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四方鼎精品賞析

2020-12-19 文苑商城

鼎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青銅器,四足,兩耳,通常刻有紋飾。鼎起初是一種炊具,後來因用於烹飪祭祀給神的犧牲,而上升為禮器,成為祭祀神靈的一種重要禮器。成為國家政權中君主、大臣等權力象徵。據文獻及考古發現九鼎應為諸侯之制,七、五鼎為卿大夫,三、一鼎為士級。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現存的商代青銅器。鼎被賦予神聖的色彩,起源於禹鑄九鼎的傳說。

在古代,鼎是鎮國之寶,傳國重器。鼎上的花紋,古人認為有鎮邪的作用,有時也將條文刻在鼎上,以顯示莊嚴。朝換代後,新登位的君王,第一件工作就是鑄鼎,以象徵新時代的開始,並表示吉祥。現在,鼎的造型主要用來象徵吉祥。在家中擺設銅鼎,寓意一切意一切將有新的開始。

戰國時期的青銅器,較之以前的作品更加富有生活氣息,注重實用而在外觀設計上別出心裁,華貴絢麗又不失大雅。此時的造型紋飾已從過去的奔放粗狂,變為工整的細花,並向圖案化方向發展,更加的寫實貼近生活。

此藏品為青銅四方鼎,具有明顯的戰國時代風格。其形體方正,口沿外折,雙立耳,方腹直壁,由上向下漸漸直收,下有四柱足,四隅及每面正中有突出的扉稜,口沿下飾四組高浮雕簡化的獸面紋,紋飾以雲紋襯底,四柱足頂端同樣飾有浮雕獸面紋飾,紋路十分精緻。整體品相保存完好,銅鏽色澤自然,歷史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極高。

相關焦點

  • 民間精品商早期青銅玉斧賞析!
    【古董鑑定知識:每天早上8點更新】 民間精品商早期青銅玉斧賞析! 3、商早期青銅玉斧出土的表相,第 一層是綠鏽,也可能是綠漆古、黑漆古,有的綠鏽下面還有藍鏽,俗稱叫孔雀藍;第 二層是紅鏽; 2、範線的產生是由於商周時期用範澆鑄造法
  • 戰國青銅器青銅鼎簡介
    同時作為一對鼎而留傳至今,價值非凡,值得收藏。鼎可說是三代最重要的青銅器類型,原作煮食器與盛食器之用,主要用來烹煮肉食。後於商周時期更作為祭祀用的禮器,由於周代的禮制改革,促使周代青銅鼎器形較為巨大,讓人遠觀已可感受其穩重莊嚴之意。
  • 「稻草扎一條龍,紙殼做青銅鼎」,家長曬硬核手工,網友:害怕
    一、最硬核的手工:家長用稻草扎出一條龍曾經我們都被一位家長,1:1還原青銅鼎的操作,秀到頭皮發麻。這位家長在朋友圈分享了製作的過程,原材料就是硬紙殼。將家裡的紙板拆開,重新塑型成青銅鼎的模樣,然後用一種可以塑形的黏土,將青銅鼎外面的花紋捏出來。最後慢慢地粘在青銅鼎上,晾乾以後再上色。
  • 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密蘇裡植物園
    圖:網絡圖審核:吳鴻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邱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蒙特婁植物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巴西裡約植物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韓宅植物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紐約植物園
  • 開眼了,走進西周燕都遺址,感悟別樣的青銅文化和歷史的滄桑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觸摸青銅文化青銅是最早的合金,在純銅中加入錫或鉛的合金,青銅的特點是熔點低鼎:烹煮、三或四足、兩耳;用作烹煮食物,相當於鍋,後來用作祭祀容器。鼎,多三足,三足鼎立鬲:[ lì ]炊具,形狀像鼎而足部中空。
  • 青銅饕餮及其羊圖騰符號的歷史扭曲
    然而, 這種「紀念碑性」的「禮器之道」, 卻在「紀念碑」之「物」的歷史化過程中遮蔽了「羊鼎」宏大的歷史敘事意義, 甚至將具有「獰厲之美」的羊紋饕餮誤識為面目猙獰、貪婪恐怖的化身。商武丁時期, 青銅「以文為貴」向「以素為貴」轉變後, 世俗化宴樂攻戰圖逐漸取代了饕餮紋的地位, 羊圖騰紋飾便從青銅器裝飾主紋的領域消失。
  • 青銅為什麼可以取代紅銅,從而開啟青銅時代?
    青銅文化 那麼,青銅與紅銅有何區別?青銅為什麼可以取代紅銅,從而開啟青銅時代? 一、青銅與紅銅有何區別? 青銅原指銅錫合金,後來,除了黃銅、白銅以外的銅合金都稱為青銅,並常在青銅名字前冠以第一主要添加元素的名。青銅又可分為錫青銅和特殊青銅(即無錫青銅)兩類。由錫為主加元素的銅錫合金,也稱為錫青銅。特殊青銅,是指加入其它元素以取代錫,或為無錫青銅,多少特殊青銅都比錫青銅具有更高的機性、耐磨性與腐蝕性,常用的有鋁青銅、鉛青銅等。
  • 我國「最珍貴」的5大青銅文物:冰箱上榜,最後1個是「鎮國之寶」
    【我國「最珍貴」的5大青銅文物:冰箱上榜,最後1個是「鎮國之寶」】尊為古代盛酒器。銅尊,最早見於商代。鴞,俗稱貓頭鷹。在古代,鴞是人們最喜愛和崇拜的神鳥。鴞的形象是古代藝術品經常採用的原形。商代的王器、石器、陶器、青銅器中,都有精美的鴞形。此鴞尊即是商代鳥獸形青銅器中的精品。
  • 第5課《燦爛的青銅文明》教學設計
    河南安陽商代遺址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以其莊嚴的造型,龐大的體積和神秘的花紋,成為商朝貴族王權與神權藝術的最典型代表,同時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重要史料,司母戊大方鼎就是中國青銅文明的傑出代表。那麼青銅文明究竟有哪些傑出成就呢?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第五課《燦爛的青銅文明》。
  • 這些成語個個「鼎」用
    哎,這跟鼎的形態、用途、意義有關,換了還真不成。  為啥都是「鼎」呢  你到洛陽博物館瞧瞧古代的鼎,但凡是圓鼎,都是圓肚子、三隻腳。  方鼎倒是有四隻腳,但不如圓鼎常見——別的不說,現今洛陽人常用的香爐,多半是三足鼎式。
  • 高崇文:「《楚國青銅禮器制度研究》」序
    西周王朝通過分封對「南國」的緊密控制,也就將周系統的青銅禮制文化傳播到江漢地區,由原來商文化大系下的青銅文化類型,逐漸轉變為周文化大系下的青銅文化類型;由商王朝以青銅爵、斝、觚等酒禮器數量定身份等級的制度,轉變為周王朝以鼎、簋等青銅禮器數量定身份等級的制度,周系青銅禮制文化成為這一地區的主流。楚國青銅禮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產生和發展的。
  • 青銅永鑄:範鑄工藝在青銅器鑑定中的借鑑
    商代晚期轄軎示意圖如下:2.西周單玄紋青銅三足圓鼎這個鼎於1988年4月15日出土於臨淄區河崖頭殉馬坑墓。西周單玄紋青銅三足圓鼎範具示意圖如下:3.西周雙玄紋青銅三足圓鼎 也是1988年4月15日出土於臨淄區河崖頭殉馬坑墓。
  • 三銎刀 草原牌 燕侯盾飾:首博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上篇
    三銎刀 草原牌 燕侯盾飾首都博物館燕地青銅精品展上篇「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以反映燕國青銅器文化面貌為主線,從鑄造技術、造型、紋飾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銅藝術。西周展品位於展廳中心,東周展品則位於展廳四壁的環形展櫃,兩周展品都依照兵器、禮樂器、雜器的順序對應擺放,實現了兩種青銅文化的對比。
  • 2020年廣西鼎級人居產品發布會暨廣西鼎級人居論壇圓滿舉行
    「2020年廣西鼎級人居產品發布會暨廣西鼎級人居論壇」活動現場。「廣西鼎級人居論壇」上的青銅王鼎。出席「廣西鼎級人居論壇」的嘉賓與青銅王鼎合影。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5日訊(記者 楊雙竹)12月4日,2020年廣西鼎級人居產品發布會暨廣西鼎級人居論壇在南寧舉行。本次發布會暨論壇由廣西日報傳媒集團主辦,南國早報、南國城報·居周刊聯合承辦,10多家房地產開發商代表以及廣西財經學院房地產研究所人員出席了此次會議。
  • 商朝的高科技產品,「司母戊鼎」,科技水平超出了現代人的想像
    繼續說這本《司母戊鼎還有多少待解之謎》,最後來說說,司母戊鼎體現出商朝有非常高超的科技水平,超出了現代人的想像。「司母戊鼎」之所以是國寶,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它個頭大,年紀大,更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它還反映了3000多年前,商朝時期發達的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根據最新的測量結果,整個司母戊鼎長116釐米,寬79釐米,高113釐米,重量有832公斤。
  • 青銅禮器在我國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又經過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上圖——殷商晚期的青銅鼎在眾多青銅器種類中,殷商人最喜歡用作禮器的並不是我們熟知的青銅鼎,而是青銅觚和青銅爵。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風潮,可能和當時殷商過重流行的酒文化有直接關係。而其下的各個階級,根據現有的考古資料,其使用鼎的數量可能是呈現以二為差項的遞減的。比如在陝西一帶被發現的周墓中,其中陪葬的鼎的數量多是五個或者三個。除了鼎之外,對於簋等其餘禮器的數量也應該有詳細的規定,不過其數量多為偶數,且在鼎數不同的墓葬中也多為四個,這說明簋相對於鼎,並不是象徵身份的關鍵。
  • 在青銅時代,當時的「中國」是什麼意思呢?
    青銅器是指以青銅為基本原料加工而製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銅」古稱金或吉金,是紅銅與其他化學元素(錫、鎳、鉛、磷等)的合金,其銅鏽呈青綠色,因而得名。史學上所稱的「青銅時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銅工具及青銅禮器的時期。青銅器的出現,從一開始就帶著貴族氣息。鼎和肉有關。肉和大腦進化有關。中國古代,只有貴族才配吃肉。鼎是個吃飯傢伙,是從吃飯傢伙演變成的一種高級禮器。青銅禮器分四大類,都跟吃喝有關。
  • 東進頤和園,西進大英博物館,解密馬洪偉的青銅化玉逐玉之路始末
    頤和園藏西周粣方鼎在收到仿製粣方鼎的邀請後,我權衡了近一個月時間,最終決定接受這項頗具挑戰性的工作。原因有二:一是我認為用玉創作西周粣方鼎極具挑戰性,意義非凡。頤和園是馳名中外的中國皇家園林,用玉來創作頤和園的館藏文物,可謂「師出有名」,傳承青銅文明;二是我原先的創作主要反映個人的藝術追求,現在上升到了國家層面對我作品的認可,更是對當代玉雕青銅器的一種認可。用青玉複製西周粣方鼎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鼎的造型、紋飾非常考究,要從多個角度觀看揣摩。
  • 山東沂南縣檢察院推行"年度精品案例賞析"提升公訴能力
    正義網臨沂3月20日電(記者 盧金增 通訊員 胡金華)3月17日,山東沂南縣檢察院公訴科青年女幹警夏培花主講了第五期「年度精品案件賞析」---關於白金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的辦理與思考。今年初,該院圍繞打造「品質公訴團隊」能力建設,堅持「以審判為中心」,始終把案件質量抓在手上,堅決杜絕無罪案件和差評案件出現,創新推出「年度精品案件賞析」工作新機制,鼓勵全科幹警「精品辦案,辦精品案」。在過程中,採用「誰辦案,誰主講,有提問,有解答,曬成果,促互動」的有效方式,通過對每人辦理的典型案件一曬一賞一論,做到全員參與、相互交流、相互促進、提質增效。
  • 上海藏有一個鼎,鼎上的瑞獸很搶眼,網友:太可愛了
    要說鼎,我們在博物館應該見了不少,有青銅大鼎,有多角鼎,那你是否可見過會賣萌的銀鼎呢?說來也神奇,這個鼎也是在上海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偶然看到的,是館內的館藏。據館內文字信息的介紹,這個鼎是在1924年時,孫中山在應邀北上時廣東各界代表在歡送他時收到的一件禮物,是廣州九十六工團代表贈送的。這個鼎上刻有「定鼎中原」四個字,代表著廣州九十六工團對孫仲山的殷切期望。從外表上看呢,是相對標準的一個銀鼎,但這個鼎最吸引遊客的地方,不是它背後的歷史,不是背後的故事,也不是所代表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