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在為同一個問題煩惱,是選擇普通中學的提高班還是選擇重點中學的平行班,也就是雞頭和風尾到底選哪個?
相信很多人會給出具體的案例來證明是重點中學的平行班好,但同樣也可以有人給出案例來證明是普通學校的提高班好!
其實這些全是個案,個案只代表某一個具體事件,比如某個小學未畢業的成了億萬富翁,並不能證明學習無用,因為這畢竟是小概率事件。
對於大部分家長和學生來說,能追求的只能是概率,因此分析具體個案是沒有意義的,只有看一個整體的概率才能做出準確判斷。
首先必須說明的是將一個頂級學校的平行班和一個極差的普通學校的提高班放在一起比較是沒有意義的。
所謂普通學校的提高班和重點學校的平行班比較,是指考生都能考進的那種學校。如果那個重點中學根本就不可能考進,那就完全失去了比較的意義了。
因此,這兩個學校的差別不會太大,通常是差1-2個檔次,這樣的兩個學校數據放在一起比較才有意義。
以上海的兩個初中學校和兩個高中學校的數據來做一下對比。
先對比初中學校:
以上海浦東的兩所初中學校做對比,其中一個是浦東最頂級的民辦初中,上海張江集團學校,另一個是差他一個檔次的浦東最好的公辦學校建平西校。
2018年中考,張江集團學校的成績是四校68人,為歷年最差,但這學校全部人數不到240,一般情況下大概有1/4-1/3進4校,至於重點高中率,對這學校沒有意義。
建平西校呢?維持它一貫的水準,公布的數據是30-40人進四校,但實際上,絕大部分進的是四校的分校,本部差不多一半左右,70%都來自建平的理科班。
顯然,二者的成績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張江基本排到年級前60就是四校的水平,而在建平,必須在理科班排到前20以上才有希望,而建平理科班的人數,大概是張江的一半左右。進四校的比例大概在1/6-1/5之間。
因此,初中學校的比較結果就很清楚了,重點中學的平行班成績要高於普通中學的理科班成績。
接著比較高中學校:
同樣以上海浦東的兩所學校來比較,一個是華東師範大學附屬第二中學,另一個是建平中學。
今年綜評,華二的復交錄取率是22.8%,總的綜評率是31.5%,而建平中學復交錄取率是12.9%,總的綜評率為21%,這兩個成績基本都來自理科班。
從這兩個數據基本也可以判斷出兩校的差別了。依然是較好的學校平行班強於次一檔學校的重點班。
從以上初中部分和高中部分的兩個數據對比下(注意,這是相差一個檔次的學校之間的對比),可以明顯看出,重點中學的平行班確實是佔有優勢的,且是非常明顯的優勢。
但這並不代表普通中學的提高班就沒有一點機會,一般而言,二者之間的難度差大概在1到2倍之間。
也就是說,如果在重點中學排名前100可以達成的目標,在普通中學的提高班則要排到年級前50,甚至是年級前25這個範圍才能達成同樣的目標。
因此,僅從成績這個角度來說,結論很明顯,重點中學的平行班要強於普通中學的重點班。
當然這只是選擇的一個依據,具體選擇還要考慮到師資力量,學習壓力,學習環境和孩子個人的具體情況等因素,最終如何選擇還要綜合各方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