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玲:疫情之下,青年學生更應上好勞動教育這堂課

2020-12-1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新年之初,新冠肺炎病毒來襲,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教育部決定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啟動網絡教學的戰疫情應急之舉,確保「停課不停學」。各地區大中小學結合自身情況,開展各具特色的網上教學。勞動教育是以提升勞動素養的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活動,其基本特徵是培養體力和腦力全面發展的勞動者、促進學習者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勞動教育與德、智、體、美教育一樣,疫情期間不可或缺,甚至尤為重要。

&nbsp&nbsp&nbsp&nbsp一、勞動教育的重要價值和時代意義

&nbsp&nbsp&nbsp&nbsp勞動價值觀是馬克思的基本觀點,馬克思認為:「勞動不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通向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媒介,也是實現人性至美至善、徹底自由的必由之路」。通過勞動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勞動是創造物質世界和人類歷史的根本動力,勞動是一切社會財富的源泉。勞動教育是學生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最佳的交匯點,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認清勞動對自身利益與國家、民族利益的關係,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人生觀、勞動精神、勞動習慣和勞動能力。

&nbsp&nbsp&nbsp&nbsp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9月全國教育大會講話中提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勞動教育的新時代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是對黨的教育方針的進一步完善,是對新時代青年學生的要求與期望。

&nbsp&nbsp&nbsp&nbsp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很大變化,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新時代的勞動價值。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2019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進一步強調堅持立德樹人,並且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新時代的勞動教育重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發揮自身優勢、有創新、有創造,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有生力量。勞動教育能夠提升勞動者的勞動覺悟、勞動知識和技能,促進社會發展和經濟繁榮,我們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歸根到底要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科學勞動。

&nbsp&nbsp&nbsp&nbsp二、疫情之下更應加強對青年學生的勞動教育

&nbsp&nbsp&nbsp&nbsp1.青年學生應樹立崇勞尚勞的價值觀

&nbsp&nbsp&nbsp&nbsp面對疫情,來自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義無反顧投入到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疫中。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從破土動工到交付使用僅僅用了10天時間,25000名建設者24小時兩班倒不停歇施工建築,為武漢抗疫提供了堅實陣地,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奮戰在一線的公安幹警和社區工作者們不懼風雨,為抗疫提供安全屏障、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超市售貨員和快遞小哥不顧個人安危堅守崗位,用辛勤的勞動點亮人們的生活,確保了居家隔離這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實;還有保潔工人、保安師傅、志願接送醫護人員的司機等等,在這場為生命續航的戰役中,他們同樣是最敬業的勞動者、最勇敢的奉獻者。

&nbsp&nbsp&nbsp&nbsp這些無畏的逆行者在普普通通的崗位上,用勞動創造奇蹟,鑄就防疫抗疫的鋼鐵長城,他們是當今社會最美麗、最崇高的人,他們理應成為新時代青年學生的楷模。然而,我們也看到有一些青年學生,他們缺乏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有的對未來職業沒有明確目標,有的甚至盲目追求「不勞而獲」的生活。青年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肩負著時代的使命和責任,應將抗擊疫情中那些辛勤勞動、無私奉獻的勞動者作為榜樣,建立起健康正確的偶像觀,應「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將個人職業規劃與國家未來發展緊密連接在一起。

&nbsp&nbsp&nbsp&nbsp2.青年學生應具有不畏艱難的社會擔當

&nbsp&nbsp&nbsp&nbsp自疫情發生以來,湖北全省和全國4萬多名援鄂醫療隊的廣大醫務工作者們舍小家為大家,承受著難以想像的身體和心理壓力,履行著醫務工作者的神聖職責,他們「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氣概深深震撼著國人。白衣戰士用生命守護生命,用生命踐行勞動之光榮、崇高、偉大和美麗,奉獻個人利益、守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他們無愧為時代的英雄。

&nbsp&nbsp&nbsp&nbsp青年學生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尤其需要具備愛崗敬業、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的擔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青年學生應該努力練好人生和事業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學生,做有擔當、有作為的大學生」。現實中,我們有一些青年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面對挫折的勇氣,對待學習和處理生活中一些問題時往往表現出拈輕怕重的態度,當困難出現的時候不僅缺乏勇往直前的韌勁,甚至會採取一種迴避的態度。青年學生應該以抗疫英雄為榜樣,抓住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勞動和實踐機會,強健體魄、磨鍊意志、錘鍊自己,培養勇於擔當的品質,未來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才能像抗疫白衣天使一樣,毫不猶豫的挺身而出,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nbsp&nbsp&nbsp&nbsp3.青年學生應成為開拓創新的時代先鋒

&nbsp&nbsp&nbsp&nbsp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無畏逆行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科研專家,從疫情一開始就爭分奪秒投入到對病毒的研究工作中,每天只休息2-3個小時,在遏制疫情、挽救生命的這場戰役中,他們始終衝鋒在前、直面疫魔,在病毒檢驗、病情診斷、治療方案和有效藥物研製等方面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破,3月初國內疫情得到明顯控制,3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明確表示: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近日,新冠病毒在世界多國範圍蔓延的情況下,我們的醫學專家遠程和現場指導疫情較重國家的醫務人員為病毒感染者進行治療,為世界提供中國經驗。

&nbsp&nbsp&nbsp&nbsp習近平總書記曾勉勵青年學生:「要勇於探索、勇於突破,不斷認識科技世界新領地,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青年學生要學習科學家們潛心研究、不斷創新的勞動精神,要立志高遠、甘於付出,在成長過程中勇於實現自我突破,大膽創新,成為具有開拓精神、推動社會進步的有生力量。鍾南山院士在給佛山小學生的回信中說:「用知識縫製鎧甲,不遠的將來,當你們走出社會,在各行各業都將由你們披甲上陣」,這既是老一輩科學家對學生寄予的厚望,也是青年學生責任之所在。

&nbsp&nbsp&nbsp&nbsp三、疫情之下如何加強對青年學生的勞動教育

&nbsp&nbsp&nbsp&nbsp勞動教育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勞動教育既體現在學校教育之中,又不局限於學校教育的範圍,應該融合在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各個領域,甚至要滲透到人的一生當中。

&nbsp&nbsp&nbsp&nbsp首先家庭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環節都可以得到勞動實踐的機會,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眼中愛勞動、會勞動的榜樣。疫情期間,家長需要結合孩子的學習任務情況,鼓勵和引導孩子參加家務勞動、訓練生活技能,並適度提高孩子所參與的家務勞動的難度,培養孩子不怕苦不怕累的勞動精神,使孩子養成對家務勞動的責任心和擔當精神,這些品質將使孩子終身受益。

&nbsp&nbsp&nbsp&nbsp其次,學校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學校是勞動教育的主體責任方,應結合不同教育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設計科學合理的勞動教育內容和實施方案,以充足的教育資源作保障,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系統提升學生勞動素養,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疫情期間,學校可開展靈活多樣的線上主題活動,將思想道德教育滲透、落實到對學生家務勞動實踐的引導之中。同時,還應將勞動教育有效融合到「德智體美」四個方面的學科教育內容中,任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探究創新的能力,強化學生對科學研究方法的追尋,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疫情期間學生觀察社會、了解社會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培養社會責任感等。

&nbsp&nbsp&nbsp&nbsp最後,社會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勞動教育是全社會的一項系統工程,僅憑家庭和學校無法形成完整有效的教育體系,社會力量不可取少,既需要在全社會形成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讓誠實勞動得到應有的報酬,也需要形成讓普通勞動者真正感到被尊重的社會風氣,這就需要政府、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等機構切實承擔起相應責任。疫情期間,建議有責任有擔當的企事業單位可以運用網際網路工具開展對青年學生的線上職業啟蒙教育,學生在接受教育時可結合所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模擬實踐學習,掌握特定職業和崗位所需要的勞動知識與技能。學校也可以結合學生需求,主動與社會相關機構進行合作,將學生這部分學習內容納入相關課程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引導學生形成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觀念。

&nbsp&nbsp&nbsp&nbsp(作者:中國勞動關係學院 胡玉玲)

相關焦點

  • 勞動教育這樣學才有意思
    比如有的學校把勞動教育等同於實踐,設置一些學校活動,折算學時。還有的,把勞動窄化成體力勞動,傳達出一種只有低學歷層次的人才需要勞動的偏見,無形中助長了大學生輕視勞動的心理。」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動教育中心胡玉玲,在線上教授公共關係課時,提示學生們,留意疫情中的平凡勞動者,「一個人的公眾形象並不在於他的外表是否光鮮靚麗,而是要看他是否擁有對國家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
  • 儘快給學生補上「勞動教育」這門課
    在部分學生和家長眼裡,勞動無足輕重。不少學校沒有開設勞動課程,一些學校雖然開設了勞動課程,但常常紙上談兵、形同虛設。受訪教師表示,當前「崇尚分數、崇尚快樂」的青少年不少缺乏勞動概念,不僅不熱愛勞動,甚至鄙視勞動,更缺乏自我勞動的習慣和意識。
  • 疫情之下當向學生講好的五堂課
    出處:朱子微言作者:泉州師範學院思政教師 朱應開 當前,我們正經歷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疫情是魔鬼,我們不能讓魔鬼藏匿」,這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沒有局外人。當我們靜下心來思考、審視周圍的世界和自己,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這又何嘗不是一堂人生大課。 作為一名教師,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應該守好自己的「責任田」,除了開展疫情防護知識教育外,我們還要上好這五堂課。
  • 上好家國這堂課,在雲端唱響愛國情懷
    上好家國這堂課,在雲端唱響愛國情懷 2020-03-06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強底氣、接地氣、花力氣:辦好青年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實踐維度
    新時代高校要做好青年大學生勞動教育工作,補齊勞動教育短板,涵養學生勞動素養,就要強化價值自信、貼近生活實際、積極有效作為,在強底氣、接地氣、花力氣三個層面上下功夫,培養新時代有幹勁、闖勁、鑽勁的青春奮鬥者。
  • 勞動教育應夯實「三個注重」
    青少年揮灑勞動的汗水、體味勞動的艱辛,才能收穫勞動的快樂,也才能真正理解勞動教育的內涵。而落實好勞動教育,則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職業學校也大有可為。教育局作為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職能是統籌協調,做好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教研室是業務指導部門,主要應發揮技術支持和教研引領作用;中小學應嚴格按照國家課程設置標準開齊開足課程,配備專門師資;職業學校則應充分挖掘本校優勢資源,開發更多精品課程。我認為,職業學校是聯合開展勞動教育的「重頭戲」,應發揮主體作用,可在課程上多發力,努力夯實「三個注重」。注重挖掘資源。
  • 勞動教育應在「教育」上下功夫
    勞動教育作為教育的實踐形態之一,也必然是以學生勞動素養的全面提升為其行動目的,同樣必須遵循教育的生長性邏輯。實際上,這就要求勞動教育不能過於突出學生在勞動過程中的勞動力身份,不能將其視為生產要素或生產者,而是將其作為成長和發展中的教育對象,作為需要不斷提高自我勞動素養的學習者。
  • 疫情之下,2020年無法赴日的學生應不應該報私塾?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從年初開始,學生報名6月留考就在擔心四月能否赴日,到了四月份確定無法赴日,緊接著五月份取消了6月留考,再到七月生的延期,我知道同學們心裡特別的著急,我也是一樣。在跟學生家長聊天的時候,大部分家長都會跟我說,孩子最近特別的煩躁,擔心去不了日本,無法考學,也無法靜下心來學習,其實今年的留學行業特別難,也不止是留學行業,疫情下的各個行業今年都特別難。
  • 勞動教育對人才培養具有重要價值
    勞動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生居家學習時間延長、用眼過度、運動減少、心理焦慮等危害身心健康的問題較為突出,更凸顯加強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時代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闡釋了勞動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 如何上好一堂課?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職責就是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將採用何種途徑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呢?那就是上課,都知道上課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如何上好一堂課呢?作為新教師的我,有點茫然,上課容易,但要把課上好的確不易,如何讓自己的課在達到教學目的的同時,生動有趣、津津有味吸引學生呢?我在思考著,頭緒一直紊亂,直到聽了高麗霞老師的這節課,才頓時豁然開朗。
  • 補上「生命教育」這堂課
    「今天這堂課,我主要來和同學們談談生命。」 在與新冠肺炎戰鬥的膠著期,袁校長把寶貴的第一課,聚焦在了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話題。  「法國作家雨果有一句話,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 湖南應用技術學院:勞動教育為學生就業「加碼」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陽錫葉 通訊員 李友誼 陳悅)「這是一次特別的勞動教育課,讓我們懂得,勞動不僅僅只是做事,更是責任感的體現。」正值南方汛期,日前,湖南應用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組織30多名青年志願者,凌晨2點鐘走上沅江防洪大堤,現場感受黨員幹部日夜巡邏保平安的堅守與辛勞。大三學生歐陽明、譚雄深有感觸地說,這次活動,讓他們加深了對勞動價值的認識。
  • 走出誤區 勞動教育應在「教育」上下功夫
    勞動教育作為教育的實踐形態之一,也必然是以學生勞動素養的全面提升為其行動目的,同樣必須遵循教育的生長性邏輯。實際上,這就要求勞動教育不能過於突出學生在勞動過程中的勞動力身份,不能將其視為生產要素或生產者,而是將其作為成長和發展中的教育對象,作為需要不斷提高自我勞動素養的學習者。
  • 立足新時代,如何上好勞動教育這門「必修課」
    《意見》提出,實施勞動教育的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切實經歷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國內外大量的調查研究證明,童年養成勞動習慣,長大後更可能具有責任心,也更容易適應家庭生活和職場工作的需要,而不愛勞動的人恰恰相反,他們更可能成為生活與職場的失敗者。可是,這個顯而易見的道理為什麼被漠視呢?
  • 讓勞動意識根植青年學生心中
    近日,廈門理工學院校領導、教職工與返校的畢業生代表一起,在校園土坡上共同種下代表希望與熱情的三角梅,以一堂特別的勞動實踐課為這一疫情之下的畢業季留下特殊的記憶。對於此次植樹活動,廈門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林進川認為,這除了是一份送給畢業生的特殊禮物外,還有更深刻的含義。他說:「植樹現場就是勞動課堂,是新時代師生勞動教育的一次具體實踐。」
  • 都智能時代了,為何還要提倡勞動教育?
    如何上好勞動教育這門課?《意見》發布以來,相關討論熱度不減,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炒一份餘老師同款蛋炒飯」、以「抗疫加油」為主題進行一場水果拼盤大比拼、養護一盆綠植作為特殊的開學禮物、製作一個手工包送給媽媽……疫情之下,學生們經歷「加長版」假期;這段特殊的成長時光,也成為進行勞動教育的大好機會。
  • 勞動教育,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
    為什麼突出強調這三類勞動教育?相關負責人:《意見》依據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將勞動分為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相應地將勞動教育分為生產勞動教育和非生產勞動教育。考慮到勞動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和可行性,《意見》又將非生產勞動教育分為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和服務性勞動教育,前者注重在學生個人生活自理中強化勞動自立意識,體驗持家之道,這也是學生健康發展、適應社會生活的重要基礎;後者具有較強的時代特點,注重利用知識、技能、工具、設備等為他人和社會提供服務,特別是在公益勞動、志願服務中強化社會責任,培養良好的社會公德,例如:強調高等學校「注重培育公共服務意識,使學生具有面對重大疫情
  • 如何上好勞動教育這門學生成長的「必修課」?看徐匯各校園怎麼做→
    如何上好勞動教育這門學生成長的「必修課」?徐匯各校園積極優化學校課程設置,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豐富的勞動教育活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提升勞動能力、培育勞動精神、進一步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蘇老師從「自己成長的經歷與感悟」、「中共中央文庫的守護人」、「社區防控疫情時黨員的使命擔當」等幾個方面著手,告訴學員們要致敬並學習那些為了理想和信念,拋頭顱、灑熱血、奮鬥一生的優秀共產黨員的事跡。
  • 勞動教育,不應只是「高考作文題」
    我國青少年勞動教育缺失問題,已經到了令人擔憂的地步。 孩子為何不做家務?孩子坦言:「我父母不讓我勞動,他們說把作業寫完就行了。」而部分家長則表示:「孩子現在課業負擔太重,作業都寫不完,更別提做家務佔用孩子寫作業的時間了。」另一部分家長則表示:「自己吃完飯也沒什麼事,順便就收拾了,讓孩子刷碗,還不如自己直接收拾省事。」
  • 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價值意蘊
    《意見》指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大學,是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的關鍵時刻,勞動教育,可以讓大學生立足實踐,認識世界,探索真理,不斷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