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

2020-12-11 正北方網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解讀《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

當前,一些青少年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如何扭轉這種不良風氣?如何切實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

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新時代加強勞動教育必須強調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記者就《意見》出臺的思路、任務、舉措等採訪了教育部相關負責人。

課程:大中小學設立勞動必修課程和勞動周

記者:大中小學各學段教育,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各有特點,請問《意見》在勞動教育課程、時間上是如何規定的?

相關負責人:落實勞動教育需要依託課程,必須有一定的時間做保證。在課程設置上,《意見》突出強調「整體優化學校課程設置」,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大中小學設立必修課程和勞動周,同時強調其他課程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和要求。

在勞動教育時間上,《意見》主要從兩個方面作出規定。一是利用上課的時間進行。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職業院校除實習、實訓外,專門進行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於16學時;大學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二是在課外校外安排。中小學要對學生每天課外勞動時間作出規定。大中小學每學年設勞動周(高等學校也可安排勞動月),也是在課外集中安排。安排必要的勞動實踐,旨在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內容:強調開展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型勞動

記者:《意見》提出,根據教育目標,針對不同學段、類型學生特點,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為什麼突出強調這三類勞動教育?

相關負責人:《意見》依據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將勞動分為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相應地將勞動教育分為生產勞動教育和非生產勞動教育。考慮到勞動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和可行性,《意見》又將非生產勞動教育分為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和服務性勞動教育,前者注重在學生個人生活自理中強化勞動自立意識,體驗持家之道,這也是學生健康發展、適應社會生活的重要基礎;後者具有較強的時代特點,注重利用知識、技能、工具、設備等為他人和社會提供服務,特別是在公益勞動、志願服務中強化社會責任,培養良好的社會公德,例如:強調高等學校「注重培育公共服務意識,使學生具有面對重大疫情、災害等危機主動作為的奉獻精神」。三類勞動教育內容不同,各學段可以有所側重,但從總體上看,三者都很重要,不能偏廢。

途徑:充分發揮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合力

記者:如何發揮家庭、學校、社會在勞動教育中的作用?《意見》有哪些具體要求?

相關負責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意見》強調發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鼓勵孩子自覺參與,鼓勵孩子利用節假日參加社會勞動,樹立崇尚勞動的家風。學校和社區、婦聯等加強對家庭勞動教育的指導。

《意見》明確提出學校要切實承擔勞動教育的重要責任,主要任務是:第一,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統籌安排課內外勞動實踐時間;第二,結合學段特點和所在地區實際,規劃好勞動教育課程內容,注重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有關勞動技能的學習;第三,組織實施好勞動周,有序安排學生的集體勞動;第四,加強對勞動教育的研究,不斷改進勞動教育方法和組織形式,注重激發學生內在需要和動力,提高教育效果。

勞動教育涉及社會方方面面。為此,《意見》對社會各方面如何加強勞動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企業公司、工廠農場等要履行社會責任,開放實踐場所,特別是鼓勵高新企業為學生體驗現代科技條件下勞動實踐新形態、新方式提供支持;二是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以及公益基金會、社會福利組織要組織動員相關力量,搭建多樣化勞動實踐平臺,注重引導學生參加公益勞動、志願服務;三是宣傳部門要鼓勵和支持創作更多以歌頌普通勞動者為主題的優秀作品,廣泛宣傳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和創造性勞動的典型人物和事跡。

師資:多舉措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記者:《意見》指出,採取多種措施,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在加強勞動教育教師培養和培訓方面,教育部門有什麼考慮和安排?

相關負責人:一是高等學校要加強勞動教育師資培養,有條件的院校開設勞動教育相關專業。有關部門將對勞動教育師資培養進行調研和規劃。二是開展全員培訓,強化每位教師的勞動意識、勞動觀念,提升實施勞動教育的自覺性。三是對擔任勞動教育課程的教師進行專項培訓,提高勞動教育專業化水平。

機制:使勞動教育評價硬起來

記者:勞動教育重在落實,如何發揮評價、監督的促進作用?《意見》在這方面有些什麼舉措?

相關負責人:針對各方面積極性不高、內在動力不足的問題,《意見》側重從兩個方面建立健全勞動教育激勵機制:一是健全學生勞動素養評價制度。組織開展勞動技能和勞動成果展示、勞動競賽等活動,激發學校和學生的積極性。將勞動實踐過程和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建立公示、審核制度,確保真實可靠。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使勞動教育評價硬起來。二是加強督導檢查和質量評估。把勞動教育納入教育督導體系,完善督導辦法。勞動教育督導結果向社會公開,並作為被督導部門主要負責人考核獎懲的依據。探索建立勞動教育質量監測制度,推動勞動教育過程的反饋和改進。

(記者 唐芊爾)


[責任編輯:何娟]

相關焦點

  • 勞動教育 日本學生成長必修課
    幼兒園作為勞動教育的起點,其主要目標在於確保幼兒良好勞動習慣的養成,日本幼兒園勞動體驗學習的活動形式主要有:以手工活動為主,利用幼兒自製的玩具活動,寓教於樂,讓幼兒能夠享受勞動過程,收穫勞動喜悅;幼兒參與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發揮幼兒想像力,釋放勞動才藝;在幼兒園設置小苗圃,讓幼兒親自嘗試播種到收穫的全過程等方式進行體驗勞動過程。小學階段開始獨立勞動。
  • 如何上好勞動教育這門學生成長的「必修課」?看徐匯各校園怎麼做→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要求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勞 動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一門必修課如何上好勞動教育這門學生成長的「必修課」?徐匯各校園積極優化學校課程設置,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豐富的勞動教育活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提升勞動能力、培育勞動精神、進一步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勞動教育成為必修課
    羅益是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化工裝備專業18級的學生。為了培養學生的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樹立責任意識,該校自2009年起在全校學生中組織勞動教育,並將其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來自廣東珠海的羅益從小生活在農村,當聽說學校要求全體同學進行為期一周的勞動教育實踐課程時,他與同學們都很困惑:「大學生就是來學習打掃衛生的嗎?」
  • 勞動教育不是譁眾取寵,是人生必修課
    勞動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加分項,家庭勞動更是孩子勞動教育的第一課,通過讓孩子幹家務活、參加社會勞動等,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更是讓孩子在勞動中體會責任的重要性,體會人生的規律。一定要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性,這很重要,在孩子整理過程中,父母不要去幫助孩子,不要同情孩子,讓孩子從頭到尾獨立完成,並且長期保持下去。這才是我們需要的勞動教育的方式。千萬不要以「孩子小長大就明白了」「孩子作業多」,「上學就挺累了」等理由而同情孩子。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
  • 勞動教育成必修課 需多方共同營造教育氛圍
    她表示,在勞動時收穫頗多,自己不僅僅能見證作物的生長過程,還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提高實操能力,更能在將來下鄉服務基層農業積累經驗。「整理自己房間,收拾廚房衛生,幫忙掃地拖地……」桂林市榕湖小學三年級的張王梓,從小就樹立起勞動的意識,這離不開母親王琳的細心教導。在王琳看來,勞動的意義不單體現在體力方面,更體現在做人方面。她希望張王梓成長為一名動手能力強、行動力強、樂於助人的男生。
  • 勞動教育是每名大學生的必修課
    我們也在勞動中收穫友誼和成長,學會珍惜和感恩。」得知全國大中小學生都要加強勞動教育,浙江農林大學農學院大三學生曹宇欽對於開展勞動教育的意義,深有感觸。中美兩位偉大的教育家確立的信條式教育命題,分別揭示了教育與生活的本質聯繫,即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倡導的「生活即教育」。
  • 勞動教育對於孩子成長的意義
    勞動教育是「做中學」和「學中做」的教育,是知行合一的教育。勞動,可樹德、可增智、可健體、可創新,從國家層面已經將勞動教育和體育教育、美育教育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五育並舉」的教育培養模式才會培養出具備核心素養的合格接班人。
  • 勞動教育進入大學生必修課,原因有三點
    勞動教育進入大中小學必修課勞動教育進入大學生必修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我國自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綜合實力取得了飛速進步,在2003勤勞的中國人民創造中國速度勞動教育進入大學生必修課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舉措今年是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
  • 對於孩子的必修課勞動教育,父母們該做的事情有哪些?
    勞動教育這門課被忽視很久了,現在被有關部門確定為必修課,真是太好了!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說,父母是非常奇特的存在,既是孩子參與教育活動時的指揮官,又是孩子的老師,還有這樣的說法: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因此,無論在孩子成長時的哪個環節,父母們都不能掉以輕心。
  • 官宣丨大中小學新增勞動教育必修課,包括這些
    指導學生:(1)持續開展日常生活勞動,增強生活自理能力,固化良好勞動習慣;(2)選擇服務性崗位,經歷真實的崗位工作過程,獲得真切的職業體驗,培養職業興趣;積極參加大型賽事、社區建設、環境保護等公益活動、志願服務,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3)統籌勞動教育與通用技術課程相關內容,
  • 滬上各學校上好學生成長「必修課」 |勞動教育進行時
    轉載請註明上海市教委政務微信"上海教育" 「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 ...美育被納入培養全過程,勞動教育成必修課 教育「體美勞」 越來...
    體育課,不再被片面地理解為「有活動時間」「增強體質」,而是「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正逐步完善。據介紹,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1小時體育鍛鍊。
  • ...被納入培養全過程,勞動教育成必修課 教育「體美勞」 越來越重要
    體育課,不再被片面地理解為「有活動時間」「增強體質」,而是「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正逐步完善。據介紹,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1小時體育鍛鍊。
  • 勞動教育將成中小學「必修課」!為什麼勞動越來越受重視?
    而贊成者認為,讓孩子從學業中抽身出來,學學基本生活技能,才不會變成「只會學習的機器」,而「四肢不勤五穀不分」,失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勞動教育,對個人品質的錘鍊、人格的健全、成長的促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止是強制性的「必修學分」,更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
  • 勞動教育是什麼?教什麼?怎麼教?
    《指導綱要》提出,要將勞動觀念和勞動精神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注重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基本勞動知識技能的過程中,領悟勞動的意義價值。要讓學生面對真實的個人生活、生產和社會性服務任務情境,親歷實際的勞動過程,善於觀察思考,注重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勞動質量和效率。
  • 勞動教育將成大中小學必修課
    根據《意見》,實施勞動教育的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切實經歷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勞動教育要和智育區別開,不能用文化課的學習取代勞動教育。何為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
  • 上好勞動教育必修課 湖北武漢學子在實踐中體會"勞動最光榮"
    今年7月,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同時還要在課外校外活動中安排勞動實踐。  多措並舉讓勞動教育落地生根,湖北武漢市積極構建學校為主導、家庭為基礎、社會全方位支持的勞動教育工作格局,各大中小學增加學生課外勞動時間、增設勞動教育必修課,圍繞勞動教育安排各項「作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的教育,從而實現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勞動教育將成為必修課!南京中小學已在行動
    /a/20200327/cb7de921381146e7b0abfa4ad89708c7.shtml   近日,《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指出
  • 文山學院「勞動教育+」彰顯綜合育人價值
    「我要讓學生們在勞動的過程中體會到美」「我要讓學生們在勞動過程中增長專業技能」「我要讓學生們在勞動中學拓展專業知識」「我要讓學生的勞動教育有點文藝範」「我要讓學生們在勞動教育中提高品德修養」,在文山學院群裡,帶領學生搞衛生的老師們紛紛發表著自己對勞動教育的感言。
  • 家長和學生注意了!勞動教育成必修課
    《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若干措施》要求: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學校要對學生每天課外校外勞動時間作出規定各地各學校可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中安排勞動教育課程,可與綜合實踐活動、通用技術等課程進行必要統籌。職業院校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於16學時。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勞動教育主要依託課程,其中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並開展必要的勞動實踐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