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6 日,海底撈發布了 2018 年 9 月 26 日上市後的首份財年報。截止 2018 年 12 月 31 日,海底撈全年營收達到 169.69 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了 59.5%。淨利潤為 16.46 億元,同比增加 60.2%。
餐廳經營為海底撈貢獻了 97.2% 的收入,為 164.91 億元,增速達到 58.8%。按照海底撈的說法,餐廳營收增長是得益於新開的 200 家餐廳和同店銷售額的提升。
海底撈之前在招股書中提到 2018 年增開 180-220 家店,這個數字最終是 193。目前它總共開出 466 家店,其中 430 家店在大陸地區。新開的餐廳數量中,二線城市就佔到了 87 家,一線城市和三線城市分別開了 41 家和 48 家。一二線城市共有 313 家店,新店佔比達到了 66%,2017 年同期新店比例為 49%。
它還是把開店重點投入到了消費能力更強的一二線城市。從顧客到店人均消費上看,一二線城市均有所增長,分別為 106.1 元和 94.8 元;但是數量更多的三線城市,開了更多的餐廳,人均消費從上一年的 94.5 元下降到 92.1 元。
翻臺率同樣一二線城市比三線城市表現好一些,其中二線城市達到 5.3。不過整體新店的翻臺率只有 4.5,儘管相比上半年的 4.2 好了不少,也依然比過去幾年低,穩住 5.0 主要靠的是現有門店。
海底撈更嚴重的問題是,同店銷售額的高速增長勢頭放緩了,2018 年同店銷售增速僅 6.2%。上半年為 6.4%,更早一些的 2015 年- 2016 年和 2016 年- 2017 年均保持雙位數增長,為 14%。二線城市的增速下跌幅度最大,從去年的 14.5% 下降到 4.3%,拖累了整體增速。一線城市保持 11.3% 的增速,表現最好,三線城市次之有 10.6%。
海底撈的外賣業務有較大增長,從 21.88 億元上升到 32.36 億元,這主要是因為外賣數量增加,其中又得益於混合迷你火鍋訂單。它也承認客單價有所下降,由 2017 年的 311.1 元 變為 297.8 元。
另外,海底撈宣布以 2.04 億元收購北京優鼎優全部股權。優鼎優經營冒菜業務,一直和海底撈上遊供應鏈公司的蜀海、頤海、蜀韻東方直接交易,它們分別主營食品倉儲、物流及銷售,火鍋調味料生產、餐廳室內裝修和工程管理。
題圖來自:ChuXue Lu(@luchuxue1997)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