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聖」杜甫一生只崇拜一個人,為他寫詩數首,句句驚世流傳千古

2020-12-23 老顧侃歷史無悔

一千多年前,盛唐詩壇,眾星璀璨,無數風流俊逸的詩人憑藉一身才氣走遍天下,遍識天下志同道合的人。

杜甫,唐代著名的「詩聖」,一生最崇拜的偶像只有一個,那就是與他亦偶像亦友的大詩人李白了。

李白與杜甫,雙星輝映,比肩而立,一個豪放飄逸,仗劍天涯;一個憂國憂民,殫精竭慮。

天寶三年,李白"賜金放還",也就是在這一年,李白途徑洛陽與定居此地的杜甫相遇了。杜甫32歲,李白44歲,都正當壯年。這時的李白已經名滿天下,杜甫還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

一見傾心,為表對李白的敬仰之情,杜甫寫下了《贈李白》,杜甫此時的處境,可謂是一貧如洗,而對李白,不吝讚揚之情,並希望與其同遊梁宋之地。

初秋,李白與杜甫第二次相見,他們一如最初見時詩裡所寫的那樣,同遊梁宋之地。

不一樣的是,這一次他們是三人行,在漫遊途中遇見尚為布衣的高適,三人相談甚歡,他們一同登上大梁吹臺,感慨人生。高適寫下《古大梁行》,杜甫寫下《遣懷》,李白以天才的手筆寫下《梁園醉酒歌》。

天寶四年,他們繼續東行,遊歷濟南。杜甫在與李白的遊歷中,深受其影響,狂歌,縱酒,快意人生。

他們告別範十,繼續遊歷,在曲阜的石門山,李、杜依依惜別。杜甫寫下一首《贈李白》,秋來相逢,一同遊歷,杜甫身上不免受到了李白道家風採的沾染,可是,臨別他對痛飲狂歌,飛揚跋扈的生活卻產生了懷疑。

杜甫當時正當壯年,對於自小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他來說,此時正是追求功名的大好時光。

此別之後,李白繼續向東遊歷,瀟灑快活。而杜甫卻一路向西,努力追求自己的功名,想要實現作為一名儒家知識分子的責任與擔當。

別時,可能他們誰也沒有想到,這次竟然是他們人生中的最後一次見面。

此後,杜甫還寫下《冬日懷李白》、《春日憶李白》、《飲中八仙歌》,在長安的日子,對杜甫來說是不順利的,求官受挫,抱負不得施展。

之後,"安史之亂"爆發,杜甫在這場叛亂中被抓,流離失所,為了生活他不斷奔波。而李白,卻因為輔佐永王李璘,被定名"附逆作亂"罪,流放夜郎。

後來,杜甫逃亡途中,聽到這一消息,異常震驚,寫下那首《天末懷李白》。

在夔州期間,杜甫又想起了以前,想起了與李白和高適三人漫遊的時光,他寫下《昔遊》,在寫下這首詩之後,又寫下《遣懷》這追思古人的最後一首詩。

天寶初年,杜甫與李白漫遊梁宋,許多年過去了,世事滄桑,兩人也沒有再見面,如今,友人已逝,再也回不到當初的美好了,而今自己已經年邁,在困苦中艱難度日,含慨嘆生命無常之意。或許是杜甫深諳命運之道,在寫下這首詩的四年之後,與世長辭。

公元762年,李白去世,公元770年,杜甫去世。

至此,詩壇雙星隕落,盛唐詩歌的時代也已遠去。

一個終生奉道家思想為上,一個終生奉儒家思想為上,也正是這兩個看起來毫不相同的人,成就了中國文人史上的一段佳話。

杜甫一生為李白寫詩無數,曾有一次他夢到了李白,醒來後便寫下了《夢李白二首》,真是無時無刻都在想念李白。他的詩詞,都在這本《杜甫詩集》裡。

而李白的詩詞,有沒有寫給杜甫的呢,或許我們可以翻閱這本《李白詩集》,裡面詳細記錄了李白的所有詩集,李白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

這套詩集大量覆蓋了中小學統編語文教材。中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可以從小學讀到高中。

理解性地記憶,孩子也沒必要死記硬背,每天課外時間,多看看,總會在他學習考試的時候有幫助。看多了自然會能記住一些。

相關焦點

  • 杜甫專門寫詩來訓李白,勸他做人別太囂張了,詩聖是真不怕得罪人
    世人都說杜甫是李白的小迷弟,一生給李白寫下了15首詩作。而李白卻只回了杜甫3首,其中一首還是《戲贈杜甫》。在這首詩中李白取笑杜甫寫詩苦,他寫道:「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妥妥的一枚損友。但取笑歸取笑,二人的關係確實是極好的。
  • 同為接待客人,杜甫寫了兩首詩,含義卻大相逕庭,不愧詩聖手筆!
    杜甫被稱為杜工部,他的詩句極工,達到了一絲不苟的境界,在他的古詩作品《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中曾有句『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可以說是他對待古詩態度嚴謹精神的最好表述。蓋暗用遷語,而語中乃有用兵之意,詩至於此,可以為工也】極力稱讚杜甫詩工整嚴謹。而今天筆者要說的內容是杜甫在面對兩個客人的拜訪時,所寫下的兩首不同詩詞,後來皆成經典,以此可以看出詩聖寫詩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和不流於俗的高尚品質。
  • 一代「詩聖」杜甫,一生窮困潦倒,最後的死因令人難以接受
    文/歷史的妖風,本文為百家號「歷史的妖風」創作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歷史的妖風一代「詩聖」杜甫,一生窮困潦倒,最後的死因令人難以接受······「詩聖」杜甫想必沒有人沒聽說過吧杜甫的一生,雖然窮困潦倒,但是杜甫的胸懷卻異常大。他心繫天下,憂國憂民。當然作為「詩聖」,他的作詩功底更是深厚,給後世留下了不少經典。我國唐代著名的大詩人杜甫,留下了很多的傳世名作,我們小時候在語文課本上經常看到他的詩句,他的《杜工部集》也我國歷史上優秀的詩集作品,那麼這位著名的詩人最後的結局到底是什麼呢?有人說他是因為暴飲暴食而死的?
  • 杜甫為諸葛亮寫的一首詩後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的作品也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對後世影響可謂深遠。晚年漂泊蜀地杜甫仍心系蒼生胸懷國事,為此他特地為諸葛亮寫了一首詩,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 杜甫此詩犯了寫詩的大忌諱,被批味同嚼蠟,讀懂後卻令人佩服得很
    杜甫一生,很少為女子寫詩。
  • 唐代詩人用心寫1首江水詩,力求詞句完美,開篇頭2句即為傳世名句
    中華千古流傳的經典詩歌,讓我們在品讀欣賞時陶醉其中。我們佩服詩人的想像力和文學水平,用詞精準考究,詩句是那麼精練、含蓄、優美,古代詩人對寫作精益求精的態度,值得現在的人學習和借鑑。唐代盧延讓寫有「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還有一位詩人賈島,寫詩經常是廢寢忘食,據說兩句詩用心琢磨了三年才滿意止筆,還激動得淚流滿面。曾因為埋頭苦想「推、敲」二字,和韓愈的馬相撞,在韓愈的點撥下才茅塞頓開,一首經典詩句流傳後世。
  • 杜甫這首詩雄渾開闊,詩聖悽涼地說,千年之後的虛名有何用
    他正是大唐的詩聖杜甫,正是遲暮之年的詩人乘舟離開三峽,來到湖北荊門,一時的心境非常孤寂。杜甫找了一塊乾淨的地方坐下來休息,一邊喝水一邊四處張望。頭頂的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湧動,大江滾滾東流。「多美的夜景啊!可惜我卻沒有心情去欣賞。」船家已經離開,杜甫一個人自言自語。真想抽口煙,可是摸摸口袋,因為急於趕路,竟然忘記把菸袋帶上。
  • 杜甫「以詩為畫」的2首絕句,生動靈秀,躍然紙上,全是千古名句
    蘇軾曾經評價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確,像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等千古名句,的確是如畫一般,讀完便能讓我們在腦海中呈現一幅生動的畫面。其實,不僅王維的詩如此,詩聖杜甫的很多詩,也是如此,詩論家陶虞開在《說杜》一書中便指出了這一特點,說杜甫的很多詩,是「以詩為畫」。我想,能夠滿足這一評價的杜詩很多,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便是他的《絕句二首》,簡單的語言下,充滿了詩情畫意。這兩首詩,作於廣德二年的暮春,當時杜甫漂泊西南,人在四川成都的草堂。
  • 為什麼杜甫被稱為「詩聖」而不是別的稱號,你知道嗎?
    杜甫的詩,貼近生活其次,杜甫的這個稱號,其實也是世人對他和他詩文內容的認可,他的詩是現實主義詩,是為百姓發聲,是站在國家立場,三觀正確的不能再正確的詩,符合時代的核心價值,值得被宣傳百姓心中的聖人,不就是為百姓發聲,為百姓出頭,正能量,價值觀正確且引導眾人前進的人嗎?
  • 李白到底有多了解杜甫?他作詩評價杜甫,和杜甫的自評出奇得一致
    提起李唐詩歌,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始終是李唐詩歌界的名片之一。李白的詩作浪漫豪放,有詩仙的美譽;杜甫筆下的詩作有「詩史」之稱,現實苦情,人亦有詩聖的美名。這二人雖然創作風格不同,但之間的交情可是很深的。
  • 罵李白寫詩差?是杜甫不在了,給你們的勇氣嗎?
    我們知道,李白和杜甫合稱李杜,兩人關係也比較好,杜甫更是李白的粉絲,非常喜歡李白的詩句。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聖,兩人交織千年的情感,也在現代組成了cp。而在千年前,杜甫去世前後,白居易曾寫詩表示,李白的詩十首裡面,沒有一首是好的。
  • 歷史;在唐朝時期,詩聖杜甫一生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大家好,我是筱筱說歷史說,今天帶大家唐朝時期詩聖杜甫的故事,喜歡的可以關注小編或者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哦!歷史上的唐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朝代。很多人都知道在中國歷史盛唐都是非常有名的。而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解的就是唐朝時期的詩人杜甫。杜甫在歷史上被尊為詩聖,而杜甫的詩也是中國歷史上的詩史,杜甫是整個唐朝時期最璀璨的詩人之一。杜甫在一生下來就是在奉儒守官的家庭中。因此在小時候,杜甫的家庭教育是非常不錯的。而杜甫的父親與祖父都曾做過官。雖然杜甫的生下來家庭就非常優渥,但是杜甫的一生卻是過得鬱郁不得志。
  • 六種體裁六首詩,讓你明白詩聖杜甫的恐怖實力!
    而是後人研讀他的一首首詩作之後,感到由衷的欽佩,才公認了這個封號,認為他的詩,已經到了超凡入聖的境界!歷史上寫詩的那麼多,唐朝就有無數大詩人:李白、王維、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為什麼唯獨杜甫是詩聖呢?
  • 遊鞏義杜甫故裡,緬懷「詩聖」,感悟杜甫的一生
    走到近前,環繞杜甫聖象一周,看著這國內最大的杜甫像,據了解,銅像高達九米,是依照壯年杜甫的想像塑造而成。我們也是感慨萬分,詩人生前四處奔波,見證和記錄了大唐盛世下的悲催,為無數百姓的疾苦吶喊,如今,千年逝去,站在詩聖像前,我們感懷詩人的輝煌一生,更值得我們記憶和回憶!
  • 杜甫最崇拜的人
    杜甫最崇拜的人詩聖杜甫最崇拜的人是誰呢?是諸葛亮。在現存的杜甫詩集裡,竟有二十多首詩吟詠或提到諸葛亮,真是傾心仰慕,在中國詩人中找不出第二個。杜甫為什麼這樣崇拜諸葛亮呢?這與他所處的時代及特殊經歷分不開。  在陷唐代於極大動亂的「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顛沛流離,於公元759年舉家逃難來到成都。之後在四川一住將近十年。  杜甫在四川的十年,過的是亡命生活。「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星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 杜甫最精彩的絕句,好多人都會背,卻沒入選唐詩三百首
    要是說起唐朝的詩人我首先想起來的就是李白和杜甫,他們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李白的詩歌極具浪漫主義色彩,但是杜甫則不一樣,杜甫是一個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活著的時候是不怎麼受到重視的,直到死後才開始被承認。你要是問我唐朝最偉大的詩人,那杜甫一定是其中之一。
  • 杜甫半生悽涼,顛沛流離,「詩聖」經歷過了什麼?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我國唐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聖」的杜甫,他的詩被譽為「詩史」。杜甫的一生憂國憂民,一生顛沛流離,那麼杜甫到底經歷過什麼?我們從以下兩點點來說。>安史之亂爆發了,唐朝逐漸從強盛走向衰敗,杜甫不得開始逃難,流落蜀地,饑寒交迫直到安史之亂結束,杜甫思鄉心切,最後死在了歸鄉途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作為一位文學家,能夠獲得如此崇高的地位,除了他的文學成就之外,還有就是他的高尚品格,也正是這兩個因素,從而使得他成為了唐朝最為令人尊敬的詩人。作為唐朝詩歌的扛鼎之人,詩聖杜甫之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一生悲苦,少年時期想博取功名,卻屢試不第。
  • 《全唐詩》四萬多首,論懟人只服杜甫這首,讓人見識高級的發脾氣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雖是多年好友,但在很多人看來,兩人的脾氣卻完全不一樣。從存世的詩作來看,詩仙應該是個脾氣不小的人,被刺史李邕怠慢,他直接就是一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你別瞧不起人。但杜甫不一樣,其詩作沉鬱,所以很多人便認為他的脾氣應該是極好的,性格也是很穩重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杜甫一生存詩1500餘首,在這些詩中他發了兩次火,寫出了兩首千古名作。一次是公元761年前後,看不慣大將花敬定賞樂時用天子的禮制,他寫了首《贈花卿》。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諷刺人能到這個程度,讓人以為是誇人,當真是高明!
  • 他用3年才寫出這2句詩,所有人都說他愚蠢,這首詩卻成為千古名篇
    在這期間,不僅誕生了「鬥酒詩百篇」的「詩仙」李白,更有「會當凌絕頂」的「詩聖」杜甫,還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佛」王維,一系列名家大師在這一時期出現,而賈島卻是他們中間最為另類的一個。也許是與他的人生經歷和時代背景有關係,身處晚唐時期的賈島寫詩與其他人迥然不同,他喜歡逐字逐句地推敲琢磨,經常一首詩定稿要數年之久,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創作風格,後人給他送了個「詩奴」的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