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潘鳴:追冬陽

2020-12-16 封面新聞

文/潘鳴

久陰乍晴,一輪暖陽破雲而出,天地豁然清朗。

在窗臺邊品讀張愛玲的散文集,手機突然響起,接起來,是建平打來的:難得這冬晴天,午後去喝茶曬太陽可好?我爽快應邀,然而,心中卻為之一動。

建平小說寫出活色生香,手風琴拉得百般風雅。生活原本風和日麗,不料厄運劈頭襲來。今年初,被確診為白血病,接下來好一段時間幾乎在醫院安了家。夫人姚老師本也抱病,抹過眼淚,毅然撐作頂梁柱,天天用輪椅推著夫君在醫院和街巷間穿梭奔走,與病厄苦苦鬥爭。

起初,家人將病情瞞著建平。但搞文學的人很敏感,某天,他在護士站窺見電子顯示屏上自己赫然名列危重榜首,幾項生命指數同飈風險值。回到病房,他捉了妻子的手說:我都明白了,沒啥,遇上了就扛,我有信心!

我去醫院探望,病床籠著隔離紗帳,建平兩臂和鼻孔邊交織安插著輸血、輸液輸氧管。姚老師哽咽著訴說他的遭罪:持續高燒、潰瘍、重度貧血、失眠……1.8米的大個似乎迅速地縮了水,人瘦得有些脫形。

見到我們,建平撐起身探出一隻手使勁握了又握,眼中閃爍著炯炯光澤。然後興奮交談,話題始終不離文學和作協的諸端事務。床頭柜上攤開一個小本子,他微笑說,正構思一部中篇小說,精神好時就寫上幾筆。

正當朋友們為建平捏一把汗時,病情稍緩的他毅然出院了。他說,要回歸尋常日子,做正常人,病魔一時纏著不走,也不急,就跟它慢慢磨吧。

於是,家中書房的檯燈重新亮起,塵封久日的茶具又鋪開,紅茶綠茶的清香滿室氳氤。客廳牆上新掛了像框,裡面有姚老師青春芳華時主演歌劇《江姐》的劇照。還有一張畫,夫妻走過一片草坪,姚老師無骨一般斜依著偉岸的建平。

上周,在一個朋友聚會的飯局上,建平攜姚老師雙雙出席。他的臉色好了許多,凹陷的雙頰重新崛起,席間繞場以茶敬酒,談笑風生,已然將病痛的折磨拋之腦外。

午後,姚老師駕車載著建平來接我。跨上後座,一側固定鋪設著一床臥席,被褥杯盞之類俱全。姚老師笑稱,這是她改造的「房車」,這些日子,常常拉著建平外出郊遊。

追著溫煦的冬陽,我們來到一處僻靜的農家莊園,在觀景臺一邊沐著暖陽賞看風光,一邊啜著茶水聊敘。放眼遠眺,淺丘起伏,一坪村舍隱約其間。村子叫鄧家灣,應該有一灣清流繚繞吧?細細尋覓,卻不見水痕波光。

自然而然聊到文學,建平興致尤高,追溯他30多歲時進入創作高峰,1990年代初期一鼓作氣在《紅巖》《現代作家》等刊物發了10多篇中短篇小說。又說起他即將啟動的中篇創作,故事已構想成形。西墜的夕陽把我們籠在逆光裡,生出一種夢幻感。

晚餐是幾個簡單的鄉廚菜,建平說很想小酌兩口。打來兩杯枸杞泡酒,自斟了淺半杯,其餘都給了我。我遲疑地瞄一眼姚老師,她抿嘴一笑,沒看見。建平底氣更足了,舉杯與我一碰:走起!仰頭咕嚕一口。

晚飯後,餘興未盡,又去茶坊小坐。不曾想簡陋的房間一隅竟有一架鋼琴。姚老師掀開蒙了輕塵的罩子,背對我們坐下,一雙手揚起,像是玉蘭展枝;接著,一串音符如清泉汩汩流淌出來:《牧羊曲》《山楂樹之戀》《梁祝》……

建平側過身,靜靜地看著愛人,眼裡蓄滿了溫情。我突然覺得枸杞酒的熱乎勁上來了,內心如同有一團火苗在跳躍,情不自禁站起身,脫口吟哦顧城的詩句: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作者簡介】

潘鳴,四川什邡人。多年從事宣傳廣電事業。四川省作協會員,四川散文學會特邀副會長,德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近年在《四川文學》《青年作家》《散文百家》《散文選刊(原創版)》《四川日報》等多家報刊發表散文多篇。出版個人散文集《花間一壺茶》。

【「浣花溪」文學欄目徵稿啟事】

歡迎投來散文(含遊記)、小小說等純文學作品,詩歌因系編輯部自行組稿,不在徵稿範圍內。字數原則上不超過1500字,標題註明「散文」或「遊記」或「小小說」。作品須為原創首發、獨家向「浣花溪」專欄投稿,禁止抄襲、一稿多投,更禁止將已公開發表的作品投過來。作者可以將自我簡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郵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將文字發過來即可。部分作品會被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選用。作者信息包括銀行卡戶名、開戶行及網點準確信息(不能錯一個字、多一個字、少一個字)、卡號、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相關焦點

  • 《冬陽·童年·駱駝隊》文本解讀與教學構想
    (《冬陽·童年·駱駝隊》)「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又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又聽見緩慢悅耳的駝鈴聲。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當然,我們還可以這麼想:序言也好,後記也罷,《冬陽·童年·駱駝隊》本身就是一篇平實、質樸、真切的好文章,是值得我們靜下心來細細品讀、靜靜欣賞的。這,就足夠了。2.冬陽、駱駝隊與童年的關係討論這個話題,首先是題目的啟示。一篇散文的題目,用上三個具有獨立性的名詞,中間用間隔號聯結,這樣的情形很少見。
  • 不負冬陽
    我想,一定不能辜負冬陽,要向陽而生,「野蠻」生長。(指導教師:陳小濤)【教師點評】小作者以「不負冬陽」為題,從歌曲《撒野》中迸發靈感,溝通文題與主題的聯繫。敘述自然,構思奇,立意深,銜接連貫,是一篇不錯的佳作。
  • 《花落冬陽》亮相臺北電玩展!
    在2017臺北電玩展上,臺灣獨立遊戲製作團隊「+ 觀象草圖 +」展出了他們的塬創戀愛AVG——《花落冬陽(Lost in Winter)》。  《花落冬陽》以臺北故事場景並結合東區街景與在地元素,講述主角謝子臣在追尋作家之夢的過程裡陷入了瓶頸,而他的轉機便是與夏芊帆、雪見這兩位少女的邂逅,這是一個融合了夢想、現實、戀愛、以及些許奇幻要素的作品。
  • 文化封丘——散文:《目送》杜學
    等車啟動了,我再最後向他揮手揮手,跟著車緊追幾步,然後才離開。一路上很沮喪,也很失落,像丟了魂似的。但安慰自己:難受什麼,孩子這是去上大學,又不是不再回來了,應該高興才是!孩子四年大學畢業了,找到了稱心的工作,在為孩子高興的同時,心中也多了份憂愁與牽掛。孩子回家的機會更少了,有時一年也回來不一次,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輕易地見到孩子了!
  • 小學生優秀作文賞析——《雪中即景》《​窗外即景》《冬陽即景》
    一會兒追蝴蝶,一會兒又跟小貓小狗玩耍。秋天,秋葉飄落,小區裡的樹木也不例外,讓我想起了杜牧所寫「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掉落在地上的樹葉變成了一條路,這條路好像是迎接我們歸家的路,又好像是一條金色的毯子,期盼我們安全歸來!冬天,雪花飛舞,一朵朵鮮豔的花也不見了,小區裡鴉雀無聲。人們都穿起了厚厚的冬裝,縮起了脖子。
  • 心手相牽 冬陽送暖
    為貫徹落實「心手相牽,冬陽送暖,情暖童心,共助成長」關愛活動的相關要求,充分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庭狀況,紮實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真正將黨和政府的溫暖、學校和老師的關愛送到學生家中,切實幫助建檔立卡等特殊困難學生解決冬季、春節期間的生活困難,1月28日,我校領導和老師走訪了33名建檔立卡學生和特困學生。
  • 虎牙天秀杯雙女大戰,冬陽EQ閃亞索看懵眾人,紀小鹿絲血極限反殺
    在7月15日第一場比賽中狗子哥也是有幸看到了雙女大戰分別是紀小鹿與冬陽,這兩名女主播的定位也不一樣,紀小鹿是一位走ADC路線的女玩家因此補刀十分細緻而冬陽則是偏娛樂型女玩家但資歷比較深很早就玩英雄聯盟了,因此總體來說誰輸誰贏並不好說。在第一局比賽中紀小鹿Ban了潘森、女警、VN,冬陽Ban了女警、歐巴馬和德萊文,隨後紀小鹿選擇了寒冰射手而冬陽則選出了伊澤瑞爾。
  • 謝有順:好散文應像斯文人的談吐
    因此,我很早就發現,許多的好散文,往往並不是專業意義上的散文家寫的——這對於其他文體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你很難想像,一篇好小說,一首好詩,一部傑出的戲劇,會是出自於一個「業餘」作者之手。但散文不同,它擁有最為廣闊的寫作人群,更重要的是,有許多的哲人、史家、科學工作者都在為散文的繁盛推波助瀾,貢獻智慧,因此,散文是永遠不會衰落的。
  • 散文丨蘇啟平:溫暖的草垛
    蘇啟平,男,1977年12月出生,漢族,湖南瀏陽人,高級教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家協會教師作家分會副主席,湖南省詩歌學會散文詩分會副會長。有作品在《星星》《散文詩》《詩潮》等多種報刊發表。參加第19屆全國散文詩筆會,獲第2屆葉聖陶教師文學獎,第12屆中國散文詩天馬獎等。有作品入選《中國散文詩百年經典》等選集,著有散文詩集《回不去的故鄉》等4部。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第52期)《 追風箏的人》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第52期)《 追風箏的人》 2020-08-10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散文丨李博:又見銀杏落黃時
    我無限追仰如李太白那樣,把酒問月,釃酒臨江,憑弔古往今來,詩意大發,來一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來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來一句「一枝紅杏露凝霜,雲雨巫山枉斷腸」。而眼前的一切,促使我努力追思經歷的既往,心潮翻滾,思緒萬千。
  • 小寒將至丨我在等雪也等你...
    小寒將至丨我在等雪也等你......冬陽照拂下,蒼翠的草地上,一層寒霜愈發顯得潔白晶瑩。如果時間足夠寬裕,不妨就此駐足,靜靜地看著,看著那一層潔白慢慢消融,直至滲入泥土,不著痕跡。
  • 孤獨是人生的禮物丨周作人散文經典
    魯迅曾說:周作人的散文為中國第一。金庸說:周作人是對我的文學生涯*有影響的人之一。其文「意境衝淡而念意深遠」。 其文字中展現出平和、空靈的人生境界,是中國散文史上獨一無二的高峰。周作人的散文在中國散文史上有承上啟下之功——上承蘇軾、李漁、袁枚等小品文,下澤俞平伯、廢名、梁實秋乃到冰心、朱自清、沈從文、錢鍾書、余光中、汪曾祺、餘秋雨等人的審美情趣。試讀一段,品味其字裡行間衝淡、蕭散的意境。夜間睡在艙中,聽水聲櫓聲,來往船隻的招呼聲,以及鄉間的犬吠雞鳴,也都很有意思。
  • 趙振超丨高考前給女兒的一封信(散文)
    熱愛文學,喜歡寫作,相繼在《行參菩提》、《豫記》、《陝西散文論壇》、《三秦文學》、《文學百花園》等網絡文學公眾平臺發表文章數篇,編著有散文隨筆集《平凡的人生》,系列行走散文作品收入《2017年中國行走散文作家二十二強》,2018年創作的系列散文入選當代中國行走散文作家十強聯展《行吟天下》。
  • 重溫經典散文丨林清玄:清淨之蓮
    林清玄是臺灣作家中的高產作家,至今已出版一百三十多部作品,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林清玄的一句快樂秘訣:「祈求心中的蓮花開放」,更是給許多年輕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被譽為「臺灣最能啟迪智慧的散文大家」。今天聆聽君給大家分享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清淨之蓮》,一起來感受一下林清玄筆下的蓮花。
  • 都江堰市作家協會散文活動組開展採風創作活動
    文/洪坤都江堰丨西部銀杏第一村採風掠影花蕊夫人故裡 都江堰市石羊鎮——西部銀杏第一村:金羊村都江堰市作家協會散文活動小組組織會員來到石羊鎮金羊村杏林別院採風,並召開「漫談散文寫作」座談交流會。都江堰市作家協會主席馬及時,副主席何民、汪浩、邱崗、安南、黎民泰、劉建華,都江堰市國學協會主席李玉堂等參加了座談會。本次採風活動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挖川西林盤民俗文化為主題。
  • 重溫經典散文丨朱自清:背影
    今天,分享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一起感受那位老父親對兒子的熾熱的愛。本期音頻選自《背影-朱自清散文經典作品集》背影朱自清文章最精彩的就是父親在列車開動前夕為「我」買橘子這部分,在這一部分中,作者對父親的背影作了細膩的描敘。
  • 跨界經緯:學術丨陳劍暉:「新文化大散文」與「非虛構寫作」:當下散文寫作新動向
    特別是,網絡的興盛使散文更貼近生活,親和大眾,甚至有人斷言:零準入門檻、即時傳播閱讀推動散文進入到「全民寫作的時代」。不過與上述種種新動向相比,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文化大散文的新變和非虛構寫作的興起。回到「元氣時代」尋找散文的力量文化大散文作為一種散文現象,在20世紀90年代勃興並蔚為大觀。
  • 詩詞丨寒氣正深處,情意正濃時,願君安康!
    一杯茶,一部手機,一份好心情;讀讀散文,品品詩歌,共享雅致生活!  編輯整理:盛唐輝煌  冬意濃濃,雪飄寒重,人生漫漫,梅香尚弄。  不知不覺,小寒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就要來臨了。空氣中更添寒意,映照著人生也多了些許薄涼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