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為諸葛亮寫的一首詩後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2020-12-20 騰訊網

看花開花落,望雲捲雲舒,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即刻啟程和小編一起了解歷史吧!

眾所周知,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又一空前強大統一的王朝,自唐高祖李淵創世開國以來,歷經二十一代君王(享國289年),成為中國歷史上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在唐朝鼎盛時期不僅物質富庶繁華,而且文化也是極其繁榮,著名的詩歌更是發展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成為中華詩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黃金時代。據全唐詩不完全統計,在整個唐朝時期共產生了兩千多位有名望的詩人,近五萬多首詩歌佳作更是讓其冠絕古今,一直被世人傳頌。

現如今人們張口可頌李白,閉口能背杜甫,這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作為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杜甫一生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其詩多是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的傑作,因而被後世譽為「詩史」。杜甫的作品也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對後世影響可謂深遠。晚年漂泊蜀地杜甫仍心系蒼生胸懷國事,為此他特地為諸葛亮寫了一首詩,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作為唐朝著名詩人,杜甫的家庭出身還是非常光鮮亮麗的,他是晉代消滅東吳大將杜預的二十世孫。據《舊唐書·杜甫列傳》記載:「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曾祖依藝,位終鞏令。祖審言,位終膳部員外郎,自有傳。父閒,終奉天令。」也就是說杜甫祖上世代為官,其祖父杜審言更是唐高宗年間進士,因此青少年時期的杜甫過著安定富足的生活。而受家境門風影響,年僅七歲的杜甫就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可以說家境優越的杜甫自幼就受到各種文化藝術的薰陶,這也為他日後的詩歌創作有很大的影響。當時的社會名流看到他的詩詞歌賦,都誇獎他有班固、揚雄之風。由於年少成名,杜甫對自己的前途也是非常自信,所以他沒有像大多數讀書人那樣去考科舉,而是像李白那樣背著一把劍,遊蕩江湖,廣交朋友。青年時期的遊歷生涯也讓其留下了許多名篇,其中像《望嶽》便是他早期的傑作,結尾那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無疑流露出少年時代不平凡的抱負。

天寶六載(747年),年齡已經到了35歲的杜甫才想到進京城求取功名,然而一件偶然的事件發生卻奠定了他一生黴運的基調。原來當時唐玄宗突發奇想詔天下「通一藝者」到長安應試,只要你有一技之長,都可以來應徵,算是唐朝版的「達人秀」。這本來是件好事,但由於這次主持活動的是奸相李林甫,他編導了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結果參加考試的士子全部落選,大詩人杜甫亦在海選的名單上。這也讓他第一次見識到了官場的黑暗與複雜。

雖然杜甫詩歌造詣極高被後人尊稱為「詩聖」,但是杜甫的仕途卻非常坎坷,屢試不第,最終為了謀取功名杜甫竟然客居長安十年之久。杜甫困居長安期間,不斷向權貴投詩,希望得到他們的賞識推薦,但收效甚微。40歲那年,也就是京漂了6年之後,他進獻的《三大禮賦》終於受到了唐玄宗的讚許,命其待制集賢院。可等到分配官職時,主試者仍為李林甫所以他又沒有得到官職,還是只能等候任用。這一等又是數年,直到44歲時才被授了個八品小官右衛率府胄曹參軍。

杜甫京漂近10年,總算還是獲得了一個小官職,比起同時期的孟浩然已屬幸運者了。然而,杜甫上任沒幾天,就爆發了安史之亂,他又失業了。緊接著,潼關失守,杜甫被迫開始了自己漂泊流離的生活,期間他雖投奔肅宗授為左拾遺,但沒過多久卻觸怒龍顏,被貶為負責祭祀、禮樂的小吏。就這樣杜甫幾經輾轉,最後到了成都,在朋友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過著寄人籬下生活。

在朋友的資助下,詩人杜甫總算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而這一時期也是其詩歌創作的高潮,不到兩年裡,竟作詩四百三十多首,佔現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由於成都是當年蜀漢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諸葛亮廟,稱武侯祠。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到蜀中的第二年就探訪了仰慕已久諸葛武侯祠,杜甫對蜀漢丞相諸葛亮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事跡大為稱頌,當即就寫下了一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大詩人杜甫對諸葛亮的推崇可謂非常高,杜甫一生寫了近二十首關於諸葛亮的詩,如《八陣圖》、《閣夜》、《詠懷古蹟五首》等。但是最著名的,也是最經典的就是這首《蜀相》,在歷代詠贊諸葛亮的詩文中,堪稱絕唱。而縱觀全詩,杜甫之所以格外推崇諸葛亮,根本原因在於杜甫自己身上也流淌著一腔熱血,也有一顆「致君堯舜」輔佐之心,但他仕途坎坷,終其一生都未能如願。因此這首詩就更加顯得沉鬱頓挫,對開創基業、挽救時局的諸葛亮是無限仰慕,備加敬重。

《蜀相》全詩所懷者大,所感者深,雄渾悲壯,沉鬱頓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詩中既有尊蜀正統的觀念,又有才困時艱的感慨,字裡行間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懷。尤其是最後14字更是對諸葛亮一生的概括,一句「出師未捷身先死」,讓全詩的意境陡轉直下,讓人悲嘆不已。最後杜甫言「長使英雄淚滿襟」,這不僅是為諸葛亮一人而垂淚,而是為當時無數諸葛亮一樣的空有抱負卻沒功成的人垂淚。這短短14個字,最終因感情真摯,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而作為盛讚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精神的佳作,《蜀相》也被年年入選中學課本,供無數學子誦讀傳唱!

縱觀歷代詩人,確實大多數都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如七步成詩的曹植、賜金放還的李白、生不逢時的李賀、變法失敗的王安石、陷入烏臺詩案的蘇東坡等等,可謂數不勝數。甚至可以說,大凡有才華有抱負的詩人皆命運波折,難以實現理想抱負,唯有寄情詩詞文賦。杜甫雖然官場不得志,但那種立身群眾中,與百姓同憂樂,替人民呼號,為黎庶請命,在這方面他亦是中國知識分子永久的楷模。

最後我們要說,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卻聲名遠播,且對中國文學和日韓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一生心血都用在寫詩上,其詩具有堅實的內容,純真的熱情,深沉的激憤,凝重的格調,從這方面說他又是詩人學習的榜樣。所謂「詩聖」,就是詩歌領域的聖人,中國三千多年詩歌史上得此殊榮的只有杜甫一人。杜甫死後其詩被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宋朝時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等人也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可以說杜甫的詩,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範圍的影響。

隨風來,隨風去。回憶往事,歷史的記憶揮之不去。今天的歷史之旅到此結束了,期待與大家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作為唐朝詩歌的扛鼎之人,詩聖杜甫之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一生悲苦,少年時期想博取功名,卻屢試不第。晚年時,他在朋友的幫助下終於結束了漂泊的生活,得以在成都定居下來,並建起了自己的「杜甫草堂」。而在這個時期,杜甫也拜訪了成都的武侯祠,第一次祭拜到了自己的偶像諸葛亮。
  • 賀知章最快樂的一首詩,年年入選小學課本,老師強調必背古詩
    在大唐的詩人中,賀知章應該算是最幸福的一個,他沒有李白的鬱郁不得志,也沒有杜甫為生計困擾,他不像其他詩人一樣遭貶謫,他是武則天時期的狀元,也是浙江歷史上記載的第一個狀元,從他考中狀元後,仕途就一直順順利利,連後來的唐玄宗也很優待他,在他86歲致仕後,還讓太子率百官送行,更親自為他兒子取名,可見賀知章多麼簡在帝心。
  • 小學課本中最經典的一首秋思詩,僅僅四句,卻如千言萬語!千古流傳,成為千古名句
    這些經典的秋思之作大家都曾在中學課本中學習過,今天咱們便來溫習一首小學課本中的一首秋思唐詩。這首詩可以說是小學課本中除《靜夜思》外最經典的一首秋思,短短四句,卻寫地猶如有千言萬語:秋思唐·張籍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說起唐代詩人張籍,還有一段頗好笑的趣聞。
  • 古人寫諸葛亮的詩,這一首被視為壓卷之作,讓李白杜甫黯然失色
    但他卻以難以置信的毅力,硬是抗住了皇權的誘惑,始終如一盡忠報國,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的第三個特點,也最能擊中人的淚點:他是一位壯志未酬的悲情英雄。他胸懷經天緯地之才,但卻偏偏被局限在蜀國這樣一個弱小割據集團中,雖然費盡移山心力,也未能扭轉蜀國的敗局,一生王圖霸業總歸成空,千年之後仍然令人感慨不已。
  • 杜甫晚年的一首詩,最後一句是千古名句,讀後讓人倍感孤獨
    二十幾歲的杜甫去了北方,他登上泰山高呼「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他也遇到了自己的偶像李白,一起遊山玩水,一起喝酒,享受了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也許是性格不好和運氣太差,當苦難來臨時,杜甫的人生徹底改變了,他皺起的的眉頭再也沒有展開過。他的這首《旅夜書懷》好像杜甫人生的自畫像,寫在人生的晚年,一次飄零的路上。《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 李商隱最令人絕望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一句神來之筆
    李白的標籤是浪漫,杜甫的標籤是沉鬱,白居易的標籤是通熟易懂,王維的標籤是空靈,李賀的標籤是奇絕,而到了李商隱身上,卻被掛上了一個「情聖」之名。李商隱的情詩是唐詩一絕,從「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到「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用一首首絕美情詩,像世人證明了個道理:感情經歷不豐富的直男,也是懂情的。
  • 杜甫最經典的一首五言律詩,頷聯是千古名句
    引言今天小樓要精讀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這首詩是杜甫寫懷親詩中的經典名篇。思親懷友,是古典詩歌中最常見的題材,題材常見,寫的人就多,要寫好這類詩,就要不落俗套,力避平庸。杜甫這首《月夜憶舍弟》,手法匠心獨運,語言出神入化,故能成為這類詩歌中的千古名篇。
  • 一首描寫泰山的詩,中學就學過,最後兩句成了千古名句
    在詩人杜甫的眼中,泰山又是什麼樣子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品讀一下,杜甫寫的這一首描寫泰山的詩《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這一句是詩人第一次見到泰山的時候發出的感嘆,被泰山的雄偉壯觀和高大挺拔所折服,不由得生出一種仰慕之情。從齊國和魯國的邊境之外,遠遠地就能看見你滿山的綠色。這句詩在描寫泰山不但植被很豐富,而且高大挺拔。
  • 王維最簡練的一首詩,雖然寫得很普通,但卻是年年入選小學課本!
    王維,盛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的成就也是足以媲美李白和杜甫,還被後世稱為「詩佛」,作為一位偉大的詩人,王維的很多作品那是膾炙人口。其實王維的詩作裡,也有一些很簡練的作品,這些作品雖然看似寫得很普通,但是年年入選小學課本,成為了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作品,譬如他的這首《畫》,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這首詩通篇寫得活靈活現,更是把一幅畫中的景色,以一種充滿詩意的方式描繪的極為生動。
  • 杜甫讚美諸葛亮的一首詩,曾被乾隆皇帝高度讚美!
    杜甫入蜀之後,對諸葛亮的濟世之才情有獨鍾,寫下了多首關於諸葛亮的詩歌,這首詩寫於杜甫初入夔州的時候,他在憑弔相傳由諸葛亮所創的八陣圖遺蹟時即興創作了本詩。這首詩的內容,既有對諸葛亮功績的全面概括和總結,也有對諸葛亮軍事成就的高度讚美,還有對諸葛亮失誤之處的客觀評價。
  • 47歲的杜甫與老友久別重逢,寫下一首感人的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正因為如此,杜甫在無意間與二十多年未見的老友重逢時,驚喜無以復加,並寫出一首動情的千古名篇《贈衛八處士》。公元759年的春天,47歲的杜甫因為為求情,肅宗不喜,將其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負責祭祀、禮樂、學校、選舉、考課等事。杜甫心中非常失落的去華州赴任。
  • 二流詩人寫的一流詩,入選小學課本,不少家長卻認為不適合孩子讀
    鄙人的觀點是,所謂減負減的是負擔,如果說作為幾千年文化載體的詩詞,都說成是孩子的負擔,那不但是對文化的不自信,更是太小瞧孩子們了。入選小學課本上的古詩詞,其實只有幾十首,要知道光《全唐詩》共有4萬多首,可見這幾十首有多精華,隨便拿出一首都算得上是經典。
  • 「千裡鶯啼綠映紅」年年入選課本,大文豪指出第一個字就用錯了
    1000多年前,詩佛王維寫了首經典五律,詩名叫《使至塞上》,其中有一句千古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詩寫得美不美?美!但卻硬是有人挑出了它的毛病。先是有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借香菱之口表示:「從來沒有見過煙是直的,大漠上風沙那麼大,怎麼可能孤煙直」。後又有物理學高材生表示:「落日都是扁的,沒有圓落日一說,這與物理折射有關」。
  • 杜甫平時低調,關鍵時候寫首得罪皇帝的詩,40字就有兩個千古名句
    真的能用上為人低調這個詞的大詩人,大概只有杜甫了。如果按人物性格來看,杜甫頗有點兒如今的IT技術男的感覺。他為人話不多,行事穩重,看見好友李白做人太張揚,他還專門寫了句「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來勸他。不願飛揚撥扈,就是杜甫的性格。但再悶的技術男,到關鍵時候該出手時,也還是得出手,杜甫也一樣。
  • 一首出神入化的唐詩,300多年後一晚輩改寫,竟成流傳千古的經典
    年年入選小學課本的唐詩就那麼幾首,詩王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詩人宰相李紳的「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初唐四傑駱賓王的「鵝 ,鵝,鵝,曲項向天歌」,當然還少不了這首賀知章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張九齡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稱讚不已!
    或用月亮表達孤獨,如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或用月亮表達思念,如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或用月亮表達離愁,如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總之,有關月亮的古典詩詞數不勝數。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著名詩人張九齡很經典的一首詩《望月懷遠》,來看看他是如何用月亮來表達思念之情的。
  • 蘇軾入選課本之作,其中一千古名句很多人經常掛嘴邊,卻搞反意思
    而本期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贈劉景文》,也是一首治癒系經典。這首七絕是蘇軾寫給好友劉景文的。當時蘇軾在杭州任太守,初見劉景文便十分賞識,稱其「慷慨奇士」,多次向朝廷舉薦他,終於這位落魄半生的58歲才子被升了官。感慨萬千的蘇軾便贈了這首詩給他,短短28字成一首千古絕唱,年年入選小學課本。而其中一個千古名句很多人雖然經常掛在嘴邊,卻搞反了意思。
  • 慈禧的文學造詣不凡,她寫了一首詩,其中一句成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也正應為這樣,慈禧在文學方面的造詣被她的政治手腕掩蓋,很多人都不關心慈禧留下什麼作品,她懂些什麼等等,但是我們想像,他作為八旗女子,能夠在皇帝的選秀中脫穎而出成為貴人,自認是琴棋書畫都有很深的研究,其實他有一句成了千古名句,而且很多人都會念。
  • 「一將功成萬骨枯」:16位不出名的詩人,寫出了16句千古名句
    你一定會背「一片傷心畫不成」,可是你不知道他的作者叫高蟾。在歷史上,有太多這樣的詩人了,可能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姓名或生平,但他們的名句卻千古流傳。今天,隱娘來總結這樣一些詩人,詩人不出名,寫出的詩句卻千古流傳。
  • 杜甫一首「罵人詩」,短短4句話,不帶一個髒字,後兩句你經常用
    就像我們現在說的,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唐朝的大詩人杜甫,我們的詩聖寫過的一首詩。杜甫的一首諷刺力作,罵人於無形之中,以至於讓很多人都以為是誇人的,就是這首《贈花卿》。《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首詩曾被多次選入中學課本,相信大家都在學生時代背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