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搶抓機遇,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圖為近日航拍的眉山東坡城市溼地公園。 眉山市委外宣辦供圖
城市觀察
改革開放40年來,眉山不斷刷新歷史。從「九街十八巷」的小縣城,發展成城鎮常住人口超過130萬人的百萬人口大市;從1978年的GDP僅4.84億元發展到2017年的1183億元;從只有8戶市屬工業企業到現在規模以上企業就有600多戶,眉山已成為全省除成都外世界500強企業入駐最多的市州……
區位,是眉山一大優勢。距離成都最近,眉山審時度勢,搶抓機遇,「跳出眉山看眉山,放眼全球謀眉山」,圍繞省委賦予眉山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定位,全面實施開放引領戰略,對內構建「三區協同、競相發展」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對外形成「融入成都、全域開放」的開放合作新態勢,奮力推動眉山高質量發展。
回望歷史,激勵今天。追夢,趕路,再出發!
12月17日,眉山仁壽縣黑龍灘鎮四海社區居民黃雲海到家附近的四川省人民醫院黑龍灘門診部,找到省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董玉龍看病。6天前,省人民醫院「進駐」眉山黑龍灘,眉山人民在公共服務配套方面進一步與成都「同步」。
更多「同步」即將產生。此前的12月5日,成都·眉山深化合作座談會暨協同發展重大項目籤約儀式在眉山舉行,兩市籤約合作項目23項,涵蓋工業、農業、旅遊、文化、金融等多個領域。
建區設市21年以來,眉山歷屆黨委政府都很看重成都的區位優勢,在全省率先提出堅持「融入成都」不動搖,先後提出「錯位發展」「融合發展」「一體發展」「同城發展」,與成都「產業同鏈、基礎同網、區域同城、服務同質」正在變為現實。□本報記者 袁麗霞
頂層設計與成都「同行」發展
12月17日,眉山市發展改革委幹部冷柯岑在成都市發展改革委區域處辦公室裡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近期,眉山已有10名幹部在成都市發改、規劃、交通等部門掛職。「要與成都理念同檔、管理同樣、執行同步。」眉山市城鄉規劃局局長王澤文表示。
眉山與成都「同行」,已有12年。據眉山市發展改革委區域合作科科長王興介紹,自2006年眉山與成都正式籤訂《成都—眉山區域合作框架協議》以來,兩市先後開展了成眉合作「十大行動」「八大行動」和「六大行動」等,合作領域涵蓋規劃、交通、工業、農業、旅遊、社會事業等多個方面,合作大小項目多達數百個。2010年成都經濟區區域合作聯席會第一次會議召開,當年,成都、眉山開始共用「028」區號。此外,成都新津與眉山彭山還在彭山境內共同建設了成眉石化園區。
今年9月,成德眉資4市又共同籤署了加快同城化發展協議。
目前,眉山印發實施《加快推進眉山融入成都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規劃統籌融入、交通先行融入、產業精準融入等五大方面28項任務,謀劃了14個重點基礎設施同城化項目,今年計劃投資53億元。此外,眉山還擬在天府新區眉山片區視高區域周邊劃出20平方公裡,與成都合作共建高新技術轉化和試驗基地。
根據眉山提出的目標,到2022年底前,將實現成眉兩市在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城市品質、產業布局、生態環保和政策聯動等方面高度「同城」,基本形成成眉同城化空間格局。
積極融入與成都「同城」生活
12月14日,在仁壽視高一企業上班的張天浩下班後走到附近的公交站臺,坐上了前往成都的公交車,到科學城站換乘地鐵回家。1個多月前開通的這條天府新區視高至興隆湖城市公交,是我省開通的首條跨市城市公交線路。「又省錢,又方便。」張天浩感嘆眉山已與成都「同城」。
不僅如此,目前眉山對接成都的天府大道視高至清水段已建成通車,工業大道、環天府新區快速通道、丹蒲快速通道(除蒲江境內連接線路段)、紅星路南延線(除對接成都段)已開工建設。成眉之間已有4條高速、5條國省幹道。圍繞「成眉124重點通道」(一條高速公路、兩條市域鐵路、四條快速路),雙方還在緊密對接推進。
產業協作方面,目前成都和眉山正啟動政府間合作引導平臺、企業合作助推平臺、產業園區協作平臺「三平臺」建設,編制《成眉優質產品目錄》用於推介。成都美富特投資30億元的綠色表面處理中心項目落戶眉山,「研發設計在成都、生產製造在眉山」理念不斷落地變現。
藉助成都資源、信息優勢,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眉山分所獲批;川大華西第二醫院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四川省經濟管理學校遷辦仁壽等項目進展順利,未來還將實現兩地醫保個人帳戶普通門診和藥店購藥刷卡直接結算。
據悉,眉山下一步將推進成綿樂鐵路成眉段公交化運營、成都至眉山市域鐵路規劃建設、戶籍管理同城試點等,解決老百姓關心的成眉「同城」每一個「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