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在這偌大的故宮中,紫禁城的房子是9999間半。在古代,9是陽數,四個九就是極陽之地,十分吉利,所以故意只建9999間半,然而,大家現在在遊玩紫禁城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這麼多間房裡卻沒有一間是廁所這。小編現在告訴你,紫禁城裡是沒有廁所的。
那麼,這就有一個疑問了,那麼多的房間為什麼卻沒有廁所呢?難道古代的皇帝都不用上廁所?要是皇帝臨時內急咋辦?紫禁城中那麼多人怎麼解決內急呢?當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時候,德國元帥瓦德西進入故宮時也就詫異的說:「中國的皇帝在哪裡上廁所呢?」
其實在皇宮裡面的人上廁所都是不用茅房的,清朝那個時期不像現在科技這麼發達,人人上廁所都用衝水馬桶,在那個時候連個自來水都還沒有,人們喝水都只能喝甘甜的井水、再者說那時候也沒有排便的地下通道,談何水衝呢?皇帝用的是便盆,皇帝用的便桶叫做「官房」而且都是精裝的便桶,都是用珍貴的木頭製作的,而且還雕刻各種花紋,簡直就像藝術品。
平時這些便器是由專門的太監保管,不會留在自己的房間裡的,皇帝有需要的時候叫一聲就可以了,畢竟誰都不想房間那麼臭。一般皇帝上廁所的時候,使用的都是絲綢或者是專用的紙,在上完廁所之後,皇帝的排洩物會被用炭灰和香料覆蓋,然後在用布包裹住,最後由太監舉到頭頂上出去倒入糞車裡面,然後再將便器清洗乾淨,在裡面放上香料,保持乾淨,沒有異味,以便下一次再次使用。
不過那些宮女和太監倒是簡單的多了,便盆是放在淨房裡面,需要的時候去淨房裡面解決就可以了。當上完廁所之後要將自己的排洩物用草木灰和炭灰覆蓋住,然後將它們導入糞車裡面,再將便盆洗刷趕緊,不過為了有效的防止臭氣傳出來都是採用一定的手段的,宮中的便桶裡都鋪著厚厚的香灰,保證皇宮裡面沒有一點味道。
從上廁所這一件小事上就能看出古代皇室的地位的與眾不同。傳說慈禧用的手紙也是極講究的。一般是用精加工的細棉紙。要求宮女們把裁剪好的手紙放好,口含清水,均勻地噴在紙上,讓紙略略潮溼,然後再用熨鬥兩面熨平。這樣就讓紙更加平整而沒有毛躁的感覺,擦起來感覺更好。哈哈,小編想有錢人也真的是不一樣啊,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