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生,吉林省通榆縣人。1951年5月參加鐵路工作,任機車司爐。1952年1月參加抗美援朝支前工作,兩個月後任代務副司機,榮獲集體一等功兩次、個人三等功一次。1953年回國在齊齊哈爾機務段任副司機;1957年在佳木斯機務段任副司機、司機、司機長。曾被評為哈爾濱鐵路局安全標兵。1983年9月退休。
1951年5月,張成萬在齊齊哈爾機務段當司爐。那時,抗美援朝戰爭打得很激烈,為響應保家衛國的號召,張成萬報名參加了支前工作。
1952年1月2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從吉林集安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張成萬被編入897部隊序列,分配到通化口岸機務段第一機車大隊MK6型機車3400號當司爐,兩個月後任代務副司機,那一年他剛18歲。
那時張成萬駕駛的機車後面掛有一節宿營車,車內一頭有9張床鋪,另一頭是用枕木和沙包搭的防空掩體,一旦有敵機來,大伙兒都進入掩體。車上還帶有一個月的糧食和蔬菜,大家換班開車,交替休息。
初到朝鮮,張成萬看到美國的飛機天天狂轟濫炸,鐵路線路、橋梁被炸得千瘡百孔。敵人炸,咱們的鐵道兵就修。所有的橋梁幾乎都有用枕木垛壘起的橋墩,很多路段被炸得坑坑窪窪,列車只能以3至5公裡的時速緩慢前行。白天沒有特殊任務,他們就把列車開進隧道裡躲避敵機轟炸。沒有隧道時他們就把機車用樹枝偽裝起來。
夜間行車,他們必須把司機室用布帘子蓋得嚴嚴實實,不露一丁點光亮,司機只能從布帘子孔眼中把頭伸出去進行瞭望。司機室被捂得像蒸籠,悶得氣都喘不上來,張成萬他們渾身是汗,但誰都不叫苦。有時夜間敵人扔照明彈,把天空照得像白天一樣,他們就得趕緊停車躲避,等敵機飛走後再繼續開。
一次,張成萬在陽泉站遇到敵機掃射、投彈,一顆「殺生彈」落到了3472機車司機室頭頂,司爐、副司機當場犧牲,司機長高洪有一條腿、一隻胳膊被炸掉……張成萬和戰友連忙把他抬到醫院搶救,可還是沒救過來,就這樣在他們面前離去……
高洪有是剛剛從張成萬的車上調到3472號機車當司機長的,第一趟乘務就遇上了敵機轟炸。為了給犧牲的戰友報仇,在備戰會上,張成萬全車9個人都咬破手指寫血書「誓與機車共存亡」,並向上級請戰,堅決擔當最艱巨的運輸任務。
1952年4月29日,張成萬的乘務組又經歷了一次生與死的考驗。那天上午9點多鐘,敵機轟炸剛過,他們就接到命令,火速趕到宣川區間救援一列拉有重傷員和回國物資的列車。他們趕到後發現該列車機車後鉤與第一輛車車鉤都被敵機炸壞,無法連接。那棚車裡可是有幾百名重傷員啊!大家心急如焚,立即返回宣川站區取來鐵鏈子和維修工具把列車連接好,快速朝車站方向駛去。
這時敵機又來了,衝著列車掃射、扔炸彈,路旁的山石被打得直冒火星,機車右側前手把杆也被打斷了。他們把列車拉到站內,摘掉敞車,把載有傷員的10節車廂送到站外的山洞裡,保證幾百名傷員的安全。為此,上級給張成萬和司爐各記三等功一次,並讓他們參加了在丹東召開的東北鐵路軍管局表彰大會。在後來的幾次重要運輸任務中,我們都圓滿地完成了任務,被稱為「拉得出、上得去、叫得響、不怕死」的機車組,並多次立功受獎。
1952年8月1日,在丹東召開的鐵路軍管局第二屆乘務員代表大會上,張成萬所在機車組被評為模範機車組,榮立集體一等功。
朝鮮戰場上,最殘酷的就是上甘嶺戰役。11月中旬,張成萬機組牽引著武器彈藥車幾次經過平壤,看到到處都是被炸毀的汽車、坦克、大炮,還沒到「三八線」,遠遠就聽得到隆隆的重炮聲。天黑以後遠遠望去,火光染紅了半邊天,軍代表告訴他們,那就是上甘嶺。每當看到一批批傷員從前線抬下來,鮮血染紅了軍衣、繃帶上流著血滴,張成萬的耳邊就響起軍管局劉居英司令員的話:「你們的任務就是把前線需要的彈藥、物資送上去,把傷病員接回祖國去,你們每一個人,拿七個兵,我都不換。」張成萬深感責任重大。
1953年2月14日這一天令張成萬終身難忘。那天上午9點多鐘,敵機又來轟炸,他們把機車開進勝湖裡車站附近的山洞裡待命。不多會兒時間,洞外傳來激烈的爆炸聲、機關炮的掃射聲。他們來到洞口一看,一百多米外的江橋上,一臺朝鮮機車和宿營車被敵機擊中起火,火越燒越大,幾個朝鮮機乘人員都跳入江中。我們立即開車前去搶救,把朝鮮機車和宿營車拉到山洞子裡,大家奮力把火撲滅。隨後我們下到江邊去找朝鮮機車乘務員,可一直沒找到。
回到山洞裡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多鐘了,這時大家才感到饑渴難忍。張成萬他們翻遍宿營車,只找到一顆白菜,其他食品都沒有了,連飲用水都喝光了。大家心裡都清楚,一個月來,他們轉戰了大半個朝鮮,車上還能剩啥呢。這時,一個夥計說:「師傅今天是大年初一呀!」大家這才明白過來,只能在這山洞裡過年了。司機長說:「大夥精神點,我們不都好好的嗎。我知道你們都想家了,我也一樣,可現在我們在朝鮮戰場,就要像個戰士一樣!今天我們就在這山洞裡過年了,沒什麼好菜,就這一顆白菜了。」
說完,司機長就把那顆白菜一人一個菜幫地掰給大家。雖然每人只分到兩個白菜幫,但大夥心裡熱乎乎的。夥計們又到機車水箱裡打了點水,濾乾淨後,每人倒了一搪瓷缸。司機長說:「讓我們記住今天,我們在山洞裡一顆白菜過大年。」說著,他帶頭舉起搪瓷缸:「讓我們為家人幸福乾杯!為抗美援朝勝利乾杯!為偉大祖國乾杯!」大家以水代酒,搪瓷缸碰得噹噹響……
這一幕已經過去60多年了,可它在張成萬心裡就像昨天才發生的一樣。如今,每當過年時看著滿桌的美味佳餚,張成萬都會想起當年山洞裡過年的那顆白菜、那個場景、那些夥計們。他就會對孩子們講起一顆白菜過大年的故事,讓他們不忘艱難困苦的歲月,不忘那些流血犧牲的烈士,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來源:《鐵道團訊》
素材:《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哈爾濱記者站(哈爾濱局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
文圖:韓兆利 康衛明
編輯:林飛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