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江雪》,柳宗元還有首備受古人推崇的絕美作,很多人沒讀過

2020-12-17 美詩美文

提起柳宗元,似乎就不能不提《江雪》。對於這首詩,宋代蘇軾的評價是:殆天所賦;明代文人高棅的評價是:得天趣;到了清代《唐詩三百首》的編者孫洙的評價是:二十字可作二十層,卻自一片,故奇。

那麼這首詩的魅力到底何在,能得宋明清眾多名家如此推崇?全詩短短20個字,無一靜字卻寫出了靜的最高境界,只有一個「雪」字卻句句是雪,我們可以用「一塵不染」和「萬籟寂靜」來形容它的美。或許是因為這首詩太有名氣了,讓不少人忽略了柳宗元的其它詩作。其實柳宗元一生的作品不少,詩和各種駢文、遊記文等加起來共有600多首,其中詩作共有140多首。在這140多首詩中,有一首是能媲美《江雪》的,就是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漁翁》。這是柳宗元備受古人推崇的一首絕美之作,只是現在很多人沒讀過。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漁翁》唐.柳宗元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公元805到815這十年是柳宗元人生的至暗時刻。柳宗元出身名門,祖上世代為官,他自己也年少成名。805年他卻因參與永貞革新被貶為永州司馬,人生軌跡一下子被改變了。朝堂的不順遂卻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在這10年間他寫下大量詩文作品,其實就包括了《江雪》和這首《漁翁》。

這首《漁翁》是一首七言古詩,也是柳宗元平生唯一一首能媲美《江雪》的詩作,驚豔了千年。全詩為我們塑造了一位悠閒的漁者形象。詩的首聯寫的是他早上和晚上的兩個生活場景。傍晚時分,漁翁將船停在西巖下;到了早上,他就起床洗米燒楚竹做飯。看得出來這位漁翁的生活是閒適的,他徜徉於山水間,自給自足,生活得不亦樂乎。

接下來的兩句寫漁翁行船的場景。太陽升起,山水間的霧氣也消散得差不多了,此時四周還不見人影。同樣是寫無人,與《江雪》中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冷色調誇張不同,這句中的煙、日,都給人一種溫暖的閒適感。特別是後一句漁翁搖櫓發出的欸乃聲,更是為這山間美景帶來了生機。這兩句歷來都備受推崇,原因就在於詩人用一個「綠」字,在漁翁與山水之間建立了一種巧妙的聯繫,可謂神來之筆。

最後兩句是寫日出後的美景。太陽高升,漁翁回望天邊,山上的白雲舒捲著、追逐著,船下的江水也滾滾東流,一切看上去都是這麼悠然自在。這兩句寄情於景,既是寫眼前之景,也是寫詩人此時的心境。

縱觀這首詩,雖然沒有《江雪》的空靈,但色彩感卻更強,詩風也更加幽絕,自有一種氣清和飄逸之感,從這一點上來看它是能媲美《江雪》的。而古代名家們對這首詩也是頗為推崇,三、四兩句更是為人所稱道。大家覺得這首詩達到了《江雪》的高度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讀柳宗元《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在意境上歷來極為被推崇,今天不斷地頌讀,詩中美麗畫面又越來越清晰的出現眼前,放眼遠處是綿綿不絕的除了雪和山,什麼也看不到了,沒有人,甚至一隻鳥都沒有,然後當作者視線到處搜尋終於在比較近處的江中看到一個人了,坐在小船上而且是在釣魚,其實這種景象也蠻像我們在好萊塢大片裡看到的世界末日畫面。
  • 古詩賞析第七首:柳宗元《江雪》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像創作背景《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被貶永州期間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柳宗元在永州以詩文創作來對抗險惡的政治迫害,表達自己的理想和志趣。《永州八記》、《捕蛇者說》、《三戒》、《段太尉逸事狀》等代表柳宗元創作成就的作品都創作於此時。《江雪》這首詩表達的就是詩人在遭受打擊之後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緒。
  • 柳宗元《江雪》
    只剩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 注釋 絕:無,沒有。 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人蹤:人的腳印。 孤:孤零零。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17首:柳宗元《江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江雪》大約創作於柳宗元被放逐於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間。「永貞革新案」後,詩人一去瀟湘十年,再遷南桂數載。多少豪情壯志,多少睿智精思都付於有情雁、無心雲了。再回首,只記得「消磨」二字。《江雪》寥寥20字,寄託著柳宗元孤寂、幽遠的心境,也寄託著中唐那一代人的心境、意緒。如此時代,如此遭際,幻化為《江雪》。
  • 每日詩詞-江雪·柳宗元
    雖未下雪,但茫茫白霧中,目之所及,不甚清晰,倒頗有一種「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之感。今日小覓分享: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譯文和注釋】所有的山上,飛鳥的身影已經絕跡,所有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垂釣。
  • 學詩計劃丨《江雪》:「面對苦悶 我只寂然獨釣」
    在快節奏的當下,也許很多人想到的是旅遊,或者獨自找個角落靜一靜。那麼,古代的文人們,又是如何處置自己心理問題的呢?隱逸山林,寄情山水是不錯的選擇。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江雪》,可以說就是一首古人排遣心理苦悶的詩歌。
  • 詩詞鑑賞遠離塵世的寂寞讀柳宗元《江雪》
    今天鑑賞他的代表作之一《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圖片來源於網絡這首詩大約作於柳宗元被貶謫至永州之時所作。前面說到柳宗元是因改革被貶,精神受到打擊,政治上失意,只能把自己的鬱悶寄託與山水之間。他在永州居住了十年。
  • 從柳宗元《江雪》談新作《訣別》
    從柳宗元《江雪》談新作《訣別》小時候我們有許多小夥伴,大家什麼也不用去考慮和擔心,整天在一塊玩耍,摔泥巴、疊麵包,彈玻璃珠等等,這些都讓自己特別開心,尤其是當嘴裡嚼著一塊泡泡糖,穿著父母為自己新買的膠鞋在小夥伴面前炫耀的時候都感覺這簡直是世上太過幸福的事
  • 李白《獨坐敬亭山》與柳宗元《江雪》,您喜歡哪一種孤獨?
    前言有人問:李白的《獨坐敬亭山》與柳宗元的《江雪》哪一首更孤獨?我們能夠感覺到,這是兩種不同的孤獨。柳宗元的孤獨,透著一種寒意,一種冰天雪地中走投無路的失落;李白的孤獨,卻有著青山碧水間行藏在我的瀟灑。
  • 詩詞| 江雪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首先,詩人用「千山」、「萬徑」這兩個詞,目的是為了給下面兩句的「孤舟」和「獨釣」的畫面作陪襯。沒有「千」、「萬」兩字,下面的「孤」、「獨」兩字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什麼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鳥飛,路上的人蹤,這本來是極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 柳宗元一首很孤獨的詩,比《江雪》更孤獨,很是值得一讀!
    隨後又在擁立太子的問題上,柳宗元與劉禹錫等人模稜兩可的態度,得罪了後來的唐憲宗李純,所以等到唐憲宗繼位後,他們都受到了打擊,被貶到了偏遠之地,政治生命,也就此終結。其實說起柳宗元,他原本是有一個好的前程,如果不是由於捲入了政治的鬥爭當中,以他的學識,以及他的家族,他足以飛黃騰達,可是由於詩人有著崇高的政治理想,才使得把自己的原本的大好前程給斷送了。
  • 一首很孤獨的唐詩,意境不輸柳宗元的《江雪》,很是值得我們一讀
    柳宗元的五言絕句《江雪》,被後人稱為唐詩裡最孤獨的一首詩,整首詩寥寥數語,但是寫得極為傷感,字裡行間充滿了無限的憂愁。詩人當時正是被貶到湖南,在那裡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所以寫下了這麼一首感人肺腑的經典之作,讓我們知道他內心的憂愁。
  • 賞析最孤獨、最高冷的古詩詞二首——柳宗元與蘇東坡
    古人書寫一直使用雅致的古文、日夜吟詠,詩詞數量浩瀚如海。在這些詩詞中寫出了孤獨和高冷的最高境界當屬以下兩個。其一是柳宗元的《江雪》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雪地裡依稀可辨的鄉野小路已經沒有了人的蹤影,只有天地、群山、風雪、孤舟。白茫茫的江面上有一葉扁舟,動也不動,舟山有一個披著蓑衣獨自垂釣的老翁。白雪蓋滿了蓑衣,白雪也落滿了他的白頭。茫茫天地中,他巋然不動、獨自感受著這種無人之境界。我們無需去猜測他在想什麼、畫面直接告訴我們:孤寂、高冷。
  • 柳宗元的《江雪》,是賦予了詩人獨有的胸襟和心境寫意
    《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襲笠翁,獨釣寒江雪。有一種孤獨,「坐看敬亭山」,有我,有山,有水,有飛鳥,或閒雲或野鶴。情懷,是賦予詩人獨有的胸襟和心境寫意。不然,怎麼沒見到一隻鳥兒飛過呢?人跡罕見,山路險阻,為何詩人在這裡出現?疑慮叢生。不但是鳥兒都絕跡了,如今「萬徑人蹤滅」,誰能前往,誰還會願意前往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去了,他會做甚?這一連串的環境描寫,讓人生怕後退,若換作普通人,決計不會犯險而為。
  • 背了幾十年《江雪》居然是首藏頭詩,柳宗元:孤獨才是人生常態
    背了幾十年《江雪》居然是首藏頭詩,柳宗元:孤獨才是人生常態就有一首詩,完全合乎了我的心情: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詩人面對的其實就是一處下雪的小山,山間有水,有人,人還在釣魚,原本就是這樣一個不足道的呆立的片段。可是靜下心來想一想,不得了,心情漸漸被感化了,什麼樣的感化呢?就說雪吧,雪一下,山就成了千山,表面的素白加上綿延的空間。
  • 古詩賞析——《江雪》:一樣的雪在柳宗元眼裡的美和含義卻是那樣不同
    時值大雪節氣,部分地區已經迎來了薄薄的初雪,所以很多人在期待一場豪雪,來滿足一下或漫步雪野、或踏雪尋梅的樂趣,這就是情趣也是一種境界。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柳宗元《江雪》
    《江雪》這首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805—815) 。「天於生子厚,稟予獨艱哉。超凌驟拔擢,過盛輒傷摧。苦其危慮心,常使鳴心哀。投以空曠地,縱橫放天才。山窮與水險,上下極沿洄。故其於文章,出語多崔嵬。」
  • 每日一詩 | 《江雪》(​唐·柳宗元)
    每日一詩 | 《江雪》(​唐·柳宗元) 2020-12-14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教學設計: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古詩兩首《江雪》
    【教材分析】《江雪》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古詩兩首》之一。此詩為柳宗元被貶永州之後所作。詩人借描寫風雪之中垂釣的漁翁,來襯託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其中那位「獨釣寒江雪」的漁翁,正是詩人不屈不撓和孤獨情懷的人格化身。
  • 秦緒林:江心釣雪——柳宗元《江雪》詩意
    是音樂建築;詩,是社會良心;詩,是道德救贖;詩,是旅途感恩;詩,是宗教頓悟;詩,是精神錦瑟;詩,是靈魂歌哭…… 時事情動處,當為之歌與哭……江心釣雪文/秦緒林----柳宗元《江雪》詩意永貞元年秋 南下永州的驛道上剛過而立的柳子厚策馬徐行馬蹄得得 不再是春風裡的輕疾 悽苦之色溢在臉上 孤獨的背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