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衝煮方法很多,每種做出的口味都不同,這是關於它的故事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關注小編的文章,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咖啡的衝煮與飲用,咖啡有數種常見的衝煮方法,每種都能做出風味獨具的咖啡。滴漏式衝煮法的水溫一開始可以控制得很好,但是在衝煮時水溫就會下降,而且衝煮時間取決於水流過咖啡顆粒的速度。濾紙可以濾掉幾乎所有殘渣,衝出充滿泡沫的咖啡,但是紙的味道可能會滲入咖啡。金屬濾網則會讓一些殘渣通過,而這些顆粒在杯子中會持續受到萃取,使得咖啡變苦。
一般的滴漏式咖啡機不容易控制水溫和衝煮時間,而且水溫常比理想水溫低。高級的機型能較好地控制適當的衝煮溫度。活塞式(法式)咖啡壺能夠準確控制衝煮時間,然而熱水在通過粗粒咖啡粉的幾分鐘萃取時間裡,溫度卻會逐漸下降。活塞式咖啡壺的濾網無法把所有的咖啡顆粒都留在壺中,所以進入杯中的殘渣會讓咖啡慢慢變苦。用爐火加熱的摩卡壺,對於衝煮時間和水溫的控制都不是太好,而且衝煮溫度很高,甚至會稍微超過沸點。這樣衝出來的咖啡濃度十足,但是也苦,適合加牛奶喝。
廉價的濃縮咖啡機以壓力較低的蒸汽通過咖啡粉以達成萃取。煮出的咖啡澀而苦。真正的濃縮咖啡機有主動式氣泵,會用高壓讓低於沸點的熱水通過磨細的咖啡。許多這類機器都能夠調整衝煮狀況,而最頂級的機器則能給予使用者最大的調整空間,以衝煮出最好的咖啡。高壓能夠讓咖啡豆的油脂化成細膩的油滴,漂浮在表面,以此衝煮出來的咖啡風味與濃度,是其他煮法都無法匹敵的。特殊的濃縮咖啡則混合了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咖啡豆,以追求最佳的風味、濃度,以及特色十足的咖啡脂。
土耳其咖啡壺是把非常細緻的咖啡粉重複加熱,煮出的咖啡風味強烈刺激,需要加很多糖來平衡風味。每種衝煮咖啡的方法,都會使用不同粗細程度的咖腳粉,衝煮時間也有差異。
一般而言,咖啡豆磨得越細,衝煮的時間就越短。活塞式咖啡壺使用的是粗粒的咖啡粉末,衝煮時間為4-6分鐘;滴漏式和摩卡壺則使用中等粗細的粉末,衝煮時間為2~4分鐘;濃縮咖啡機的豆子磨得最細,衝煮時間約30秒。咖啡豆要研磨均勻,才能泡出上好的咖啡。如果顆粒有大有小,那麼有的尚未萃取完全,有的就已經萃取過頭。此時咖啡有可能變得平淡、苦澀或者兩者兼具。
避免使用一般旋轉刀片的電動研磨機,咖啡豆的粗細會磨得十分不均勻。使用手動或金屬刀頭壓跟的電動研磨機較佳,或每隔幾天就購買新鮮磨好的咖啡豆。衝煮咖啡的水溫介於80-90C之間,接近沸騰的水會從咖啡粉中萃取出較多香氣與苦味。溫度較低的水衝出的咖啡口感較順,但是風味比較不足。可以多方嘗試,找出你自己偏好的水與咖啡比例。一般美式滴漏衝煮法的咖啡是一份咖啡豆配上15份的水,也就是250毫升的水衝煮6克的咖啡豆。濃縮咖啡的比例則是1:5到1:4,也就是6-8克的豆子配上30毫升的水。泡出的咖啡,濃的要比淡的好,風味強烈而均衡的咖啡,只要添加熱水稀釋即可。
若要衝煮出濃度一致的咖啡,就得以重量而非體積來計算咖啡用量。咖啡勺很方便,但不是可靠的測量工具。由於咖啡粉研磨的粗細與緊實程度不同,標準咖啡勺舀起的咖啡粉重量,可能介於8-12克。用濃縮咖啡機的蒸汽製作奶泡時,用充分預冷的金屬壺裝上非常新鮮的冰牛奶,至少要150毫升。把蒸汽管浸到牛奶中,打開蒸汽,調整壺的高度,讓蒸汽管噴口剛好位於牛奶表面正下方並且靠近壺的邊緣,如此才能讓牛奶循環。待整個壺摸起來很熱(約65℃)就停下來,以免產生強烈的牛奶烹煮味。
咖啡杯要先熱過,以免咖啡倒入之後很快變涼掉。不要用低溫持續加熱咖啡,或以高溫重複加熱咖啡。新鮮衝煮的咖啡風味處於微妙的平衡狀態,後續加熱則會使得香氣變得刺激,同時增加咖啡的酸味。若要重新加熱冷咖啡,以微波爐低功率加熱對風味造成的損害最少。若要讓咖啡維持較長的飲用時間,可以把衝煮出的咖啡倒入熱好的保溫壺中。
冰咖啡有數種做法。快的方法是煮非常濃的咖啡倒入冰塊中,冰塊融化就稀釋了咖啡。或一般的方式衝煮咖啡,然後放入冰箱冷卻,要喝的時候才放冰塊。冷萃咖啡是口感濃厚、風味溫和的冷咖啡,衝泡方式是讓冷水浸透一層粗磨的咖啡豆一整夜,或讓冷水滴入咖啡萃取後再濾出。這樣衝泡出來的咖啡口感非常順滑,帶有輕微苦味或酸味,但香氣比不過熱咖啡。好了,以上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全部內容了,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個故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