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稱「玉米菜」,過去是牲畜的飼料,殊不知對便秘有好處
農村野生植株數量眾多,但是經常見到的莫過於路邊的一些野草,在農村四處都分布著各種野草,無孔不入,就連巖石縫裡也能夠見到它們的身影。這些野草在以前經常被用來餵牲畜,一些對農作物有害的的野草,經常就被砍除回去給牲畜當飼料了。
其實它們也有不少價值珍貴,只是了解的人比較少,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野草,它以前也經常作為牲畜的飼料,如今在城市裡都有很多人爭相購買。這種野草在農村可以說隨處都能見到,現在不少人會自己種植,被稱為「玉米菜」。
這種野菜在農村俗稱「玉米菜」,其實它和玉米沒有什麼關係,只是因為它的花穗長得像玉米的須,農民們為了方便記憶就給它取了這樣的名字。其實它就是我們經常會吃的「莧菜」,現在莧菜不少人都是自己種植的,野生的莧菜在農村依舊很常見,而且通常比 農民們自己種植的莧菜高很多,植株更高大。它在我們國家各個省份都有分布,可以說適應能力很強,繁殖能力也不容小覷。
以前我們小時候是很少會吃莧菜的,其實在奶奶的菜園子邊上就有很大一片,也沒有將它剷除,但是也很少人會去吃。莧菜在農民們以前是用來充飢的食物,很多老一輩的農民們都靠它捱過一段時間,所以現在就算會見到它們長在菜園子裡,也不會輕易去剷除。莧菜的葉片和其他的野草有不同的地方,它的葉片中間是深紅色的,所以煮熟以後也會帶有紅色的湯汁。
現在莧菜不少人都會自己種植,改良後的莧菜,植株更加矮小,基本上都是嫩葉,不會像原來一樣,長成灌木叢相近高度的野草。我們在採摘野生莧菜的時候也要注意,莧菜的成熟葉片並不好吃,只有嫩葉比較可口。
其實莧菜也能夠入藥,它性寒,有清熱。解毒和通便的作用,對便秘有好處。它在農村和城市都是很受歡迎的野草,現在也已經晉級成為了正經的蔬菜,味道好,營養高。
現在莧菜還是農村很常見的野草,它們生長的區域比較廣泛,在路邊和田地邊上都可以見到,它的葉片長得和一般野草不同,就算是對它不熟的人,也可以輕易的辨認出來。你們對於它還有別的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