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崇拜的人

2020-12-23 江山52

杜甫最崇拜的人詩聖杜甫最崇拜的人是誰呢?是諸葛亮。在現存的杜甫詩集裡,竟有二十多首詩吟詠或提到諸葛亮,真是傾心仰慕,在中國詩人中找不出第二個。下面摘錄幾首有代表性的詩作:1、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譯文:三國鼎立你建立了蓋世功績,創八陣圖你成就了永久聲名。任憑江流衝擊,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於劉備失策想吞吳。2、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譯文:去哪裡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  三顧茅廬頻繁的商論天下大計,輔佐兩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常使歷代英雄感慨淚溼衣襟!《詠懷古蹟五首》之五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註解:除了仰慕之外,杜甫此詩中還流露出對於諸葛亮悲劇結局的無限哀惋與惆悵。「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諸葛亮的才幹固堪與古代著名賢臣伊尹、呂尚並駕齊驅,而遠在漢代開國元勳蕭何、曹參之上,真可謂古今罕有其匹。然而, 「出師未捷身先死」,他畢竟沒有完成恢復漢室,統一中國的大業,抱憾終身地死去了!杜甫在思索:這是什麼原因呢?「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大約就是杜甫的答案。毛宗崗解此二句詩道得好:「此緣漢祚之已改,非軍務之或疏也。『殲』 即所云『死而後已』,『終難復』即所云『成敗利鈍,非臣逆睹也』。『終』字妙,包得前後拜表、六出祁山,無數心力在內。前解慕其大名不朽,後解惜其大功不成。慕是十分慕,惜是十分惜。」 杜甫為什麼這樣崇拜諸葛亮呢?這與他所處的時代及特殊經歷分不開。  在陷唐代於極大動亂的「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顛沛流離,於公元759年舉家逃難來到成都。之後在四川一住將近十年。  杜甫在四川的十年,過的是亡命生活。「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星鬢,潦倒新停濁酒杯。」他無時不在思念安史叛軍佔領下的中原父老鄉親,希望能儘快恢復昔日繁榮的唐朝。「再光中興業,一洗蒼生憂。」提起「中興業」,他就懷念起三國時五次北伐中原,要恢復漢室江山的諸葛亮。「復漢留長策,中原仗老臣。雜耕心未已,嘔血事辛酸。」諸葛亮託孤北伐屯田渭南,可卻在五丈原勞累過度嘔血而死,以致遺下未竟之業成為千古憾事!  儘管諸葛亮是一位悲劇性的英雄,但他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杜甫是非常崇敬的!  「賦詩獨流涕,亂世想賢才。」(《昔遊》)「經綸中興業,何代無長才?」(《述古》)杜甫多麼希望有像諸葛亮這樣的經國重臣出現,復興盛唐。  杜甫讚揚和嚮往諸葛亮的另一個原因是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一樣,得遇賢君明主,從而一展才華建功立業。杜甫年輕時就胸懷大志,但仕途坎坷最後才得到個「左拾遺」的閒職。入川之後,生活更加困苦,且報國無門。他感慨道:「自古聖賢多薄命,奸雄惡少反封侯。」(《錦樹行》)四川許多地方都有諸葛亮的祠廟,杜甫經常入祠憑弔;不只是發思古之幽情,更是寄託自己的鬱憤胸懷。四川許多地方都有諸葛亮的祠廟,其中有不少描述讚揚劉備君臣和衷共濟、魚水情深的事跡。杜甫經常入祠憑弔,不只是發思古之幽情,更是寄託自己的鬱憤胸懷。他感慨劉備君臣的和衷共濟在他的時代是找不到的。「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參天長。幹戈滿地客愁破,雲日如火炎天涼。」(《夔州歌十絕句——長年》)他得到的只是冷遇悽涼,面對「幹戈滿地」的現實無所作為,只能作客他鄉愁腸百轉。因此杜甫自然把諸葛亮引為知己、視作楷模。「君臣當共濟,賢聖亦同時。翊戴歸先主,併吞更出師。」(《諸葛廟》)  杜甫是唐代最享盛名的詩人之一,他對諸葛亮的熱愛使後來的許多詩人對諸葛亮推崇備至、引為同調;當然也影響了《三國演義》的作者。在《三國演義》寫到諸葛亮逝世時,作者就直接引用了杜甫的三首詩,對諸葛亮的一生大加讚揚;羅貫中等人與杜甫可謂心心相印!  

杜甫對諸葛亮可謂傾心仰慕,一往情深。這在唐代詩人中,找不出第二個。」需要補充的是:除了仰慕之外,杜甫的詩中還流露出對於諸葛亮悲劇結局的無限哀惋與惆悵。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諸葛亮的才幹固堪與古代著名賢臣伊尹、呂尚並駕齊驅,而遠在漢代開國元勳蕭何 、曹參之上,真可謂古今罕有其匹。然而, 「出師未捷身先死」,嚴峻的事實是:他畢竟沒有完成恢復漢室,統一中國的大業,抱憾終身地死去了 !杜甫在思索:這是什麼原因呢?「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大約就是杜甫的答案。毛宗崗解此二句詩道得好:「此緣漢祚之已改,非軍務 之或疏也。運雖移而志則決, 『身『,即所云『鞠躬』,『勞'即所云『盡瘁』, 『殲』 即所云『死而後已』, 『終難復』即所云『成敗利鈍,非臣逆睹也』。『終』字妙,包得前後拜表、六出 祁山,無數心力在內。前解慕其大名不朽,後解惜其大功不成。慕是十分慕,惜是十分惜。」 由對諸葛亮的「十分慕」到「十分惜」,正透露了杜甫對於諸葛亮這 人物的悲劇性的深刻了解。  

相關焦點

  • 杜甫才是時下英國人最崇拜的文化老炮
    :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初中語文課本裡那位唐代詩人,杜甫。 是的,原本高傲冷峻、說話拿腔拿調的盎克魯撒克遜人難得地低下頭顱,真誠評價這位東方大師: 「中國最偉大詩人似乎配不上他的影響力,在西方文化文明,沒有一個可以與他對比的形象, 一個體現了整個民族共同的道德情感的人。」
  • 「詩聖」杜甫一生只崇拜一個人,為他寫詩數首,句句驚世流傳千古
    一千多年前,盛唐詩壇,眾星璀璨,無數風流俊逸的詩人憑藉一身才氣走遍天下,遍識天下志同道合的人。杜甫,唐代著名的「詩聖」,一生最崇拜的偶像只有一個,那就是與他亦偶像亦友的大詩人李白了。李白與杜甫,雙星輝映,比肩而立,一個豪放飄逸,仗劍天涯;一個憂國憂民,殫精竭慮。天寶三年,李白"賜金放還",也就是在這一年,李白途徑洛陽與定居此地的杜甫相遇了。杜甫32歲,李白44歲,都正當壯年。這時的李白已經名滿天下,杜甫還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
  • 杜甫最精彩的絕句,好多人都會背,卻沒入選唐詩三百首
    要是說起唐朝的詩人我首先想起來的就是李白和杜甫,他們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李白的詩歌極具浪漫主義色彩,但是杜甫則不一樣,杜甫是一個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活著的時候是不怎麼受到重視的,直到死後才開始被承認。你要是問我唐朝最偉大的詩人,那杜甫一定是其中之一。
  • 古今中外人物,你最崇拜哪位?
    曾經有記者問普京:「你在全世界有很多崇拜者,而你有崇拜的人嗎?」普京答:「我崇拜毛澤東。」記者又問:「為什麼呢?」普京答:「因為別人不配!」 那麼作為我們中國人,你有崇拜的人嗎?你最崇拜誰呢?《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等,論點論據論證周密嚴謹,讓人無機可乘、無可挑剔。毛澤東是現代白話文的開拓者,毛澤東的語言文字功底,在他那個年代更是鳳毛麟角、無人能敵。作為詩人,毛澤東的詩詞不輸李白和杜甫。
  • 每日詩話:蘇子美,宋代最推崇杜甫的詩人,名字都要模仿杜甫!
    從小就崇拜杜甫,所以在加冠之後,就給自己取字子美。他立志要成為杜甫那樣的詩人。他認真研究和搜集杜甫的詩作,二十九歲時還整理編輯了一部《杜甫別集》。蘇子美以「豪邁哀頓」來評價杜甫的詩歌特點。並在自己的詩歌創作中進行模仿和學習。而且他的學習也頗有成效,南宋詩人方回總結蘇子美詩的特點時說:「蘇子美壯麗頓挫,有老杜遺味」。
  • 杜甫最霸氣的一首詩,寫在他最落魄的時候,成了流行的口頭禪
    杜甫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也是一位可以與唐代李白相媲美的偉大詩人。杜甫在官場失意。他早年科舉落第,後投靠貴族。但他始終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手腳。後來,安史之亂爆發了。他雖躲在四川避亂,但仍為國事擔憂,故作《登高》、《春望》等作品。杜甫一生寫了很多詩,但只有這一首最霸氣。
  • 我最崇拜的人
    我最崇拜的人不是那些靚麗的電視中的明星,不是那些身在邊疆,保為祖國的解放軍,也不是那些我所尊敬的長輩,而是一個勤勞,風趣,守則,一心為學生學習成績著想的普普通通的班主任李娜老師。去年我升入初中,李老師帶我們班的地理,並且兼班主任一職。
  • 許多人都能背誦杜甫精彩的絕句,但他們並不包括在唐詩三百中
    如果說唐代詩人,我首先想到的是李白和杜甫,他們是一個詩仙,是一個詩聖。李白的詩歌充滿浪漫主義色彩,但杜甫則不同,杜甫是一位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生活中沒有受到重視,直到死後才被認出來。如果你問我唐代最偉大的詩人,杜甫一定是其中之一。他關心國家和人民,他的詩歌也反映了現實。
  • 肖戰成為全球最帥100人之首,明星偶像的盲目崇拜又要來了
    在人類早期,人常常將希望寄托在各種沒有生命的東西上,如木頭、石頭或泥土雕刻製成的東西,並將它們奉為神明,通過向其禱告已達到祈福的目的。在《簡明文化人類學詞典》中,將偶像定義為經過塑造而成的受人崇拜的具有神靈的形象,是人們認為某物有靈,篤信它可以幫人們祈福消災,而賦予了它為靈物。
  •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最浪漫的事,就是為你寫詩!
    >你為我寫詩,我也回贈一首,有來有往,好不熱鬧~~在這些贈詩中,或是表達惺惺相惜之意、仰望崇拜之情,或是安慰和鼓勵,同情和感懷,都是友情的美好見證。——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天末懷李白》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 面試問題剖析之你最崇拜的人是誰
    所以,不要說自己沒有什麼崇拜的人,給面試官一種你沒思想沒追求的錯覺;也不要說最崇拜的人是自己,顯得過於自大自負,你不適合當員工適合做老闆啊,而且也根本無助於面試官對你的了解和判斷。應聘程式設計師,你說你特喜歡某某小鮮肉,這不著邊際,而且很多小鮮肉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副弱不驚風孬種的樣子」;應聘人力資源的職位,說自己最崇拜馮小剛,本來是一個偏內斂的工作你喜歡一牙尖嘴利得理不饒人無理辯三分的主,這不搭界也不合適。尤其不要說崇拜的是有負面影響的名人,你說欣賞郭德綱,咋地你認同對著一個五歲的孩子講葷段子是幽默唄?
  • 辛棄疾也「花心」:一首《憶李白》,道出他對李白和杜甫的感情
    因此,很多人追悼李白,都會用到「青山」二字,這辛棄疾自然也不例外。 辛棄疾簡簡單單幾句話,既表達了自己對李白的懷念,又展現了自己對杜甫的崇拜,真可謂是「一箭雙鵰」!那麼,辛棄疾對於李白和杜甫的感情就只是濃縮在了這一首詩中麼?那肯定不是,辛棄疾用他一生的才華,在表達人生志向的同時,又揭露了自己對李白和杜甫的肯定和崇拜。
  • 小羊作品:《我最崇拜的人》
    今天推薦的是小羊的一篇作文,題目叫《我最崇拜的人》。這是小羊進入初中以來寫得令我比較滿意的一篇:一氣呵成,情感強烈,思路清晰,文從字順,幾乎沒有進行修改,希望大家喜歡,並請多提寶貴意見,多謝啦!! 想來讀到此處,不論何人也應有敬佩之情、崇拜之感。而最令我拜服的卻不是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氣魄,而是他不求功名、不貪權勢的韜光養晦。 古往今來,善韜略,習兵法,文武雙全者,說都不多,說少也不少。而能進能退,不求功名,能保全自身者,卻是鳳毛麟角,張良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既有舉手投足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意氣風發,又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雅自得。
  • 贈汪倫:為何李白對汪倫情有獨鍾,還寫詩給他,杜甫:我都沒有!
    這樣的詩句,可見兩人的感情很深,於是就有人會問:為何李白對汪倫情有獨鍾,還寫詩給他,而李白和杜甫的關係很鐵,而杜甫:我都沒有!李白,我們都知道他是詩仙,在盛唐的時候,他的名聲已經很大了,但他一生都沒有實現最初的夢想。
  • 杜甫和李白差在哪,為何死後數千年的今天,他才被真正追捧起來
    今年,杜甫爆紅到BBC,吟誦著莎士比亞長大的英國人發現了這個寶藏詩人,一部《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的紀錄片圈粉無數,在他們眼中,杜甫是天才、乞丐,搖滾巨星的混合體,每一首詩都值得背誦。盛唐時代輝煌文化的象徵是什麼?恐怕所有人都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唐詩。
  • 「我最崇拜的人,是我自己」
    文∣閒時翻書君 我最崇拜的人,是我自己,只有我才會幫自己度過一山又一山,克服一次又一次難關。 時尚幾乎就沒有什麼延續性可言,今年流行這個款式,到了第二年,時尚風向好像突然醒悟過來,一下就厭倦了去年的選擇,不管它曾經多麼受追捧,總之,今年開始流行新的潮流,如果你跟不上趟的話,就會被人笑落伍。 從邏輯上來說,這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它最多只是證明了一件事情:人喜歡跟風。
  • 蘇軾很忙 《梁山豪傑》讓杜甫歇一會
    今年正好是詩聖杜甫誕辰1300周年,前段時間一組名為「杜甫很忙」的系列圖片在微博上瘋轉。著名大詩人杜甫時而手扛機槍,時而揮刀切瓜,時而身騎白馬,時而腳踏摩託,真是忙的不亦樂乎,給網友帶來了茶餘飯後的無限談資。眼看四月底,杜甫也該歇會兒了。
  • 買不起房,是從古至今的根源問題,詩人白居易和杜甫也不能免俗
    《妖貓傳》裡,他是最帥白居易,自稱無情無意,無法無天,只認詩不認人的大詩人,一身癲狂之氣被黃軒演的吸粉無數,窮盡畢生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長恨歌》。李白為「詩仙」,杜甫為「詩聖」並稱「李杜」,但你沒想到的是杜甫竟是李白的超級「愛豆」。電影裡演的總是那麼美好,但事實三位詩人地位真的平等嗎?白居易37歲結婚,他晚婚的原因竟然是因為長安的房價太貴了,沒有房子結什麼婚?
  • 最崇拜李白的唐朝詩人,把自己的名字都改了,還為廬山瀑布寫詩
    比如重量級詩人張籍,就是詩聖杜甫的鐵粉,他最大的嗜好,就是將杜甫詩集焚燒之後,加入蜂蜜一起吃掉,每天必吃,還津津有味地表示,吃了杜甫的詩,自己的肝腸都換掉了。白居易的粉絲也很瘋狂,有一個叫做葛清的街卒,讀過一些書,特別鍾情於白居易的詩歌。他將全身上下全部刺青,一共刺上了白居易的三十多首詩,而且還配圖,達到圖文並茂的效果。
  • 從這部BBC紀錄片,看杜甫的人與詩
    他與音樂、舞蹈的邂逅,可從杜甫幼時看過的開元盛世唐宮第一舞人公孫大娘的演出說起。她善舞劍器,舞姿驚動天下,觀者如山,無人能及。那時正當杜甫短暫當官後對仕途失去信心,兩個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靈魂相遇了——李白熱衷於追去天人合一的妙境,而杜甫則更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大幸事,也是杜甫一生最珍貴的記憶,他先後寫了15首詩獻給李白,紀錄片中提到了如下幾首:《贈李白》、《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夢李白》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