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眺望山水,寫下一首很美的詩,讀完卻令人情不自禁的淚流!

2020-12-14 慶餘說詩詞

柳宗元,字子厚,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詩作現存140餘首,均為貶謫後所作。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為「王孟韋柳」。代表詩作有《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溪居》、《江雪》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零陵春望》,便是柳宗元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雖然這首詩在柳宗元的詩作中算不上名篇佳作,但是它卻是柳詩思想和藝術特色的集中體現。柳宗元被貶永州司馬期間,曾寄居在瀟水東岸的龍興寺中。龍興寺年久失修,環境荒涼,但好在視界開闊,可眺望遠處的山水。

這首詩便是柳宗元春日眺望山水有感而發所作。在這首詩中,柳宗元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瀟湘千裡,鶯啼草綠的美麗自然畫面,呈現出了大自然的一派春意盎然。但是在美景的背後,卻蘊含著柳宗元對自己被貶的失落,以及生不逢時的慨嘆。言淺意深,讀完令人情不自禁流下同情的眼淚。

《零陵春望》

平野春草綠,晚鶯啼遠林。

日晴瀟湘渚,雲斷岣嶁岑。

仙駕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凝情空景慕,萬裡蒼梧陰。

首聯「平野春草綠,曉鶯啼遠林」,是柳宗元的眼中所見和耳裡所聞。它的意思是說:放眼看去,空曠的平野上春草萋萋;傍晚的鶯鳥在遠處的樹林中不停啼叫。從這兩句詩來看,它不僅概括出了南方草綠鶯啼的自然風光,也充分表達了久居西北長安的柳宗元,被貶到南方後對自身不幸遭遇的聯想與沉思。

頷聯「日晴瀟湘渚,雲斷岣嶁岑」,意思是說,在晴朗的春日裡,眺望遠方,可以看到近處自西南方蜿蜒而來的一脈湘江和江中那些露出水面的小塊陸地,也可以看到遠處雲橫霧斷,氣象萬千的岣嶁山。「岣嶁」,即岣嶁山,是五嶽衡山的主峰。從這兩句詩,可以看出柳宗元對山水風光的敏銳觀察力,並將它們不同的韻味和情致寫得淋漓盡致。

頸聯「仙駕不可望,世途非所任」,即神話傳說中的仙駕我無緣望見,世途上的道路也不是我這樣的人能夠走得通。《尚書·舜典》記載,舜五十載,陟方乃死。意思是說,舜在做皇帝五十年的時候,到南方巡視他的疆土,死在九疑山下。《史記·五帝本紀》又記載,舜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

雖然是神話傳說中的故事,但是作為源遠流長的祖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柳宗元還是對先聖前賢,懷著深切的敬慕之情。但是這樣的聖人也會在巡守途中死去,可見人生道路有多麼艱險、曲折。這讓他聯想到自身的不幸遭遇,便有了「世途非所任」之嘆。

尾聯「凝情空景慕,萬裡蒼梧陰」,意思是說,如今我只能對先聖徒然懷著深切的景仰與敬慕之情,這萬裡鬱鬱蔥蔥的九疑山似乎就是舜留給他後世子民的餘蔭。從這兩句詩,我們又可以看出柳宗元雖身處逆境,卻仍然保持了高尚的操守。

綜觀柳宗元的這首詩,情景相融,聯想豐富,含蓄地描述了詩人被貶後的失落心態,以及對世間道路太曲折險阻所發生的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嘆。總的來說,這首詩是一首寫情的佳作,讀完令人情不自禁的淚流。但詩中消極對世的思想,我們不可取。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詩詞| 漁翁 柳宗元(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⑸下中流:由中流而下。⑹無心: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雲無心而出岫。」一般是表示莊子所說的那種物我兩忘的心靈境界。蘇軾《書柳子厚〈漁翁〉詩》云:「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熟味此詩有奇趣。然其尾兩句,雖不必亦可。」嚴羽《滄浪詩話》從此說,曰:「東坡刪去後二句,使子厚復生,亦必心服。」然劉辰翁認為:「此詩氣澤不類晚唐,下正在後兩句。」此後,關於此詩後兩句當去當存,一直有兩種意見。
  • 談談柳宗元的山水小詩——《江雪》
    柳宗元是唐代傑出的散文家,他寫的山水遊記受到後世讀 者的愛好。其實他不僅散文寫得好,詩也寫得很出色。我們常 說唐代的山水詩人有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四 家,這裡要介紹的一首小詩《江雪》,正是柳宗元山水詩的代表 作。它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柳宗元被貶柳州,寫下一首思鄉詩,短短28字感人至深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唐代詩人柳宗元很經典的一首思鄉詩。一般來說,唐宋時期的思鄉詩大多寄寓了複雜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想要弄清楚詩人所思所想,往往就需要了解詩人的遭遇。如柳宗元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他從永州司馬改貶柳州刺史期間。因此這首詩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被貶謫的憤慨不平之意。
  • 柳宗元一首很孤獨的詩,比《江雪》更孤獨,很是值得一讀!
    隨後又在擁立太子的問題上,柳宗元與劉禹錫等人模稜兩可的態度,得罪了後來的唐憲宗李純,所以等到唐憲宗繼位後,他們都受到了打擊,被貶到了偏遠之地,政治生命,也就此終結。其實說起柳宗元,他原本是有一個好的前程,如果不是由於捲入了政治的鬥爭當中,以他的學識,以及他的家族,他足以飛黃騰達,可是由於詩人有著崇高的政治理想,才使得把自己的原本的大好前程給斷送了。
  • 柳宗元的一首冷門思鄉詩,最後14個字太感人,看哭了多少遊子!
    唐朝是詩歌的王朝,在唐朝幾百年時光裡,有兩個詩壇的高峰,那便是以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為首的盛唐時期和以劉禹錫、柳宗元、白居易為首的中唐時期。今天我們就來讀一首柳宗元的詩。唐詩中有邊塞詩、也有李白「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那樣的浪漫詩歌,還有孟浩然和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歌。說起山水田園詩,王維和孟浩然無疑是盛唐的代表,而到了中唐,柳宗元的田園詩也是非常有特色的。與王維和孟浩然不同的是,柳宗元仕途坎坷,他的田園詩多半是在貶謫之所的永州和柳州所作。
  • 柳宗元冠絕古今之作,兩個比喻令人拍案叫絕
    但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鄉愁,他的鄉愁是濃到化不開的牽腸掛肚。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少年有才,且一生義薄雲天,與韓愈、劉禹錫都是至交好友。他的詩感情古樸,但詩風卻是清新峻爽,最有名的就是那首《江雪》。
  • 柳宗元被貶到廣西柳州,儘管內心失落,但寫下的這首詩卻又很從容
    自從「永貞革新」失敗後,一代文學大師柳宗元的人生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先是被貶到了湖南,在那裡生活了十年之後,又再次被貶到了廣西柳州,正是這樣的一種人生經歷,使得他創作出來的作品充滿了悲痛之感,尤其是一首《江雪》,更是寫盡了內心的無奈,一個人獨自在外漂泊,無依無靠,從而創作了這首令人傷感的詩作
  • 柳宗元一首詩, 56字,寫盡人生悲傷, 成為千古哀愁之首作!
    而詩的出現則正是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別的柳宗元的這首《別舍弟宗一》,每每讀罷總是讓感人肺腑。其實柳宗元的一生也是多坎坷多苦難的,仕途不順暢且生活多不如意。柳宗元那時身邊的至親之人:妻子、母親、愛女都已離世,最他最親的弟弟柳宗一也去世了,柳宗直即將要與他分開,去江陵做事。柳宗元想到此時的自己悽涼苦悶而寫下了這道讓人傷感的詩。
  • 劉禹錫被貶和州,卻在途中寫下一首絕美唐詩,美到令人心醉
    總之,詩人筆下歌詠祖國壯麗山河的一首首絕美詩篇,即便是過了千百年,我們今天讀來也依然感到驚豔而動人心弦。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詩《望洞庭》,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筆下的一首千古名篇。顧名思義,劉禹錫這首詩主要歌詠的便是洞庭湖的優美景色。雖然它只有短短二十八字,卻美到令人心醉。
  • 柳宗元一覺醒來,於晨雨中寫下一首詩,孤獨的境界無人能夠超越!
    柳宗元,字子厚,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其文與韓愈、歐陽修、蘇軾等人合稱「唐宋八大家」,其詩與劉禹錫並稱「劉柳」,又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柳宗元現存詩作140餘首,均是他貶謫後所作。所以柳宗元的詩歌風格,往往清麗中蘊藏幽怨。
  • 柳宗元的一首詩典故眾多,雖然行文樸實,卻情景交融,含義雋永
    詩中作者先是描寫景色,順帶交代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官吏們命令頒布得較晚,楚南的鄉農們早也開始了春耕。詩人想起自己的故鄉,那一池悠悠春水,還空閒在那裡,等待著灌園的故人。簡簡單單的一首小詩,讀來沒有絲毫波瀾,也沒有什麼生澀冷僻的詞語,更沒有注意用對仗和押韻,可是它就是一首好詩。
  • 除了《江雪》,柳宗元還有首備受古人推崇的絕美作,很多人沒讀過
    全詩短短20個字,無一靜字卻寫出了靜的最高境界,只有一個「雪」字卻句句是雪,我們可以用「一塵不染」和「萬籟寂靜」來形容它的美。或許是因為這首詩太有名氣了,讓不少人忽略了柳宗元的其它詩作。其實柳宗元一生的作品不少,詩和各種駢文、遊記文等加起來共有600多首,其中詩作共有140多首。在這140多首詩中,有一首是能媲美《江雪》的,就是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漁翁》。
  • 孟浩然被放鴿子後,寫下一首詩,每一句都令人驚豔
    《大地之歌》是奧地利音樂家馬勒創作的一首交響樂,原本名為《第九交響樂》,但是因為貝多芬、舒伯特等人都是在寫完《第九交響樂》後去世,馬勒覺得不詳,便改為「大地之歌」。這首交響樂有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歌詞採用的德語翻譯的中國唐詩,這在西方的音樂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 崔顥很冷門的一首詩,卻把山水之美寫得令人神往,值得一讀
    自南北朝詩人王籍寫下了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後,若耶溪的幽靜風光,就吸引了歷代文人雅士的流連忘返。如唐代李白、獨孤及、孟浩然,宋代的王安石、蘇軾、陸遊等,都曾泛舟若耶溪,留下了許多經典詩詞。崔顥的這首《入若耶溪》,便是諸多歌頌若耶溪幽靜風光的經典之一。它是崔顥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主要敘寫了他乘著小船進入若耶溪後,沿途的所見所感。
  • 王勃在他鄉遇到故人,當真是兩眼淚汪汪,寫下一首詩更是感人肺腑
    初唐詩人王勃在他鄉遇到知己好友,寫下一首令人感動的《他鄉敘興》,道盡了喜悅之情,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當真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寫下了這麼一首感傷之作,道盡了思鄉之苦。整首詩也是意境悽美,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王勃以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讓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喜悅之中還是有讓人感慨萬千。即使是遇到了老鄉,那種思鄉之苦更加深沉。
  • 王維很美的一首詩,讀懂了最後10個字,就再也不怕孤獨
    王維的詩句,如圖畫一般,每每讀完,眼前就出現了美麗的畫面。有人說,王維的詩,很治癒,每每讀完,就感覺自然很美,生活很美,隱娘很同意這個觀點。王維有一首詩,短短20個字,非常治癒,讀懂最後10個字,就再也不怕孤獨。
  • 詩人找漁翁換被子對方不肯,當場寫下首妙詩,漁翁讀完白送他一床
    除了這些常見的,詩還有不少其它「有趣的用途」。比如當年唐代詩人李涉曾在行路途中遇到一群強人,對方聽說他是大名鼎鼎的詩人便讓他寫首詩。於是李涉便揮筆寫了首《井欄砂宿遇夜客》,強人一看頗為滿意,便當場把他放了。與李涉相比,本期這位元代詩人遇上的事雖不驚險,卻也很有意思。這是一件以詩換被子的趣事。當年元代文人貫雲石辭官南遊,來到山東的一個湖邊。
  • 李白獨自登樓寫下一首詩,開頭第一段就驚豔了,美得令人心醉
    無論你是什麼樣的身份,都會喜歡上李白,喜歡上他的詩。 杜甫誇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蘇軾贊其有:「英瑋絕世之姿」連大詞人辛棄疾都寫了一首《憶李白》,將他對李白的敬佩盡數傾賦於詩中。 李白寫下的好詩三天三夜都談不完,今天選說的是李白在人生失意時,獨自登樓寫下的一首令人美到心醉的詩。
  • 大詩人陸遊寫下一首唯美的詩,從開篇美到結尾,美得令人心醉!
    陸遊身上的愛國情懷最是令人感動,儘管他後來沒有任何的機會上到戰場,但是依舊心繫天下,即使是處於彌留之際,也依舊想著國家,告訴子孫後代,一定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實現祖國的統一,為此寫下了感人肺腑的《示兒》一詩。在這首詩中陸遊語重心長地告訴子孫後代,不要忘記了國讎家恨。
  • 韋莊夢中驚醒,寫下一首孤獨的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字字入心
    關於孤獨的詩詞有很多,柳宗元看著空山和孤舟,寫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李白坐在山石上感嘆人生,寫了「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宋代的蘇軾在貶謫之地含著淚寫下「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韋莊在夢中驚醒,寫下一首詩,將孤獨之美寫絕了。《含山店夢覺作》唐 韋莊曾為流離慣別家,等閒揮袂客天涯。燈前一覺江南夢,惆悵起來山月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