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賞析第七首:柳宗元《江雪》

2020-12-17 如匪浣衣RfHy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作者簡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學家、思想家,中唐著名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曾任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散文創作方面,柳宗元與韓愈並稱「韓柳」;與韓愈、歐陽修、蘇軾合稱「韓柳歐蘇」,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詩歌創作方面柳宗元與劉禹錫並稱「劉柳」; 與韋應物並稱「韋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柳宗元像

創作背景

《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被貶永州期間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

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參與了王叔文、王伾領導下的政治革新運動,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反對宦官專權和藩鎮割據,史稱「永貞革新」。改革遭到保守派反對,宦官等發動政變,擁立新皇帝,改革失敗,柳宗元等八人都被貶為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

柳宗元被貶到當時荒蠻的永州任司馬十年。柳宗元在永州以詩文創作來對抗險惡的政治迫害,表達自己的理想和志趣。《永州八記》、《捕蛇者說》、《三戒》、《段太尉逸事狀》等代表柳宗元創作成就的作品都創作於此時。《江雪》這首詩表達的就是詩人在遭受打擊之後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緒。

作品賞析

《江雪》這首詩描寫了千山萬徑人鳥絕跡的天寒地凍的自然環境,通過勾畫獨釣寒江的漁翁形象,描述了一種極端的死寂和永恆的孤獨。「千山」「萬徑」襯託後面的「孤舟」和「獨釣」,冬日的江水浩渺無際又寒氣逼人,空曠無邊又淡泊空靈,不帶一點人間的煙火之氣。在江天一色下,漁翁俯身垂釣,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物我兩忘,所有的外物都不縈繞於懷,天地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

南宋·馬遠《寒江獨釣圖》

這首詩的二十個字中,最後才點出來「雪」這個籠罩全詩的文眼。因為雪,才有千山、萬徑的鳥飛絕與人蹤滅,因為雪,才有前面的寒江和獨釣,因為「寒」和「獨」,才能讓人感受到漁翁的精神世界。在這樣一個寒冷悽清的環境中,漁翁遠離塵世,來到寒江之上,這裡是他的心靈家園,是他孤獨、寂寞、與世決絕的所在。漁翁的清高與孤傲,正是詩人自己要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的寫照。

文學常識: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文學家的合稱。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們發起的古文革新運動,使詩文發展的面貌煥然一新。明代茅坤編輯有《唐宋八大家》164卷,「唐宋八大家」之名由此傳播開來。

柳宗元紀念館

柳宗元其他作品欣賞

溪居

唐·柳宗元

久為簪組束,幸此南夷謫。

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

唐·柳宗元

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

春風無限瀟湘意,欲採蘋花不自由。

柳宗元像

相關焦點

  • 教學設計: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古詩兩首《江雪》
    【教材分析】《江雪》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古詩兩首》之一。此詩為柳宗元被貶永州之後所作。詩人借描寫風雪之中垂釣的漁翁,來襯託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其中那位「獨釣寒江雪」的漁翁,正是詩人不屈不撓和孤獨情懷的人格化身。
  • 古詩賞析——《江雪》:一樣的雪在柳宗元眼裡的美和含義卻是那樣不同
    尤其對雪雨風月,都賦予更為深刻多樣的含義和境界。 現在我們就先來靜心賞讀一下這首婦孺皆能熟背的古詩: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 柳宗元《江雪》
    只剩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 注釋 絕:無,沒有。 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人蹤:人的腳印。 孤:孤零零。
  • 從柳宗元《江雪》談新作《訣別》
    從柳宗元《江雪》談新作《訣別》小時候我們有許多小夥伴,大家什麼也不用去考慮和擔心,整天在一塊玩耍,摔泥巴、疊麵包,彈玻璃珠等等,這些都讓自己特別開心,尤其是當嘴裡嚼著一塊泡泡糖,穿著父母為自己新買的膠鞋在小夥伴面前炫耀的時候都感覺這簡直是世上太過幸福的事
  • 除了《江雪》,柳宗元還有首備受古人推崇的絕美作,很多人沒讀過
    提起柳宗元,似乎就不能不提《江雪》。對於這首詩,宋代蘇軾的評價是:殆天所賦;明代文人高棅的評價是:得天趣;到了清代《唐詩三百首》的編者孫洙的評價是:二十字可作二十層,卻自一片,故奇。那麼這首詩的魅力到底何在,能得宋明清眾多名家如此推崇?
  • 調皮的古詩迷改《江雪》
    我有一個朋友,是個調皮的古詩迷,他常常背古詩詞給我聽。提到《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他說這首詩他小時候就會背,只是不知道作者是誰。好象叫柳什麼的來著。小時候他認為這首詩應是描寫舊社會,一個老人無依無靠,生活沒有著落,為了生活而頂風冒雪去釣魚的畫面。其實他根本沒釣到魚,只釣到飛舞的雪花,真是命苦啊。後來他聽說唐代,人們仰慕神仙,這首詩描寫的是一種神仙境界。
  • 每日詩詞-江雪·柳宗元
    今日小覓分享: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垂釣。絕:無,沒有。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人蹤:人的腳印。孤:孤零零。
  • 每日一詩 | 《江雪》(​唐·柳宗元)
    每日一詩 | 《江雪》(​唐·柳宗元) 2020-12-14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17首:柳宗元《江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江雪》大約創作於柳宗元被放逐於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間。「永貞革新案」後,詩人一去瀟湘十年,再遷南桂數載。多少豪情壯志,多少睿智精思都付於有情雁、無心雲了。再回首,只記得「消磨」二字。《江雪》寥寥20字,寄託著柳宗元孤寂、幽遠的心境,也寄託著中唐那一代人的心境、意緒。如此時代,如此遭際,幻化為《江雪》。
  • 每天學習一首古詩詞37: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
    江雪唐61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江雪意境賞析:《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詩,描述了一幅江鄉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悽寂。
  • 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
    根據「古詩詞網」收錄的相關作品,本百家號按照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五古、七古、樂府等類別進行賞析。目前五絕古詩已經全部賞析完畢,且七絕古詩也已經賞析過半。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匯總,將整體展現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五絕詩作,且按照作家作品進行排列。在《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當中,我們賞析了王維、孟浩然、王之渙、元稹、王建等人的10篇詩詞,今天我們要繼續賞析杜甫、賈島、柳宗元、白居易、李白、劉長卿和裴迪的10首詩詞。請大家持續關注。
  • 唐代柳宗元《江雪》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創作背景:此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公元805年—81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集團發動的永貞革新運動,改革很快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流放十年。柳宗元簡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
  • 詩詞| 江雪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賞析  柳宗元筆下的山水詩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把客觀境界寫得比較幽僻,而詩人的主觀的心情則顯得比較寂寞,甚至有時不免過於孤獨,過於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這首《江雪》正是這樣,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
  • 讀柳宗元《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在意境上歷來極為被推崇,今天不斷地頌讀,詩中美麗畫面又越來越清晰的出現眼前,放眼遠處是綿綿不絕的除了雪和山,什麼也看不到了,沒有人,甚至一隻鳥都沒有,然後當作者視線到處搜尋終於在比較近處的江中看到一個人了,坐在小船上而且是在釣魚,其實這種景象也蠻像我們在好萊塢大片裡看到的世界末日畫面。
  • 《江雪》為例談小學語文詩詞教學
    《江雪》出自國標版第七冊第七單元。此詩為柳宗元被貶永州之後,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於是借描寫「寒江獨釣」的漁翁,寄託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發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和不屈精神。全詩意境,在「孤」和「獨」二字上。詩中充滿了寒意,令人讀之不寒而慄,從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這首詩,並不是單純地在描繪江上雪景。
  • 詩詞鑑賞遠離塵世的寂寞讀柳宗元《江雪》
    柳宗元,唐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其文學成就高於詩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生於公元773年,卒於公元819年。因生於唐代河東郡,後人稱之為「柳河東」。他自由才華卓著,但因參與唐代朝廷的政治改革失敗而遭貶謫,最後在貶謫之地柳州逝世。他的詩水平也很高。
  • 李白《獨坐敬亭山》與柳宗元《江雪》,您喜歡哪一種孤獨?
    前言有人問:李白的《獨坐敬亭山》與柳宗元的《江雪》哪一首更孤獨?我們能夠感覺到,這是兩種不同的孤獨。柳宗元的孤獨,透著一種寒意,一種冰天雪地中走投無路的失落;李白的孤獨,卻有著青山碧水間行藏在我的瀟灑。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雪》《尋隱者不遇》《山行》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雪》《尋隱者不遇》《山行》第一篇:《江雪》作者:「唐」柳宗元全文: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意思理解:連綿起伏的群山中沒有鳥兒飛翔了,縱橫交錯的小路上沒有行人的蹤影了。一隻孤獨的小船上,一位身披蓑衣、頭戴笠帽的老人,在那風雪迷漫、寒氣襲人的江上釣著魚。
  •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首《江雪》
    [摘要]《江雪》這首詩有兩重內涵——第一重:與自我達成和解,找到自己的靈魂;第二重:與他人、與社會達成和解。其實,與自己相處是最難的相處,「與我和解」比「與世和解」包含更多的智慧。近日,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酈波做客同濟大學,以柳宗元《江雪》為例,與大家一起分享「寄情詩詞」的美好。很多人質疑讀詩有什麼用,古典詩詞對現在社會的精神文明是否真正有所影響?莊子有句話叫:「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有很多東西看起來無足輕重,但在日後不經意的時候,或是對某些事情苦苦追尋而不解的時候,卻突然體悟到它的有用。正所謂「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談談柳宗元的山水小詩——《江雪》
    「孤舟」,江面上只有這麼一隻小船。 「蓑」是蓑衣,「笠」是笠帽,都是用草和竹子一類的植物編織而 成,是南方勞動人民在下雨、下雪時為防雨雪而穿戴的。「翁」, 老漁翁。「獨釣寒江雪」,獨自一個人坐在小船上,在大雪紛飛的 天氣,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釣。這首詩大約是柳宗元在永州寫的。永州即今湖南零陵。公 元八○五年,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去做司馬,在永州前後住了十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