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
對於小學生來說,寫作文的時候,總會遇到的難題:字數不夠,無話可寫。通常這個時候,老師都會說,知道為什麼無話可寫嗎?缺乏觀察力,家長或者老師花時間引導學生,如何去觀察事物,記錄事件中的關鍵詞和句子,教了一大堆寫作方法,就恨不得自己去給學生代寫作文,似乎字數不夠這件事總是讓小學生頭疼。看似不高的要求,三百字、五百字、八百字,在學生眼裡,可能寫了一個小時,也只是寫了一行字,離作文要求還遠著,幾百字的要求就像是作家寫了長篇幾百萬字的小說一樣,遙望不可及。
語文老師在解決小學生寫作文時字數不夠、無話可寫的問題時,採用的都是幫助學生們積累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辦法,比如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把握好基礎知識的學習,組詞造句,應用到寫作中來,包括語法練習,如何擴寫句子,怎麼來形容心情等等。然而這些辦法,往往不能立竿見影,可能要經歷漫長的學習過程,保持堅定的學習毅力和練習,才能徹底改變寫作文沒有詞的現狀。在這個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過程中,很多學生的寫作自信都很容易被打擊到零的狀態,也就是越到後面,學生們反而越不會寫了,總是陷入在湊字數的狀態中。
語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想要通過短暫的努力就達到一定的學習目標,其實不太現實。學習是沒有捷徑可以走的,一分付出就有一分的收穫,解決當下的寫作困境,語文老師們通常也有法寶,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當面對寫作訓練沒有話可寫時,有3個辦法來解決,字數不夠拿寫作技巧來湊。
1、 把直接描寫換個寫法,杜絕口語化書寫
三年級的同學在寫人物描寫的時候,通常都是用直接描寫的手法。比如,我的媽媽有一頭烏黑的長髮,我的同桌有一雙大大的眼睛,我的爸爸有一雙大手。小學生一般在寫完這一句話後,基本上就接著寫不下去了,於是湊字數、流水帳就緊隨其後,我的媽媽還有一副金絲邊眼鏡,我的同桌有一個漂亮的鉛筆盒,我的爸爸還有一輛自行車……硬是用「有」湊完了300字,作為語文老師每每看到這樣的作文,都像是在看家庭物品申報表,沒有真情實感。
那如何在作文描寫中湊字數呢?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有什麼換一種說法,比如:我的媽媽有一頭烏黑的長髮。可以這麼寫:我的媽媽很年輕,因為她的髮型讓她看起來很精神,媽媽烏黑的長髮垂在肩上,風吹起的時候,特別漂亮。這樣一寫,是不是字數多了一些?我們在描寫的時候,儘量不用口語化書寫,也就是我們的作文不是說出來的作文,而是描寫出來的。看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基本上我的作文課這麼一講,學生們就都能理解了。但怎麼描寫,還是需要多練習。
2、 少用成語,多寫感受,抒發真實情感
讓作文沒有話寫,字數不夠,還有一個常見的原因,那就是很多小學生以為多用成語、諺語就能湊好字數了,殊不知,亂用成語並不會讓你顯得很有文學功底,而是成語的運用很容易就讓作文描寫失去細節。比如秋天到了,雲高風清、秋高氣爽、風和日麗……寫完了這些詞,老師也沒看到,到底哪裡雲高風清?如果我們把成語換成細節描寫,字數就能湊得更多了。再拿秋天來舉例,秋天到了,學校的植物園像一夜之間換了一個顏色,樹葉黃了,小草也黃了,微風一吹,片片落葉,在陽光中跳著舞。是不是比只用一個四字成語的字數多,而且有畫面感呢?
3、 擴寫不是囉嗦,1分鐘的事寫成5分鐘
很多小學生,在修改作文的時候,被老師要求擴寫短句。其實是豐富作文的內容,有的學生就認為,擴寫不就是囉囉嗦嗦把簡單的事用複雜的言語來形容嗎?其實針對寫作文沒有話說的問題,擴寫正好可以解決。我們要學會把1分鐘內的事用5分鐘的文字描寫來形容。這樣的寫作方法不僅讓文章顯得更生動,還解決了字數不夠亂湊的問題,同時還鍛鍊了寫作能力,可謂是一舉三得。
寫作文無話可寫的原因有很多,湊字數是為了應付考試,在實際語文學習應用中,我們小學生都應該秉承真實的情感表達,讓寫作這件事成為學習的樂趣,而不是為了考試的任務。雖然利用老師給出的這三個小技能,能夠短暫地把作文內容豐富了,但想要寫好作文,還是需要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正確引導,針對小學生寫作文時字數不夠的問題,大家都有什麼看法和解決辦法?歡迎留言評論。
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小島語文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記錄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