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工亡+經濟補償金+賠償金+二倍工資+加班費等計算基數一覽表

2020-12-23 澎湃新聞

來源:法務之家(ID:law114-com-cn) 作者:翁炎龍

勞動爭議中所有項目計算基數匯總(上海市為例)

項目

工資計算基數

法規及案例

基本概念: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工資計算基數為:為應得工資包括個人承擔的社會保險金、稅費、工會會費,包含各類補貼津貼、獎金、提成,但是應當扣除加班費、報銷費用。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根據相關規定,經濟補償金應以勞動關係解除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性收入為計算杯準。勞動者每月應得工資與實得工資的主要差別在於各類扣款和費用,包括個人應當承擔的社會保險金、稅費或工會會費等。由於用人單位代扣的社會保險金、稅費等均為個人勞動所得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只是承擔代繳義務。因此,該部分款項應當計入工資性收入,在計算經濟補償金時應當一併予以考慮。

參考案例:(2016)滬01民終12179號

參考案例:(2020)遼11民終120號,《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四條規定「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一)計時工資;(二)計件工資;(三)獎金;(四)津貼和補貼;(五)加班加點工資;(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基本概念: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工資計算基數為:為應得工資包括個人承擔的社會保險金、稅費、工會會費,包含各類補貼津貼、獎金、提成,但是應當扣除加班費、報銷費用。

與經濟補償金一致

基本概念: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係,並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前款規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

工資計算基數為:勞動關係雙方對月工資有約定的,二倍工資的計算基數應按照雙方約定的正常工作時間月工資來確定;雙方對月工資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應按《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規定來確定正常工作時間的月工資,並以確定的工資數額作為二倍工資的計算基數;如按《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規定仍無法確定正常工作時間工資數額的,可按勞動者實際獲得的月收入扣除加班工資、非常規性獎金、福利性、風險性等項目後的正常工作時間月工資確定;按上述原則確定的二倍工資基數均不得低於上海市月最低工資標準。

參考案例:(2020)滬02民終307號:

二倍工資的立法本意是督促用人單位及時與勞動者籤訂書面勞動合同,倡導和諧用工關係的建立,計算基數按照雙方約定的正常工作時間月工資來確定,並扣除加班工資、非常規性獎金、福利性、風險性等項目後予以確定。

費、

假、

假、

假、

工資的計算基數為:勞動者所在崗位相對應的正常出勤月工資,不包括年終獎,上下班交通補貼、工作餐補貼、住房補貼,中夜班津貼、夏季高溫津貼、加班工資等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加班工資和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按以下原則確定:

(一)勞動合同對勞動者月工資有明確約定的,按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所在崗位相對應的月工資確定;實際履行與勞動合同約定不一致的,按實際履行的勞動者所在崗位相對應的月工資確定。

(二)勞動合同對勞動者月工資未明確約定,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對崗位相對應的月工資有約定的,按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約定的與勞動者崗位相對應的月工資確定。

(三)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對勞動者月工資均無約定的,按勞動者正常出勤月依照本辦法第二條規定的工資(不包括加班工資)的70%確定。

加班工資和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不得低於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

第二條、第九條

與工資無關,一般為固定金額(會根據政策變動);

一、自2019年6月1日起,本市夏季高溫津貼標準從200元/月調整為300元/月。

二、企業每年6月至9月安排勞動者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夏季高溫津貼。

對於勞動者工作場所的性質難以確定的特殊情況,企業應結合實際,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等形式,合理制定發放辦法。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做好本市夏季高溫津貼發放工作的通知》

《關於調整本市夏季高溫津貼標準的通知》

本通知自2019年6月1日起執行,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關於做好本市夏季高溫津貼發放工作的通知》(滬人社綜發[2016]23號)同時廢止。

基本概念: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工資計算基數為:計算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日工資收入按照職工本人的月工資除以月計薪天數(21.75天)進行折算。月工資是指職工在用人單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前12個月剔除加班工資後的月平均工資。

參考案例:(2010)滬一中民三(民)終字第2736號、(2019)蘇0303民初881號

《勞動法》

第四十五條規定,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

第五條第三款規定,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第四條、第五條

基本概念:

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企業應按下列標準支付疾病休假工資:1、連續工齡不滿2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2、連續工齡滿2年不滿4年的,按本人工資70%計發;3、連續工齡滿4年不滿6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計發;4、連續工齡滿6年不滿8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計發;5、連續工齡滿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100%計發。

工資計算基數:1、勞動合同有約定的,按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確定的標準高於勞動合同約定標準的,按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標準確定。

2、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可由用人單位與職工代表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應籤訂工資集體協議。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的,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統一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資的70%確定。

4、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待遇高於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可按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資計發。

5、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休假待遇低於本企業月平均工資40%的,應補足到本企業月平均工資的40%,但不得高於本人原工資水平、不得高於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6、企業月平均工資的40%低於當年本市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80%,應補足到當年本市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80%。

《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關於病假工資計算的公告》

參考案例:(2019)滬02民終9096號

本院認為,工傷保險制度的設置是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XXX疾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相應工傷待遇的享受有確定的標準,關於護理費的爭議,相關規定明確,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人員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超過6個月的,由企業支付疾病救濟費,其中:

連續工齡不滿1年的,按本人工資的40%計發;

連續工齡滿1年不滿3年的,按本人工資的50%計發;

連續工齡滿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本人工資按職工正常情況下實得工資的70%計算。

工資計算基數為:工資形式不僅限於崗位工資、基本工資,還包括津貼、獎金等各種收入形式。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指受傷或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上一年平均月薪,是按標準經規範統計後計算出來的,能夠代表員工的工資水平標準。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五十九條對於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的下線做了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上海市勞動局《關於加強企業職工疾病休假管理保障職工疾病休假期間生活的通知》

《工傷保險條例》第八章附則關於工資的規定

傷:

基本概念: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五級傷殘的,為18個月的工傷人員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的,為16個月。七級傷殘的,為13個月的工傷人員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的,為11個月;九級傷殘的,為9個月;十級傷殘的,為7個月。

工資計算基數為: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三條規定,從業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等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治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用人單位按月支付。同時規定,工傷職工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人員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第六十四條本條例所稱工資總額,是指用人單位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

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

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傷:

基本概念: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

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五級傷殘的,為工傷人員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的,為60%。並由用人單位和工傷人員繼續按照規定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

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本市職工最低月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工資計算基數為: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六十四條

傷:

金、

基本概念: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工傷人員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五級傷殘的,分別為18個月的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六級傷殘的,分別為15個月。七級傷殘的,分別為12個月的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八級傷殘的,分別為9個月;九級傷殘的,分別為6個月;十級傷殘的,分別為3個月。

工資計算基數為: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

《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五十五條 (有關待遇計發的特別規定)

按照本辦法規定計發的一級至十級工傷人員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低於3896元乘以與傷殘等級相應的下列月份數之積的,差額部分由工傷保險基金予以補足:一級傷殘的,為24個月;二級傷殘的,為22個月;三級傷殘的,為20個月;四級傷殘的,為18個月;五級傷殘的,為16個月;六級傷殘的,為14個月;七級傷殘的,為12個月;八級傷殘的,為10個月;九級傷殘的,為8個月;十級傷殘的,為6個月。

按照本辦法規定計發的一級至四級工傷人員當年度傷殘津貼和因工死亡人員供養親屬撫恤金,低於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公布的上述兩項工傷保險待遇最低標準的,按最低標準計發。

(按

月)

基本概念:工傷人員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鑑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工資計算基數為: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

《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七條和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人員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2019)滬01民終11079號

至於護理費用的標準,一審法院酌情按照每人每天40元標準確定

亡:

基本概念:《工傷保險條例》第39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從業人員生前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其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其中,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人員生前本人工資。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從業人員因工死亡時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43條規定:工傷人員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致殘一級至四級的工傷人員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工資計算基數: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

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八條第(八)項規定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該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

亡:

基本概念:(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工資計算基數:《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本市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本市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供養親屬的具體範圍:《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範圍規定》(勞動保障部令第18號)

《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八章附則第六十一條(本人工資的定義)。

亡:

基本概念:(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工資計算基數: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工傷保險條例》39條

《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43條

中:

基本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第23條:工人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退職養老後死亡時或非因工殘廢完全喪失勞動力退職後死亡時,根據勞動保險條例第十四條乙款的規定,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付給本企業的平均工資二個月作為喪葬補助費。

工資計算基數:本企業的平均工資。

(2013)閔民一(民)初字第5482號:原告未能舉證證明其企業平均工資情況,對此,參照本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標準計。

《勞動保險條例》第14條乙款:工人與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付給喪葬補助費,其數額為該企業全部工人與職員平均工資兩個月;另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其供養直系親屬人數,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其數額為死者本人工資六個月到十二個月。詳細辦法在實施細則中規定之。

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第23條,由勞動保險基金項按下列規定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一次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其供養直系親屬一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六個月;二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九個月;三人或三人以上者,為死者本人工資十二個月。

工資計算基數:

實行勞動保險的企業,按照勞動保險條例第八條的規定,繳納勞動保險金時,工資總額的計算,應依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辦理。

工人職員的工資按日或按月計算者,享受勞動保險待遇時,如按本人工資計算,均以該工人職員每日或每月所得工資為計算標準。

工人職員的工資按件計算者,享受勞動保險待遇時,如按本人工資計算,均以該工人職員最近三個月的每日平均工資為計算標準。如全部工作時間不滿三個月者,應以該工人職員實際工作日的每日平均工資為計算標準。但病傷假期在七日以內者,得以上月份每日平均工資為計算標準。

領取因工殘廢補助費的工人職員退職或死亡時,在勞動保險基金項下領取以本人工資為計算標準的撫恤費、救濟費或補助費時,其本人工資,應將所得工資與因工殘廢補助費合併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第六、七、八、九條。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

中:

(需

查)

自2013年4月1日起,本市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標準暫不調整,繼續按每人每月570元(孤寡老人或者孤兒的,增加30%)執行。

工資計算基數:每人每月570元(孤寡老人或者孤兒的,增加30%)

1

濟南黃河巡迴法庭敲響「第一槌」 | 法院院長開審「黃河水文監測船纜道損害賠償案」

2

疫情期間網購口罩惹糾紛,看天橋法院專業團隊這樣審理……

3

天橋法院北園法庭正在參評「優秀青少年維權崗」,誠邀您前來投票打Call!

4

【憲法宣傳日】天橋法院:弘揚憲法精神,爭當憲法守護人

原標題:《工傷/工亡+經濟補償金+賠償金+二倍工資+加班費等計算基數一覽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勞動合同法中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有哪些區別
    賠償金,是指用人單位或者員工因違反法律規定或者違反合同約定,造成對方經濟損失而向對方支付的賠償。法定賠償金的適用情形無需雙方事先約定。根據 《勞動合同法》第87條,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 經濟補償、賠償金三倍封頂計算基數統計口徑匯總(全國42個地區)
    目前,審判實踐中,計算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均按照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標準執行。胡曉明主張按照2016年南京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標準計算賠償金,沒有依據。南京:(2020)蘇01民終1107號本著公平原則,一審法院認定笪正青20**年的獎金應為實發金額與應發金額之和,經計算,金額為293138.26元。
  • 經濟賠償金如何計算
    那麼,經濟賠償金如何計算?經濟補償金的應對策略有哪些?與經濟補償金有關的過渡期規定是什麼?接下來就是由付信賽律師帶來經濟賠償金如何計算的有關知識,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2、計算工資基數  勞動合同法簡化了工資的計算標準,規定工資是指勞動進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 2020,經濟補償金計算規則匯總(全國版)
    勞動者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高於上年度本市(設區的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勞動合同法》施行之前的年限按該勞動者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確定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勞動合同法》施行之後的年限按照三倍封頂數額確定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
  • 【薪行動】經濟補償、賠償金三倍封頂計算基數統計口徑匯總(全國42個地區)
    2018年合肥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5074元,月平均工資為7089.5元,歐陽昌浩月平均工資高於2018年合肥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三倍21268.5元,故計算經濟補償金應以21268.5元為標準進行計算,經濟補償金應為31902.75元(21268.5元/月×1.5個月)。
  • 什麼是經濟補償金、賠償金、代通知金?又如何計算?
    一、經濟補償金與賠償金的關係 一般而言,後者是前者的二倍,但也有例外,兩者不可兼得。 1、兩者不可兼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規定,條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
  • 加班費計算基數如何確定?(還有更多)
    3、綜合計算工時制下的加班工資計算;4、不定時工作制下的加班工資計算;5、補休和調休的區別;6、補休與加班費的適用條件;員工能否不補休而要求支付加班費?7、平日加班和法定節日加班能否用補休代替加班費?如何防範風險?8、加班和值班的區分以及在實務中的適用;9、加班工資計算基數的確定與約定技巧;10、法定節假日加班300%工資是另付2倍還是3倍?
  • 阿德說法|經濟補償金的工資基數包括些項目?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經濟補償金的工資基數包括些項目?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嗎?經補償金等違反保密義務的賠償標準是什麼?我國法律對產假是怎麼規定的?【案例】趙某是毛紡廠的一名工人,現在懷孕9個月了,由於貧血,醫生建議她多休息。經濟補償金的工資基數包括些項目?【案例】馮某是某公司的職員,公司準備辭退他,與其協商經濟補償金的支付問題。馮某想知道的是,經濟補償金的工資基數包括哪些項目,加班費和住房補貼算嗎?
  • 加班費計算基數是否應包含津貼補貼?
    陳某在職期間每月正常工作時間以外都有加班30小時,被告並沒依法支付加班費。07年8月被告因公司效益不景氣而拖欠原告8月至10月工資。同年11月原告以被告拖欠工資及未依法支付加班費為由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提起申訴,要求被告支付拖欠的工資15000元及25%的經濟補償金3750元、加班費12931元及25%的經濟補償金3232元及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6293元。
  • 勞動法中經濟補償、代通知金等各類費用計算基數大全
    為此,我們整理有關計算基數彙編如下,以供各位實務參考。 一、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 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即勞動者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前12個月月平均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 離職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情形、計算方式和個稅繳納方式
    屆時研發項目完成後勞動合同到期終止,員工離職時公司需要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二、 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算呢?三、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包含加班工資嗎?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 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是否包括加班工資?兩地法院判決不同
    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是否包括加班工資?這個問題有爭議嗎?還真有爭議。根據法律規定,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但該些費用系正常工作時間內的收入,不包括加班工資,故應當認定月平均工資為3841.30元。
  •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是多少?全國統一標準,低於這個數就是不合法的
    但儘管如此,工傷、工亡事故還是無法杜絕,在發生工傷事故後,勞動者依法申請工傷鑑定,由工傷保險部門負責工傷賠償,若用人單位沒有為勞動者依法繳納社保的將由用人單位來承擔賠償責任;而發生工亡事故後,單位也是要進行賠償的。工亡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呢?
  • 以最低工資作為加班費計算基數合法嗎?
    以最低工資作為加班費計算基數合法嗎?實務中各地有不同的做法,大體有以下這些做法:1、支持勞資雙方約定加班費計算基數;2、按最低工資作為加班費計算基數;3、以實際發放的工資(扣除加班費)作為計算基數;4、以實際發放工資的70%作為加班費計算基數。 以下這個案例,公司以最低工資作為加班費計算基數,勞動者主張按照實際工資作為計算基數,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最終最高法院認為公司的做法並不違法,支持了公司。
  • 經濟補償計算基數應該分段計算嗎
    沈巨波申請再審稱,1.二審判決中鐵十四局支付沈巨波2007年12月31日前經濟補償金適用其2007年的月平均工資作為計算基數是錯誤的,該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應為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因此,中鐵十四局應支付沈巨波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1782945元。
  • 三個階段的「經濟補償、賠償金和醫療補助費」的比較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 【案例】以最低工資作為加班費計算基數合法嗎?
    實務中各地有不同的做法,大體有以下這些做法:1、支持勞資雙方約定加班費計算基數;2、按最低工資作為加班費計算基數;3、以實際發放的工資(扣除加班費)作為計算基數;4、以實際發放工資的70%作為加班費計算基數。
  • 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是怎麼算的,十分鐘讓你讀懂什麼是N,2N,N+1?
    導讀:在勞動仲裁案件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關於補償金和賠償金的問題,比如,有當事人會問「我和公司協商解除勞動關係有沒有經濟補償金」,「公司無故把我開除了,我能申請哪些賠償呢?」(一)協商解除勞動關係,就是勞動者和員工協商一致解除勞動關係,不需要任何條件,員工可以獲得N個月的經濟補償金,(N個月,員工工作每滿一年計算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6個月以上不滿一年,按照一年計算,例如,你的工作年限是3年,那麼你可以申請3個月的經濟補償金)(二)即時解除勞動關係,勞動者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主動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
  • 一篇文章,幫您了解各種常見的工資概念
    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只要是涉及到工資的計算,包括「年休假工資」、「經濟補償金」、「沒有籤訂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等,只要是以「工資基數」作為計算標準的,一般都是以「應得工資」作為計算標準。此外,在計算勞動者工資待遇(工資標準)時,一般也是以「應得工資」為計算標準。
  • 因工死亡工傷保險待遇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故員工因工死亡的,近親屬可獲得三項費用,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