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響耳草,過去遍地是,殊不知對耳鳴有良效,曬乾一斤25元
在農村裡生長著種類繁多的野生植物,像我們常見的就是那些數量眾多的野草,它們自由散漫的生長在裸露的土壤上,過去少有人注意它們的存在。這些野生植物在農村經常被看成害草,不少對農作物的生長都有危害性,過去經常被農民們連根拔除。
今天介紹的這種「響耳草」,過去也是路邊隨處可以見到的雜草,平時很少有人注意它的存在,其實價值珍貴,對耳鳴也有好處,在城裡曬乾後一斤25元。
這種響耳草的名字叫做「苘麻」,它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農村裡很常見,能夠適應不同的土壤環境,除了青藏高原上沒有分布以外,其他的省份中都能見到。它的長相和一般的野草無異,過去也少有人注意,其實它的價值珍貴,全身都是寶,還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值得我們重視。
苘麻在路邊、荒地、田野中都能夠見到,其實它在我們國家的種植歷史也很悠久,過去有不少農民會種植,現在卻反倒被人們漸漸淡忘了。這種野草它的莖皮是古時候的紡織原料,後來變成了包裝用品和繩索的製作原料,種子含油量高,可以用來製作肥皂、油漆或是作為工業潤滑油,有不少的用途。
其實苘麻不僅是它的莖皮和種子有利用的價值,它的經濟價值高,並且全草都能夠入藥使用,像苘麻子能夠賣到25元一斤。它的種子、全草或葉子,味苦、性平,能夠清熱利溼、解毒、祛風、退翳,它對耳鳴、耳聾等有奇效,所以在農村才被人們稱為「響耳草」,價值珍貴,值得我們重視。
我們在收成的時候要注意採收的時間,苘麻的品質與它收成的時間也有關係。我們一般是在它結了3-5個果實,頂端還在開花,但是莖稈上的葉片正開始脫落的時候收成最好。這種植株不同的部位收成的時間也不同,可以自己了解一下。你們過去在農村的路邊有見過這種野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