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最孤獨、最高冷的古詩詞二首——柳宗元與蘇東坡

2020-12-13 唐詩宋詞精品

古人書寫一直使用雅致的古文、日夜吟詠,詩詞數量浩瀚如海。在這些詩詞中寫出了孤獨和高冷的最高境界當屬以下兩個。

其一是柳宗元的《江雪》

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雪》翻譯

千重山、萬重山,都在雪天中渺渺茫茫,偶然有幾隻鳥飛過、一瞬間便消失在茫茫的群山中。雪地裡依稀可辨的鄉野小路已經沒有了人的蹤影,只有天地、群山、風雪、孤舟。白茫茫的江面上有一葉扁舟,動也不動,舟山有一個披著蓑衣獨自垂釣的老翁。白雪蓋滿了蓑衣,白雪也落滿了他的白頭。茫茫天地中,他巋然不動、獨自感受著這種無人之境界。

我們無需去猜測他在想什麼、畫面直接告訴我們:孤寂、高冷。

《江雪》背景分析:

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805—815)。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集團發動的永貞革新運動,推行內抑宦官、外製藩鎮、維護國家統一的政治措施。但由於反動勢力的聯合反對,改革很快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流放十年,實際上過著被管制、軟禁的「拘囚」生活。-----引用百度百科

極高的政治抱負突然遭遇了失敗,從政治生活的角度來看,何嘗不是四面環山?雪代表著固守節操的高潔,獨釣則折射了內心巨大的孤獨。

其二是蘇東坡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作者: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翻譯:

一片殘月掛在稀疏的梧桐樹梢,葉已落盡、秋涼已重。世人都已睡去,唯我獨醒。誰見我獨行月下,猶如天地間隱隱約約的、一隻失群的飛鴻。

這隻飛鴻,受驚飛起,回顧來路,心有悔恨、無人能知。它獨自在月下挑揀寒冷的樹枝,不肯落下,最後甘願在冷冷的沙洲中品味寂寞。

創作解析:

該詞是蘇軾遭受小人讒言,經歷了「烏臺詩案」,險些喪命之後,被貶黃州,寄居定慧院時所作。可以說是完完整整的自身寫照。

上闋寫他月下獨行如孤鴻,下闋則把心事通過孤鴻隱喻交代出來——驚起卻回頭(烏臺詩案險些喪命、隨即貶到黃州,最近險情歷歷在目),有恨無人省(心中有恨無人能懂,因為他在乎的不是丟官、而是更高的追求,讀過蘇軾的策論則知道他是如何的憂國憂民),揀盡寒枝不肯棲(仍舊不甘心失了氣節、依附他人),寂寞沙洲冷(好吧,我就選擇這高冷孤寂的心中綠洲,潔身自好吧)。

我特別敬重柳子厚和蘇軾,不僅僅因為他們的才情,更多的是因為他們沒有畏首畏尾、一直敢於為蒼生說話。

敢於擔當真國士,獨守高冷是高人。

相關焦點

  • 古詩賞析第七首:柳宗元《江雪》
    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參與了王叔文、王伾領導下的政治革新運動,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反對宦官專權和藩鎮割據,史稱「永貞革新」。改革遭到保守派反對,宦官等發動政變,擁立新皇帝,改革失敗,柳宗元等八人都被貶為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柳宗元被貶到當時荒蠻的永州任司馬十年。
  • 《江雪》古詩詞賞析,意境唯美,畫面感十足
    今天,跟大家賞析一篇我們小學就學過的古詩詞——《江雪》。這首詩詞什麼意思呢?基本上我們每個人都能了解它的字面意思,但很少人深究之後能體會到作者柳宗元那綿延千古的孤單感。這首詩可以說寫出了孤獨,失落的最高級!
  • 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
    根據「古詩詞網」收錄的相關作品,本百家號按照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五古、七古、樂府等類別進行賞析。目前五絕古詩已經全部賞析完畢,且七絕古詩也已經賞析過半。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匯總,將整體展現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五絕詩作,且按照作家作品進行排列。在《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當中,我們賞析了王維、孟浩然、王之渙、元稹、王建等人的10篇詩詞,今天我們要繼續賞析杜甫、賈島、柳宗元、白居易、李白、劉長卿和裴迪的10首詩詞。請大家持續關注。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卻道出最高境界,至今無法超越!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卻道出最高境界,至今無法超越!文/悠悠歷史心大家好,今天小編想要與大家一起來品鑑一下古人的詩詞。在我們上小學、中學的時候,我想大家都應該學過古詩詞,甚至還背過許多古詩詞吧,可能現在大家還能隨口背出一兩首來,在中國古代時期,詩詞是十分流行的,許多文人才子都以寫詩詞、對對子而作樂,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因此而聞名於世,比如唐寅,李白等人。詩詞,它所講究的是運用文字來傳達一種意境或者感情,今天小編要分享的是一首被稱為史上最孤獨的詩,短短20個字卻道出最高境界,至今無法超越!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雪》《尋隱者不遇》《山行》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雪》《尋隱者不遇》《山行》第一篇:《江雪》作者:「唐」柳宗元全文: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一隻孤獨的小船上,一位身披蓑衣、頭戴笠帽的老人,在那風雪迷漫、寒氣襲人的江上釣著魚。精彩賞析:「詩言志」,全詩區區20字,卻深刻反映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心情。一是孤獨。改革失敗,抱負不能實現,官職無端被貶,同時也帶來人事的冷落,處境的艱難。
  • 背了幾十年《江雪》居然是首藏頭詩,柳宗元:孤獨才是人生常態
    背了幾十年《江雪》居然是首藏頭詩,柳宗元:孤獨才是人生常態就有一首詩,完全合乎了我的心情: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的《江雪》可算是藏頭詩中的經典。這首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向讀者展示了漁翁生活的清高,性格的孤傲,詩就是一個人所表達的情感,而這首詩也展示了柳宗元是孤獨的。
  • 古詩詞中最孤獨的7首詩,每一首都無比悽涼,將孤獨寫到了極致!
    一個人獨自在異鄉,在寒氣包圍中,詩人孤獨悽涼的心情更加深重,不知何日才能結束這種生涯,詩中充滿悽涼之意境。2、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點評:柳宗元的這首《江雪》一直都被讀者奉為最孤獨的詩篇,說實話千年來還真沒幾首詩詞能超越它。詩人僅僅用了20個字便勾勒出一幅無比孤獨的景色,整個畫面幾乎毫無生機,只有一個孤獨的老人在冰天雪地獨自垂釣。
  • 李白《獨坐敬亭山》與柳宗元《江雪》,您喜歡哪一種孤獨?
    前言有人問:李白的《獨坐敬亭山》與柳宗元的《江雪》哪一首更孤獨?我們能夠感覺到,這是兩種不同的孤獨。柳宗元的孤獨,透著一種寒意,一種冰天雪地中走投無路的失落;李白的孤獨,卻有著青山碧水間行藏在我的瀟灑。
  • 秋分 · 古詩詞賞析
    這首小令的最後兩句,可以說是神來之筆,不說自己想寫東西,想抒發內心苦悶,卻借紅葉之手來表達情感,構思巧妙新奇。「題紅」二字用典,唐僖宗時,有一名宮女久在宮中,生活了無希望,便在紅葉上寫了一首詩,這片紅葉順著御溝水流出宮牆。被一個叫於祐的書生拾到,並添了兩句,由此二人心意相通,最後喜結良緣。      我個人是很喜歡秋天的,每年最期待秋天的到來。
  • 已訝衾枕冷 大雪節氣唯美抒情古詩詞賞析
    ,今日大雪,之後的天氣更冷了,下雪的概率更大了!正如詩句所述「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又到了脫衣服靠勇氣,起床靠爆發力的時候了。今天一大早就看到推送的消息:上海下雪了!!!人們讚美雪,因為它潔白無瑕,純淨高雅;人們愛雪,因為瑞雪兆豐年;同時又有很多文人墨士用來抒發內心孤寂的情緒,一起來賞析這8首描寫冬雪的古詩詞吧!天空到處飄散著雪花,寒冷的天氣裡山林上空的雲都好像被凍住了,潔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王維寫雪,筆墨空靈,感覺細膩而有層次。
  •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出自哪首詩詞?表達了誰的心境?
    歡迎來到小發談歷史,蘇東坡的一輩子起伏多次,歷盡坎坷,多次被貶官,可謂走遍了窮山惡水之地。而蘇東坡的一輩子坎坷中最驚險的一次就是烏臺詩案,在這次案件中,蘇東坡被關進牢獄關押了幾個月,差點死在牢獄中。最後蘇軾被貶到黃州閒置了。
  • 柳宗元六句詩《漁翁》為何引千年爭議?蘇東坡的解讀堪稱「奇趣」
    (《滄浪詩話》)反對派陣營有南宋劉辰翁、明代李東陽、王世貞等人,他們主張不刪更好,若刪去末兩句,則這首詩與晚唐的奇趣詩歌一樣;更重要的是,刪除末兩句後,讀者容易把重點放在詩的藝術趣味上,卻忽略柳宗元當時的處境和發洩心中孤憤的本意。那麼,結尾兩句到底該不該刪呢?說起來筆者是個蘇粉,但這次不能站在蘇東坡一邊。此事要從六句詩這種形式談起。
  • ...柳宗元喜歡在雪地裡釣魚?「人面桃花」僅止於愛情?古詩詞不能...
    大家知道,蘇東坡《水調歌頭》開頭有兩句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有的教師或賞析文章對它青眼有加,大肆讚美,說蘇軾「想落天外,才氣超然」。實際上,蘇東坡這兩句詞是概括了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詩句。而李白又是從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詩句變化而來的。再往上追溯,這也還不是張若虛的創造,屈原早在《天問》裡面就說過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 五首最孤獨的古詩詞,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超越!
    曾幾何時,我一直不明白孤獨和寂寞的區別,直到有一天,我忽然想通了。孤獨是一種狀態,無人問津的人,最為孤獨;寂寞是一種心境,無人理解的人,最為寂寞。你若是個孤獨的人,那你一定會常常感到寂寞;你若常常感到寂寞,那你一定很孤獨。孤獨的人,一定會喜歡下面這些古詩詞,它們很美,孤獨的美。
  • 柳宗元一首很孤獨的詩,比《江雪》更孤獨,很是值得一讀!
    這也正是柳宗元的個性,同時也正是由於他在現實生活中的失落,才使得他寫下了千古名篇《江雪》,這首詩相信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非常的熟悉,它年年入選在小學的課本裡。我們都知道《江雪》這首詩,那是一首非常孤獨的詩作,整首詩中,沒有一點生氣,透著一股荒涼,讀來真是令人感傷不已,這也是柳宗元當時的一個心境。
  • 蘇軾有一首最精妙的詩,全詩無一孤獨字眼,卻成為孤獨的最高境界
    這首詩,很精妙。但這不是他最精妙的詩詞。最精妙的是這首臨江仙。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帳聽江聲。這首詞是蘇軾謫居黃岡時所寫,反映他苦悶、孤獨和憤激的心情。表達了他渴求自由生活和精神解脫的願望。全詩沒有一處孤獨的字眼,但是卻成了孤獨的最高境界。特別是最後那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 柳宗元的灑脫與孤獨全在這兩首詩中,曾寫出多少人心中所嚮往
    如果要說唐代最有才情的詩人,那柳宗元絕對是其中一個,不然他也不會躋身於「唐宋八大家」的行列之中;柳宗元憑藉出眾才華21歲進第,26歲官至九品,這看來似乎很是春風得意啊;然而有才之人的一生往往都少不了風雨相摧,柳宗元所歷劫難最終註定了他的孤獨,也成就了他的灑脫;詩人的這種灑脫與孤獨都通過筆墨題成了詩行
  • 柳宗元一覺醒來,於晨雨中寫下一首詩,孤獨的境界無人能夠超越!
    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便是柳宗元的經典之一《獨覺》。《獨覺》是柳宗元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根據詩的開篇兩句,可知這首詩是柳宗元某一次一覺醒來,看到窗外晨雨淅淅瀝瀝有感而發。這首詩中柳宗元的情感是複雜而矛盾的,它既對自己失意不平、人生無常抱有不滿和無奈,又對高遠理想懷有渴望。而這種渴望與不得滿足之心,便是一種不被常人所理解的孤獨。
  • 7首極安靜的古詩詞,感萬籟俱寂靜寂無聲之境
    你讀哪些古詩詞有種萬籟俱寂、靜寂無聲的感覺。閱讀時內心也會獲得片刻的絕對寧靜。本文賞析很安7首靜的古詩詞。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創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如世外桃源一樣,可羨不可得。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 元宵節佳節,這4首古詩詞,卻道出古人的落寞和感傷!
    有意思的是,在這樣繁華、喧鬧、喜慶的節日裡,古人感受到的卻是孤獨、落寞和感傷。作家白先勇先生曾經說過,中國文學的最高境界是「王朝興亡的滄桑感和世事變幻的無常感」。如果你讀古人寫的關於元宵節的古詩詞,同樣能體會到這種滄桑感與無常感。比如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前面越寫元宵佳節的燈火輝煌,越能反襯出後面作者的「斯人獨憔悴」(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