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勞動教育必修課 湖北武漢學子在實踐中體會"勞動最光榮"

2021-01-09 中國文明網

  今年7月,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同時還要在課外校外活動中安排勞動實踐。

  多措並舉讓勞動教育落地生根,湖北武漢市積極構建學校為主導、家庭為基礎、社會全方位支持的勞動教育工作格局,各大中小學增加學生課外勞動時間、增設勞動教育必修課,圍繞勞動教育安排各項「作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的教育,從而實現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勞動課程開講 21所中小學新增兼職勞動副校長

武漢市農科院博士、武漢關山中學勞動副校長譚珺雋為學生們上勞動課 圖片來源:湖北網臺

  為加強學生勞動技能的培養,武漢市啟動中小學兼職勞動副校長試點工作,21名農業技術骨幹受聘成為學校兼職勞動副校長,任期一年。未來,這21所試點學校將把勞動教育融入課程體系。

  參加試點工作的21所中小學校都是市級研學旅行試點學校,受聘的21名農業技術骨幹95%以上擁有碩士、博士學位。任職期間,兼職勞動副校長將不拿報酬,參與學校勞動教育,教學生學習農林牧漁等知識。

  在武漢市關山中學的首節勞動課上,武漢市農科院博士、武漢關山中學勞動副校長譚珺雋帶來了水稻種子、分櫱的稻穗、成熟的稻穀,脫殼機器,以及武漢市農科院研製的特色品種——紫米等農作物。

課堂上學生們搶著上臺「打穀子」 圖片來源:湖北網臺

  「自己捏著稻穗,你看哪個是多倍體?」「這個多一點。」「為什麼?什麼原因,這個多一點。」課堂上,從水稻育秧到生長分櫱,從田間管理到稻穀成熟,譚珺雋講得生動有趣,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在講課間隙,譚珺雋還把上午準備的一些農作物,分發給學生,讓他們親身了解一下水稻的生長的各個階段,與他們互動。

  稻穀如何變成大米?為了讓學生們加深對水稻的了解,譚珺雋還把一臺簡易的脫殼機搬到了課堂上,學生們也是搶著上臺「打穀子」。一堂九十分鐘勞動課程下來,有的學生了解到水稻的生長過程,還有的學生認識到農業勞作的重要性,打算在以後主動去參與農業實踐。武漢關山中學高一學生鄭大說,「我會和老家的親人一起去插秧什麼的,看到種田很辛苦,以後會更加珍惜糧食。」

  手繪勞動計劃 從「生活自理」到「走向社會」

孩子們用畫筆繪製「周末勞動」計劃 圖片來源:超級雲課堂

  在武漢市武昌區教工幼兒園,本學期在大班中開展「我是勞動小能手」主題實踐活動,教師將勞動教育融入幼兒一日生活當中,讓孩子們自己穿脫整理衣物、整理床鋪、整理餐盤等,讓幼兒在探索中學會勞動技能,感受勞動的快樂。

  該園大一班的孩子們用畫筆繪製出「周末勞動」計劃,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比如拖地、洗碗、整理衣物等,有的孩子還能跟著媽媽一起買菜,成為「家務小能手」。

  低年段的學生「為家人擺碗筷」;中年段的學生「拖地並正確擺放清潔工具」;高年段的學生「整理房間和買菜」;職教班的學生「每日為家人準備可口的飯菜」……從武昌區培智中心學校了解到,該校通過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從「生活自理」到「走向社會」的能力。

孩子們成了勞動小能手 圖片來源:超級雲課堂

  「雖然他們是一群特殊的孩子,在讀書上可能不如普通學生,但每個孩子不僅養成了熱愛勞動的習慣,更是學會了不少的勞動技能。」武昌區培智中心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勞動教育是孩子們家庭作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孩子和家長籤訂了「家務勞動承包書」,堅持為家人服務。

  剛剛入學不久的一年級新生已經從解決自己的內務到幫家人剝蒜擇菜了;中年級的學生掃地、拖地、疊衣服、擀麵皮……忙得不亦樂乎;高年級的學生甚至承包了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從中式烹飪到西式面點一應俱全。華威是該校中職部三年級的一名學生,每到周末他都自發獨立地為家裡做午餐、晚餐,這期間從原材料的採買到準備,再到烹飪,都能熟練又出色地完成。

  提升動手能力 未成年人在勞動實踐中體驗快樂

西馬路小學師生包餃子 圖片來源:楚天都市報

  近日,武漢市江漢區西馬路小學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師生情聯誼活動,同學們在各班級老師和校園廚師的指導下,一起動手來包「有愛的餃子」。聽著喜氣洋洋的音樂,師生一起動手,歡聲笑語,其樂融融。活動既增進了師生情誼,又提升了小學生們的動手能力。

  在武漢市中山路小學,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學習和實踐。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校在每個班級設立垃圾回收點,委任生態委員,除對班級垃圾進行分類外,每周還要對可回收物進行回收,回收款項用於對口幫扶新疆的援建小學。

  該校學生鍾燕妮說,自從班級設立垃圾回收點後,班級的垃圾減少了一半,新疆的小朋友們也能收到文具和書籍了,「我還將垃圾回收的生活常識講給爸爸媽媽聽,現在我們家每個房間都有分類垃圾桶了!」

 

武漢市鋼城第二小學學生參與勞動教育 圖片來源:漢新聞

  在武漢市鋼城第二小學,建設了武漢市第一個校園節水灌溉系統。在300平方米用地上,劃分了噴淋區、噴灌區、霧化區、滴灌區和微噴區五個板塊。學生既能直觀感受不同節水設施灌溉形式的區別和用水量的差異,還能親自設計灌溉布局,動手組裝灌溉設備,全面感受先進的節水灌溉方式,將「節約用水,點滴做起」的理念植根於學生心田。

  今年,設計、修建了「樂芽樂伢」生態探究室。水培、氣霧種植,智慧微農場,將學生帶進智能化、低農殘的現代農業的天地,將傳統勞動種出新意。如今,學校已經形成室內生態探究、室外種植實踐的生態教育新模式。

  堅持學以致用 「00後」將家務勞動玩出「花樣」

武漢市第二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將課程和生活實踐相結合 圖片來源:超級雲課堂

  知道幾點鐘買肉最新鮮,能分辨什麼蔬菜是「假新鮮」、整理被套枕套幾分鐘搞定……在武漢市第二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有一批特別的「00後」,在老師們的引導下,他們將所學專業和生活緊密結合,將家務勞動玩出了「花樣」。

  學校現代服務部教師蔡瑋介紹,學校一直引導學生將所學專業融入生活中,這也是學校推行勞動教育的一種方式,不僅增加學生實踐機會和動手能力,更是期望學生能養成習慣,從而會生活,愛生活。

  範黎是學校中餐烹飪和營養膳食專業1809班學生。「從高一開始,給家人做小菜便成了家庭作業。」範黎說,老師經常提醒他們,課堂上的專業學習遠遠不夠,必須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可以先從給家長做涼菜、炒小菜開始。於是,範黎從涼拌木耳和麻婆豆腐開始,慢慢取代父母成了「家庭主廚」。現在,範黎每天負責全家人的早餐和晚餐。

學生參與實踐學習 圖片來源:超級雲課堂

  「到了秋季,可以多吃黑色食品補身體。」範黎說,初秋的早餐,他會給父母準備黑米粥、餃子或包子,一碟青菜再加一個雞蛋。每到周末,他會把餃子、包子和小饅頭放到冰箱冷凍,每天晚上會泡好黑米、黑豆、蓮子、薏仁和紅棗,用燉盅預定好時間,這樣早上很快就能吃到豐富的早餐。每周一到周五,範黎從清淡口味、重口味、西式口味、家常小炒、餃子麵食等不同口味和種類安排父母的飲食,餐餐不重樣,保證家人膳食的多樣化。在範黎的精心調配下,困擾媽媽多年的便秘也不藥而愈。

  養成良好習慣 高校青年學子出力流汗磨鍊意志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生上勞動實踐必修課 圖片來源: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日前,在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館內、圖書館裡一派熱鬧的場景,有人拖地、有人擦桌椅、有人除塵、有人整理物品……這場景不僅僅是勞動場面,更是軟體19305班和應英19303班學生正在進行的勞動實踐必修課。

  在體育館和圖書館開展的勞動實踐課,分別由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後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圖書館館員主講,從點名籤到、闡述勞動要求、演示勞動要點、強調勞動安全、劃分任務小組、分發勞動工具、管控勞動過程、給予勞動評價等貫穿整個勞動實踐過程。每次勞動實踐課完成後,學生將獲得相應學時,完成規定學時數即可獲得2學分。

  在圖書館,應英19303班的學生張榴正在用專用工具輕輕掃拭圖書上的灰塵,再用抹布輕擦書架邊沿,格外小心生怕損壞了書籍。她說:「從一開始每位學生依次登記進入書庫房,到老師現場演示如何正確整理書籍,深刻感受到勞動課的嚴肅性、專業性。希望我們每個人從自己做起,養成講究衛生、愛護環境的習慣。」

  推進高校勞動教育走深走實,武漢輕工大學成立「健行」輔導員工作室,這是湖北省高校首個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輔導員工作室。

  該工作室計劃在線下展開「以勞健德」「以勞健能」「以勞健心」「以勞健體」「以勞健智」等五個方面的主題活動,並藉助在線上建立的「青年勞動之聲」微信公眾平臺,積極回應學生需求,全面展示輔導員風採,暢通生、師、校溝通渠道,服務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加強勞動教育,讓孩子擁有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武漢學子在實踐中體會「勞動最光榮」。(武漢文明網綜合)

相關焦點

  • 湖北學子云端支教:勞動最光榮,勞動教育促成長
    中國青年網武漢7月31日電(通訊員 向雪穎)「你們在家會打掃衛生嗎?」「你們打掃完衛生是什麼感覺?」在志願者的提問下孩子們積極的參與討論並分享感受。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為弘揚勞動精神,樹立勞動觀念,7月29日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情暖京山」志願服務隊給湖北省京山市羅店鎮的孩子們上了一堂勞動課,引導孩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美麗的道理。
  • 勞動教育不是譁眾取寵,是人生必修課
    湖南衛視全國首檔中小學勞動教育節目《誰知盤中餐》開播,熱度一路走高,收視更是達到六網第一。節目本身緊緊抓住的當下國家政策的大環境,以二胎互助的形式,在親身勞動中體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節約精神,感悟勞動最光榮的正確價值觀。
  • 勞動教育進入大學生必修課,原因有三點
    勞動教育進入大中小學必修課勞動教育進入大學生必修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我國自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綜合實力取得了飛速進步,在2003所以這個時候國家要求勞動教育進大學生必修課非常有必要、非常及時!要通過勞動教育這門必修課引導同學們熱愛勞動、熱愛創造、熱愛工作、熱愛建設祖國!
  • 勞動教育教了些什麼?寶山學子告訴你……
    寶山區各基層學校積極響應號召,探索具有寶山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讓勞動教育進校園。如何讓勞動教育成為全面育人的「助推器」,上好這門學生成長「必修課」?在海濱二中開展的「愛生活,愛勞動」視頻徵集活動中,學生們深入生活,在幫助家長做家務的過程中,體驗了勞動的辛苦與快樂,學會了感恩。「能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是我的幸福,也是我的光榮。」「我樂意去創造美,去感知美,去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父母之艱辛,不曾用心體會。勞動之滿足,不曾如此收穫。未來我定會做得更好。」
  • 滬上各學校上好學生成長「必修課」 |勞動教育進行時
    轉載請註明上海市教委政務微信"上海教育" 「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 駐馬店市第一小學開展「我勞動我快樂我光榮」勞動教育研學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景閣 通訊員 魏瀟冉)為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育學生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幫助學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駐馬店市第一小學在青少年活動中心的統籌安排下於
  • 官宣丨大中小學新增勞動教育必修課,包括這些
    中高年級:以校園勞動和家庭勞動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體會勞動光榮,尊重普通勞動者,初步養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態度。初中兼顧家政學習、校內外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安排勞動教育內容,開展職業啟蒙教育,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養成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勞動品質和安全意識,增強公共服務意識和擔當精神。
  • 勞動教育將成中小學「必修課」!為什麼勞動越來越受重視?
    勞動教育將成中小學「必修課」!為什麼勞動越來越受重視?最新,教育部正式發布了《2020年修訂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中小學勞動課一周不少於1課時。普通高中必須開設勞動課程,三年必修6個學分,包含志願服務2分,總課外時間進行不少於40小時。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熱議。
  • 勞動教育教什麼?怎麼教?《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來了!
    正確理解勞動是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認識勞動創造人、勞動創造價值、創造財富、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思想觀念。   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掌握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正確使用常見勞動工具,增強體力、智力和創造力,具備完成一定勞動任務所需要的設計、操作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
  • 勞動成為高中必修課:勞動教育的回歸,是勞動文化的振興
    而對於這樣的教育改革,我是舉雙手贊成的,因為現如今,家長對孩子的寵溺,讓孩子們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過於嬌氣了;又有些家長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只要孩子學習好,就是「一好遮百醜」,其他的就什麼都不在意了,至於勞動方面的培養和鍛鍊,往往就被忽視,排在了末位的。
  • 名師講堂 | 讓節儉成為新風尚 讓勞動永遠最光榮
    培養節約的品質,當然也要從娃娃抓起,讓孩子們懂得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教會他們珍惜,是人生的必修課。今天我們邀請合肥市臨泉路第二小學校長張海霞談談如何在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中,讓他們懂得以節約為榮。節儉新風尚 勞動最光榮
  • 駐馬店市第八小學開展「我勞動我快樂我光榮」勞動教育研學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景閣 通訊員 李江濤)為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2020年12月18日,駐馬店市第八小學140餘名學生來到了平輿縣芝麻小鎮參加了「我勞動我快樂我光榮,踏生態基地,賞芝麻文化」研學旅行活動
  • 大中小學將多上一門必修課
    正確理解勞動是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認識勞動創造人、勞動創造價值、創造財富、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思想觀念。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掌握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正確使用常見勞動工具,增強體力、智力和創造力,具備完成一定勞動任務所需要的設計、操作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培育積極的勞動精神。
  • 智能化時代加速到來,還有必要提倡勞動教育嗎?
    一些學校開展「廚藝雲課堂」「線上手工課」等活動,引導學生們參與形式多樣的家務勞動。一份份特別的「作業」,讓居家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也讓學生們在一菜一飯、一針一線中體會勞動的滋味。《尚書》有云:「不知稼穡之艱難,乃逸乃諺。」的確,沒有揮灑過勞動的汗水,沒有體會過勞動的艱辛,就很難真正理解勞動的內涵、珍視勞動的價值。
  • 如何上好勞動教育這門學生成長的「必修課」?看徐匯各校園怎麼做→
    勞 動最光榮如何上好勞動教育這門學生成長的「必修課」?徐匯各校園積極優化學校課程設置,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豐富的勞動教育活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提升勞動能力、培育勞動精神、進一步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 ...在近40個崗位上體驗勞動 湖南師大附屬頤華學校創新開展勞動教育
    不出校門,在近40個崗位上體驗勞動 湖南師大附屬頤華學校創新開展勞動教育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 通訊員 張香貴勞動教育教什麼?體驗中,學子們有過「又是擦水池,又是洗毛巾,真的太難了」的埋怨,有過「讓堆積如山的髒盤子乾淨如初」的喜悅,更多的還是「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價值觀的樹立。「面對雜亂無章的筷子與勺子,我不禁有點慚愧,平時,我也是這樣亂七八糟地放著的。」在保潔崗位體驗的初2005班陳子瑞如是說。
  • 勞動教育成必修課 需多方共同營造教育氛圍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傑 攝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出現的困難儘管有很多家長對於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給予支持,可仍存在著不少質疑之聲。「現在的孩子,課程壓力很大,還是儘量多花時間在學習上。」家住廣州的張奶奶說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部分家長認為,參加勞動在一定程度上會耽誤學習,學生應該集中精力學習和備考。
  • 武漢一初中師生共譜抗疫歌曲《親愛的你》
    最近,一首《親愛的你》在華中師大一附中光谷湯遜湖學校紅了:抗疫期間,老師和學生在線上合作完成了這首歌的詞曲。新學期,師生們肩並肩站在一起,合唱了這首歌,還自製了動人的MV。學生們評價這首歌「很好聽」,老師們則說:「孩子們寫的歌詞很用心,把老師都聽哭了」。
  • 小學生真人秀《誰知盤中餐》熱播,青少年勞動教育勢在必行
    湖南衛視全國首檔中小學勞動教育節目《誰知盤中餐》開播,熱度一路走高,收視更是達到六網第一。節目本身緊緊抓住的當下國家政策的大環境,以二胎互助的形式,在親身勞動中體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節約精神,感悟勞動最光榮的正確價值觀。
  • 「勞動最光榮,奮鬥最幸福!」踐行新時代勞動教育
    勞動不僅是光榮的事,更是促進人類生命進化、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唯一手段。「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適當地讓孩子從小就規律性地參與勞動,這是最好的教育,更是符合人性和教育規律的教育。《意見》提出勞動教育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勞動教育,使學生能夠理解和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體認勞動不分貴賤,熱愛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培養勤儉、奮鬥、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