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豈能隨意糟蹋!

2021-01-16 圖圖健康之道

有乾貨有故事,每晚9:15與你相見

文章作者:茉小梨

圖片來源:堆唐網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

▼


寂靜的夜晚我和你

享受此刻的美好


晚安~


前段時間看了條新聞,內容是某手機上市了一款新型號,這款手機本來就是另年輕人追捧的品牌,如今又有新品上市。


當然讓它的粉絲為之瘋狂,願意傾盡所有來得到一部,條件好的人想得到很簡單,但是經濟不好的人想買這部有些昂貴的手機就不那麼容易了,一時間就引發了一股賣腎潮。 


而新文中的男孩就是跟風者,因為家裡沒有錢,父母就是辛辛苦苦本本分分的上班族,對於這款手機的價格,在這個家庭是不可能支付出來的。

男孩想要,又沒錢,所以選擇了賣腎。一個腎僅僅賣了兩萬元,一部分買了手機,一部分胡吃海喝了。


記者採訪男孩的時候,男孩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讓人看了真是無奈。一個年紀輕輕的孩子,為了虛榮,為了攀比,竟然用自己的身體來換取。


先不說他身體以後能不能吃的消,就論孝道就是大不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怎麼能自己隨意糟蹋。


身邊曾有一位朋友,這裡簡稱為小小吧,小小大學期間談了一個男朋友,倆人談了一段時間,男孩就和小小分手了,小小對這段感情特別認真,一時間接受不了分手的事實,極其失望,最後在宿舍割腕自殺了。


幸運的是,被同學及早的發現,送到醫院,沒丟掉性命。出了這麼大的事,學校通知了小小的父母,母親看到小小憔悴不堪的面孔,泣不成聲。父親則默默的蹲在醫院的走廊裡抽著煙。


看到此情此景,不覺得慚愧嗎?為了一個不值得的男人來傷害自己,值得嗎?糟蹋自己的身體,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傷害的不僅是自己,更是父母雙親。


娘懷兒十月辛苦不已,三個月之前胎兒不穩,母親尤為小心謹慎,天天孕吐,食不知味。四五個月的時候,胎兒長發,母親胃痛難忍,好不容易熬到七八個月,行動不便,腰酸背痛,懷滿十月,一朝分娩則是在鬼門關走上一遭。

呱呱墜地,從粉嫩嬌軟的小娃娃一直辛辛苦苦,費時費力費金錢的養到大,最後你卻因為一些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去傷害自己,傷透了父母的心。


不覺得自己心中有愧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們怎能隨意糟蹋,父母費費勁心血養育孩子,難道就想換回白髮送黑髮的結果嗎?


在父母心中,不圖孩子能大富大貴,只願孩子能健健康康,不圖孩子多麼孝敬,只求孩子能平平安安。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等到為人父母的時候,才能體會父母的辛苦,才能深知自己虧欠父母有多麼多。才能知道父母對你的愛有多麼多。


如果愛父母,首先就愛自己的身體,這也是孝順中最重要的之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們理當好好愛護。



-主播-

SOSO

-主編-

翻譯

相關焦點

  • 去他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有質疑父母的教育方式的:「學生就應該有學生的樣子,父母應該管一管」,「家裡不是開明是心大吧,就不怕孩子學壞嗎」…… 還有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搬出來的—— 身體是父母給的,所以為人子女的,做任何決定之前都要考慮到父母親,像化妝打耳洞染髮這種傷害身體的事情,是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也是沒有孝心。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學習《弟子規》,不僅使我增長了做人的智慧,更使我的心靈接受了洗滌。百善孝為先,我們做子女的應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何為孝順?即是順從,這是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以前覺得父母愛子女都是非常自然的事,沒有切身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難處。「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譯:凡是一個人的身體,哪怕一根髮絲,一點皮膚,都是父母賜予我們的。既然身體髮膚都承受於父母,就應當體念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愛心,保全自己的身體,不敢稍有毀傷,這是遵從孝道的開始。我們現在的人,心裡承受能力是越來越差了,稍微遇到一點挫折,就傷害自己的身體,小則不吃飯,大則殘害自己的身體。人生大事不過生死。人生路漫漫,如若一片坦途,人生的意義也就瞭然無趣不是?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怎可毀傷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哎,又一個因為減肥而差點造成的悲劇……近日,杭州20歲女大學生小靜被媽媽用輪椅推到了浙大二院營養科,原來身高164cm的小靜,體重56公斤。與其花錢找罪受,還不如用心去提升自己的內在。想要健康又美麗,做到四點:一:積極樂觀的心態。二:均衡的營養。三:充足的睡眠。四:適量的運動。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個眼球我吃了!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大家一直信仰孔子說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認為自己的身體都是父母給的,不能隨意毀壞。因此也產生了不少奇葩操作。東漢末年,夏侯惇領兵去攻打呂布,路遇高順部隊。然後,只因人群中多看了彼此一眼,幹!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那麼古代人剪指甲嗎?
    看到這位大人一個個比較長而且略帶扭曲的指甲,小編首先想到了那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古人覺得自己的身體來自於父母,傷害自己的身體就等同於傷害父母的身體,古代遵從孝道的人都特別珍重自己的「身體髮膚」,所以才有清初「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殘忍抉擇。頭髮、身體不得損傷,那麼指甲呢?
  • 在「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封建禮制下,古代人是如何理髮的?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這句話就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句話的本意該是什麼?就是說自己的皮膚和頭髮都是父母給予的,要好好地愛惜,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不尊重自己的父母還會讓自己的父母感到傷心。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請珍惜
    孔子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古人莫非一輩子不剃頭嗎?
    這句話出自《孝經·開宗明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意思是身體髮膚,都是父母所給,自己要好好保護,不能毀傷,這是孝之根本。但是,問題來了,既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古人莫非一輩子不剃頭嗎?清朝以前,漢人是不剃頭而是修發的。怎麼這樣說呢?其實早在漢朝,就已經有理髮師這個職業了。但是,理髮師不是剃頭,而是整理修理頭髮,包括鬍鬚。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別等到老了再為年輕時的任性買單
    沒必要花幾萬塊錢磨自己骨頭對於整容而言,個人不是很感冒,如何整容/形,很直接點說就是磨骨頭,比如你臉型比較大,那麼,為了讓下巴瘦點,勢必得通過磨骨,把下巴那塊的骨頭磨損的薄一些,真沒必要花錢遭罪受,原生態的骨頭多好,非得整形,花好幾萬甚至幾十萬錢的代價,身體還得經受磨骨的痛,想想讓人後怕。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古人如此看重頭髮,也能理髮嗎?
    其中最為嚴重的一條便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人是不能夠輕易的剃頭,不然就是對父母的不敬。那麼在古時候理髮行業到底是怎樣崛起的,又如何發展的呢?一、古人的頭髮重要性1、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頭髮不可輕易動在中國古代民族習俗當中,有一個特別的存在便是頭髮。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毀傷則為不孝,那麼古人為何還要「理髮」
    但是在中國古時候,《孝經·開宗明義》講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既然身體髮膚不能毀傷,那麼為何還會有理髮呢?「理髮」的由來理髮與美容護膚從遠古就有了。傳說伏羲時就已剛開始椎髻。就是在髮型上漢人已區別於少數民族的披髮或辮髮。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在工作時不小心受傷,是否也算不孝?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句話,雖然我們並不注意,但現在稍微想一想,不禁對這句話產生了疑惑——假若在工作當中,因為不小心而受傷;或者在切菜的時候,不小心切傷手指,這樣算不算是不孝?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理性看待整容熱風波
    隨著經濟條件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家庭開始走向不差錢狀態,對他們而言,錢都是小事,與之對應的更多的父母覺得投入更多錢給孩子才是對孩子的愛,開學整容季的盛行正說明這點,面對猶豫不決的孩子,甚至有家長主動灌輸整容的概念,如此的放任自流真的好嗎?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關於頭髮的這幾點你一定要注意!
    古代有這樣的說法,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不能夠胡亂動的,說文解字中發的解釋為根,也就是根本的意思,所以民間在這件事情上講究很多,我們看過很多影視作品中講到,如果想要詛咒一個人,那麼就要取他的一根頭髮來施法,也是受到這種說法的影響,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 古裝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們究竟和父母有多像?
    有句老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你有沒有被父母舊照的樣子驚異到,因為我們和他們同齡時的樣子相似極了!《孝經·開宗明義》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意思是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給的,絕不能有絲毫損傷。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如何與父母相處,提點建議
    在我們的一生中,父母是陪伴我們走過大半生的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可以說,父母是最愛我們的人,個別情況例外。在正常人的思維中,父母所行所為也是為了孩子,但是我們畢竟和父母是兩個時代的人,接受的教育不同,年齡不同,所以會因為觀點不同,經常會與父母發生爭執,作為年輕的一方,也不想發生這樣的結果,那該怎麼辦呢?我們作為成年人,有自己的獨立思維,也有自己的人生規劃,當我們長大以後,我們會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 中國古代思想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和尚剃光頭是不是大逆不道?
    ,可見只要有煩惱的事情總離不開頭髮,那「三千丈」的頭髮還不如說是三千丈的愁緒,當真是應該剪了,可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頭髮怎能說剪就剪?佛教於漢朝傳入中國,又在唐朝發揚光大盛極一時,可以這麼說,印度人創造了佛教,中國人賦予了它新的生命,可印度並沒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種說法,古代的中國卻不一樣。可以想像佛教在剛傳入中國的時候並不受人待見,為何到了唐朝盛極一時?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你一生只欠兩個人的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但是23歲的他搶救無效犧牲,母親大哭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但是23歲的他搶救無效犧牲,母親大哭這幾年,導演還有編劇將視線投放到我們最勇敢的最可愛的一群人。他們就是中國軍人,他們的職業很特殊。他們的責任與職責都很偉大,值得我們所有人去敬佩去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