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王朝的首都,中國兩大帝國的核心,也是天子最高權力的象徵。整個故宮有著諸多奇異現象,至今有些仍迷霧重重。
那麼,為什麼偌大的紫禁城無一處廁所?
故宮一共有9999間半的房子(由於年久損毀,現僅剩8704間),可以容納成千上萬的人,皇宮裡房子的用途和分類精細齊全,有議政的、會客的、就寢的、煮茶的、做飯的、換衣服的......等等,可以說當時人能想到,基本上樣樣都有。
俗話說「人有三急,尿急憋死人。」但是,如此大得驚人的紫禁城,竟然沒有一處廁所。那麼,皇上和三宮六院嬪妃及太監宮女們,平時在哪兒上廁所呢?
首先,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有趣問題:為什麼故宮是9999間半的房子?
為什麼不是9999間?9代表「長長久久」,又代表九九歸一,天下一統。這不是很吉祥嗎?為什麼不是一萬間?「萬」代表天地萬物,王朝萬年,萬國來朝,萬歲萬萬歲,不也大吉大利嗎?
歷來說法很多,原因不一。但有一個說法是這樣的:
在封建時代講究「君權神授」,皇帝是天子,也就是上天之子,只有天上主宰三界(天界、人間、地府))的玉皇大帝,才能夠享有一萬間房子的禮制,而皇帝只是凡間的主宰,禮制上不可逾越玉皇大帝。所以,9999間半已經是極限了。
這個「半間房」指什麼?它其實是指文淵閣樓下的一個樓梯間。古代封建迷信色彩較濃,大家姑且聽聽就好了。
其次,我們說說偌大的紫禁城不建廁所,宮中人都怎麼上廁所?
關於紫禁城為何不建廁所,這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這裡最主要原因:不是紫禁城裡沒有「廁所」,而是皇家採用了「移動式廁所」(便器)。比國定在一個地方臭昂昂的廁所,要有一定優勢。(以下圖片僅為示意)。
在當時,整個紫禁城的人大致分為兩等:皇帝妃嬪屬於「主子」,上等人,使用的豪華便器叫「官房」,「官房」用料及做工非常考究,待遇非同一般;宮女太監雜役屬於「奴才」,下等人,只能使用最粗糙的公用馬桶。
皇帝及嬪妃的便器,精選上等名貴材料,有檀香木的、黃花梨的(甚至據說還有鑲金鑲鑽的),做工精細、精湛絕倫,而且便器內布滿特製細沙,表面還要精心灑上一層焦棗、香灰或碳灰,經過數道中草藥薰香......上個廁所也儀式感十足,可謂奢侈奢華。
據有清宮太監曾經回憶:慈禧上廁所會傳諭身邊太監,由太監再傳宮房,隨後由十多個配套宮女(伺候的+抬器的)將慈禧專屬「官房」抬進來,慈禧上完之後還要專人伺候擦屁股,只能擦三次,還要做到乾淨,做不到輕則被罰,重則掉腦袋。完事後,宮女們再將「宮房」,小心翼翼將其抬回專屬淨房(專門存放便器的地方)。
定期都會有專門的太監,收集各宮的糞便等汙穢物,統一集中到糞桶車上,拉出皇城倒掉。太監宮女雜役等下人,用的馬桶是粗糙木頭做的,俗名「便房」,想上廁所必須要去公共淨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