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初,新冠肺炎病毒來襲,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教育部決定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啟動網絡教學的戰疫情應急之舉,確保「停課不停學」。各地區大中小學結合自身情況,開展各具特色的網上教學。勞動教育是以提升勞動素養的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活動,其基本特徵是培養體力和腦力全面發展的勞動者、促進學習者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勞動教育與德、智、體、美教育一樣,疫情期間不可或缺,甚至尤為重要。
    一、勞動教育的重要價值和時代意義
    勞動價值觀是馬克思的基本觀點,馬克思認為:「勞動不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通向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媒介,也是實現人性至美至善、徹底自由的必由之路」。通過勞動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勞動是創造物質世界和人類歷史的根本動力,勞動是一切社會財富的源泉。勞動教育是學生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最佳的交匯點,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認清勞動對自身利益與國家、民族利益的關係,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人生觀、勞動精神、勞動習慣和勞動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9月全國教育大會講話中提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勞動教育的新時代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是對黨的教育方針的進一步完善,是對新時代青年學生的要求與期望。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很大變化,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新時代的勞動價值。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2019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進一步強調堅持立德樹人,並且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新時代的勞動教育重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發揮自身優勢、有創新、有創造,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有生力量。勞動教育能夠提升勞動者的勞動覺悟、勞動知識和技能,促進社會發展和經濟繁榮,我們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歸根到底要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科學勞動。
    二、疫情之下更應加強對青年學生的勞動教育
    1.青年學生應樹立崇勞尚勞的價值觀
    面對疫情,來自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義無反顧投入到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疫中。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從破土動工到交付使用僅僅用了10天時間,25000名建設者24小時兩班倒不停歇施工建築,為武漢抗疫提供了堅實陣地,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奮戰在一線的公安幹警和社區工作者們不懼風雨,為抗疫提供安全屏障、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超市售貨員和快遞小哥不顧個人安危堅守崗位,用辛勤的勞動點亮人們的生活,確保了居家隔離這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實;還有保潔工人、保安師傅、志願接送醫護人員的司機等等,在這場為生命續航的戰役中,他們同樣是最敬業的勞動者、最勇敢的奉獻者。
    這些無畏的逆行者在普普通通的崗位上,用勞動創造奇蹟,鑄就防疫抗疫的鋼鐵長城,他們是當今社會最美麗、最崇高的人,他們理應成為新時代青年學生的楷模。然而,我們也看到有一些青年學生,他們缺乏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有的對未來職業沒有明確目標,有的甚至盲目追求「不勞而獲」的生活。青年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肩負著時代的使命和責任,應將抗擊疫情中那些辛勤勞動、無私奉獻的勞動者作為榜樣,建立起健康正確的偶像觀,應「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將個人職業規劃與國家未來發展緊密連接在一起。
    2.青年學生應具有不畏艱難的社會擔當
    自疫情發生以來,湖北全省和全國4萬多名援鄂醫療隊的廣大醫務工作者們舍小家為大家,承受著難以想像的身體和心理壓力,履行著醫務工作者的神聖職責,他們「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氣概深深震撼著國人。白衣戰士用生命守護生命,用生命踐行勞動之光榮、崇高、偉大和美麗,奉獻個人利益、守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他們無愧為時代的英雄。
    青年學生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尤其需要具備愛崗敬業、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的擔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青年學生應該努力練好人生和事業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學生,做有擔當、有作為的大學生」。現實中,我們有一些青年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面對挫折的勇氣,對待學習和處理生活中一些問題時往往表現出拈輕怕重的態度,當困難出現的時候不僅缺乏勇往直前的韌勁,甚至會採取一種迴避的態度。青年學生應該以抗疫英雄為榜樣,抓住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勞動和實踐機會,強健體魄、磨鍊意志、錘鍊自己,培養勇於擔當的品質,未來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才能像抗疫白衣天使一樣,毫不猶豫的挺身而出,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3.青年學生應成為開拓創新的時代先鋒
    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無畏逆行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科研專家,從疫情一開始就爭分奪秒投入到對病毒的研究工作中,每天只休息2-3個小時,在遏制疫情、挽救生命的這場戰役中,他們始終衝鋒在前、直面疫魔,在病毒檢驗、病情診斷、治療方案和有效藥物研製等方面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破,3月初國內疫情得到明顯控制,3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明確表示: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近日,新冠病毒在世界多國範圍蔓延的情況下,我們的醫學專家遠程和現場指導疫情較重國家的醫務人員為病毒感染者進行治療,為世界提供中國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曾勉勵青年學生:「要勇於探索、勇於突破,不斷認識科技世界新領地,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青年學生要學習科學家們潛心研究、不斷創新的勞動精神,要立志高遠、甘於付出,在成長過程中勇於實現自我突破,大膽創新,成為具有開拓精神、推動社會進步的有生力量。鍾南山院士在給佛山小學生的回信中說:「用知識縫製鎧甲,不遠的將來,當你們走出社會,在各行各業都將由你們披甲上陣」,這既是老一輩科學家對學生寄予的厚望,也是青年學生責任之所在。
    三、疫情之下如何加強對青年學生的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勞動教育既體現在學校教育之中,又不局限於學校教育的範圍,應該融合在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各個領域,甚至要滲透到人的一生當中。
    首先家庭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環節都可以得到勞動實踐的機會,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眼中愛勞動、會勞動的榜樣。疫情期間,家長需要結合孩子的學習任務情況,鼓勵和引導孩子參加家務勞動、訓練生活技能,並適度提高孩子所參與的家務勞動的難度,培養孩子不怕苦不怕累的勞動精神,使孩子養成對家務勞動的責任心和擔當精神,這些品質將使孩子終身受益。
    其次,學校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學校是勞動教育的主體責任方,應結合不同教育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設計科學合理的勞動教育內容和實施方案,以充足的教育資源作保障,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系統提升學生勞動素養,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疫情期間,學校可開展靈活多樣的線上主題活動,將思想道德教育滲透、落實到對學生家務勞動實踐的引導之中。同時,還應將勞動教育有效融合到「德智體美」四個方面的學科教育內容中,任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探究創新的能力,強化學生對科學研究方法的追尋,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疫情期間學生觀察社會、了解社會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培養社會責任感等。
    最後,社會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勞動教育是全社會的一項系統工程,僅憑家庭和學校無法形成完整有效的教育體系,社會力量不可取少,既需要在全社會形成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讓誠實勞動得到應有的報酬,也需要形成讓普通勞動者真正感到被尊重的社會風氣,這就需要政府、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等機構切實承擔起相應責任。疫情期間,建議有責任有擔當的企事業單位可以運用網際網路工具開展對青年學生的線上職業啟蒙教育,學生在接受教育時可結合所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模擬實踐學習,掌握特定職業和崗位所需要的勞動知識與技能。學校也可以結合學生需求,主動與社會相關機構進行合作,將學生這部分學習內容納入相關課程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引導學生形成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觀念。
    (作者:中國勞動關係學院 胡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