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簡單的話,講述最真實的歷史。
故宮在古代被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是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宮,現在有一個更好聽的名字:「故宮博物館」。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殿宇是磚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繪,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築群。那麼,故宮有多少間房呢?
關於故宮房屋有多少間房屋,社會上流傳一種說法,認為故宮共有房屋9999間半,其中的半間,即今天所見文華殿後文淵閣西側的樓梯間。為什麼要建造如此數額的房屋?據說是玉皇大帝的天宮有房屋萬間,皇帝雖貴為天子也不得僭越天地之制,所以建造9999間半。
這個故事當然不能當真,但它也反映了作為天之子的皇帝雖不能與玉皇大帝並駕齊驅,卻又希望竭盡所能建造天下間最廣最大的宮殿的心願。因此,人們寧願相信紫禁城之所以建造9999間半房子也正是因為這個緣由。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這種說法認為紫禁城內屋子的數量是受了「陽極生陰,陰極生陽」、「滿招損、謙受益」等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
因為「1萬」是一個整數,又是皇帝稱謂「萬歲爺」之「萬」,代表了至高無上。皇帝為了「戒盈持滿」,便主動有意減掉半間,以免逾越九達到萬招致來災禍。這些說法當然有些牽強,所有故宮到底有多少間房子仍然是一個問題。
要解開這個疑問,我們要先了解的,就必須是「傳說」中那半間房子。文華殿後文淵閣樓上的西端,與一般的樓閣不同,兩根柱子之間的間隙不像往常宮殿之間有一丈多,在此僅有5尺左右的間隙,所謂半間房便是針對這裡,針對這裡間架的尺度不足而言。
在我國古代的房屋建築結構中,對宮殿、大堂、房屋之間的尺度都有一定的規矩。就拿兩根柱子之間的間架來說,北宋李誡《營造法式》規定,大式建築開間可到九間,特例可用到11間,進深不超過11架,特例13架;小式建築開間只能做到三五間,進深不能多於7架。
清朝的《工程做法則例》與《營造法式》一脈相承,清朝還將《工程做法則例》中規定的27種房屋規格,納入《大清會典》,作為國家制定固定下來。文淵閣自然也要遵循兩宋至明清以來的建築規制,其間架理應一致,同為1丈許,而間隔僅5尺顯然不合規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人們將其稱為半間。
至於為什麼不能讓半間房也像別的房間那些間隔1丈許,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受制於整體空間的緣故才不得已而為之吧。因為不管是《營造法式》或是《工程做法則例》,其中都有「特例」,也就是說允許出現特殊情況下的存在,顯然文淵閣西側樓梯間便是「特例」下的產物。
關於半間房的疑問到此也算是搞清楚了,那麼下一個問題就來了,紫禁城內的房屋(除去文淵閣西側樓梯間)是否就像傳說中的有9999間之多呢?
實際上,這個數字並不是特別準確。據今天的精確統計,故宮現存建築中的殿、宮、堂、樓、齋、軒、閣、總合起來的房間數共是8707間。雖然現存有8707間,也無法證明9999間半是「空穴來風」。
因為在1922年時,後宮建福宮內發生了一場嚴重的火災,大火蔓延速度非常快,瞬時間將建福宮、靜怡軒、延春閣、吉雲樓、廣生樓、碧琳館、積翠亭、香雲亭等西花園的宮殿樓閣全都燒為焦土。
從這場「天災」之中,我們至少可以確定,清朝末年時期的紫禁城內的房屋數量一定是大於8707間這個數字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傳說認為,當初明成祖朱棣修建紫禁城時,朱棣的目的本來就是要建造9999間半的房屋;然而,負責到全國各地督辦建築材料的劉伯溫在國內遊走一圈,親眼看到了人民生活疾苦,不忍心讓「生靈塗炭」的劉伯溫便將設計圖進行了修改,偷偷刪掉了幾百間的房子,最終落成的紫禁城房屋數是8707間。
紫禁城建成後,明成祖朱棣問劉伯溫紫禁城是否是9999間半?劉伯溫回答了是,朱棣信以為真,也就沒有進行過多的追究,並重賞了劉伯溫。因為這麼大的紫禁城若想讓皇帝一個人親自數上一數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成為了監督修建的劉伯溫說多少就是多少的局面。
不得不說這個傳說十分有意思。心思細膩的讀者想必從這個傳說中能看出來不一樣的東西,因為這個傳說本來就不是用於記述紫禁城內宮宇的數量的。所以這個傳說用在這裡就不能當真。
稍微懂點歷史的各位讀者朋友自然會知道,宮殿的建成其實是一個動態過程,並不是哪一朝哪一位皇帝說要建成,就能在他有生之年建成的,浩大的紫禁城自然也非一朝一夕就可建成的。
紫禁城現存的房屋數量並不是永樂年間開始建造時的數量,正常情況下隨著時間的變遷,規模會越來越宏大,所以在永樂以後和清朝的某些時期都曾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過多次擴建改造,一直到沒有盡頭。畢竟套用現在的一句話,社會是不斷進步的,普通人的追求都在提升,更何況皇帝呢?
另外,紫禁城從永樂年間到清朝末年這段時間中,實際上遭遇了大大小小多次火災,被大火燒毀掉的殿宇很多,所以房間數量一定不會是固定的。假如燒毀了一個宮殿,當代統治者將被燒毀宮殿所在地又重建了3座亭宇,這種情況也不是不可能?這種情況應該怎麼算呢?
所以,紫禁城究竟是9999間半還是8707間,也不是任何一個人可以隨口捏來的,會不會還存在著第三種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