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博鰲亞洲論壇在官微指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八馬茶業」)存在虛假宣傳,偽造授權書。
關於這場博鰲亞洲論壇與八馬茶業的「授權爭議」,昨日,安溪八馬茶業福建區域負責人告訴海都記者,公司至今都覺得冤。
昨日下午,八馬茶業通過官網發聲稱,是通過博鰲亞洲論壇官方雜誌《博鰲觀察》,獲頒論壇指定用茶榮譽及證書,從未偽造授權證書。
《博鰲觀察》和博鰲亞洲論壇有何關係?博鰲亞洲論壇秘書處工作人員告訴海都記者,從2016年年底開始,《博鰲觀察》就已經不是論壇的官方媒體了。海都記者致電該雜誌的主辦單位之一貴陽日報傳媒集團,得到的消息是,該雜誌已休刊。
八馬茶業:是烏龍事件 未偽造授權證書
9月27日,博鰲亞洲論壇官微發布聲明稱,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其網站(www.bamatea.com)首頁虛假宣傳其產品為「2018博鰲亞洲論壇指定用茶」,並在其網站「招商加盟」頁面中使用了一份偽造的博鰲亞洲論壇授權書。博鰲亞洲論壇秘書處聲明,博鰲亞洲論壇從未給予八馬茶業公司任何產品任何授權或許可,並譴責八馬茶業公司的虛假宣傳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並已委託專業機構對八馬茶業公司的侵權行為依法採取維權行動。
昨日上午,海都記者登錄八馬茶業官網發現,在網站首頁及相關頁面,均未發現和博鰲亞洲論壇相關的授權書和表述。隨後,海都記者來到安溪八馬茶業福建區域總部,品牌中心福建區域負責人徐女士就博鰲亞洲論壇的聲明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徐女士介紹,對於該事件的發生,公司至今都覺得冤,「作為榮膺『中國品牌價值500強』的知名茶品牌,八馬茶業不需要借一個假授權書來提升自己的品牌價值。」徐女士表示,八馬茶業此前雖多次參加大型國際活動,但並未參加過博鰲亞洲論壇的活動,與論壇的聯繫「均是通過論壇『官方媒體』《博鰲觀察》進行對接的,包括給我們的『官方授權書』」。記者在其提供的一本今年4月號《博鰲觀察》雜誌上看到,在這篇《八馬:敬世界一杯中國好茶》的文章裡,「博鰲亞洲論壇指定用茶」幾個字赫然在目。
昨日下午,八馬茶業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聲明稱,「我司和國瓷永豐源聯合進行商業贊助,通過博鰲亞洲論壇官方雜誌《博鰲觀察》獲頒論壇指定用茶榮譽及證書,該官方雜誌也刊登了相應文章和榮譽;我司從未偽造授權證書,不涉及所謂的虛假宣傳和不正當競爭;關於本次烏龍事件發生的原因,我司正積極與博鰲亞洲論壇方面進行溝通。」
博鰲亞洲論壇:《博鰲觀察》已不是官方媒體
對於八馬茶業關於通過《博鰲觀察》獲得授權的說法,昨天,海都記者聯繫了博鰲亞洲論壇秘書處,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從2016年年底開始,《博鰲觀察》就已經不是論壇的官方媒體了,他們已經兩年沒有發布(和論壇有關的)任何消息了。
海都記者在博鰲亞洲論壇官網查閱,在「合作夥伴」、「媒體合作」等欄,均無《博鰲觀察》的名字。
通過多方查詢,《博鰲觀察》的主辦單位為博鰲亞洲論壇和貴陽日報傳媒集團。海都記者致電貴陽日報社總編室,經與相關負責人核實,《博鰲觀察》的確是貴陽日報集團旗下雜誌,但已休刊多時,當記者告知其今年4月號仍在出刊時,該負責人明確表示,「這不可能,早就休刊了」。當記者問其該雜誌與博鰲亞洲論壇的關係時,該負責人表示該雜誌還是論壇官方媒體,在記者的追問下,該負責人再次與集團董事長核實,確認雜誌已休刊。
由於該雜誌編輯單位在北京,該負責人告知了雜誌老總劉先生的電話號碼。記者嘗試以廣告客戶的身份與劉先生取得聯繫,試圖刊登廣告,對方明確表示,雜誌目前已暫時休刊,對於為何會出現4月號刊物,他表示並不清楚。(海都記者 陳紫玄 黃曉燕)
原標題:八馬茶業陷羅生門 自稱博鰲亞洲論壇指定用茶 被指造假
責任編輯:任少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