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一首很孤獨的詩,比《江雪》更孤獨,很是值得一讀!

2020-12-17 塵世曉書僮

柳宗元中唐時期的一代文宗,他與當時的韓愈,以及劉禹錫等人,發起的古文運動,可以說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非常重大的事情,也正是由於這幾位年輕的詩人,抱著一顆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挑起了振興儒學的大旗,還試圖經過改革來重新恢復盛唐時期的榮耀,但是好景不長,由於他們幾位所擁立的皇帝李誦,也就是唐朝的第十位皇帝唐順宗,後來中風成為了殘疾人。隨後又在擁立太子的問題上,柳宗元與劉禹錫等人模稜兩可的態度,得罪了後來的唐憲宗李純,所以等到唐憲宗繼位後,他們都受到了打擊,被貶到了偏遠之地,政治生命,也就此終結。

其實說起柳宗元,他原本是有一個好的前程,如果不是由於捲入了政治的鬥爭當中,以他的學識,以及他的家族,他足以飛黃騰達,可是由於詩人有著崇高的政治理想,才使得把自己的原本的大好前程給斷送了。這也正是柳宗元的個性,同時也正是由於他在現實生活中的失落,才使得他寫下了千古名篇《江雪》,這首詩相信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非常的熟悉,它年年入選在小學的課本裡。

我們都知道《江雪》這首詩,那是一首非常孤獨的詩作,整首詩中,沒有一點生氣,透著一股荒涼,讀來真是令人感傷不已,這也是柳宗元當時的一個心境。

小編今天同樣的要為大家推薦柳宗元另一首很孤獨的詩作,那便是他的《秋曉行南谷經荒村》,這也是一首孤獨之作,在這首詩中,詩人依舊還是描寫的非常悽涼,非常的孤獨,其孤獨的程度不亞於《江雪》,應當說也是一首描寫孤獨的傑作,很是值得一讀。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唐代:柳宗元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歷,幽泉微斷續。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鹿。

柳宗元正是由於受到了打擊,被貶到了偏遠的地方,這對於一位有著遠大理想,有著遠大抱負的年輕人來說,那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悽美,也非常的孤獨,在這首詩中,詩人一開篇便是寫到了自己當時的一個處境,「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那這開頭兩句的意思是,一到了秋天,那大地上,便是鋪滿了一層黃葉,而且還有濃霜和秋露,清晨起來,一個人行走在這幽谷之中,踩在那黃葉之上,身上全是濃霜秋露。在這裡詩人描寫的很是孤獨,也非常的悽涼。

「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這兩句也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進一步地描寫到了詩人當時的一個心境,那這兩句詩大致的意思是,片片的黃葉把小溪上的石橋給覆蓋了,遠處荒村裡只見一排古樹。這兩句可以說是寫得如詩如畫,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寒花疏寂歷,幽泉微斷續。」這兩句的意思是,由於天氣太過於嚴寒了,那山中的花早已是凋謝了,顯得疏落而孤寂。在這兩句中,詩人再一次地寫到了孤獨,同時也使得這首詩,更加的充滿了無限的意境。

詩的最後兩句,寫得更加的孤獨,同時也充滿了哲理,「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鹿。」,那這兩句的意思是,我早已忘記了那些勾心鬥角,對另人耍心計,對於我這樣的人來說,這種事情我辦不到,可即使是這樣,我還是驚動了早上起來覓食的麋鹿。詩人在這裡使用一個驚字,可以說是用的恰到好處,立馬使得這首詩,顯得更為生動,讀起來也更加的充滿了詩情畫意。

相關焦點

  • 一首很孤獨的唐詩,意境不輸柳宗元的《江雪》,很是值得我們一讀
    柳宗元的五言絕句《江雪》,被後人稱為唐詩裡最孤獨的一首詩,整首詩寥寥數語,但是寫得極為傷感,字裡行間充滿了無限的憂愁。詩人當時正是被貶到湖南,在那裡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所以寫下了這麼一首感人肺腑的經典之作,讓我們知道他內心的憂愁。
  • 李白很孤獨的一首詩,可以比肩柳宗元的《江雪》,通篇充滿了憂愁
    不過李白的詩也自成一派,寫得很是大氣,讀來讓人讚嘆不已。所以無數人喜愛李白,不僅喜歡他的詩歌,還喜歡他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一個人能夠活成李白那樣,那也是一種幸福,不過對於絕大部分的世人來說,僅僅是「功名」二字,便是能夠把人壓垮,一生都背負著這種負擔。
  • 背了幾十年《江雪》居然是首藏頭詩,柳宗元:孤獨才是人生常態
    背了幾十年《江雪》居然是首藏頭詩,柳宗元:孤獨才是人生常態就有一首詩,完全合乎了我的心情: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詩人面對的其實就是一處下雪的小山,山間有水,有人,人還在釣魚,原本就是這樣一個不足道的呆立的片段。可是靜下心來想一想,不得了,心情漸漸被感化了,什麼樣的感化呢?就說雪吧,雪一下,山就成了千山,表面的素白加上綿延的空間。
  • 李白《獨坐敬亭山》與柳宗元《江雪》,您喜歡哪一種孤獨?
    前言有人問:李白的《獨坐敬亭山》與柳宗元的《江雪》哪一首更孤獨?我們能夠感覺到,這是兩種不同的孤獨。柳宗元的孤獨,透著一種寒意,一種冰天雪地中走投無路的失落;李白的孤獨,卻有著青山碧水間行藏在我的瀟灑。
  • 唐詩裡一首非常孤獨的詩,詩人寫得無比孤獨,讀了令人百感交集!
    當然唐詩的各類非常的多,各種各樣的題材都有,譬如有的詩人專門描寫田園風光,有的詩人則是喜愛描寫愛情,有的則是喜歡描寫自身的一個遭遇,把自己的情感,融入進了詩裡,這樣也就使得唐詩,有了不一樣的生命力。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唐詩非常孤獨的詩,詩人寫得無比的孤獨,一開篇便是令人感受到了詩人筆下的孤獨,那便是柳宗元的《江雪》。
  • 唐詩裡很孤獨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個字,把孤獨描寫到了極致!
    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唐詩裡最為孤獨的一首詩,同時也是一首非常唯美的詩作,那便是晚唐時期著名詩人柳宗元的《江雪》,相信這首詩,即使是小學生也能夠全篇痛誦,它太過於經典了,也是柳宗元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同時也是唐詩裡描寫孤獨,最為深刻,也是最有意境的一首詩,把那種孤獨描寫到了極致。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讀來陣陣寒意卻一直傳誦不絕
    孤獨是詩詞中最常表現的情感之一,而要論寫孤獨最好的一首詩,非柳宗元的《江雪》莫屬。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中唐時期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之一。這首《江雪》是五言絕句中的佳作,短短二十個字,就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寒江獨釣圖,表現了當時詩人心中的孤獨感。為什麼柳宗元會創作這麼一首詩呢?
  • 史上最孤獨的詩,被收入小學語文課本,短短20字,卻飽含千萬孤獨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孤獨的方式有千千萬萬種。但你可否知道最孤獨的詩,是哪一首?這首詩我們大概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就接觸過,當初讀來並無太多的感觸,如今再讀,卻發現此詩中包含著千萬孤獨。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柳宗元江雪詩孤獨唯美,悲涼中蘊含禪機,20字揭示他的無常命運
    唐憲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是柳宗元被貶永州的第九個年頭。今年柳宗元已經42歲了,回到故都長安的可能,已經幾無可能。柳宗元內心既鬱悶,又絕望。這一年冬天,雪下得似乎又特別早,特別大。在一派冰天雪地的世界中,他摸索前行,喃喃自語。江面一片茫茫,唯有遠處水面上,有一個漁翁垂釣。他不禁心有所感,寫下了一首千古名篇:《江雪》。
  • 李白這首詩也很孤獨,不過他的孤獨別人不懂,對他來說是一種享受
    不過對於古代的詩人來說,他們有的時候卻是很享受孤獨,一個人的時候可以靜下心來,盡情地享受短暫的空閒,可以去思考更深沉的東西。那麼說描寫孤獨的詩作,非中唐詩人柳宗元的《江雪》,這首詩也是被稱為最孤獨的一首詩,不過還有很多的詩人同樣寫過這種很孤獨的作品,但是只有李白在描寫這類作品是與眾不同,儘管他也會孤獨,也會難過,可他筆下的孤獨與別人不一樣,更多的時候還是在享受孤獨,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也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 我們應該怎樣讀詩?一千個讀者有一千首《江雪》
    中國被稱為「詩的國度」,但是在現代社會,讀詩究竟有什麼用?近日,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酈波做客同濟大學,以柳宗元《江雪》為例,與大家一起分享「寄情詩詞」的美好。中國的古詩與西方的古典詩詞有很多差異,比如莎士比亞寫的詩都是十四行詩,但中國的古詩絕大多數只有四行。有很多詩我們都非常熟悉,朗朗上口,但越是熟悉卻越陌生,我們往往不能讀透看似簡單的詩句背後蘊含的深意。拿柳宗元的《江雪》為例,這首詩很多人都會背誦。「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一首五言絕句,五言絕句通常押「平」聲韻,而這首詩卻押「仄」聲韻。
  • 柳宗元的灑脫與孤獨全在這兩首詩中,曾寫出多少人心中所嚮往
    柳宗元今天詩巷要分享的這兩首詩就寫盡了柳宗元的灑脫與孤獨,而這種不問喧囂,只臻山水的至高意境,又曾是多少人心中的嚮往:山水江雪唐 · 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千山空曠飛鳥影絕,萬徑沉寂行人無蹤;只一葉舟,一漁翁,一垂鉤,在漫天飛雪中獨釣於一江之上。
  • 從柳宗元《江雪》談新作《訣別》
    後來發現,當我們越長大身邊那些曾經的夥伴們開始變少,能溝通的人也漸漸變少,圈子更是越來越小,人也時常越來越覺得孤獨。記得小學時我們學的一首柳宗元的古詩《江雪》內容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仍依稀記得這首詩旁邊那張大概闡述詩意的配圖,天地一片白,一人一孤船。但那時候只會背,即使是翻譯也只是照老師的描述理解其中的表面意思。
  • 古詩賞析第七首:柳宗元《江雪》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像創作背景《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被貶永州期間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柳宗元在永州以詩文創作來對抗險惡的政治迫害,表達自己的理想和志趣。《永州八記》、《捕蛇者說》、《三戒》、《段太尉逸事狀》等代表柳宗元創作成就的作品都創作於此時。《江雪》這首詩表達的就是詩人在遭受打擊之後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緒。
  • 每日詩詞-江雪·柳宗元
    今日小覓分享: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垂釣。絕:無,沒有。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人蹤:人的腳印。孤:孤零零。
  • 「詩詞品讀」在孤獨中找尋自己——《江雪》
    江雪唐代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一首流傳極廣的五言絕句,但同時也是一首大部分人一開口就會讀「錯」的作品。不過想必大家也注意到了,我所謂的「錯」是加了雙引號的。其原因在於如果按照現代漢語標準,我們大眾化的讀法本沒什麼問題,只是如果按照古代聲調標準,想要讀準《江雪》,還需要留心一個問題——這首詩一二四句的韻腳字,即「絕、滅、雪」都應讀作「入」聲。這是一種在漢語音調發展過程中已經基本消失的音調,其發聲特點是短而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下《江雪》的入聲讀法),而入聲韻,又被稱為仄聲韻。
  • 什麼才叫孤獨呢?:古詩《江雪》為你帶來的千萬孤獨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在古詩《江雪》的世界裡就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布景宏大的世界觀,以及那塞滿整個世界的千萬孤獨,徒留一人獨自的面對這一切。這首《江雪》所要講述的也很簡單;一舟、一水域、一人垂釣。正當讀者細緻品味詩中所透露出的荒涼感時,接下來的兩句則是讓讀者一下陷入到無限的寒冷當中,讓人不由生出一絲的憐憫;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一個帶著編織鬥笠的老翁獨自在寒冷飄雪的江面小船垂釣。荒無寒冷與孤寡老人的結合讓人說不出來的韻味,同時又為老者內心沉穩平靜的漁翁精神感到驚嘆,絲毫不被身外事物所打擾。
  • 每日一詩 | 《江雪》(​唐·柳宗元)
    每日一詩 | 《江雪》(​唐·柳宗元) 2020-12-14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柳宗元對千萬孤獨的釋懷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路,體驗孤獨也是各有感受,或是因為得到,或者因為是失去······但是,要選史上哪個的作品最能表現孤獨,很多人認為,非《江雪》莫屬,恐怕沒有哪首詩可以出其右——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讀柳宗元詩作《江雪》有感
    文/馮尚玉冬日那富有詩情畫意的雪,在文人雅士們的筆下似一個萬花筒,通過他們精雕細刻的描摹,便具有了妙趣橫生的意蘊。諸如毛澤東的「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在詩人們的眼裡,下雪便成了一件十分有趣而浪漫的事情。然而,在這眾多的詠雪詩中,唐代柳宗元的《江雪》也許是獨樹一幟、各領風騷的了。請看這「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二句,不著一「雪」字,卻寫出了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壯觀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