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園大門氣勢宏偉,如同古建城門。(央廣記者 管昕 攝)
央廣網牡丹江3月19日消息(記者管昕)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但連日來,央廣新聞熱線收到實名舉報反映稱,在森林資源豐富的黑龍江牡丹江市,有人在張廣才嶺國有林區裡,毀林削山挖湖建私家莊園,卻沒有任何審批手續。
記者實地調查發現,這座名為「曹園」的私人建築群,從2005年開始建設,總投資上億元,氣勢宏偉,規模驚人,至今仍不對外開放。牡丹江市國土部門曾三次作出拆除並罰款的行政處罰,最終都形同虛設,淪為「一紙空文」。國有林地上建起的私人莊園,仍屹立不倒。
進入軍馬場,交通便利,沿路驅車而上很容易看到路邊的曹園,曹園就坐落在森林深處。(央廣記者 管昕 攝)
森林深處 冒出了豪華私人莊園
3月17日,在舉報人張先生的帶領下,中國之聲記者從牡丹江市火車站出發,出城區沿著山路而上,不足20分鐘便在路旁看到了一個氣勢恢宏的古建大門,城樓上雕梁畫棟,正中間的鎏金牌匾題有「曹園」二字。
門口兩側,擺放兩隻一人高的石獅子,城樓上方伸出兩隻龍頭,平添了幾分威嚴。城門兩側,兩米多高的圍牆上架著一米高的鐵絲網,綿延有數公裡,一眼望不到邊。
曹園圈起的圍牆,綿延數公裡。(央廣記者 管昕 攝)
朱紅色大門緊鎖,沒有開放的痕跡。站在汽車頂上,透過茂密的樹林,隱約能看到裡面的建築群。高高低低的建築,全部是仿古樣式。圍牆的一角,還專門建設了崗樓。
曹園圍牆邊上建起的角樓,實名舉報人稱,這裡裝有監控,以防外人入內。(央廣記者 管昕 攝)
張先生介紹,這個建築群是由牡丹江市的民營企業家曹某投資建設的。2004年,曹某以其配偶的名義,從中牧集團牡丹江軍馬場獲得了該片國有林地的經營權,經營期限為70年,該塊林地一共有近3000畝。「從2005年開始,他把這塊林地全部用圍牆圈起來,開始大肆搞建設」。
「曹園」是個私人莊園,這在當地並不是秘密。在附近走訪了多名護林工人、放牧農民,都說從沒進去看過:「那就是個人家,人家出錢修的,不讓外人進」,「一般人根本進不去,接待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聽進去的人說,裡面超級豪華,跟宮殿一般」。
張先生說,「曹園」的建設過程中,大量盜伐林木,毀壞性開發,造成國有林地和生態遭到嚴重破壞。裡面還設有狩獵場,不少野鹿、野豬等野生動物被捕殺。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2013年,為了調整風水,曹某託山勢,在山腰築起蓄水大壩,利用山水造出一個面積約1平方公裡的人工堰塞湖。張先生告訴記者:「大壩的設計、施工都沒經過經過論證和規劃,最初是土壩,蓄水越來越多,用水泥加固,現在大壩足有一公裡長,水面上停放著遊船,一旦潰壩,後果不堪設想。」
手續全無 經營者稱要搞「旅遊開發」
在牡丹江本地論壇裡,有很多市民對曹園表示出了好奇,不少網友在問「如何能進去看一眼」。
在網絡上搜索「黑龍江曹園」,出現了黑龍江曹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的官網。首頁介紹,「中國曹園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西北方,張廣才嶺的大森林中,距市區約10公裡,總佔地2.3平方公裡。曹園始建於2005年,現已建成「三園一館」,即園門園、文昌苑、峰墅苑、博物館,初步具參觀遊覽、修賢修學、休閒康體、餐飲住宿等功能。」
站在曹園的圍牆上,可清晰看到裡面規模驚人的建築群。(央廣記者 管昕 攝)
網站上展示了曹園內部建築的照片,用富麗堂皇來形容,絲毫不為過。網站的介紹中,這裡還將建設跑馬場、高爾夫練習場等。
工商資料顯示,黑龍江曹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註冊成立於2006年6月,法定代表人為曹波,註冊資金為8000萬元。
3月17日下午,記者在曹園門口撥通了該公司負責人蘇林芳的電話。對方稱,他人在外地,不便讓記者進入曹園。「現在就留有幾個鍋爐工,他們也不了解情況」。
為什麼要在國有林場裡建設個莊園?蘇林芳稱,是為了搞旅遊開發,省、市發改委都立過項。公司很早就申請改變土地性質,但因為這塊林地歸北京中農發集團管,土地的評估價格比牡丹江市高兩倍多,所以辦下來下來。
蘇林芳還表示,他們在林地中搞建設,有2.76公頃經過林業部門批准。「有幾個小地方沒有審批的,我們當時也罰款了。罰了多少錢我記不清了,好像有幾十萬塊錢。」
他們一共承包了2000多畝的林地,2006年和2007年砍伐樹木也經過了林業部門的批准。一些沒有審批的建設,也已經罰款了事。
記者拿到與黑龍江曹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有關的一份判決書,也從側面印證了曹園的建設沒有任何手續。這份判決書顯示,「訴爭的工程沒有經過相關部門批准開工許可、規劃許可等審批手續,上訴人曹園公司明知朱某沒有施工資質,仍將工程發包給朱某施工,且又沒有施工圖紙……」
曹園圈起的圍牆綿延數公裡,城牆高約兩米多,電線高約一米多。(央廣記者 管昕 攝)
國土部門、森林公安均已介入 政府表態將妥善處理
3月19日,中國之聲記者就曹園的問題採訪了牡丹江相關部門,被告知,曹園無任何審批手續,完全是個違法建築。
針對「曹園」搞旅遊開發的說法,牡丹江市文化旅遊局相關負責人稱,「曹園」壓根不具備旅遊開發的任何條件。「它不符合景區的相關條件,不符合條件我們也沒有給它(審批),後來他們就自己放棄了。可能這裡面還涉及到旅遊基層設施的投入,資金上也有問題,就沒有再申報。」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牡丹江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土部門曾對曹園的違法佔地建設進行過3次行政處罰,雖然罰款交了,但違法建築一直沒有拆除。
國土部門三次行政處罰都淪為「一紙空文」。
該局出示的相關行政處罰文書顯示,牡丹江市國土資源局於2009年、2015年、2018年對曹園未經批准違法佔地建設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查處的違法佔地面積分別是7000平米、5736平米、2367平米,按照每平米5元的標準進行處罰,並責令其自行拆除。三次行政處罰下來,罰款共計75000多元。
牡丹江市國土資源局曾就2018年的行政處罰,向牡丹江市愛民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法院根據法律規定作出行政裁定稱,「申請執行人無正當理由逾期向本院提出申請,本院不予受理」。
行政處罰並未制止「曹園」的違法佔地,反而讓違法建設變本加厲。眼下曹園違法佔地面積究竟有多大,牡丹江市國土部門自己也不知道。而對「曹園」毀林、違法佔地的行為,牡丹江市森林公安局局長楊旭輝稱,森林公安2018年10月之前對此毫不知情,「10月份國家林業局通過衛片判圖,發現這個地方有林地變更的情況,我們根據國家林業局下達的衛片進行先地核實。這個地方屬於中農發集團軍馬場的範圍,它是個央企,林地所有權是中農發集團,林業部門平時不進行管理,由軍馬場的林場進行管理。」
而對於森林公安方面的說法,中農發軍馬場方面並不認同。相關負責人稱,毀林的監管責任在地方政府,「我們雖然是央企,但是林業都是地方屬地化管理。我們沒有執法權,也沒有審批權,監管的責任我們有,但也不是森林公安都不知情。」
牡丹江市森林公安局稱,2018年10月才知道曹園毀林的情況,目前已正式立案,正在刑事偵查階段。
採訪中,楊旭輝表示,「曹園」確有部分毀林的情況。初步查實,曹園中地面建設和水面佔地19公頃左右,遠超省林業廳批覆的2.76公頃的建設面積。2018年11月15日,牡丹江市森林公安局對曹園涉嫌非法佔用農用地進行立案,目前仍在刑事偵查階段。
牡丹江市委宣傳部給中國之聲的文字回應稱,牡丹江市委市政府對此事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要求各相關部門盯緊盯牢、緊抓不放。目前,公安機關已經立案,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中,待調查清楚後,將妥善處理,絕不姑息,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待。
數百畝的國有林地遭毀,違法佔地建設持續長達十多年的時間。相關部門為何都沒有及時發現並有效制止?中國之聲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