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詩人寫的一流詩,入選小學課本,不少家長卻認為不適合孩子讀

2020-12-11 美詩美文

近年,關於小學課本上的古詩是不是應該刪除,成為家長和教育專家們頻繁討論的話題。認為該刪的是覺得孩子課業負擔過重,古詩對於生活的現實意義並不大;認為不該刪的則是覺得古詩詞是文化瑰寶,在下一代失去傳承是種悲劇。

鄙人的觀點是,所謂減負減的是負擔,如果說作為幾千年文化載體的詩詞,都說成是孩子的負擔,那不但是對文化的不自信,更是太小瞧孩子們了。

入選小學課本上的古詩詞,其實只有幾十首,要知道光《全唐詩》共有4萬多首,可見這幾十首有多精華,隨便拿出一首都算得上是經典。但在這幾十首詩中,有一首卻成功地引起了不少家長的注意,這首詩就是《遊園不值》。

此詩作者是宋代詩人葉紹翁,沒有這首詩葉紹翁在文寺壇只能算是二流詩人,因為這首一流的詩作,他一詩成名。但這首年年入選小學課本之作,卻被不少家長認為不適合孩子們讀,原因就在詩的最後一句上。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

《遊園不值》宋.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這是一首頗有閒情逸志的七言絕句。江南二月,詩人乘興而遊,路過一家小院,準備進園賞花。但久扣院門卻無人應答,詩人覺得這定是主人怕外人踩壞園中青苔。正在他鬱悶之時,卻見牆頭一枝紅杏早已長了出來,於是發出了「春色滿園關不住」地感慨。

這首詩其實模仿的是陸遊的名句「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只是在陸遊的詩中,遮住春色的是楊柳,而不是院牆。與陸遊詩相比,葉紹翁此作不但更加活潑靈動,而且更為含蓄動人。

詩的一、二句寫自己打算遊園卻因門不開而掃了興,這是欲揚先抑的寫法,為後兩句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做準備。不開門是實寫,想像對方是憐羿蒼苔是虛寫,虛實相見讓全詩別有一種風趣。

三、四兩句是流傳千古的名句。詩人用以小見大的方式,出牆的紅杏也是所謂的一枝春,它是滿園春色的代表。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將出牆當成紅杏的意願,這也是滿園百花的願望,這種源自自然的生命力,關是關不住的。這是這首詩的哲思。

事實上,「紅杏出牆」的意向不只是葉紹翁一人使用過,溫庭筠、吳融、張良臣等人都有過,而且都是褒義詞,象徵著美好的春天。但這7個字傳著傳著,不知何時就成了貶義詞,也成為了壞女人的代名詞,令人噓唏不已。

至於這首詩是不是適合孩子們讀,鄙人的觀點是正因為被誤傳,所以孩子們需要知道詩的本意是什麼。他們需要有自己的辨別和欣賞能力,這也是古詩詞需要傳遞給孩子們的美的享受。

千年詩詞,不是孩子們的負擔,而是他們的文化歸屬,這一點任何時候都是需要的。當我們抬頭仰望月亮時,想到的是李白的《靜夜思》和蘇軾的《水調歌頭》,那一汪月色立刻化身成了思鄉的代名詞,這就是屬於我們的心靈歸屬。大家覺得呢?歡迎討論一、二。

相關焦點

  • 小學課本上的一首情詩,有家長覺得不該入選,不少老師要求背全文
    小學課本上的古詩,歷來都受到不少家長的關注。哪些詩該入選課本,想來教育專家們也是很為難的。入選的古詩,至少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才能讓大家都滿意。首先,作品難度不能太高,比如《詩經》中的詩作雖然夠經典,但生僻字、通假字太多,顯然就不適合孩子們讀了。其次,必須是多數名家都認為夠經典的作品。光是《全唐詩》就有四萬多首,再加上其它各朝各代的作品,經典確實是太多了,所以入選課本的作品必須是經典中的經典。
  • 「山外青山樓外樓」入選課本多年,有家長卻建議刪除,為何?
    古典文學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所以中、小學課本中,這部分內容是一個重點,每年語文高考中它也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但是,近幾年,很多人卻覺得古典文學中的很多內容不適合孩子們讀。北大教授秦春華先生公開發表觀點,認為《西遊記》、《紅樓夢》等不適合孩子們讀,建議家長們和老師們不要再逼他們。
  • 有家長建議課本刪除「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為何?
    什麼樣的詩詞適合孩子們讀?這是一個很令人頭疼的問題。很多古典詩詞,雖然意境優美,但卻並不一定適合咱們今天的孩子。
  • 不少經典古詩被刪,但周杰倫《蝸牛》卻穩穩地入選課本,憑什麼?
    然而這些年,一邊是諸葛亮《出師表》等經典名作被刪,但是另一邊卻是歌手周杰倫的《蝸牛》以詩歌的形式穩穩地入選課本,這曾讓很多人不能理解,很多人心裡在問:憑什麼?周杰倫的《蝸牛》入選課本這個事,其實早在幾年前就有人提出來。後來經核實,雖然入選的課本並不是語文主體課本,而是小學三年級的泛讀課本,但這個泛讀課本也是學校必發、學生必讀的課本,同時它也是考試要考的部分。
  • 王維最簡練的一首詩,雖然寫得很普通,但卻是年年入選小學課本!
    同時他的詩作也是極為抒情,而且還充滿了深刻的禪理,這也正是王維詩作最獨特,也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所以讀他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唐詩最為靈動的一面。其實王維的詩作裡,也有一些很簡練的作品,這些作品雖然看似寫得很普通,但是年年入選小學課本,成為了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作品,譬如他的這首《畫》,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12歲輟學養豬的詩人,詩入課本被質疑,高曉松:我是他的鐵桿粉絲
    大詩人張清華表示:「顧城文本的影響力幾乎超過了所有當代詩人,這是我們無法將他繞開的理由」。是得,提起現代詩,顧城是同行們沒法忽略的人。這樣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詩人,他的詩作到底是否應該被選入語文課本,其實一直來都是很多人爭議的問題。
  • 有家長建議李賀《雁門太守行》移出課本,只因最後7個字,有理嗎
    其實關於課本中一些經典文學作品是否該刪的問題,不只是丁老師一個人提出過自己的觀點。大詩人席慕蓉女士表示《愚公移山》沒有環保精神,應該被刪,也受到了網友們的指責。陝西教授胡覺照認為《出師表》體現的是愚忠,也應該被刪除。個人認為,這些教授和詩人願意關注教育,是很好的事。
  • 賀知章最快樂的一首詩,年年入選小學課本,老師強調必背古詩
    「吳中四士」、「仙宗十友」、「飲中八仙」是人們對於一些有名詩人的合起來的稱號,也是對詩人們才華的一種認可,然而,這三個稱號中,都有賀知章,他還是「飲中八仙」中的第一位,比李白還要好酒,杜甫說他就算喝醉跌到井裡,恐怕也能在井底睡著,可見賀知章的酒品和他的詩品一樣廣為人知。
  • 王維這首詩常年收錄小學課本,但作者卻是存在爭議,認為另有其人
    王維是盛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他寫過了很多非常優美的山水田園詩,而且他的很多詩作,不僅收錄在了一些比較經典的詩集裡,同時也頻頻地入選課本,例如他最為經典的一首《畫》,則是時常會出現在課本裡,但是這首詩,卻是一直陷入了版權之爭,有人認為這首詩的作者是另有其人,並不是王維,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每年都入選小學課本,成為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而我們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唐詩那一份獨特的韻味。儘管唐朝有無數的詩人,但果要論細膩的話,大概沒有幾人能夠與之相比。王維的很多詩也都是膾炙人口,一些比較經典的作品,更是還時常會入選我們小學的課本,譬如他的這首《畫》,便是一首極為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寫得很是簡練,也很是直白,只不過是描寫了一幅畫,卻是同樣的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樣沒有高超表現手法,但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對於事物的細膩的觀察,則是令人讚嘆不已。
  • 新版小學語文課本,為什麼還是不盡如人意?
    老人教版主編顧振彪認為,關鍵還是在於老師。老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尤其需要改革,教材只是一個配件。書評君採訪了江弱水、葉開、藍藍、郭初陽等幾位長期關注語文教育領域的人,他們是語文教育的親歷者,也是關注者。關於目前語文課本的瑕疵、課文對原文的修改,以及語文教育中的教師和家長等話題,他們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 李清照《聲聲慢》,老師要求背誦,為何很多家長卻覺得孩子不該讀
    另一些更為偏激的家長或專家們,則直接建議把不合適的詩詞古文都刪了:《出師表》是愚忠,該刪;《愚公移山》不環保,該刪;辛棄疾《破陣子》也愚忠,該刪。這麼多經典作品,若是因為「不合適」3個字就刪了,確實太可惜了。所以筆者一直認為,對於任何一篇經典詩詞古文,咱們都應該理性思考其中的精神內核,不能鑽牛角尖。
  • 有學者建議李清照這詞收入課本,但因為其中兩個字一些家長不同意
    可是這樣一位才女,入選課本的作品卻並不多。小學課本中僅有《夏日絕句》;初中課本有《如夢令》和《漁家傲》;高中有《聲聲慢》和《一剪梅》。這些作品裡,還包括了選修的。千年來,我們才得了這麼一個李清照,只有這麼幾首作品入選課本,顯然不能讓一些李清照迷們滿意。別的不說,至少有一首詞他們認為是應該入選課本的,因為它是李清照的巔峰之作, 這首詞就是《醉花陰》。
  • 課本已刪除《孔雀東南飛》,那可能會讓女生恐婚的《氓》為何不刪
    萬一家長和老師管了孩子的早戀問題,那他們會不會有樣學樣,這樣的文章放在課本中叫家長如何放心。 也有人認為不該刪:這篇文章和《木蘭詩》並稱為樂府雙璧,歷代文人都對它推崇備至,更有人稱其為古今第一絕作。這樣的作品都無法進入課本,對孩子們來說肯定是一種損失。
  • 滬小學語文課本或"瘦身" 周杰倫歌曲入選教材
    近日,周杰倫歌曲入選語文出版社的小學語文教材,再次引發人們對小學語文教材的關注。昨日,記者從上海有關部門獲悉,上海小學並不使用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教材,而上海也正在醞釀新一輪的語文教育改革;今年9月上海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可能「瘦身」,此舉可使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負擔減輕。
  • 高中生讀「人生若只如初見」,被家長狠狠訓了一頓,老師也被批評
    經典雖不容置疑,但對於它們中的很多是否真的適合中、小學孩子們讀卻是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問題。《三字經》、《弟子規》近幾年一直很火,但不少大牌教授都認為讀它們沒什麼益處。除此之外,《出師表》是愚忠不適合孩子們讀,《愚公移山》不環保也不適合,等觀點也十分盛行。
  • 著名詩人劉章辭世,其美文《搭石》,入選部編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本
    劉章是鄉土詩人。他生活底蘊深厚,擅長寫詩歌,無矯揉造作與趕時髦之嫌,有感而發,聲情動人,其作品樸實、向上、博大,讀起來抑揚頓挫,起伏跌宕,朗朗上口,回味無窮,形成了他自己的世術風格。 他遣詞用句嚴謹,擬人喻事貼切,粗獷與細膩得當,可謂自成一家。
  • 廣州小學語文課本大變臉:先識字再學拼音,增加不少兒童詩
    新版教材增加不少兒童詩 以往,小學新生在語文課上第一大攔路虎便是拼音,不少家長表示為了讓孩子學好拼音,「貓媽」「羊爸」也不得不變成「虎媽」「狼爸」。新版教材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長對孩子學習的壓力。8月22日,南都記者在廣州購書中心看到,新版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圖文編排疏落有致,版面比舊版教材要大些。
  • 「山外青山樓外樓」入選課本多年,有家長提議刪除,這首詩又咋了
    於是近年來,課本中也出現了多次的刪刪減減,朱自清的那篇《荷塘月色》也是屢屢遭受質疑,有專家稱,其中有描寫荷花的經典語句「如出浴的美人」被指不適合學生讀。由於現在家長多半會伴隨著孩子一起學習,因此家長也經常提出自己的看法,對於古典詩詞中那些不好的東西,家長們也經常會議論一番,雖然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但各抒己見也不失為一種好的學習氛圍。
  • 同樣是魔幻小說,為什麼《哈利波特》入選課本?莫言的小說卻不行
    據悉,《指導目錄》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由英國作家J.K.羅琳所著書籍《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入選其中,分類為文學,推薦學段為小學5年級至6年級。這讓很多家長感到意外,在家長們的眼中,這本書是魔幻小說的題材,和我們傳統心目中的語文課外書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