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最高境界是什麼?柳宗元冠絕古今之作,兩個比喻令人拍案叫絕

2020-12-14 美詩美文

鄉愁是一種特別的思念,它不似戀人間的相思那麼濃烈,卻總是如影隨形,縈繞在遊子心中,揮之不去。正因如此,史上才有那麼多驚豔世人的思鄉之作,這些思鄉之作各有各的特色。詩仙太白的鄉愁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那抹潔白的月光;詩佛王維的鄉愁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中的佳節愁;宰相王安石的鄉愁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明月照歸路。這些經典之作因為感情真摯,每每令人感同身受。

但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鄉愁,他的鄉愁是濃到化不開的牽腸掛肚。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少年有才,且一生義薄雲天,與韓愈、劉禹錫都是至交好友。他的詩感情古樸,但詩風卻是清新峻爽,最有名的就是那首《江雪》。一首《江雪》,僅憑「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14個字,便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而「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更是被後世評為唐詩最美意境之一。

今天這首鄉愁詩名叫《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與《江雪》一樣,柳宗元用無比峻爽的筆力,寫出了鄉愁的最高境界。這也是柳宗元冠絕古今之作,兩個比喻令人拍案叫絕。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寫這首詩時,柳宗元被貶柳州,這是已過40的他最後一次被貶,4年後他便病死在柳州。在柳州的這幾年中,他思念家中親人和長安的朋友,寫下這首絕唱。詩的大意是:那矗立在海邊的尖山好似鋒芒的利劍,一到秋天便一把一把割斷異鄉人的愁腸。我該怎樣才能化作千千萬萬個我,撒落在每個山峰之巔,讓我能眺望故鄉!

詩的第一句寫海邊的山峰,將峻峭的山峰比作一把把利劍,這樣的比喻是柳宗元的首創。一般看到壯闊的山景,世人都會心胸開闊,但詩人卻更加思鄉。第二句,「割愁腸」與「似劍鋩」對仗,字字啼血,堪稱詩壇最濃的思鄉。詩的第二句詩人再次用極誇張的比喻,希望將自己化身成千萬個,每個山頭站一個,看著遠方的故鄉,他才覺得能解了他這一片思鄉之情。這樣的深情,令人動容。

一首28字的思鄉詩,硬是被柳宗元寫出了千斤之勢,兩個絕妙的比喻更是令人拍案叫絕。大家喜歡這首詩嗎?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討論!

相關焦點

  • 最美的宋詞:5大巔峰之作,字字璣珠,冠絕古今!
    宋詞既能重現山呼海嘯般的波瀾壯闊,令人瀟灑超脫;也能描摹杏花春雨般的細膩婉約,令人柔腸百轉。這5首宋詞,堪稱巔峰之作,冠絕古今。《暗香·梅》姜夔辛亥之冬,餘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 李賀19 歲酒桌上發牢騷,寫出一首冠絕古今之作,雄雞一叫天下白
    唐代科場欠他一個進士之名,《唐詩三百首》欠他一個席位,嘲笑過他外在醜陋的人欠他一個對不起,他就是詩鬼李賀。後世都說「太白仙才,長吉鬼才」,能與詩仙相提並論,是對李賀一生才情的肯定,但這並能改變其悲劇的一生。
  • 賞析最孤獨、最高冷的古詩詞二首——柳宗元與蘇東坡
    在這些詩詞中寫出了孤獨和高冷的最高境界當屬以下兩個。其一是柳宗元的《江雪》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茫茫天地中,他巋然不動、獨自感受著這種無人之境界。我們無需去猜測他在想什麼、畫面直接告訴我們:孤寂、高冷。《江雪》背景分析: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805—815)。
  • 柳宗元一覺醒來,於晨雨中寫下一首詩,孤獨的境界無人能夠超越!
    柳宗元,字子厚,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其文與韓愈、歐陽修、蘇軾等人合稱「唐宋八大家」,其詩與劉禹錫並稱「劉柳」,又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柳宗元現存詩作140餘首,均是他貶謫後所作。所以柳宗元的詩歌風格,往往清麗中蘊藏幽怨。
  • 《劍來》中左右究竟什麼境界?原來一直被誤解,真相卻令人失望!
    【關注江南狗王,看最新賽事資訊】《劍來》這部如今總管的巔峰之作已經是到了中盤階段,未來的大致走向大家也都是有了猜測,不過按照總管一貫以來的作風,在後半段會多很多的神來之筆,並且寫出很多讓讀者拍案叫絕的橋段,而在此之前,對於文中很多總管埋的坑大家也都是討論的津津有味
  • 白居易「炫技」之作,共8句寫盡東南西北前後上下,令人拍案叫絕
    16歲時,他寫下了「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驚豔世人;34歲時,他寫下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妙不可言;65歲時,他寫下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美不勝收。這些詩作都是白居易渾然天成之作,都明如白話,畢竟白居易對自己的要求就是要婦孺孩子都能看懂,但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卻是白居易的一首「炫技」之作,這是白居易寫給韜光禪師的一首詩,全詩共8句寫盡東南西北前後上下,一一對應,令人拍案叫絕。
  • 孟郊的一首五言詩,言淺意深,其中兩句更令人拍案叫絕
    比喻是一種很常見的修辭手法,就是把本體特徵比作喻體特徵,常用的有明喻、暗喻和借喻等等。比如李賀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生動形象,令人過目難忘。下面介紹孟郊的一首五言詩,言淺意深,其中兩句更令人拍案叫絕。
  • 千古奇書《鬱離子》:七句天機之言,洞悉天下古今至理!
    《鬱離子》是元末明初大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劉基劉伯溫所著,此書成書之時正值劉伯溫鬱郁不得志之時,當時劉伯溫經歷了元朝宦海的四起四落走入人生低谷,空有遠大抱負而不能施展
  • 杜甫晚年悲涼之作,只有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尤其是晚年,疾病纏身,故交零落,「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一字一句,悲涼到了極致,令人不忍卒讀。今天要講的這首詩也是杜甫晚年悲涼之作,只有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願你一生都不要讀懂。
  • 除了《江雪》,柳宗元還有首備受古人推崇的絕美作,很多人沒讀過
    提起柳宗元,似乎就不能不提《江雪》。對於這首詩,宋代蘇軾的評價是:殆天所賦;明代文人高棅的評價是:得天趣;到了清代《唐詩三百首》的編者孫洙的評價是:二十字可作二十層,卻自一片,故奇。那麼這首詩的魅力到底何在,能得宋明清眾多名家如此推崇?
  • 佛祖用一個比喻告訴你,見道是種什麼境界?
    世人皆以為「道」是這個世界裡最終極的規律,無論什麼行業,其最高的目標都以見「道」為功,比如說以文載道,以武入道等,這一點佛家修行亦不例外,作為一個探究世間真理的佛法修行之人,每以見道為榮,因為見道即意謂著自己離道又近了一步,但是,這個世界那麼多的修行之人,真正能夠最終見道的人卻實在是少之又少
  • 聚緣書香:唐詩、宋詞、元曲10大巔峰之作,大境界,真情懷!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全詩迴腸盪氣,無論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觀、林木之荒寂、連峰絕壁之險,皆有逼人之勢,其氣象之宏偉,境界之闊大,非他人可及。清代詩評家沈德潛盛稱:「筆勢縱橫,如虯飛蠖動,起雷霆於指顧之間!」
  • 畫壇巨擘鄭乃珖四子鄭大幹書法賞析——解析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
    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師法自然,妙造自然,回歸自然。書法藝術達到自然的境界是最難的。雖然書法藝術本身就源於自然,通過人們對自然的提煉抽象概括,利用毛筆這個工具以符號形概括自然和社會現象,最終又以自然為終結。在歷史上真正做到自然的書法作品並不多。具有自然藝術境界的書法家和作品主要在魏晉時期,以鍾繇和王羲之為最,之後的書法進入了尚法的的時期。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最後14字想像奇妙,令人拍案叫絕
    唐詩代表了我國古代詩歌的最高成就,而送別是我國古代詩歌最重要的題材之一。無論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還是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亦或是高適《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道德經》:「善」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老子在《道德經》的第27章{善行無轍}對「善」的最高境界分五個方面作了詳細的論述。所以善於說話之人總是跟善於做事的人聯繫在一起。算術,{善術不用籌策}這裡的算術不是數學上的算術,而是高明的心算法。而老子在這裡表明的意思則相反,最高明的心算法就是不計算,這也是跟「道」中的「無為」結合在一起,因為不用算,所以免去了一些複雜籌策。
  • 細說柳宗元、劉禹錫的唯物主義「天人相分」論
    他把天比喻作大果蓏,把元氣比喻作大癰痔,把陰陽比喻作大草木。他認為天地、元氣、陰陽都是物質,它們沒有意志,不能「賞功而罰禍」。他認為世界萬事萬物「功者自功,禍者自禍」,如果希望天賞功罰禍,呼天、怨天、望天憐憫,這都是荒謬的事情。這對韓愈以天為有意志而呼天、怨天是個有力的駁斥。他還同意劉禹錫的觀點,認為一切雷霆霜雪等自然現象都不過是氣的變化,不足為怪。
  • 柳宗元一首詩, 56字,寫盡人生悲傷, 成為千古哀愁之首作!
    而詩的出現則正是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別的柳宗元的這首《別舍弟宗一》,每每讀罷總是讓感人肺腑。其實柳宗元的一生也是多坎坷多苦難的,仕途不順暢且生活多不如意。柳宗元那時身邊的至親之人:妻子、母親、愛女都已離世,最他最親的弟弟柳宗一也去世了,柳宗直即將要與他分開,去江陵做事。柳宗元想到此時的自己悽涼苦悶而寫下了這道讓人傷感的詩。
  • 柳宗元眺望山水,寫下一首很美的詩,讀完卻令人情不自禁的淚流!
    柳宗元,字子厚,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詩作現存140餘首,均為貶謫後所作。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為「王孟韋柳」。代表詩作有《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溪居》、《江雪》等。
  • 範仲淹最出名的一首詞,開篇6個字驚豔世人,最後一句令人斷腸
    世人提起範仲淹,總不會忘記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是範老一生的寫照。作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能文能武,寫得來詩詞,守得住西北邊陲。他的詩詞,不論是「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 史上最有仙氣的梨花詞,出自宋代著名道士之手,意境之美冠絕古今
    可是後來,當成吉思汗的子孫滅宋之時,卻少有屠城的。江南和中原的很多文化、建築也因此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丘處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丘處機雖然是一位道人,但是他的文採也十分出眾,在文史上留下了很多優秀詞作,這首《無俗念 靈虛宮梨花詞》即是代表。它意境超凡脫俗,十分唯美,充滿了方外之人的超然氣質,冠絕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