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成為高中必修課:勞動教育的回歸,是勞動文化的振興

2020-12-11 流雲舞千山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對外公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方案明確表明:今後,普通高中應在原來科目基礎上開設勞動課程,共6個學分,為必修學分。其中社會志願服務2個學分,在課外時間進行,按規定三年內不得少於40個小時;其餘4個學分的勞動內容與通用技術的選擇性必修內容以及校本課程內容進行統籌安排。

而對於這樣的教育改革,我是舉雙手贊成的,因為現如今,家長對孩子的寵溺,讓孩子們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過於嬌氣了;又有些家長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只要孩子學習好,就是「一好遮百醜」,其他的就什麼都不在意了,至於勞動方面的培養和鍛鍊,往往就被忽視,排在了末位的。

國家其實早就是提出了,德智體美勞是必須要全面發展的,雖然「德」為第一,「勞」排最後,但是從過往的教育體制來看,學校過於重視專注於「智」的培養,對於「德」和「勞」是疏忽的,而其中最可有可無的,就是勞動了。這明顯是與國家的政策方針是不符合的。而現在加以糾正,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正是時候了。

那麼,時隔多年,為什麼中國在重新審視自己走過的道路之後,又把勞動文化的重要性提到一個更高的位置呢?那必然是有其深層原因,我且試為大家分析之。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勞動最光榮這句話,並不僅僅是一個口號。簡而言之,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是被無數人辛勤的勞動支撐著的,而一個提倡不勞而獲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領域的強烈變革直接就反映到了文化領域。資本文化、管理文化和科技文化異軍突起,完全佔據了文化舞臺的中心位置,美其名曰的腦力勞動被捧得高高在上,猶如神明,而體力勞動則被視為低人一等。

這說明,中國社會對勞動文化的解讀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偏差,「勞動無貴賤」這樣的思想正被社會主流所拋棄,這是極其錯誤和危險的。

當勞動被嚴重地弱化和邊緣化,勞動的價值、地位和作用都被貶低,勞動的收入被降低,勞動者的權利、尊嚴和榮譽被漠視,那麼,今後還有誰,再來從事必不可缺少的各種勞動崗位呢?

而對於正處於人生學習階段的孩子們來說,沒有親身參與實踐勞動,就體會不到勞動的光榮,體會不到勞動的艱辛,對勞動的意義就產生不了共鳴,「勞動無貴賤」的觀念也就無法形成。

如果由此發展下去,這樣不愛勞動、鄙視勞動的思潮一旦形成,對於任何一個民族來說,都是產生災難性的社會後果。

最後,提倡勞動文化,其實對孩子們的成長是非常有好處的。

熱愛勞動,身體力行,能使孩子們拓展思維,開啟智慧;孩子們體會了勞動的艱辛,就會更珍惜當下的生活,會更體諒父母的辛苦和難處,家庭相處更和諧,也會更容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動能使得孩子們學會主動承擔責任和義務,同時還能磨鍊他們的意志,勇於克服困難,培養他們的自信和堅韌。所以,當我看到勞動成為高中必修課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是歡欣鼓舞的,因為或許,在這個教育的執行過程中,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難處或者爭議,但是對家庭來說,對國家和民族來說,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最後,我還要指出的,卻是我所認為的關於勞動文化的概念來。

勞動文化,是一種伸張勞動的價值和地位、勞動者的尊嚴和權利的文化,是一種弘揚勞動者的經濟政治主體、精神文化主體和社會歷史主體地位的歷史觀和價值觀,是一種屬於勞動者(勞有)、依靠勞動者(勞治)、為了勞動者(勞享)的文化。

勞動文化,必須在整個社會文化結構中佔有正當、合理的位置,只有勞動文化的振興,一個國家和民族往前奔跑的步伐,才能踩在堅實的大地上,而不會陷入泥濘之中。

相關焦點

  • 勞動成高中必修課,是創意改革還是徒勞增負
    近日,教育部對外公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方案顯示,今後,普通高中應在原來科目基礎上開設勞動課程,共6個學分,為必修學分。(6月4日 中國青年網)高中生學業負擔重,很少進行課外勞動是不爭的事實,教育部注意到這一現象,提出將勞動課納入必修課程,顯示出教育部改良這一現象的決心。近年來教育改革不再只注重學生的文化成績,而開始關注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質的提高,這的確是一個好現象。但是簡單地直接將勞動課納入必修課程,會不會給學生帶來新的負擔呢?
  •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發布:勞動教育教什麼?怎麼教?
    《指導綱要》提出,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職業院校開設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不少於16學時;高等學校要將勞動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主要依託的課程,可在已有課程中專設勞動教育模塊,也可專門開設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
  • 勞動就是勞動教育的最佳方式
    近年來社會上出現的重智輕勞、不勞而獲、好逸惡勞等不良風氣,對青少年產生消極負面影響,導致一些學生勞動觀念淡化、勞動習慣弱化、勞動能力退化,加強勞動教育,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亟待補齊的短板。加強勞動教育是教育本質的回歸勞動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方式,更是人類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基本途徑。
  • 勞動成高中必修課!勞動課程包括哪些內容?
    繼宣布「勞」納入高考、勞動教育成義務教育必修課之後,教育部又有新動作。近日,教育部對外公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方案顯示,今後,普通高中應在原來科目基礎上開設勞動課程,共6個學分,為必修學分。
  • 勞動教育將成中小學「必修課」!為什麼勞動越來越受重視?
    勞動教育將成中小學「必修課」!為什麼勞動越來越受重視?最新,教育部正式發布了《2020年修訂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中小學勞動課一周不少於1課時。普通高中必須開設勞動課程,三年必修6個學分,包含志願服務2分,總課外時間進行不少於40小時。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熱議。
  • 勞動成必修課!不會做家務可能影響畢業
    以後,勞動課將成為大中小學的必修課了。  日前,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文件明確,要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這門課,學生們不僅要上滿課時,甚至考核結果還會作為畢業依據之一。  學什麼?
  • 勞動成高中必修課,共6個學分,為必修學分
    原標題:教育部公布最新高中課程方案:勞動成必修課繼宣布「勞」納入高考、勞動教育成義務教育必修課之後,教育部又有新動作。近日,教育部對外公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方案顯示,今後,普通高中應在原來科目基礎上開設勞動課程,共6個學分,為必修學分。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完善中小學課程體系,教育部組織對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進行了修訂。
  •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勞動教育成為必修課
    為了培養學生的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樹立責任意識,該校自2009年起在全校學生中組織勞動教育,並將其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來自廣東珠海的羅益從小生活在農村,當聽說學校要求全體同學進行為期一周的勞動教育實踐課程時,他與同學們都很困惑:「大學生就是來學習打掃衛生的嗎?」
  • 全省中小學生勞動教育推進會強調:勞動教育是在真實的勞動中「幹」出來的
    會議指出,全省各中小學校要充分認識新時代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要把勞動教育目標樹起來,把勞動教育必修課開出來,把學生課外勞動實踐時間定下來,把勞動周等實踐活動搞起來,把考核評價體系建起來,最後建立起科學、完整的勞動教育體系。
  • 勞動成普通高中必修課,佔6學分
    繼宣布「勞」納入高考、勞動教育成義務教育必修課之後,教育部又有新動作。近日,教育部對外公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方案顯示,今後,普通高中應在原來科目基礎上開設勞動課程,共6個學分,為必修學分。
  • 「走出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新路子」——《浙江富陽的「新勞動教育...
    倡導「生活即教育」理念尤為重要  勞動教育已經成為教育的「短板」,學生的勞動意識與素養亟待加強。勞動教育的根在天地間、在自然中,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俯下身去,讓學生們親密接觸大自然,提升勞動能力、培育勞動精神、形成良好勞動習慣。
  • 上好勞動教育必修課 湖北武漢學子在實踐中體會"勞動最光榮"
    今年7月,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同時還要在課外校外活動中安排勞動實踐。  多措並舉讓勞動教育落地生根,湖北武漢市積極構建學校為主導、家庭為基礎、社會全方位支持的勞動教育工作格局,各大中小學增加學生課外勞動時間、增設勞動教育必修課,圍繞勞動教育安排各項「作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的教育,從而實現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勞動教育是每名大學生的必修課
    與此同時,浙江農林大學還經常組織學生在校內農作園裡參與挖番薯,割水稻,收大豆、玉米,播種土豆、油菜等各種農業勞動。如今,說起參加勞動、接受勞動教育,浙江農林大學不少學生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參加校園裡的勞作,因為學校裡專門有一個農作園,那是大家接受勞動教育重要的平臺。
  • 智能化時代 提倡勞動教育學生需要從事怎樣的勞動?
    近日,中央發布《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乍一看,不免驚詫,我們不是早步入以機械化、智能化和高科技化為主要特徵的21世紀了嗎?提倡勞動教育,學生需要從事怎樣的勞動?概言之,在現行教育模式與人才培養目標下,勞動被嚴重遺忘,學生普遍缺乏勞動鍛鍊與勞作實踐,家長、學校和社會不重視勞動,與城市和鄉村脫節,與真實的生產和生活脫節。怎麼辦?回歸「勞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上述問題。
  • 讓勞動必修課真正發揮作用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2020年修訂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將勞動列為高中必修課程,引發熱議。  其實,2019年高考語文全國I卷的作文題,寫一篇演講稿倡議「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就曾掀起討論。
  • 勞動教育教什麼?怎麼教?《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來了!
    當前實施勞動教育的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   勞動教育是新時代黨對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是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中小學必須開展的教育活動。
  • 勞動課程成普通高中必修課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繼宣布「勞」納入高考、勞動教育成義務教育必修課之後,教育部又有新動作。近日,教育部對外公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方案顯示,今後,普通高中應在原來科目基礎上開設勞動課程,共6個學分,為必修學分。
  • 成都市全興小學:幸福勞動,勞動幸福 | 勞動教育思考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再次強調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2015年,金牛區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單位」,全興小學作為金牛區首批勞動教育示範校,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 勞動教育成必修課 需多方共同營造教育氛圍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傑 攝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出現的困難儘管有很多家長對於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給予支持,可仍存在著不少質疑之聲。「現在的孩子,課程壓力很大,還是儘量多花時間在學習上。」家住廣州的張奶奶說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部分家長認為,參加勞動在一定程度上會耽誤學習,學生應該集中精力學習和備考。
  • 調查顯示,當前的勞動教育存在社會勞動教育「淡漠」、學校勞動教育...
    原標題:調查顯示,當前的勞動教育存在社會勞動教育「淡漠」、學校勞動教育「無位」、家庭勞動教育「疲軟」等現實性問題職業院校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如何構建新時代勞動教育賦予了職業教育全新的價值期許,新時代勞動教育課程拓展了職業教育學科的豐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