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是文化瑰寶,唐朝詩人輩出,在清朝康熙年間編寫的《全唐詩》,康熙作序說:「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因為該書只用一年多就編成,所以肯定有遺珠之憾,有的詩人和他們的作品並沒有收錄進來。
唐朝也出現了不少女詩人,比如我們最熟悉的就是上官婉兒了,在關於武則天的影視劇裡基本都有她的身影。上官婉兒的《彩書怨》,堪稱是唐女詩人的代表作之一: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裡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深情流露,曲盡纏綿,脫俗清雅,更難得的是,上官婉兒大膽寫出了自己思念那個男子的心聲,毫不掩飾。明代文學家鍾惺在《唐詩歸》裡贊這首詩:「能得如此一氣之清老,便不必奇思佳句偶!」
大膽抒發思念男子心聲的唐朝女詩人,何止上官婉兒,比如唐朝女詩人魚玄機,也是性情中人,她的《江陵愁望寄子安》: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僅僅28字,句句通俗易懂,用楓葉、江橋、暮帆、日夜不息的江水起興,大膽把自己的思念之情烘託出來,而且毫無矯飾之感。最後兩句,開啟了「用流水比擬情感」的先河,如後世南唐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北宋歐陽修:「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等都似乎是模仿她。
在《全唐詩》裡也有不少女性作者,這也充分說明那時候寫詩不僅限於男子,女子也可以揮毫潑墨。在唐朝的女詩人裡,不僅上官婉兒和魚玄機大膽,還有一大膽的女詩人李冶。
李冶,字季蘭,常年生活在吳興(今浙江湖州)。吳興古時候叫烏程,她因此被稱為「烏程女道士」。李冶跟上官婉兒一樣,從未出過嫁,但卻用一首《八至》寫盡了人間夫妻情,才24字令人拍案叫絕: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全詩有八個「至」,所以取名八至。意思是:最近最遠的是東與西,最深最淺的是清溪。最高最明的是日月,最親最疏的是夫妻。妙絕的地方就在於,前面六個起興,看似和夫妻之情沒有關係,但卻處處相似。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相愛的人,哪怕天涯海角,也覺得就在眼前;無愛時,就算朝夕相處,也是白頭如新、身近心遠,外表的甜蜜下,也可能是疏離。
李冶雖然為女道士,一生未嫁,卻有細膩的情感,比如她寫的《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充分說明了她在情感方面不是一片空白。
《唐才子傳》說,李冶「美姿容,神情蕭散,專心翰墨,善彈琴,尤工格律」。李冶在50餘歲時,因迫於形勢,寫詩奉承亂臣賊子,被唐德宗下旨亂棒打死。一代才女道士,就這樣結束了一生。
老祖宗:走黴運的人,有兩個壞習慣,戒掉一個也好
才女出上聯:「日日夜夜,來來往往」,書生的下聯讓才女羞紅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