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眉山、德陽與成都同城化,這三地有併入大成都的可能嗎?

2020-12-14 小王子走天涯

我們看到成都近年來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都十分的迅速,成都與兄弟城市資陽,眉山,德陽同城化,這個趨勢當然是在逐步的實現。

成都從千百年來,單一的圈層城市模式,向一山雙翼的城市模式邁進,成都城市的向東向南發展,更是讓成都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昔日的成都東郊龍泉山脈,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成都發展的主戰場,已經穿越了龍泉山脈,來到了龍泉山脈以東的成都高新區東區範圍,成都的第二個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就位於這裡。

成都為中國唯一有460多公裡的七環路的城市,成都天府大道南北一百多公裡,也是世界最長的城市中軸線。

雖然四川德陽,四川眉山有部分區域就位於成都的六環路和成都的七環路之間,但是併入成都的機率是不太現實的,這畢竟涉及到國家的戰略,比如成都併入了德陽,眉山,資陽,那廣佛(廣州佛山),西鹹(西安鹹陽)還同城呢。

相關焦點

  • 融入成都朋友圈,眉山德陽資陽,看看誰最努力?
    成都朋友圈 「 宮鬥 」 大戲火出圈,周邊想加入成都朋友圈的可不少,而正在與成都構建同城一體化的德陽、眉山、資陽尤其積極,不過三市之中誰更努力呢? 從公共運輸來看,雖然大家都沒有地鐵,但是眉山有四條線路連接成都,且其中有兩條接駁成都地鐵,努力指數10分;德陽有一條線接駁成都地鐵,努力指數8分;資陽目前並未接駁成都地鐵,也沒有市域公交,所以努力指數5分。
  • 成都記者看同城 德陽眉山資陽誰更勝一籌:眉山篇
    導讀今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省委將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作為「先手棋」強力推進。近日,川報記者陸續走訪德陽、眉山、資陽,把握各地推動同城化發展的最新脈動。今天我們推出眉山篇,希望從眉山的視角,為正在加快推動成資同城化「率先突破」的資陽提供參考和借鑑。從眉山正式併入成都電話網開啟「028」時代算起,成眉相融已經走過10個年頭。
  • 成都地鐵接駁資陽,失落的眉山、德陽,還有青白江!
    但這條城際軌道交通的新聞並沒有在搖搖的中介朋友圈裡掀起哪怕一絲絲波瀾。我覺得吧,肯定不是他們不敬業,大概率可能是中介哥哥姐姐們還沒準備好資陽可推的樓盤? 眉山好歹可以打個擦邊球,中介小哥常用話術就是「天府新區、南天府」聽上去仿佛就在成都。 資陽?那可是另外一個地級市!
  • 恭喜德陽、資陽、眉山!你們的「地鐵」都來了
    年初國家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雙城之一的成都經濟圈建設就越發的重要,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也就迎來了發展良機,四川專門成立了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加速成德眉資同城化建設。《行動計劃》部分摘錄這意味著,近三年(2020-2022年),分別連接德陽、眉山、資陽的成都市域鐵路S11、S5、S3將陸續開工建設,而之前眉山政府發布的消息顯示市域鐵路S5線將於今年
  • 眉山市有沒有可能併入成都?說出來你別不信
    眉山沒有可能併入成都,一點可能性也沒有。 首先,兩個城市之間,尤其是地級市或地級之上的城市,進行兩兩合併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牽扯的東西會非常多,並不是單純兩個地區放在一起那麼簡單。不要說市與市之間的合併了,就是區縣之間的合併,也並不容易。
  • 四川德陽擺渡車接駁成都地鐵 背後是越來越密的成德眉資交通網
    實際上,德陽並不是四川首個接駁成都地鐵的二級城市——早在2018年,眉山天府新區視高鎮到成都興隆湖的T50城市公交就已開通,接駁成都地鐵1號線。 「擺渡車+地鐵」的背後,是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7月10日舉行的四川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指出,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引領,大力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
  • 四川德陽擺渡車接駁成都地鐵 成德眉資交通網越織越密
    實際上,德陽並不是四川首個接駁成都地鐵的二級城市——早在2018年,眉山天府新區視高鎮到成都興隆湖的T50城市公交就已開通,接駁成都地鐵1號線。「擺渡車+地鐵」的背後,是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7月10日舉行的四川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指出,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引領,大力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
  • 「成德同城化?天府新未來」推介會在四川成都舉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成都12月9日訊 (記者 劉暢)12月9日上午,「成德同城化?天府新未來」2020年四川省德陽市城市推介會在成都舉行。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推進,四川省委推動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四地同城化建設,德陽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德陽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可以用「三列快車」來形容。開向成都的「同城快車」。
  • 尋找成德眉資同城化支點丨三個故事 感受同城化發展細節
    今年3月,省同城化辦印發《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設2020年度重點工作任務》,計劃推進183項年度重點工作任務。  2020年已近尾聲,留在這張清單上的內容也不多了。「每劃掉一項,就意味著成德眉資同城化工作又向前推進了一步。」省同城化辦相關負責人說。
  • 三個故事 感受同城化發展細節
    不久後確定的183項重點工作任務清單上,包括了成資同城化的標誌性工程——成資S3線,提出要加快推進成資S3線用地預審工作,爭取早日獲批開工建設。黃毅說,趕進度,是因為這條線路意義重大。目前,經由成渝高鐵,成都和資陽間每天有10多對列車往來。而作為市域鐵路的成資S3線,更趨於公交化,雖然速度沒有高鐵快,但班次多、票價低,公眾出行選擇面更寬,時間更靈活。
  • 成綿高速擴容預計2022年建成,德陽市域鐵路規劃接駁成都地鐵
    據介紹,德陽市域鐵路S11線規劃沿天府大道北延線通道接駁成都地鐵18號線,從成都火車北站經廣漢到德陽,現中鐵二院正在做工可編制,地勘工作已展開。屆時,軌道交通將串聯成都、德陽與廣漢,形成一張覆蓋成德的交通大格局網,為兩地幹事創業、發展產業、改善民生鋪設起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 028「網入」的不僅僅是區號——眉山資陽融入成都一小時經濟圈發展...
    曾林的公司剛從龍泉驛搬到資陽,「搬公司一怕電話變,二怕地址變,老客戶找不到了。」曾林說,他「賭」資陽融入成都一小時經濟圈的預期,公司座機維持原來的028區號、成簡快速修通減少交通成本,「成-資工業發展區肯定有優勢」。  三地互撥收不收長途費?  此次本地網調整涉及成都、樂山、內江、眉山、資陽5個地區的2000餘萬用戶,當地百姓急於獲知併網更多細節。
  • 首站眉山!成都邀請兄弟市州共同參與樓宇經濟「奧斯卡盛會」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四川省「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加持下,這座城市與成都的同城化正進入「深水區」,近來動作頻頻。產業協同發展是成眉同城發展的重要內容,樓宇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活動,是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兩市樓宇經濟合作,將為兩市產業協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助力提升產業發展的能級和水平。
  • 邛崍曾經屬於眉山,劃入成都的時間更久,成眉同城化的主要銜接地
    1953年,存在了三年左右的眉山專區撤銷,邛崍縣和蒲江縣一起,劃入了溫江專區,為後來邛崍劃入成都奠定了基礎。從此以後,邛崍與眉山的聯繫相對減弱,與成都周邊區縣的聯繫開始加強。邛崍作為成都與眉山之間的主要聯繫城市之一,其紐帶作用開始逐步讓位於彭山和新津等地。
  • 與成都「同城」眉山發展駛上「快車道」
    從「九街十八巷」的小縣城,發展成城鎮常住人口超過130萬人的百萬人口大市;從1978年的GDP僅4.84億元發展到2017年的1183億元;從只有8戶市屬工業企業到現在規模以上企業就有600多戶,眉山已成為全省除成都外世界500強企業入駐最多的市州……  區位,是眉山一大優勢。
  • 「人民日報」四川推動成都平原城市群建設:鐵路公交化 助力同城化
    因為鐵路公交化帶來的便利,他已經實現「成都上班、眉山居住」,「坐動車26分鐘到成都後轉乘地鐵,非常方便!」截至目前,成都至成都平原城市群日發動車由公交化開行前的128對提升至目前的329對,日均客流總量由原8.3萬人次增至25萬人次,平均發車間隔由原57分鐘縮短至25分鐘,不僅極大方便了群眾出行,也讓城市間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經濟要素加速匯聚、快速流通,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成都平原經濟區同城化、一體化。
  • 成德同城化更進一步 德陽擺渡車接駁成都地鐵
    這讓兩地的市民感受到了交通帶來的生活便捷,本地網友們紛紛點讚說"真正的便民良心價" "可以說超級方便了,比高鐵動車大巴方便太多了。" 有網友調侃:「嚇我一跳,以為3號線都修到德陽了呢」。雖然地鐵還沒真正修到德陽,但是不可否認,開通接駁車之後,住在成都南門的德陽人回家又有了一個便捷實惠的新選擇。對於住在北門的德陽人而言,還可以繼續選擇坐高鐵。
  • 眉山窮嗎?眉山併入成都的可能?答案在這裡
    其實眉山的房價真的是挺有意思的,因為翻開歷史記錄來說,眉山的房價曾經真的很便宜,便宜到和一些縣城房價都比不上。然而就在2017年這一年,速度之快。可能是這一年眉山不斷傳來重大建設信息。
  • 「成德同城化 天府新未來」2020德陽城市推介會在成都舉行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為展示德陽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和城市建設發展格局,吸引國內知名企業到德陽投資興業,助力德陽打造「遠者來、近者悅、居者安」的現代公園城市,12月9日,「成德同城化 天府新未來」2020德陽城市推介會在成都舉行。
  • 走進「重裝之都」德陽:成德同城化,如何共建高端產業鏈?
    C919國產飛機載著「德陽造」零部件翱翔天際,四川全省裝備製造業總產值的25.6%誕生於德陽……被稱為「重裝之都」的德陽,如何發揮傳統製造業的產業優勢?在成德眉資同城化的戰略機遇下,德陽如何在醫藥、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與成都共建產業鏈、謀求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