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期間,工資是如何計算的?

2020-12-23 分秒律師

關注分秒律師,第一時間給你最全資訊!

如果職工發生工傷的,是需要進行工傷籤訂的,如果確實屬於工傷的,用人單位應當負責。在工傷治療期間,職工享有休息權。那麼,職工在工傷休息期間的工資怎麼算呢?

職工在工傷休息期間的工資如何算計算?

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工傷職工停止工作,治療工傷期間,包括住院期間和出院後休養期間,稱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傷害前正常上班期間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工傷職工的停工留薪期應當憑職工就診的籤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或者籤訂服務協議的工傷康復機構出具的休假證明確定。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的「原工資」,《工傷保險條例》未定義,各地規定大致有兩種計算方法:一是指加班費之外的工資;二是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工資的,工傷職工可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維權。

另外,工傷期間的原工資待遇,一般指正常出勤的工資,不含加班費。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如果一旦發生工傷事故,勞動者要及時進行工傷鑑定,然後根據工傷鑑定的結果請求工傷賠償,具體種類如下:

①造成一般傷害,尚未達到殘疾的:醫療費、住院期間的夥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

②造成傷殘的:醫療費、住院期間的夥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③造成死亡的: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

任何法律問題,可關注「分秒律師」,點擊下方的「小程序」直接諮詢專業律師!4000位權威律師,24小時在線!律師定能給你最全面最專業的分析與解答。

相關焦點

  • 工傷期間的工資如何計算?
    員工因意外傷害需暫停工作治療,停薪停薪期間,原工資、福利不變,由所在單位支付,工傷治療的醫療費用,按照《工傷條例》規定的診療目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住院期間,按因公出差夥食補助標準的70%給予工傷職工,工傷職工在停工和工資期間不能自理的,由用人單位負責護理,工傷職工應當治療非工傷引起的疾病,不得享受工傷醫療待遇,並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進行治療。
  • 工傷治療期間的工資待遇如何規定?發放標準是什麼?
    職工受工傷需要停工治療,期間應享受工資待遇。這個治療期,稱為停工留薪期,其中包括住院期間和出院後的休養期間。那麼期間的工資待遇是如何規定的,發放標準是什麼?由法律快車小編詳細介紹。一、工傷治療期間的工資由誰發放?
  • 員工工傷期間,單位只給最低工資,合理嗎?
    1、治療工傷期間的時限職工因為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暫停工作治療工傷期間,應當視同為提供了正常勞動,繼續按照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而暫停工作接受治療之前的本人工資福利水平,享受工資福利。為此,《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了停工留薪期,即工傷職工暫停工作接受工傷治療並保留原工資福利的期間。《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市一級的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 聽律法律解讀:在工傷靜養期間,公司竟然少發工資!
    實踐中有兩種標準:(一)以平均工資為標準 發生工傷前在本單位工作已滿12個月的,按工傷前12個月應發工資的月平均工資(含基本工資、獎金和津補貼以及加班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發生工傷前在本單位工作未滿12個月的,按工傷前實際工作月數應發工資的月平均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
  • 打工人遇工傷,傷殘九級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每個人都可能有遭遇意外傷害的風險工傷保險制度運行這麼多年,現在普通人基本都知道,但是對於具體的賠付範圍以及最終的賠付金額如何計算則不是每個人都清楚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是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則是由用人單位支付。2、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該員工主張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為72078元。
  • 2020勞動法:十級工傷賠償一般有多少錢,如何計算?
    一、十級工傷賠償一般有多少錢,如何計算 職工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 工傷/工亡+經濟補償金+賠償金+二倍工資+加班費等計算基數一覽表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九條對於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的下線做了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 張哥說法: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如何確定,待遇如何計算
    在計算工傷職工工資福利待遇有何規定?【解答】:1、關於停工留薪期的確定,應發工資的月平均工資(含基本工資、獎金和津補貼以及加班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  (二)、發生工傷前在本單位工作未滿12個月的,按工傷前實際工作月數
  • 鄭州一工地基坑坍塌 鄭州工傷律師:工傷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勞動者在工地上面工作而發生了事故,導致受傷或死亡,工人或者家屬會去積極的爭取賠償,下面鄭州工傷律師為您詳細介紹工傷賠償金額該如何計算。鄭州工傷律師|工傷賠償金額如何計算看具體情況,如果雙方是勞動關係,享受工傷待遇,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公司無需賠償;如果公司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按國家規定的標準賠償;如果雙方是僱傭關係的,員工在履行職務中受傷或死亡的,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 關於工傷停工留薪工資的諮詢
    【法律諮詢】請問入職上班不到一個月的工傷停工留薪期工資怎樣計算支付(有勞動合同,有社保,工資是底薪加計件) 【律師解答】  您好!歡迎關注12348青海法網。根據您所表達的需求,我們為您提供如下信息: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工傷職工停止工作,治療工傷期間,包括住院期間和出院後休養期間,稱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傷害前正常上班期間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 社保諮詢——九級工傷一次性補助如何計算?
    諮詢:請問煙臺市九級工傷傷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一次性傷殘醫療補助、一次性傷殘補助分別是多少? 答覆:九級傷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受傷前十二個月平均繳費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標準為7個月上年度社平工資,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標準為12個月上年度社平工資。
  • 關於工傷停工留薪工資的法律諮詢
    【諮詢問題】請問入職上班不到一個月的工傷停工留薪期工資怎樣計算支付。(有勞動合同,有社保,工資是底薪加計件) 【律師解答】  您好!歡迎關注12348青海法網。根據您所表達的需求,我們為您提供如下信息: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工傷職工停止工作,治療工傷期間,包括住院期間和出院後休養期間,稱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傷害前正常上班期間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 工傷知識小課堂:勞動能力鑑定期間單位是否應當發放工資?
    為深入貫徹落實《工傷保險條例》,進一步宣傳普及工傷保險法律法規,擴大工傷保險社會知曉度,協助企業及時做好預防工作,降低用工風險,提高企業防範風險意識,改善工作環境,保障勞動者健康權益。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濱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濱州市社會保險服務中心特開設《工傷知識小課堂》欄目,為廣大勞動者了解自身有關的法律權益和義務、熟悉工傷保險和工傷保障權益、提高企業工傷事故預防和應對處理能力提供幫助。
  • 新員工發生9級工傷,又未籤勞動合同,理賠時如何確定其本人工資
    2016年10月,張某到某煤礦務工,工種為採煤工,雙方約定以計件形式按月支付張某工資,原、被告雙方未籤訂勞動合同。2016年11月9日,張某在井下作業時被煤炭車擠傷,住院期間醫療費全部由煤礦支付,住院期間張某向煤礦借款2000.00元,後煤礦按每月600.00元生活標準支付張某生活費3300.00元。
  • 「以案釋法」工傷停工留薪期間,公司不發工資違法嗎?
    案 例胡某是某儀器有限公司員工,在工作期間發生工傷。今年年初,胡某身體恢復後返崗,但是他發現停工留薪期間公司未向他發放工資,因此向公司提出異議。雙方多次協商無果,胡某遂向轄區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 工作期間感染新冠肺炎算不算工傷?隔離期工資怎麼發?權威解答來了
    企業員工工作期間感染新冠肺炎算不算工傷?《關於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有關保障問題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1號)中明確在新冠肺炎預防和救治工作中,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冠肺炎或因新冠肺炎死亡的,應認定為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 關於工傷保險賠償的計算標準、時間、地點3個法律要點
    1、工傷保險賠償項目中傷殘鑑定為一級至十級的員工可以獲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而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計算基數「本人工資」。「本人工資」的概念在《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四條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
  • 2019年度最新工傷賠償標準依據和計算方法
    最新工傷賠償標準依據和計算方法  最新工傷賠償標準法律依據是《工傷保險條例》與《社會保險法》等等。  一、工傷賠償計算  (一)一級至四級傷殘待遇標準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一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7個月  (2)二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5個月  (3)三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3個月  (4)四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1個月  2.按月享受傷殘津貼(按月支付)
  • 朋友爸爸上班期間突發腦溢血,此種情形是否是工傷?
    小張的問題是:類似這種上班期間如果發生疾病就醫的,是不是工傷呢?如果是工傷的話,應當如何辦理手續?如果不是,又該怎麼辦?關於小張的問題,其實在《工傷保險條例》中有了明確的規定。>4、患職業病的;5、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 【簡法會】因工傷或職業病「停工留薪期間」,只計發基本工資嗎?
    「停工留薪期」是《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一個概念,是指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期間。「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