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兩朝的皇家宮殿,紫禁城不僅有歷史的風霜,還有著厚重的神秘感,即便現在部分區域已經向遊客放開,但是人們仍然好奇千百年前古人在這裡是如何生活的。
特別是在沒有監控設備的古時候,這麼大的區域,皇帝們是如何做好安保,來保證自己生命安全的?紫禁城真的像我們在古裝劇中看到的那麼堅不可摧嗎?
圖片:紫禁城劇照
一、紫禁城的昨天
現在我們都是用故宮來代稱紫禁城,在明朝永樂年間,朱棣就開始著手建造這座輝煌的寶殿,古時候在沒有測量儀等先進設備的情況下,能夠將紫禁城精準的建造在北京城的中心軸上,這一點就十分了不起。
而當時稱為「城」,可見這座寶殿的面積有多大!據傳,紫禁城內有9999間房間,但是1973年,專家們進行了一次嚴格審核,紫禁城內大大小小的房間實際上是8707間,古人指的「間」並不是我們現在說的四周有牆這種完整的房間,古代的「間」是由一個屋頂,四根柱子組合而成的空間,也就是木質結構的房間。這樣的建築很有時代特色,但是也有些不安全,想想周圍都是鏤空的木門,賊人不是一下就能闖入了嗎?
因此,在紫禁城周圍就是一溜紅牆根的城牆,將自家的院子做得如此恢弘,也只有朱棣才想得出來了。但也幸虧了這一溜紅牆,將皇家和百姓分割開來,也讓後面的安保工作好實施一些。
在紫禁城的三大殿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細心的遊客會發現,這裡沒有一顆樹木,偌大的宮殿連綠植都沒有,是什麼緣故呢?專家給出兩個解釋,第一,在古代五行中,皇帝是屬「土」的,土和木相剋,按照古人的思維方式,相剋怎麼能夠同時出現呢?因此,三大殿中不許種樹。
另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安保工作,皇帝在這三大殿進進出出,如果種了樹,有了隱蔽的地方,是不是增加危險係數呢?為了確保皇帝的安全,因此,這三大殿是一棵樹木都沒有。那麼除了這些保護措施,皇帝們還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確保自己的安全呢?
圖片:紫禁城內布局劇照
二、明朝的安保
紫禁城如此之大,除了皇帝一家子住以外,肯定還要許多僕人來伺候他們,人一多就雜,當時沒有指紋打卡,也沒有刷臉功能,怎麼辦?明朝時期,為了確保在自己家住得安全,皇帝們也是想了不少舉措。
1、增加侍衛數量
明朝每天值守紫禁城的守衛數量是以千人來計算的,紫禁城的城牆內外,還有離紫禁城不遠的筒子河都設有守衛,並且還有值班室一百多個,每個值班室每天安排輪值的守衛就有十人。
也就是說,在白天有一千名守衛瞪著眼睛保衛紫禁城,這樣的人為看守方式還是很有用的,明朝的紫禁城如同鐵桶一般嚴實,想要混入紫禁城,那是萬萬辦不到的。
圖片:明朝守衛在紫禁城巡邏劇照
2、城門鑰匙管理
白天一切陰謀都會隱匿,到了晚上才會現形,白天的守衛相對來講要簡單一些,可是一旦到了晚上,人的防禦能力會不由自主的下降,如果這個時候有心人借著夜黑風高喬裝打扮,混進紫禁城,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更何況紫禁城人口眾多,進進出出難免會有紕漏。
因此在明朝,城門到了晚上是會被鎖起來的,沒有特殊指令,堅決不能開門,這些城門的鑰匙在規定時間內要被統一收到掌管城門的是司鑰長手裡,司鑰長要一一核對鑰匙和城門是否匹配,然後才將這些鑰匙鎖到一個百寶箱當中。
到了夜晚,如果沒有皇帝的聖旨,那是誰也別想開城門進出的,這個規定非常有效的控制了紫禁城人員進出,也確保了紫禁城內的安全。
圖片:一串城門鑰匙劇照
3、腰牌
想要出宮採買、探親、辦事的宮女、太監,都需要配備特製腰牌,而且這些腰牌在用完之後要立馬交回管事人手上,沒有腰牌的人,守衛是不會放出紫禁城的。
這些層層指令通過反覆核實的辦法,來確保皇帝的人生安危,明朝時期,紫禁城的安保工作確實做得很不錯,到了清朝,除了延續明朝的這些安保方案,其實還增加了一條。
圖片:宮女拿出腰牌劇照
三、清朝的八旗護衛
清軍從入關開始,就對漢人有著明顯的防禦,他們還是擔心自己的統治不被接受,會被隨時行刺,因此,清朝建立八旗護衛制度,皇帝身邊有一支只有他才能調配的軍隊,這些人員都是從八旗子弟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甚至是顧命大臣的親生兒子才能入選,這支軍隊就是禁衛軍,近身侍衛也是在這些人當中產生的。
禁衛軍雖然也是安保大隊,但是由於體系不一樣,他們的待遇極其豐厚,而且前途無限,所以這支原本用來保護皇帝安全而特別設置的軍隊,到後來成了皇親貴族事業上的跳板,不但連三腳貓的功力都沒有,甚至還貪汙腐敗,暴露了清朝後期朝政腐朽的真相。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的人身安全又能得到多少保障呢?所以在清朝,特別是嘉慶皇帝在位時,就有多起行刺事件發生,最為可恨的是,最後查下去還是無頭公案,令嘉慶氣憤不已。
圖片:清朝禁衛軍劇照
四、嘉慶帝被行刺
1、神武門遇刺
嘉慶八年,在神武門換轎子的時候,嘉慶帝險些就被一個「刺客」當場了結了,當時這名「刺客」手舞大刀,在眾人毫無戒備的時候揮刀砍向嘉慶帝,而身邊一排的侍衛居然被嚇傻了,沒有一個去護駕,最後還是嘉慶帝的姐夫和侄子給力,護住嘉慶帝,旁邊的侍衛才一擁而上將「刺客」降服。
這個刺客坦言之前是某家官員的侍從,進入紫禁城幾次之後就摸清了門路,知道如何應付盤問的侍衛,知道從哪裡進入會碰到更少的侍衛,他碰巧被主人炒了,沒有收入無法生活,想著死前做一件轟轟烈烈的事,就是行刺皇帝。
這樣的解釋顯然太敷衍了,嘉慶帝暴怒,將當日值班的侍衛罰的罰,炒的炒,還命人多次審訊這個「刺客」,可是最終還是沒有頭緒,最後,這個「刺客」被絞殺,遇刺事件也就不了了之了。
圖片:刺客被降服劇照
2、起義軍造反
嘉慶十八年的時候去了木蘭圍場圍獵,可是剛走沒多久,紫禁城就被一支天主教徒給進攻了。根據歷史記載,這些教徒裡應外合,順利的進入到紫禁城,佔領了西華門,幸虧當時正統皇帝不在,否則也是岌岌可危。最後這些教徒寡不敵眾被制服了,可是當時紫禁城的安防到底有多弱,已經世人皆知了。
其實,紫禁城從原來的密不可透到後來清朝末期形同虛設,很大原因還是封建皇朝的沒落導致的。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