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時紫禁城房屋萬間,卻沒有廁所?方便是如何解決的?

2021-01-18 騰訊網

紫禁城怎可能會沒有廁所呢!

皇帝、皇子皇孫、妃嬪,他們又不是神仙,也是普通人,而只要是普通人就有上廁所的需求。只要他們要上廁所,就定然會有廁所的存在。

因此,紫禁城內絕對是有廁所的存在。

當然,紫禁城中的廁所並不是我們在民間經常見的那種開放式的旱廁(三邊一圍,底下挖一個坑)。為何不是這種廁所呢!想想看,紫禁城中常年居住著數千人,可謂是十分擁擠,如若採用的是這種開放式的廁所,那整個紫禁城豈不到處都要瀰漫著一股不可言喻的味道嗎!

試想,皇帝居住的皇宮到處瀰漫著這股味道,這成何體統?先不說皇帝住著舒不舒服,就單單是「帶味道的皇宮」這個事實傳出宮外,整個皇室都會臉面掃地。況且旱廁空間大則能容納多人,而空間小則顯得擁擠狹窄,自然與紫禁城不相匹配。

簡單的說,因紫禁城代表著皇權的至高無上,代表著皇帝的威嚴,同時皇帝、妃嬪都是居住在紫禁城中的,所以旱廁這種相對骯髒的就註定不會出現在紫禁城中。以古人的智慧,這樣的問題並不難以解決,相應的替代品隨之而生。

其實,皇宮中的廁所,也較為常見,那就是被譽為移動廁所的便盆,也就是我們今時今日所俗稱的馬桶。

彼時,居住在紫禁城中皇族有一種專用的馬桶,那就是「官房」(皇族自恃身份高貴,雖說用的就是馬桶,但為示自己人上人的身份,所以就取了一個另類的叫法)。每當他們想上廁所的時候,他們就會大聲地吩咐某個宮女或太監:「傳官房」 。太監或宮女聽後,就會立刻前往建在宮殿中的一個專門供皇族上廁所的小房間中準備。

先是將他們專用的馬桶放置在房間中。然後為了防臭,會在馬桶中撒入厚厚的一層香灰、香粉,這樣在皇族排洩的過程中,這些香灰香粉就會自動覆蓋住那些汙穢之物,繼而將不雅的味道壓制,讓它不會揮發出來。

除此之外,事先的預防也變得尤為重要。雖然香粉有一定作用,但是馬桶往往有蓋子,蓋住或事件久了之後,香粉的作用便弱化許多。為了徹底的壓制住臭味,他們會用上等的檀香木來做馬桶,因它自帶著一股淡淡的香氣,可以有效地防臭。

皇室御用的物品自然都十分精緻,即使是「官房」也會有別於他人。據清末出宮的太監回憶,晚清老佛爺慈禧所用的馬桶,就是用檀香木雕刻而成,且這個馬桶設計的十分巧妙,如果不看它的用途,實乃一件精美的工藝品。

據說慈禧所用的這個馬桶就是一個大壁虎的設計,壁虎的頭是用來放手紙;肚子是盛放汙穢之物的地方;尾巴是馬桶的把手,總之每個細節都做得十分巧妙,且精緻,當然這也更符合舒適度的設計,避免了慈禧情緒上的不滿意。

其次,皇宮自然不僅僅是皇室成員生活的地方,太監與宮女佔大多數。除皇族外,後宮中那些身份低微的太監和宮女們,因身份的關係,他們自然是不能用,也用不起那個極其奢華的馬桶。

雖然是侍奉者,但是「隨叫隨到」的特性要求他們也相應地享有一定便利。所以在當時皇宮中有幾處專門供他們解決排洩需求的淨房,在裡面會放上一些普通的馬桶,當他們想上廁所的時候,就可以去這裡解決。當然,雖然是一些普通馬桶也會區別身份,同時也會有專人照看。

最後,紫禁城常住者雖然多,但是每日將汙穢清出皇宮也不實際,這就需要有人在無人能夠發現的時候處理。皇宮中的汙穢之物,每逢初四,十四,二十四,就會由太監統一拉出宮處理,而最主要的目的,便是為了避免汙穢物在宮中堆積太久。

總得說,紫禁城中是有廁所的,只是這廁所並非是我們日常所見的那般旱廁,而是一種移動廁所,也就是馬桶。至於為何要用馬桶呢?第一是味道不易揮發,在當時只要他們上完廁所,馬桶蓋一蓋臭味自然就出不了,且皇族用的馬桶,底下還會蓋上一層帶有香味的香灰,這就更不容易發臭。第二方便,馬桶易拿易處理,那些主子什麼時候想用什麼時候就可以用,且也方便處理,用完就能拿走,不會讓皇宮變得臭味難當。

相關焦點

  • 紫禁城有房屋9999間半,卻沒有一間廁所,皇帝后妃拉撒怎麼辦?
    古代皇帝都自詡為「天子」,天子居住的紫禁城,據說有房間共9999間半,住滿了皇帝、皇后、妃嬪,還有那麼多的太監和宮女,加起來怎麼也有七八千人了。 但奇怪的是這麼多的房間,卻沒有一間廁所,為什麼明清兩朝皇宮內不建廁所呢?
  • 古代時故宮一個廁所都沒有,上萬人方便是如何解決的?看完後明白了!
    紫禁城沒廁所 我第一次來到故宮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個上萬間房屋的紫禁城,居然沒有廁所,當時的我是有點蒙圈的,經過打聽才知道,原來紫禁城確實沒有廁所
  • 故宮房屋近萬間,卻沒有一間廁所,上廁所怎麼辦?
    北京故宮(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王朝的首都,中國兩大帝國的核心,也是天子最高權力的象徵。整個故宮有著諸多奇異現象,至今有些仍迷霧重重。 那麼,為什麼偌大的紫禁城無一處廁所?
  • 古代時故宮一個廁所都沒有,上萬人方便是如何解決的?
    雖然只是劇情杜撰出來的,但側面的反應出一點,清朝皇宮裡面方便用的確是馬桶。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現世界僅有的保存最完好的由木質結構製成的建築群。故宮從明成祖朱棣到愛新覺羅.薄儀共住過二十四位皇帝,到現在為止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同時故宮的存在也讓現在人有機會了解更真實的歷史,故宮現在是國家5A級旅遊景點。
  • 紫禁城有9999間房子,卻沒有一間是廁所,要是皇帝臨時內急咋辦?
    眾所周知,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在這偌大的故宮中,紫禁城的房子是9999間半。在古代,9是陽數,四個九就是極陽之地,十分吉利,所以故意只建9999間半,然而,大家現在在遊玩紫禁城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這麼多間房裡卻沒有一間是廁所這。
  • 古代的故宮為什麼一個廁所都沒有,上萬人是如何解決方便問題的?
    故宮在古時候又稱為紫禁城,他興建於是公元1406年的明朝年間,共花了14年才建成。故宮佔地面積極大,房間大大小小的擁有上萬間,居住的人最高峰時期也超過了萬人。 然而,令人驚奇的是,如此大的故宮裡面竟然沒有一一個廁所,不禁讓人納悶:古代住在裡面的人是怎麼解決「三急」的?
  • 9999間半還是8707間,昔日「紫禁城」到底有多大?說出來你別不信
    故宮在古代被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是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宮,現在有一個更好聽的名字:「故宮博物館」。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殿宇是磚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繪,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築群。那麼,故宮有多少間房呢?
  • 誰說紫禁城沒有廁所的?那是你不知道
    去故宮旅遊的時候確實沒有見過裡面的廁所,除了這個認知之外就是很多的網絡媒體上也說紫禁城沒有廁所,其實廁所是有的,只不過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廁所不一樣,明清時候紫禁城內的廁所就是在專用的房間裡放置一個馬桶,那時候沒有發達的排水系統,條件肯定要簡陋一點,和咱們現代的廁所也是有區別的,當然了還是咱們現代的廁所相對乾淨和衛生的多
  • 在沒有監控設備的古代,紫禁城是如何做好安保系統的?
    作為兩朝的皇家宮殿,紫禁城不僅有歷史的風霜,還有著厚重的神秘感,即便現在部分區域已經向遊客放開,但是人們仍然好奇千百年前古人在這裡是如何生活的。特別是在沒有監控設備的古時候,這麼大的區域,皇帝們是如何做好安保,來保證自己生命安全的?紫禁城真的像我們在古裝劇中看到的那麼堅不可摧嗎?
  • 奢靡的紫禁城竟沒廁所,知道原因後,真佩服古人的智慧
    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皇帝居住和辦公的地方,去過的人都知道,紫禁城據說有9999間房之多。但不知道朋友們發現沒有,偌大的紫禁城內,居然沒有一間房是廁所,您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其中一個原因恐怕與風水有關。紫禁城的設計建造都是非常講究的,比如在紫禁城內就有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風水秘密。
  • 紫禁城中傳說的那半間房,就藏在這扇門後面
    故宮,明清兩代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據資料記載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000餘間。目前故宮開放面積不足總面積的50%,但是對於一般遊客來說已經達到一日遊無法完全遊覽的面積,更不用說那些未開放區域。
  • 故宮:一個廁所都沒有,如廁成為大難題?真相沒你想的複雜
    文|四季文史 故宮,是明清時期皇家一族辦公和生活起居的地方,諾大的地方怎麼可以沒有廁所呢,人吃五穀雜糧,不用上廁所嗎,顯然不是。在沒去過故宮之前,一直都覺得不可信,直至去了一次之後才有所了解,那裡確實沒有廁所。那麼古人是怎麼解決上廁所難題的呢,答案是:恭桶。這種東西是怎樣的存在?
  • 在古代上個廁所,也是極限運動,隨時伴隨著安全隱患!
    這個東西其實沒什麼特殊的,就是在豬圈上蓋一個小房間用來方便,這也就是「茅房」的由來,窮人家的廁所都是茅草簡單蓋的,而有錢人則會專門弄個磚瓦房。而古人也是講究回收利用,排洩物直接交給豬,由這些祭祀用的豬來處理。而這就導致了很多趣事,例如漢景帝的賈妃在上廁所的時候,被突然闖入的豬嚇個半死,甚至皇帝還要親自去營救愛妃。而且不僅如此,還有的豬群在發情期衝出廁所,撞壞宮殿房屋。
  • 遊故宮漲知識,北京故宮為什麼叫紫禁城?又有多少間房子?
    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我國明、清時期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家宮殿,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它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 故宮一個廁所都沒有,上萬人上廁所怎麼解決?讀完佩服古人的智慧
    具有600多年歷史的故宮,曾經被作為皇帝的宮殿,它的規模大到能容納70多座宮殿和9000多間房屋。 這個佔地面積為72萬平方米的龐然大物,在全世界也頗具名氣,與法國的凡爾賽宮、美國的白宮、英國的白金漢宮、俄羅斯的克裡姆林宮並稱為世界五大宮,且位居首位。
  • 樓上房屋裝修時廁所沒有做防水,樓下房屋被泡,可否要求賠償?
    劉女士諮詢:我在市中心某小區購買了一套房屋,房屋是個小高層,我買的樓層是三樓,小區是個新建的小區,我裝修算比較早的,拿到鑰匙後就開始裝修,裝修結束後我晾了半年,就入住了,我入住大約半年後,四樓也開始裝修了,裝修的時候特別吵鬧,我想裝修很正常,也沒在意,大約是2015年3月的一天,我回家時,發現廁所、餐廳天花板被泡透了,家具也被水泡了,我急忙去找樓上,樓上不在家,我去找了物業公司,物業公司提供了樓上房主電話
  • 古代皇室如何上廁所?
    古代皇室如何上廁所?文丨波波論參觀過故宮的人都知道,偌大一個故宮是沒有廁所的,就算是有,也是後來重新才修葺的,那古代皇宮裡每天形形色色那麼多人,他們是怎麼上廁所的呢?其實古代最主早是有廁所的,只是故宮裡住的都是顯貴的人物,他們認為在故宮裡如廁是不吉利的,所以故宮裡才沒有。據記載,春秋時期晉景公腹脹去廁所,不慎跌進糞坑而死,可見當時廁所是多麼的簡陋。到了漢朝,有一次漢高祖劉邦因在朝堂上尿急,怕來不急上廁所,於是借用大臣的帽子來接。後人可能受到前人用帽子接尿的啟發,後世皇帝們就多半使用便壺來解決問題,而不親自上廁所了。
  • 紫禁城的由來:故宮為什麼俗稱叫做「紫禁城」?
    故宮是中國明清時代的皇家宮殿,在那時候被稱之為紫禁城,故宮是後來才叫的。這座城是中國古代宮廷的建築精華,佔地面積達到了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的佔地面積就達到了15萬平方米,整座城裡面大大小小的宮殿有七十多座,毫不誇張的說光房屋就上千間。
  • 沒有抽水馬桶,古代穿長裙的女性如何解決問題?真相讓人不堪入目
    由此可見,古代有人將上廁所稱為更衣確實是有道理的,這個說法很是文雅。當然這只是有錢人的生活而已,窮苦人的上廁所沒有那麼麻煩。談到上廁所的方式,在原始時期,想必古人上廁所就是隨便在野外刨個坑解決吧,這有點像貓,貓自己上完廁所會用泥土之類的東西把自己的便便藏起來。
  • 《文明6》紫禁城歷史背景故事一覽
    紫禁城是《文明6》中的一種奇觀,效果是+1通配政策槽位。+5 文化值,需要靠近市中心的平原地形建造,下邊就給大家帶來文明6紫禁城的歷史背景故事,大家可以來看一看。紫禁城歷史背景故事一覽紫禁城—北京—中國遊戲中:產力要求:920 / 科技要求:印刷 / 地形要求:靠近市中心的平原。 / 效果:+1通配政策槽位。+5 文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