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流小說堪比「天書」?其實也沒那麼難懂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在小說的眾多類型中,意識流小說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與一般的小說不同,意識流小說注重描寫人的心理或主觀意識,因此往往邏輯性不強,讀起來令人感到混亂、晦澀,有些讀者更是把它比作「天書」般難懂。

意識流小說之所以難懂,是因為其文學觀念背後有著大量的哲學和心理學支撐,不了解哲學或心理學的人看起來就比較費勁。因此,要想讀懂意識流小說,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其背後獨特的哲學和心理學支撐。

何為「意識流」

「意識流」這一概念最初是心理學術語,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來的:

「意識就其本身而言並非是許多截成一段一段的碎片。『鏈條』或『系列』之類的字眼都不能恰當地描述意識最初呈現出來的樣子。它不是片斷的連續,而是流動的。用『河』或『流』這樣的比喻才能最自然地把它描述出來……我們就稱它為思想流、意識流或主觀生活之流吧。」

法國現代哲學家亨利·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和心理時間觀直接構成意識流小說的哲學背景。柏格森主張人的主觀精神是一種內在的「綿延」的狀態,是一種處於不斷變化之中的意識流程,「連綿不斷」是人的意識與精神活動的主導特徵。

同時,柏格森又提出了「心理時間」,他的哲學中的「時間」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體現在鐘錶刻度上的物理時間,而是一種心理意義上的時間。作為心理時間,它與人的流動流動的、綿延的意識融為一體,不可分割。這一切都為意識流小說中的時間形態的主觀性、意識的綿延性和心理的流動性等等小說圖景,提供了基本的哲學依據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則構成了意識流小說的心理基礎。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領域劃分為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三種結構形態,認為其中的「無意識」是處於意識最底層的廣大的區域,它是一片充滿著盲目衝動的黑暗域,深埋著人的本能、欲望與衝突。

人的夢就是無意識的間接反映。人在夢中的時候,飽受壓制的欲望和本能便通過變形的象徵方式浮現,從而人的夢便成為壓抑的欲望的一個宣洩渠道,使人在日常生活中難以滿足的欲望得到補償性與替代性的滿足。這就是弗洛伊德的釋夢學說,它與無意識學說一起,深刻地影響了意識流小說的創作理念,構成了意識流文學的心理學基礎

亨利·柏格森

弗洛伊德

意識流小說的界定

1918年,梅·辛克萊在評論多蘿西·理查遜的小說《旅程》時最早把「意識流」這一術語引入了文學評論,此後,作為一個文學術語的「意識流」創生了一種獨特的小說文體

按照弗洛伊德的分類,意識活動可分為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意識流小說描述的所謂流動的意識到底是指意識的哪個層面在理論界有很大分歧

有的理論家認為應該指意識的全部層面,這樣法國作家普魯斯特的長篇巨作《追憶似水年華》就被看成意識流小說。而另外一些理論家則認為意識流小說流派應側重於描繪前意識和無意識,這樣一來,普魯斯特又被驅逐出了意識流小說流派

在學術界,兩種觀點中更佔主導地位的是後一種。美國文學理論家漢弗萊是後一種觀點的代表人物。他的這段話通俗形象地解釋了何為「意識流」:

讓我們把意識比作大海中的冰山——是整座冰山而不是僅僅露出海面的相對來講比較小的那一部分。按照這個比喻,海平面以下的龐大部分才是意識流小說的主旨所在……從這樣一種意識概念出發,我們可以給意識流小說下這樣的定義:意識流小說是側重於探索意識的未形成語言層次的一類小說,其目的是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存在。」

所謂「意識的未形成語言層次」,指的就是前意識與無意識層次。在這個意義上,愛爾蘭小說家喬伊斯的創作集中表現出對前意識與無意識領域的興趣,也構成了意識流小說史上的集大成人物。

普魯斯特

意識流小說的集大成者

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既是意識流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意識流小說的集大成之作。1922年2月2日,《尤利西斯》首先在法國巴黎出版,繼而引起了轟動,儘管在英美一再被禁,但它最終仍然被看作20世紀英語文學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小說,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英語文學著作」。

小說寫的是1904年的6月16日一天裡發生在三個主人公布盧姆、史蒂芬、摩莉身上的事情。小說寫的就是這三個人物一天中的經歷和心理活動。

小說在結構上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寫史蒂芬的行動和意識,第二部分集中寫布盧姆一天中的經歷。隨著布盧姆一天中的行程,小說每一章寫一個主要的場景,通過這些場景的展現,小說就涉及了都柏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部分寫布盧姆和史蒂芬的相遇和交流以及摩莉的意識流聯想。

作為一部意識流的集大成著作,它在意識流方面的成就突出反映在它幾乎窮盡了所有的意識流技巧:自由聯想、內心獨白、時空跳躍、蒙太奇、旁白、幻覺、夢境、印象直呈現等等。而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喬伊斯並不是單純炫耀他的諸種技巧,技巧的運用是與他對人們的塑造密切相關的

史蒂芬是個歷史教師和詩人,他的內心獨白就多深奧的隱喻,充斥著各種歷史和文學典故,而且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警句,他的聯想流是一種具有深層語義的聯想。

布盧姆是個廣告推銷員,他的意識流則有一種平面展開的特徵,關注的也大都是空間化的色彩更鮮明的事物,是一種浮面化的聯想。

至於摩莉,則是一個沒有什麼思想,語言也有些粗鄙,耽於欲望的形象,喬伊斯為她設計的意識流則有一種突發性和隨意性,語言也經常有語法錯誤,還有大詩人濟慈的名句說成是拜倫的作品,表現了她的不學無術。這些精心的細節設計,無不反映出《尤利西斯》作為一部世紀經典的博大與豐富。

喬伊斯

真正的「天書」

如果說《尤利西斯》在問世伊始即被視為天書的話,那麼喬伊斯的《芬尼根的守靈夜》更是天書中的天書。喬伊斯花了十七年的時間來完成這部小說,並稱這部小說將使評論家們至少忙上三百年

為什麼這部小說分外晦澀難懂呢?這是因為它表現的是小說人物純粹的夢幻意識。小說的書名是源自愛爾蘭的一首民歌《芬尼根的守靈夜》,民歌唱的是芬尼根喝醉了酒,從梯子上掉下來,人們以為他死了,就為他守靈,沒想到他聞到酒香之後又突然甦醒了。

《芬尼根的守靈夜》這部小說基本上是圍繞著核心人物酒店老闆伊爾威克一夜之間的夢幻意識展開。在人物的夢中展現出的既有伊爾威克一家人的個體命運圖景,又有愛爾蘭乃至全世界的歷史,堪稱人類混亂的精神史的一部縮影。喬伊斯把自己所處的歷史時代看成是「混亂時代」,只有用暗夜、夢魘才能真正描述這個時代的歷史特徵,而「芬尼根的守靈夜」則暗含著對新時代來臨的一種期盼。

更令人望而卻步的是《芬尼根的守靈夜》的語言實驗。喬伊斯可以說創造了一種用來描繪夢囈的專用語言,他不僅發明了無數匪夷所思的英語新詞彙,同時對既有的詞彙也採取重新編排的策略,還把六十多種的語言囊括進他的小說,使小說的語義空前複雜,也使語言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張力。因而,有人甚至說它是用「精神分裂症的語言」寫出來的。

這種前無古人的大膽嘗試並非是為了故弄玄虛,最主要的動機還是出於描寫人類黑夜與夢魘的主題目的。喬伊斯說:「對夜的描寫,我感到我不能像平時一樣使用語言。那樣用詞就不能表達夜間事物的真相,它們在不同階段——有意識、半意識,然後是無意識——時的真相。」

混亂的語言正適合表達暗夜、夢幻和無意識。由此,喬伊斯也把意識流實驗推向了極端,成為現代主義文學史上絕無僅有的意識流小說的集大成者

《尤利西斯》

《芬尼根的守靈夜》

如果說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意識流小說的典型,那麼他的《芬尼根的守靈夜》就是意識流小說的巔峰。讀懂了這兩本書,你就可以稱得上是「高手」了。

很多意識流小說確實比較難懂,但是如果你突破意識流這道「屏障」,進入到作家的思想世界,你就能體會到意識流小說的魅力。

《廢墟的憂傷》

《廢墟的憂傷》

作者:吳曉東著

探究世界文學經典的敘事藝術

觸摸作家深邃的心靈世界

透視20世紀複雜的社會歷史景觀

相關焦點

  • 四部高智商的意識流小說,你有這個能力駕馭得了嗎?
    讀這樣的小說,最為重要的是你不能夠受到外在的影響,往往一不小心,那麼小說中的場景,便是換到了另一個地方。這也正是意識流小說,令人難以輕鬆閱讀的原因。另外意識流小說,也算得上是高智商的小說,這種小說,對於讀者來說,那是需要很高的智商,如果沒有這個做為前提,那麼也是很難理解,難以閱讀下去。
  • 這6本堪稱「天書」的意識流小說,你能讀懂嗎?
    而這其中,那些沒有什麼故事情節、以人物意識流動過程來構建篇章布局的「意識流小說」佔了絕大多數。很多「意識流小說」成了傳說中的景觀似的經典——遠遠望著,但也止於遠遠懸望,卻少有人願意去攀登,因為辛苦,晦澀,不經濟——這就是今天的現實:人人都在談論經典,卻未必都去讀它。
  • 起點四大「神書」,最後一本又號稱「天書」,可惜已經被刪除
    但是如果一本書寫的太差或者內容太過分的話,這本書就會被起點給刪除掉,今天,龍龍就來說一說這四本被起點刪除了的「神書」,最後一本更是號稱「天書」,傳聞看懂者可一統網文江湖,成就無上神位。第一本,《魂天斬》,作者路易黑暗。這本書的主角是「褲衩哥」,這部小說之所以被稱為四大「神書」之一不是沒有原因的。
  • 《牆上的斑點》:淺談意識流小說的特點及文學價值
    而小說作為文學裡非常重要的一種文學形式,如果僅僅拘泥於這些所謂的已知,那麼文學的出路到底在哪,形式主義下的文學才是文學的內核麼?意識流小說摒棄傳統小說所謂的形式,而僅僅以意識的流動作為小說的驅動力,無所謂情節和人物,任憑意識的流淌,自由的創作。
  • 其實,《路邊野餐》也沒那麼難懂
    其實,《路邊野餐》也沒那麼難懂 張閱 2016-07-17 14:05 來源:澎湃新聞
  • 「超前衛」畫家米莫·帕拉迪諾:喚活意識流小說《尤利西斯》
    這部看似內容晦澀凌亂的長篇小說,卻是「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大量運用的細節描寫,交錯凌亂的時空,它的影響力甚至跨越藝術門類的鴻溝。正在中華藝術宮呈現的「琳琅滿天——20世紀下半葉義大利表現性藝術展」,則為觀眾帶來了一組四幅蝕刻版畫作品。它們由義大利「超前衛藝術」代表畫家之一的米莫·帕拉迪諾創作,靈感正來源於《尤利西斯》。
  • 李商隱的無題詩,仿佛是詩化的意識流小說
    這傷感沒來由,仿佛沒來由地問「錦瑟無端五十弦」。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很唯美的意境。一個冷色調,一個暖色調。仿佛他的心情,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這矛盾的心情,誰又能懂?知道的,也許只有他自己罷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此情是何種情?無端的發問?莫名的哀愁?還是過往的世事?當時,又是何時?是多年後,再次回想此時寫詩的瞬間嗎?
  • 被譽為上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卻沒幾個人看得懂,買來只為裝點書櫃
    這不是我們不勤奮,而是這本書實在太艱澀難懂了。目前被公認難懂的三大名著,一是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二是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第三就是《尤利西斯》。其實小珏個人認為還可以加上喬伊斯的另一部小說《芬尼根守靈夜》。《百年孤獨》難在「亂」,魔幻現實主義寫法讓人迷失,「奧雷裡亞諾」和「阿爾卡蒂奧」兩個名字由三十多個男人共用,你不得不反覆對號入座。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不是溫州話
    那麼,全中國最難懂的方言到底在哪裡?今天,我們來嘗試終結這個議題。關係越遠越難懂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到底什麼地區的方言才有資格被叫做」方言」?需要注意的是「可懂度」這個概念並不是絕對的,也就是說,有可能某種方言對於一個地區的人來說,聽懂80%-90%都沒有問題,但另外一個地區的人聽起來可能就完全像是在聽天書。因此,在研究哪種方言最難懂之前,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共同語言作為共通標準。
  • 5本武俠類系統流小說:江湖之中,廟堂之上,兒女情長,英雄壯歌
    5本武俠類系統流小說:江湖之中,廟堂之上,兒女情長,英雄壯歌《武俠之神級捕快》 作者:紫衣居士節選:眼前的雪白方形紙章,很明顯就是項央老家舊房子裡的那張,說不定還是項央穿越的罪魁禍首,不過都不重要了,關鍵是它有什麼功能啊
  • 《追憶似水年華》:20世紀法國巨著,意識流小說鼻祖
    他的《追憶似水年華》一共七卷,國內譯本一共2700多頁,近三百萬字,是一部超越歷史長河的宏篇巨著,也是意識流小說的開山之作。這樣一部裡程碑式的傑作,以敘述者懷念和追憶失去的青春年華為主線,展現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法國上流社會的圖景,整個作品充滿諷刺和幽默的格調。小說更引人注目的是藝術上的創新。
  • 看到盲人試卷,堪比無字天書
    是的,就是下面這張圖的樣子,因為盲人看不見,所以只能用手摸索圖片上的刻印,以此來理解出的問題,和無字天書沒啥區別。老實說,這個難度就相當高了,這個是針對全盲學生的,他們的考試時長,要比正常時間多50%。那么半盲呢?使用大字號試卷或者是普通試卷,根據程度不同,給的試卷也不一樣,他們的時間延長30%,檯燈,放大鏡,電子助視器這些,都是給你用的。
  • 四本無限流小說,除了系統還有各種可以穿越諸天的道具,劇情精彩
    《撿了本天書》 一個情商為零的少年,撿到一本總有無限可能的天書,金手指強大類似百科全書。前期偏日常流,語言幽默,行文詼諧,比較逗比搞笑,歡樂向的無限流小說。
  • 數字 字母 化學元素 南大學霸情書如同「天書」
    原標題:數字 字母 化學元素 南大學霸情書如同「天書」   天津北方網訊:除了簡單直白的「我愛你」、「I love you」,複雜難解的方程式、摩爾斯密碼、化學公式、元素周期表,在南開大學理科學霸們的奇思妙想下,也能變身成深情款款的告白。
  • 最複雜的方言:隔壁鄉鎮說話如聽天書,外省人呆久普通話都講不好
    視頻中男生沙雕的演唱方式讓周圍的人哭笑不得,並且很難讓人分辨出他唱的究竟是什麼,其實這就是用廣西方言唱的許巍的《像風一樣自由》。一下子評論區湧來大量吐槽廣西話的網友,紛紛表示廣西人的語言晦澀難懂不說,音調還十分難聽。還有很多的人表示廣西人說普通話也很難聽,程度上不輸給說普通話的廣東人。
  • 因難懂成天書,徵服無數外國人,道家是沒落,還是換種「活法」?
    對老莊有些研究的人,大抵可以知道,老莊思想,可不是字面意義那麼簡單,它們留下的書籍中精鍊句子所表達的形而上之理,和同時期的諸子百家不同,他們趨於「正言若反」。而英文表達更直接,內涵並不像老莊典籍那樣,拐彎拐幾道。就文字轉化這一點,翻譯老莊的典籍並把握其深刻內涵,對於外國學者來說,就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 雙子座喜歡的類型就是這4種,其實雙子的喜歡並沒有那麼難懂
    雙子座喜歡的類型就是這4種,其實雙子的喜歡並沒有那麼難懂 那麼難以捉摸的雙子座, 大概都會喜歡什麼樣的人呢?
  • 央美教授寫「天書」賣1035萬,自稱英文書法,網友:根本不是書法
    徐冰對於藝術而言,晦澀難懂是很正常的事情,往往越高深莫測的藝術品,越能體現一個藝術家的思想性,但對於我們來說,有一項藝術形式是獨特的,傳統形式下的它,幾乎每一個識字的人都能看懂,它便是書法,如果說有一幅識字人都看不懂的書法,那它肯定會被叫做「天書」,而「麥克阿瑟天才獎」榮獲者,央美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徐冰,也是「天書」的創作者。
  •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我國地域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特點,更何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所以語言方面更是繁多複雜,這次心心要說的是我國最難聽懂的六大方言,這些方言在外地人聽著就像在聽天書,其中最難懂的第一名還被稱作是「鬼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小學生「天書」作業走紅!抄歌詞、發紅包……腦洞大開,讓人想不到!
    一般,很難懂。我愛104班有從地球到月亮那麼多。猜猜我有多愛程老師?我愛程老師有從地球到月球,再從月球走回到地球那麼多。落款是「104班朱琳」) 原來,這些「天書」作業,是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一個一年級班裡的「秘密語言」!班主任程紅秀說,一年級學生識字少,她就鼓勵學生用「秘密語言」代替,於是就出現了這些好玩的作業。杭州班主任鼓勵孩子寫「天書」!被孩子們的作業驚呆:從火星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