到機上的「溫馨提示」,很自然地就按照提示上的電話撥打過去,這樣就進了騙子的圈套。

  據嫌疑人楊某交代,他們一伙人利用貼膠水、貼假提示的手段,短短10來天,貼了三四十臺ATM機,騙得了一些錢財。他是在玩賭博遊戲機時,經人介紹知道了這條所謂的「發財之路」。此前,他們在湖南、廣東、潮州犯案較多,大家分工合作,錢到手後就進行分贓。就在落網前一天,他還分得3000元。

  【消費提醒】

  中國銀聯廣西分公司工作人員建議,自助取款前,請持卡人留意取款環境是否安全。取款時請留心ATM機具周圍是否有多餘的裝置或攝像頭,以及插卡口或出鈔口是否有異常情況或改造痕跡。如果遇到機具吞卡或不吐鈔時,不要輕易離開,請直接在原地撥打ATM所屬銀行的客服熱線求助。同時,請謹慎識別機具上張貼的「故障」「升級」或要求轉帳的所謂「公告」,銀行、銀聯不會要求持卡人向指定帳戶匯款。取款結束,請不要隨手丟棄交易單據,應妥善保管或及時銷毀。

  【銀行卡詐騙】

  輕信中介辦高額信用卡 結果收萬元催收函

  「只要有身份證就能申請到5萬元至50萬元的信用卡」,「最快3日下卡」,「只需3%至5%手續費」……如今代辦信用卡小廣告經常可見,其實這是詐騙團夥利用以能申辦到銀行高額信用卡為幌子,不僅騙取高額中介費,還盜刷信用卡。

  【案例】

  北海市民陳先生一天聽到朋友說可以通過中介辦信用卡,便找到一家自稱能幫辦理高額信用卡的某公司,當場填寫了一張信用卡申請表。工作單位填的是某中介公司,寄信地址也為某公司的地址,手機號碼為某公司提供的號碼,還把所有個人信息留在某公司。同時支付了50元手續費,並承諾領卡後將支付某公司批卡額度的20%手續費。

  一個月之後,陳先生致電某公司信用卡是否已寄到,某公司負責人稱未曾收到,陳先生以為辦卡未通過,於是就不再理會此事。過了半年之後,陳先生突然收到銀行的催收信函,稱其已在銀行有信用卡欠款。陳先生致電銀行詢問,確有此事。

  原來,該中介機構謊稱能辦高額度卡,收取客戶所有個人信息,領卡後稱辦卡未通過,但私自開通卡片,更改信息,從而刷卡套現。

  【消費提醒】

  「一些市民受制於銀行額度限制,希望通過中介代辦機構,拿到信用額度高的信用卡,這是不現實的。還有一些人對信用卡申請流程不甚了解,以為找中介更加省事,這也給了騙子機會。」中國農業銀行廣西分行營業部銀行卡部負責人盧祖雄提醒,市民不要輕信辦卡中介能辦高額度卡,這是不實際的。市民申辦信用卡應該走銀行的正規渠道申請,以免被騙,並且個人的證件信息不要隨意給他人,以免造成資金損失,還使得信用有汙點,耽誤今後貸款買房買車。

相關焦點

  • 近期註銷貸款類和兼職類詐騙高發!警惕冒充各大知名企業的詐騙
    金融借貸類仿冒App、註銷帳號金融借貸近幾年發展迅猛,很多知名企業也加入其中,這些企業不但經濟實力雄厚,相關金融資質也十分完善。其實,此類舉報為貸款類詐騙的升級,獵網平臺分析了所有註銷帳戶的詐騙舉報後,發現了此類變種詐騙的如下特點:1被仿冒的都是知名貸款平臺騙子仿冒的都是360借條、京東金融、小米貸款、支付寶花唄等大企業旗下的貸款App客服,有句話說扯大旗作虎皮
  • 律師告訴你:為什麼金融詐騙案件公安警察難立案?
    二、律師教你如何維權?三、金融詐騙為什麼立案難?很多金融詐騙案件立案很難,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查找騙子很麻煩。第二,工作量大。金融詐騙案件涉及的人數都比較多,案件材料非常多,主要是受害者都分布在全國各地,警察辦案的話,需要全國各地的跑,工作量大,經費少,所以立案比較難。第三,警力少。
  • 你不提防真不行!金融詐騙團夥拼的是學歷、套路與團隊智商
    金融詐騙看似很遠,實則就在自己身邊。隨著年關將近,金融詐騙迎來新一輪高峰,騙子需要「風光」回家過年,普通民眾可得提高警惕。那麼該如何識別金融詐騙伎倆,守護自己的「錢袋子」呢?
  • 精品教學案例 | 金融詐騙數據分析與預測
    本案例為數據酷客教學團隊針對高校大數據專業研發的實踐性教學案例,查看完整的數據、代碼和分析報告步驟:1)關注「數據酷客」公眾號,2)回復「金融詐騙預測」。目錄1. 情景導入1.1. 數據展示      1.2. 前期準備2. 場景解析      2.1.
  • 公安部公布十大詐騙類型 報告顯示金融理財造成損失最大
    2016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1.9萬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8萬餘名。2017年1月到6月,全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數、人民群眾財產損失數雙雙下降,同比分別下降12.3%和30.8%。
  • 度小滿金融上徵信嗎?你了解嗎?
    摘要:早在2018年4月,百度金融服務事業群宣布組正式完成拆分融資協議籤署,將啟用全新品牌「度小滿金融」並實現獨立運營。百度金融升級為度小滿金融,那麼度小滿金融上徵信嗎?最近看到有朋友問度小滿金融上徵信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將出現在這篇文章裡,如果感興趣的話那就來了解一下吧。首先可能有人不了解度小滿金融是什麼,度小滿金融的原名是我們熟悉的百度金融。早在2018年4月,百度金融服務事業群宣布組正式完成拆分融資協議籤署,將啟用全新品牌「度小滿金融」並實現獨立運營。
  • 警惕金融詐騙:青島有中老年人到銀行集中開戶
    這類騙局中,騙子聲稱解凍數以兆億元的民族海外資產,或面向低收入家庭免費發放扶貧補貼,凡參與者即可獲得上千萬的善款補助。近日,島城也出現了這種騙局。記者採訪獲悉,8月4日、8月5日青島農商銀行發現轄內多個網點出現中老年客戶集中開戶異常情況。為進一步提醒廣大客戶警惕金融詐騙,提醒市民學習防範知識謹防上當。
  • 2020年貸款類詐騙手法再升級 平安普惠三分鐘揭秘
    電信詐騙「傍」上疫情,詐騙分子大玩「非接觸詐騙」。4月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數據顯示本次疫情期間詐騙犯罪發案量大幅增長,批捕的案件數佔所有涉疫刑事犯罪案件的58.4%。《2019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數據顯示,金融詐騙排名第一,受害者平均損失39506元,是2019年當之無愧的詐騙之王。
  • 年終歲末警惕「虛假貸款類詐騙」盯上你
    原標題:年終歲末警惕「虛假貸款類詐騙」盯上你   年終歲末是人、財、物大量流動的時候,也是虛假貸款類詐騙高發期。
  • 這5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你了解嗎?
    足不出戶,日賺千元動動手指就輕鬆賺錢每次看到這樣的捷徑你是否會心動呢?近日,針對5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公安部發布了防騙指南,大家注意看啦!● 財政部:8月底前完成疫情防控期間教育收費退付工作● 2020年8月18日杭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 來一場星空露營吧,這才是夏夜的正確打開方式!
  • 【反電信詐騙】請警惕五類常見電信詐騙類型
    6月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2020年《法治藍皮書》」,全面分析了2019年犯罪形勢,並對今年犯罪形勢進行預測。藍皮書指出:「2019年各種傳統犯罪向網際網路遷移,網絡犯罪呈上升趨勢,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網絡電信詐騙高發、易發的態勢明顯,造成的財產損失巨大,社會危害極大,近年來執法、司法機關也在不斷加大打擊力度」。
  • 這4類常見詐騙+本地真實案例,你不可不了解!
    新羅警方在持續高壓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的同時也發現當前詐騙手段的不斷翻新廣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下面,小編結合4大類本地易發詐騙類型與此同時,電信詐騙分子也打著投資虛擬幣的幌子,實則偽造根本不存在的「虛擬幣」和虛假投資平臺進行詐騙。此類新型詐騙手法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視,並加大對此類詐騙的打擊力度。今年7月,新羅警方果斷出擊,成功搗毀了一個虛擬幣投資詐騙窩點,當場查扣涉案金額30萬元,抓獲6名犯罪嫌疑人。
  • 三分鐘帶你了解什麼是Fintech(金融科技)?
    現在有不少金融公司都開始向消費者主打「Fintech」(金融科技)這一個概念,但你知道什麼才能算是Fintech(金融科技)公司嗎?首先,Fintech(金融科技)是 Financial + Technology 的合成詞,即:金融和科技。
  • 謹防金融詐騙,馬上消費金融溫馨提示
    隨著國內疫情態勢變好,金融網絡電信詐騙案件也呈高發態勢。隨著信用卡、銀行線上貸款、消費金融貸款等網際網路貸款類產品日益普及,這一領域也被騙子盯上,成為詐騙重災區。為此,馬上消費金融為大家總結了幾類典型的詐騙案例,提醒廣大消費者一定要保持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 度小滿金融防範金融詐騙攻略出爐 幫用戶辨別真假APP
    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人們的支付方式經歷了一場由「線下」到「線上」的變革。現金使用率的下降,日常生活中的盜竊行為越來越少,但網上詐騙事件卻層出不窮。  近日,獵網發布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報告顯示:疫情期間,網絡詐騙舉報量相比去年時期同比增長47%。
  • 詐騙類犯罪因果關係認定研究
    刑事立法以描述客觀要件的方式(罪狀)來規定犯罪,刑事司法也主要以客觀的事實特徵來認定犯罪,[1]但如果認為在詐騙類犯罪的認定過程中,用證據固定了行為人、行為和結果後,只要找到行為與結果間存在因果關係、行為人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就可以確認相關行為符合詐騙類犯罪構成要件,就有點過於簡單化詐騙類犯罪的因果關係問題,在實踐中並不十分恰當。
  • 防範新型金融詐騙 警企聯動助力蓉城居民「反套路」
    金融投資網訊(記者 吉雪嬌)近年來,金融詐騙事件時有發生,不法分子通過仿冒金融平臺等新型手段進行詐騙,讓受害人防不勝防。為增強群眾識騙、防騙意識,提高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金融詐騙能力,有效降低詐騙類案件發案率,9月23日,成都市成華區猛追灣街道派出所聯合339物業中心和助貸連鎖-眾象金服,共同開展「反詐騙護萬家」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中宣傳活動。
  • 代辦信用卡、貸款類詐騙案件高發,望城警方緊急預警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經常會看到一些代辦信用卡、貸款的廣告注意了!望城警方發布緊急預警代辦信用卡和貸款多為詐騙你還敢信嗎?目前,貸款類詐騙案件在我區呈高發趨勢。根據望城公安分局反電詐中心最新數據顯示,9月28日至10月12日,望城轄區代辦信用卡、貸款類詐騙警情高達11起。
  • 超四成大學生自己或身邊人曾遇到金融詐騙
    近日,有媒體報導,安徽一名大學生遭遇校園詐騙案件,損失8萬餘元。此類案件在校園中並非個案,讓大學生了解防範金融詐騙知識,提高金融安全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南京師範大學泰州學院學生馮琰君認為,校園詐騙多發,大部分原因是大學生防詐騙意識淡薄。她說,大學生往往心思比較單純,對絕大多數人很少設防備。「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加強校園和社區防騙宣傳是非常有必要的,讓大學生們了解現在的詐騙手段,從而防止受騙事件發生。」
  • 8類60種電信網絡詐騙手段!2020年防騙必備!
    2.冒充親友詐騙:犯罪分子利用木馬程序盜取對方網絡通訊工具密碼,截取對方聊天視頻資料後,冒充該通訊帳號主人對其親友或好友以「患重病、出車禍」等緊急事情為名實施詐騙。 3.冒充公司老總詐騙:犯罪分子通過打入企業內部通信群,了解老總及員工之間信息交流情況,通過一系列偽裝,再冒充公司老總向員工發送轉帳匯款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