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羊爸爸話育兒
分享美食技巧、育兒乾貨!
根據《中國膳食指南》建議,輔食要做到營養均衡、搭配合理,才能更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可是很多新手媽媽很迷惑,怎麼搭配才算合理?怎麼吃才算營養均衡呢?今天小羊爸爸為大家盤點5個輔食技巧,讓你更切實的了解輔食搭配小技巧。
一、懂得輔食的「比例」
食材的種類很豐富,可是寶寶的胃口就是那麼大,不能一頓飯全吃完。怎麼才能讓寶寶在有限的飯量中,吃的更加營養全面呢?
其實,媽媽們可以記住一個大概的比例就是,主食、蔬菜、肉類的進食量約為2:1:1。
這個比例雖然沒有精確到克,但是可以給媽媽們一個更實用的衡量標準,對寶寶的輔食有一個概念,畢竟寶寶每頓飯的進餐量都是有所波動的,如何被太精準的數字綁架,媽媽們反而會更加迷茫。
二、沒有完美的食物,食材的「種類」儘量多
這裡需要強調的便是一個均衡,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魚類有營養,能促進寶寶的腦部發育,可是寶寶不能每天都吃,更不能只吃魚類。
雖然魚類營養高,但是它和紅肉比起來,鐵、鋅的含量較少,所以要和紅肉搭配吃才好,沒有一種食物是完美的,所以寶寶攝入的食材種類要豐富。
專家建議,膳食寶塔的5類食物不能相互代替,1歲以後的幼兒每天至少應吃到10種以上的食物,以後可逐漸增加到30種,可以將許多種類的食物合在一起吃,如「炒五丁」:將土豆、胡蘿蔔、豌豆、香菇、豬肉都切成小丁再炒。這些菜中包括的食物種類多,顏色鮮亮、營養成分全面。也可選擇每餐1~2種食物,餐餐不重複,效果也是一樣的。
三、稠的白米粥一定比稀的白米粥營養多嗎?
生活中,有很多媽媽總認為稠米粥,寶寶更容易吃飽,但是,稠和稀並不是我們判斷營養成分的標準,就拿我們常喝的米粥來說,稀和稠這是米類泡水量發生了變換,稠的米粥只是膨脹的更大一些而已,而營養成分都是一樣的。
如果寶寶長期食用這種「假象」的營養食物,就會造成體重增長緩慢,影響生長發育,可以添加更多的食材來提高粥的營養密度。
四、關於輔食的儲存問題
更多的時候,我們建議,寶寶的輔食現吃現做,以保證寶寶攝入最新鮮的食材,最大程度的攝入營養元素,從而更好的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需求。
如果必需要保存寶寶的輔食,也要注意這2點:
1、選擇嬰兒專用的輔食盒,它更耐熱也更耐凍,密封效果好,從而減少空氣對食物的氧化,能延長食物的新鮮時間。
2、在冰箱裡,單獨為寶寶的輔食闢出一個抽屜,減少其它食材對輔食的汙染,避免寶寶攝入汙染的食物,影響腸道健康。
另外,單獨存放,也能減少冰箱開合時,對儲存空間溫度的影響,使輔食的品質更加穩定。
五、關於蔬菜的處理辦法
由於蔬菜中會含有草酸成分,建議給寶寶用開水焯水3分鐘即可,太長時間煮熟,會損失大量維生素,不利於寶寶的健康。
這5點能讓寶寶攝入的營養更加均衡,更加衛生,從而使寶寶的身體更加健康,免疫力更強,寶寶才能長個又長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