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這首詩常年收錄小學課本,但作者卻是存在爭議,認為另有其人

2020-12-18 塵世曉書僮

王維是盛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他寫過了很多非常優美的山水田園詩,而且他的很多詩作,不僅收錄在了一些比較經典的詩集裡,同時也頻頻地入選課本,例如他最為經典的一首《畫》,則是時常會出現在課本裡,但是這首詩,卻是一直陷入了版權之爭,有人認為這首詩的作者是另有其人,並不是王維,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說起《畫》這首詩,應當說是唐詩裡流傳最為廣泛的一首詩,而且寫得極為生動,也非常的優美,作者只是對一幅唯美的山水畫,以此為題,從而寫出了一首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這首詩最大的一個特點,那就是描寫的很自然,讀來更是朗朗上口,相信也是很多人最早接觸的詩作之一。

《畫》唐代:王維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這首詩用詞極為講究,同時也非常的簡練,只有四句,一共才不過二十個字,但是詩人卻是把一幅原本,沒有任何氣息的畫,給描寫的活靈活現,這也正是詩人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明明只是一幅很普通的山水畫,可是詩人以一種極為優美的語言,把這樣的一幅給寫活了。

那這首詩其實就是王維所作,但是有的人則是認為,此詩是由北宋一位不知名的高僧所作,這樣的說法並不準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一個情況,那主要的原因,就是這首詩,並沒有收錄在王維的詩集裡,從而也就造成了這首詩的作者存在爭議,讓人們不知道此詩的作者到底是誰?

而且這首詩從詩風上來說,也的確是不太像王維的詩,但從一些古籍中,我們知道這首詩是也並沒有收錄在了王維的詩集裡,但是現在被認為是一首無名氏所作,可是有的書籍裡,卻又是把這首詩歸類到王維的名下,其實無論這首詩到底是不是王維所作,那都是一首值得一讀讀的作品,而且描寫的極為生動,讀來更是讓人讚嘆不已。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僅僅是這開頭的兩句便是令人讚嘆不已,而且描寫的很是傳神,明明只是一幅畫,但是詩人卻是別出心裁,寫出了新意,而且寫得很是傳神,讓人即使是面對於一幅,也是能夠感受到詩作中,所傳遞出來的那種細膩,以及生動之感,這也正是這兩句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另外這兩句詩,寫得也很是直白,人們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最後兩句詩人進一步描寫了自己看到的畫面,並且描寫的更為生動,春天明明是已經過去了,可是花卻是依舊還在,並且永遠也是不會凋謝,人們走到近前,那鳥卻是並不會受到驚嚇。這兩句寫得入木三分,把畫中的美景,以一種充滿詩情畫意的方式,描繪的淋漓盡致。

這首《畫》雖然存在著爭議,但是個人認為,應當是屬於王維的作品,也只有王維這種看淡了世事,才能夠寫出如此唯美的詩作來,並且描寫的很是傳神,雖然只是一幅畫,但是詩人通過畫來表達自己對於人生的解讀,這樣的一種描寫,立馬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一首難得的畫作。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首詩能夠時常收錄小學課本的原因,主要是它太過於經典了。

相關焦點

  • 解讀王維《畫》:被選入小學課本的一首詩,作者卻一直存在爭議
    人教版和滬教版小學語文都在一年級課本中收錄了這首詩。甚至這首詩可以作為一個謎語,而詩的名字《畫》則是謎底。這首詩從字面上看,描寫的是自然景物。使人在讀詩的同時,不僅感受到的是一幅畫面,還有將人帶入畫面裡去感受風光的韻味,節奏清晰,韻味十足,讀起來琅琅上口,也極易背誦,能被選作小學一年級課文作為啟蒙性的詩歌,是有其精髓和道理的。但這樣著名的一首詩,作者卻一直沒有定論。一說是唐代王維的詩。
  • 《畫》這首詩的作者,到底是不是王維?王維的詩集中有這首詩嗎?
    實際上,關於《畫》到底是不是王維所作,目前來說還真的是比較有爭議的。有很大一部分人並不認為它是王維所作的詩。 二、《畫》的作者 如果大家記憶力再好一點的話,可能會想起來關於小學課本上《畫》這首詩的更多細節之處。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大家還記得,自己在上小學語文課的時候,或者翻語文課本的時候,讀到的第一首詩是哪一首嗎?懵懵懂懂的少年時代,走進陌生的校園,見陌生的小朋友,學習世界上早已存在的陌生的知識和規則。第一次接觸到詩歌這種東西,應該是會在心中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的吧。
  • 王維流傳很廣的一首經典,小學課本只收錄一半,另一半也挺有意思
    小學課本中收錄的詩不過百首,但《全唐詩》中卻有4萬多首詩作,所以被收錄的一定是詩中精品。而在年年入選小學課本的詩中,王維的《畫》則是這些精品中不容錯過的一首。但近些年,這首詩卻讓文史專家傷透了腦筋。有人提出這首流傳很廣的詩作者另有其人,因為無論是《全唐詩》還是王維的詩集中都沒有這首詩,所以不但不是王維所寫,甚至根本不是唐詩。目前部分人認為這首詩出自南宋高僧人川禪師,是他在註解《金剛經》時所寫,目前小學課本收錄的4句也只是全詩的一半,後面還有4句。於是在作者還沒有被證實前,這首詩在不少地區的課本上暫被標為佚名作者所寫。
  •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作者是否另有其人?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作者是否另有其人?在物質匱乏、階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古人用他們的智慧創作了很多經典不衰、難以超越的作品,各朝各代湧現了一批批才華橫溢、才能突出的詩人、詞人,比如今天所說的青蓮居士李白。
  •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這首詩是王維寫的嗎?
    本文作者:納蘭春蠶很多朋友都讀過這樣一首詩,簡單來看是首謎語詩,謎底是「畫」。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首詩被收錄在不同年代的人教版、語文版(A版)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裡,同一首詩在不同的教材版本中竟多達三種作者署名!署名一:佚名。這樣處理本來不會有任何問題。但可惜「人閒生是非」,就有這麼一群沒事找事的教材編纂者,非要給這首詩冠上具體的作者名。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每年都入選小學課本,成為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王維的很多詩也都是膾炙人口,一些比較經典的作品,更是還時常會入選我們小學的課本,譬如他的這首《畫》,便是一首極為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寫得很是簡練,也很是直白,只不過是描寫了一幅畫,卻是同樣的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樣沒有高超表現手法,但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對於事物的細膩的觀察,則是令人讚嘆不已。
  • 唐朝無名修鍋匠,卻寫出經典「兒童詩」,常年入選小學課本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首「兒童」詩同樣如此,作者的名字也許你沒聽過,但是這首詩你一定背過,堪稱千古絕唱。這首詩名為《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這首詩的作者名為胡令能,說來也許很多人都不信,寫下這等千古名作的胡令能原本只是個普普通通的修鍋匠。
  • 王維最簡練的一首詩,雖然寫得很普通,但卻是年年入選小學課本!
    同時他的詩作也是極為抒情,而且還充滿了深刻的禪理,這也正是王維詩作最獨特,也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所以讀他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唐詩最為靈動的一面。其實王維的詩作裡,也有一些很簡練的作品,這些作品雖然看似寫得很普通,但是年年入選小學課本,成為了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作品,譬如他的這首《畫》,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這首詩原本是一首歌詞,卻收錄在《全唐詩》,作者至今成謎有爭議
    ,但是他由於做了一個夢,有一位神仙,把一本書放在了他的肚子裡,於是他就會寫詩了,相信有一首詩大家都非常的熟悉,那就是他的《小兒垂釣》,這首詩寫得生動有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那麼除了上面所舉得例子之外,唐詩裡還有一首非常特別的詩作,同樣的也是充滿了傳奇,而且這首詩也是作者成謎,直到現在還存在爭議,那便是《金縷衣》,這也是一首非常經典的詩作,其實這首詩原本就是一首歌詞,但是由於太過於經典,還收錄在了《全唐詩書》。
  • 近年才出現在小學課本裡的詩,作者名氣不大,最後5個字卻夠驚豔
    小學課本裡的古詩不多,因為既要簡單易懂,又要有極高的審美價值,這樣的古詩本身就不會很多。而近幾年才出現在小學二年級課本中的《舟夜書所見》,就是這樣一首難得的好詩。這首詩的作者名氣不大,是來自清代的文人查慎行。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題目僅僅一個字,卻唯美至極!
    這句話可以說是對王維的才華和成就最好的總結,王維的山水詩自有一番詩情畫意,藝術性甚至高於李杜,而且他還是一位畫家,工於山水花鳥,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被讚譽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王維還精通音律,擅長篆刻,還是書法名家,可以說王維是盛唐少有的藝術全才!而他成就最高的便是詩和畫,其山水詩與山水畫可謂相得益彰,妙處便在於「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王維很美的一首詩,全詩僅20個字,很多人會背卻不理解
    從中可以看出,王維對能將景色描繪得如詩如畫,讓人沉浸在美妙的意境中。比如《山居秋暝》中的那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至今讓人回味無窮。小學教材上有王維的一首詩,名叫《畫》,是一首很美的詩。全文只有20個字,很多人都會背但卻不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詩。
  • 一年級語文,為什麼課本裡這首詩裡的字和以前不一樣?家長有迷惑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課本裡編錄有一首《一望二三裡》的古詩: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首五言詩短小精煉,讀起來琅琅上口,描繪出陽春三月,詩人在鄉間野外看到的怡麗春光和迷人的風物,表達出詩人的閒適和享受生活的樂觀態度。
  • 王維最唯美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0個字,但是怎一個美字了得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辛夷塢俗稱木末芙蓉花,南方各地都有普遍種植,這種植物開出來的花有深紅,也有淺紅,每當到了開花的季節,那綻放出來的花朵非常漂亮,而這王維所居住的終南山就有很多這種花,所以他在觀察了這種花之後,寫下了這麼一首經典之作,整首詩從開篇一直美到結尾。
  • 《唐詩三百首》收錄哪位詩人的詩最多?
    詩歌作為唐代的主要文學形式,至今流傳下來的詩作有五萬多首。在唐詩的普及和流傳過程中,歷代唐詩選本不計其數,其中流傳最廣的要數成書於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的《唐詩三百首》。其作者為蘅塘退士,其選詩標準為「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優要者」及「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即所選擇的唐詩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同時是雅俗共賞的篇章。那麼,標準這麼高,哪位詩人入選的詩作最多呢?第一名,杜甫(詩聖):共收錄了 39 首。
  • 王維兩首詩總共才四十個字,卻寫出了內心完美的孤獨
    我們都喜歡讀王維的詩,因為他的詩做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畫面感很強,所描寫的景物非常接近現實生活。因此在小學課本裡,甚至在幼兒的蒙學讀物上,都能看到他的很多作品。又因為詩作多是五言,多是絕句,所以短小精悍,易懂易記。
  • 流傳千古的五言名詩「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作者或另有其人
    這是我們在小學課本裡就學過的一首五言詩《登鸛雀樓》。鸛雀樓在今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是一座氣勢宏偉的仿唐建築,曾為軍事戍樓。後來有許多文人登樓望遠,寫下不朽的詩句,使得鸛雀樓聞名遐邇。詩人登高望遠,一輪紅日漸漸沉落進連綿不斷的群山中,目下,黃河滔滔,奔湧而去,流入大海。後兩句」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 乾隆共寫四萬首詩,我認為一首都不可選入《小學語文課本》你說呢
    乾隆一生寫四萬首詩,我認為一首都不可選入《小學語文課本》你說呢總體分析認為:乾隆寫的詩一首都不可以選入《小學語文課本》您的問題我將從以下兩方面來解答:第一部分:乾隆一生作詩四萬首更絕的是,他居然能把平均七分鐘寫首詩這事,也寫成詩&34;。2.所以有人統計:&34;這不是詩,而是生活日記。3.這也叫詩嗎?這能叫詩嗎?這敢叫詩嗎?
  • 清代高鼎有幾首詩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為何說古詩《畫》並不完整?
    這首詩據說是高鼎晚年閒居上饒所作,頭兩句描寫了江南仲春二月的明媚風光,萬物生長,青草最先,動物活動,黃鶯最急,江南春來早,二月已是楊柳依依,雲煙嵐氣讓人陶醉,這二句從選用意象來說並無出奇之處,唐宋人也常用之,但幾個意象組合起來卻頗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