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周恩來最後一次訪問蘇聯,總理為什麼會甩袖而去?

2020-12-12 騰訊網

1964年11月,蘇聯按照慣例舉行十月革命的閱兵式。在閱兵式開始時,人們意外發生了中國代表團的身影。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元帥更是直接站在了觀禮臺上,似乎昔日的中蘇同盟又回來了。但就在當天晚上的慶祝晚宴上,卻發生了天大的意外,最終周總理甩袖而去。在此之後,中蘇關係越來越差,甚至發生了一系列的邊境械鬥事件。那麼當天晚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作為外交家的總理為什麼會甩袖而去。

一、赫魯雪夫下臺,好大喜功的勃列日涅夫上臺

在赫魯雪夫上臺的初期,蘇聯地區給予了中國很大的援助。赫魯雪夫對中國的幫助,遠大於當年的史達林。從156個大型項目和原子彈的最終圖本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那個時期我國仿製蘇聯的武器有很大一部分至今還在服役。但到了50年代末期,因為西伯利亞地區伐木工、聯合艦隊、長波電臺、炮擊金門等一系列事情的出現。蘇聯與中國的關係越來越差,兩國在官方報紙上開始了長期的論戰。當時中國稱赫魯雪夫犯了修正主義錯誤,所以口號成了:「打倒美帝打倒蘇修。」這就是中蘇兩國咋意識形態上的爭論,後來鄧小平與蘇共總書記戈巴契夫會談時說:「蘇聯不全錯,中國不全對。」中蘇兩國越爭越兇,最後蘇聯撤走了所有的專家和機器設備。

赫魯雪夫在蘇聯國內的地位也不穩固,他一直想進行經濟政治大改革。但這會觸及蘇聯特權階級的利益,他們開始籌劃把赫魯雪夫趕下臺。1964年,正在外地度假的赫魯雪夫被騙回了莫斯科。赫魯雪夫一下飛機就發現情形不對,熟悉的警衛們全換了。而且前來迎接的只有克格勃主席謝米恰斯內,這是不符合常理的。果不其然,在中央主席團會議上,赫魯雪夫遭到了圍攻。最終他被迫宣布退休,從此淡出了歷史舞臺。從現在的角度來看赫魯雪夫,他的很多改革政策無疑是正確的。在赫魯雪夫下臺之後,作為各派妥協的產物,好大喜功的勃列日涅夫成為了新任蘇聯最高領導人。這個人僅僅只有中專學歷,他能把蘇聯帶向何方誰也不知道。

二、周恩來訪問蘇聯,最終卻甩袖而去

赫魯雪夫下臺的消息傳到中國以後,中國的國家領導人們認為這是改善中蘇關係的好機會。在勃列日涅夫當選的當天,周恩來就以國務院的名義表示祝賀。蘇聯方面也發出來態度溫和的回信,這讓中國方面更認為中蘇關係很有可能改善。中蘇先是進行了幾次中低級的接觸,在感覺沒有問題之後,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元帥率領高規格的中國代表團訪問蘇聯。中國準備參加這一年的十月革命閱兵式,並於蘇聯領導人進行和談。中國代表團到達之初,雙方態度還算融洽。11月7日當天,人們看到了中國代表團的身影,為首是中國總理周恩來。這讓蘇聯普通人認為昔日的中蘇同盟又回來了,兩國再也不吵了。

但是就在閱兵式結束的當天還是出事了,當天晚上舉行了慶祝晚宴。中國代表團應邀出席,在宴會進行中,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和賀龍元帥碰杯。但是緊接著他說了一句無法挽回的話,馬利諾夫斯基說:「我們把赫魯雪夫已經搞掉了,你們還不把毛澤東也搞掉,這樣就天下太平了。」賀龍元帥勃然大怒,立刻把這個情況報告給了周恩來。此時正陪同周恩來的是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也就是蘇聯總理。柯西金尷尬的解釋道「馬利諾夫斯基喝醉了,滿口胡話。」周恩來的回答是:「不是喝醉了,是酒後吐真言。」周總理的意思是你們幾個大佬沒有這個意思,他一個國防部長怎麼敢說這樣的話。

三、中蘇關係持續惡化,最終走向了對抗

這一事件發生以後,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離席以示抗議。事後,蘇聯方面確實在私下裡與中國代表團商議了此事,但拒絕公開道歉。沒過多久,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發表了講話,他重申赫魯雪夫時期對中國的態度和措施不會改變。這下子中蘇再也沒有和談的可能,中蘇關係開始持續惡化。中國與蘇聯有著漫長的邊境線,蘇聯開始在邊境上不斷的挑釁。中蘇邊境東段的界限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在這兩條江上有著1000多坐大小島嶼。1965年,蘇聯出版了新的蘇聯地圖,將這些島嶼全部納入了蘇聯的疆域之內,這其中就包括珍寶島。這是中國方面絕對不會答應的,中蘇雙方在邊境上的長時間械鬥開始了,這也就是「珍寶島大比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大曝猛料:周恩來總理14則妙語氣死西方人
    周總理的意思是:你的手帕還能用,我的手帕因為擦了以後沾染了你的細胞,你這無恥小人的病菌,再也不可能洗乾淨使用了,所以我就把它扔到痰盂裡去。三、有一次周總理應邀訪問蘇聯。在同赫魯雪夫會晤時,批評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義政策。狡猾的赫魯雪夫卻不正面回答,而是就當時敏感的階級出身問題對周總理進行刺激,他說:「你批評的很好,但是你應該同意,出身於工人階級的是我,而你卻是出身於資產階級。」
  • 周恩來秘密訪問蘇聯與史達林主要商談了什麼?
    周恩來秘密訪問蘇聯與史達林主要商談了什麼?1950年10月8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在發布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命令的同時,派周恩來總理秘密訪問蘇聯,向史達林等蘇聯領導人通報中共中央決策出兵情況,並商談蘇聯給予中國軍事援助和向志願軍提供空軍掩護問題。
  • 周恩來總理4句經典語錄,最後一句西方人最愛引用,我們更要牢記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周恩來總理4句經典語錄,最後一句西方人最愛引用,我們更要牢記。第一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眾所周知,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就是為人民奉獻有價值的文藝作品。檢驗文藝作品的價值,離不開群眾的喜惡,周總理說這段話的目的就是呼籲少幹涉文藝創作,給文藝創作多點自由。
  • 【記憶】深受周恩來總理賞識的外交家——黃華
    新中國成立以後,斯諾曾三次訪華,分別是在1960、1964和1970年。前兩次,黃華因工作關係,沒有能夠同他深入接觸。在第三次訪問時,黃華正在湖北鍾祥幹校一個勞改農場鍛鍊。當時,在中央決定以毛澤東的名義邀請埃德加斯諾夫婦訪華之後,周恩來總理在第一時間通知調黃華同志回北京工作,具體做好斯諾訪華的接待陪同工作。
  • 五十年前周恩來訪蘇秘事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64年10月16日,世界上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二是蘇聯赫魯雪夫下臺,周恩來後來戲稱是中國用原子彈送瘟神。
  • 周恩來侄女講述總理家風:從不辦一句話的事
    周秉德講述總理家風 穿了20多年的補丁襯衣、只穿過一次的紗布襯裡布鞋、送給侄女伴她在內蒙古20多年的軍大衣……淮安的周恩來紀念館內,眾多與總理有關的文物中,有幾件衣物乍看毫不起眼周恩來紀念館裡有一塊展板統計了1974年6月1日至1976年1月8日總理住院期間的治療和工作情況: 做手術13次(約40天一次); 召開會議40次; 會見外賓65批; 與中央及有關方面負責人等談話254人次…… 這雙布鞋,寄託著人民對總理的愛戴,也見證了總理人生最後一段時光的鞠躬盡瘁。
  • 周恩來翻譯回憶總理:一個個給清潔員、廚師拜年
    周恩來翻譯範承祚攜新作回到故裡淮安 笑說總理都叫他「小範」10月18日,周恩來總理的身前翻譯,原駐阿爾巴尼亞大使,同時也是詩人的範承祚,帶著他創作的對總理飽含思念之情的詩集《往事如詩》,來到家鄉淮安,與淮陰師範學院的青年學子分享他眼中的周恩來
  • 歷任中國總理訪印:周恩來四訪經歷兩國關係起伏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新中國成立後,共有4位總理曾在任內訪問過印度:周恩來、李鵬、朱鎔基和溫家寶。其中,周恩來對印度的訪問次數最多,共4次,最長的一次在印停留了12天。1950年4月,印度成為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60多年來,中國總理的數次印度之旅,折射出兩國關係從「曲折發展」到「螺旋上升」的歷程。
  • 毛澤東若干最後一次:最後一次與賀子珍相會
    那麼,這位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將要畫上生命句號時的諸多「最後一次」又是怎樣的呢?最後一次出國訪問毛澤東一生只出過兩次國,都是去蘇聯。一次乘火車,是在1949年12月6日至1950年3月4日,去了89天。另一次是1957年,乘飛機去蘇聯。
  • 美文 周恩來的經典妙語,幽默是最好的回應
    在一次正式談判尚未開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來總理提出一個要求:「尊敬的總理閣下,貴國馬王堆一號漢墓的發掘成果震驚世界,那具女屍確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寶啊!本人受我國科學界知名人士的委託,想用一種地球上沒有的物質來換取一些女屍周圍的木炭,不知貴國願意否?」  周恩來總理聽後,隨口問道:「國務卿閣下,不知貴國政府將用什麼來交換?」
  • 通訊:周恩來衛士憶總理:一雙皮鞋穿十幾年
    中新社天津3月5日電 題:周恩來衛士憶總理:一雙皮鞋穿十幾年  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一雙皮鞋穿十幾年!」3月5日是周恩來誕辰117周年的紀念日,周恩來、鄧穎超生前警衛秘書、中央警衛局原副局長高振普少將在天津追憶總理時這樣說。  高振普,男,1938年出生於山東省濟寧市,祖籍山東省微山縣。
  • 高亦吾:周恩來總理一生感念的啟蒙老師
    1979年11月,為紀念開國總理周恩來逝世三周年,周總理的啟蒙老師高亦吾先生之女高肇申應邀遠赴瀋陽東關模範學校(周總理少時在此就讀)參觀、訪問。出於對偉人的真情摯愛,高肇申一邊默默觀看,一邊悄悄抹淚,循著周總理生前的步履,進行了一次刻骨銘心的紅色「尋蹤」……  走訪期間,總理當年在本校的同學、時任遼寧省副省長的陸廣勳追憶說:「1936年西安事變時,我任張學良將軍的機要秘書。
  • 周恩來唯一一次用英語罵人,如果這次不罵,後果就嚴重了
    我們都知道,周恩來總理向來以儒雅、冷靜著稱,山崩於前不變色,很少有發火的時候。但有一次,周恩來卻罕見地發了火,而且還是用英語極力爭吵。可以說,如果沒有這次爭吵,中國革命很可能就危險了。要說這件事,咱先來介紹一下另外一個人——李德。
  • 「學習恩來」周恩來翻譯回憶總理:一個個給清潔員、廚師拜年
    周恩來翻譯回憶總理:一個個給清潔員、廚師拜年[學習恩來]★★★★★周恩來翻譯範承祚攜新作回到故裡淮安笑說總理都叫他「小範」10月18日,周恩來總理的身前翻譯,原駐阿爾巴尼亞大使,同時也是詩人的範承祚,帶著他創作的對總理飽含思念之情的詩集《往事如詩》,來到家鄉淮安,與淮陰師範學院的青年學子分享他眼中的周恩來
  • 叢文滋訪談錄:周恩來晚年出訪的幾個特點
    赴朝鮮則是11個人,除了外貿部部長李強未去、翻譯換為朝文翻譯外,其他人均為去越南的原班人馬。  1972年2月尼克森訪華後,周總理又於3月4日和7日訪問越南和朝鮮,向兩國黨政領導人和當時在河內的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通報尼克森訪華的情況。總理出訪越南的隨行人員共15人。出訪朝鮮的隨行人員共16人,這是周總理生前最後一次出訪。
  • 周恩來與陳丕顯最後一次談話:沒罷官之前,照樣工作
    1932年,陳丕顯首次見到周恩來。那時,陳丕顯在共青團福建省委工作,年僅16歲,而周恩來已經是備受敬重的黨和軍隊主要領導人。第二年,陳丕顯調到瑞金的少共中央工作,周恩來是中央領導人,兩人經常有機會碰面。抗戰初期的1938年、1939年,陳丕顯先後在武漢、延安見過周恩來。
  • 周恩來侄兒:四十年後,我們紀念伯伯什麼?
    1982年出生的蓋豔峰是一個普通的公司職員,但她也是「周恩來青年研習會」主創人員之一,這是一個完全民間、自發的組織,在網上論壇專門討論學習周恩來精神。家祭日這天她獲邀來到現場,見到周爾均等周恩來的親人,讓她激動不已。
  • 周總理訪問柬埔寨,國王開飛機帶總理巡視,陳毅得知嚇出一身冷汗
    一、引言周恩來總理是我國傑出的外交家,在建國初期為我國外交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一座不朽的豐碑。國務院原副總理、外交戰線傑出領導人錢其琛評價周恩來:"稱周恩來同志為新中國外交的創始人、奠基者,他是當之無愧的!"二、為柬埔寨國王弔唁1960年,周總理出國對南亞諸國進行訪問。
  • 嚴抓核爆安全保密工作的周恩來
    毛澤東一錘定音,中央決定在1964年10月16日爆炸第一顆原子彈。二1964年9月23日,距離我國國慶15周年還有一周時間,周恩來在中南海西花廳召開了一次小型會議,召集賀龍、陳毅、張愛萍、劉傑、劉西堯等人正式傳達了毛澤東和中央常委的決定。這次會議還確定我國第一次核爆炸時間應選在10月下半月到11月的下旬。
  • 在周恩來總理倡導下,烏蘭牧騎開始全國巡迴演出活動
    1964年11月,他們在北京民族文化宮,為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領導人表演節目。,烏蘭牧騎就再唱一次,鼓掌十幾次就唱了十幾次。當看見董存瑞父親兩鬢過長的白髮時,會理髮的吉日木圖在行李中找來了剪刀,為英雄的父親理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