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勞動教育將成中小學「必修課」!為什麼勞動越來越受重視?

2020-09-05 媽寶園

《媽寶園》,一群智慧媽媽陪著寶長大,沒有華麗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兒的故事!歡迎大家一起探討!當媽那些事兒


定了!勞動教育將成中小學「必修課」!為什麼勞動越來越受重視?


最新,教育部正式發布了《2020年修訂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中小學勞動課一周不少於1課時。普通高中必須開設勞動課程,三年必修6個學分,包含志願服務2分,總課外時間進行不少於40小時。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熱議。



部分學生擔心,勞動課會步體育課「後塵」,成為其他科任老師「任意客串」的場地。


一些家長則認為,繁重學業下,新增所謂的勞動課,是在浪費時間,消耗孩子體力,讓孩子成為免費勞動力。


而贊成者認為,讓孩子從學業中抽身出來,學學基本生活技能,才不會變成「只會學習的機器」,而「四肢不勤五穀不分」,失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勞動教育,對個人品質的錘鍊、人格的健全、成長的促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止是強制性的「必修學分」,更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


為什麼勞動教育,總被「排除在外」?


在全球多個國家中,關於小學生平均每天勞動時間的調查顯示,其中美國1小時20分鐘,韓國1小時10分鐘,英國僅30分鐘。出人意料的是中國小學生只有12分鐘。


對比,專家認為:「中國孩子勞動意識淡薄,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針對這種現象,超半數的家長表示:「學習壓力大,有功夫做家務,還不如多做道題,多考幾分。」更有老師表示:「一直強調減負,結果又增加了勞動教育。」


從家長和老師的回答,側面折射出當前家長和學校雙方對勞動教育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重視等問題。


從家長層面來看,一方面,他們認為孩子還小,怎麼會做家務,不搗亂就好了。自己做家務,也省得得跟在孩子屁股後再重新收拾一遍,反而更累。


一方面,他們認為孩子的最主要任務是,「好好學習,不用理會這些家庭瑣事。」媽媽忙不過來,有爸爸幫助,不然還有奶奶或外婆。壓根不需要孩子插手幫忙。


從學校層面來看,在日益激烈的升學壓力背景下,「智」,也就是「成績」成了大多數學校的唯一目標。語數英等主課,千方百計佔用體育課、勞動課、音樂課等時間,只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


有些學校雖開設了勞動課,但也只是停留在「勞動技能」的層面,認為勞動教育就是打掃衛生,沒有根據學生身心特點,沒有能激起學生興趣的勞動方式,更沒有挖掘勞動中蘊藏的育人價值。


勞動教育的缺失,會導致什麼後果?


1.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怕孩子學業負擔過重,父母選擇代勞孩子的一切大小事務,整理房間、打掃衛生等等。唯成績、升學率是從,學校選擇「徵用」學生勞動教育時間。


「雙管齊下」,孩子慢慢喪失了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會整理書包、不會疊衣服,有甚者連鞋帶都不懂得系。


久而久之,孩子們不懂勞動的艱辛所在。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不利於他們自己能力的發展,更會讓他們養成大手大腳花錢、不會珍惜勞動成果的壞習慣。


2.心理脆弱,抗壓能力低下


我們常說的「小公主」、「小皇帝」,是從小在嬌生慣養中成長的孩子。他們因缺少勞動體驗,以致於無法養成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品質。長大後,遇到一點挫折就萎靡不振,甚至選擇輕生。中小學生自殺率的上升,也殘酷地折射出這一問題。


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勞」雖排在末位,並不意味著它不重要。恰恰它對「德智體美」四育具有強大的正面引領作用,是「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中小學生中開展勞動教育,有何意義?


1.幫助孩子樹立正確人生觀


用說教、灌輸等方式,幫助孩子樹立正確道德觀,這一目標是是難以達成的。

只有在實踐中,才能親身感悟。當下的孩子,都是在富足的生活中成長,勞動教育是為了幫助他們把一切的「理所應當」思維,變成「來之不易」的認識。


從一顆種子,到一把水稻,再到一粒粒圓潤飽滿的大米,當孩子深入其中,體驗過農民耕種的辛苦,更能理解為何要珍惜糧食。


從一張廢紙,到一條街,再到一整座城市,當孩子置身其間,經歷過環衛工人,清掃城市的辛苦,更能明白為何要愛護環境。


從炒菜做飯,到清洗碗筷,再到打掃房間,當孩子參與其中,體驗過父母操持家務的不易,哪怕是花錢僱人勞動,也更能理解為何要尊重他人勞動成果。


通過勞動,孩子收穫更多的體驗,更懂得尊重與體諒他人的辛苦;在勞動中,孩子學會了如何克服困難,也積累了成就感有助於孩子形成獨立自主、堅忍和自信的品質。


2.有利於孩子養成良好學習方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百次的解說,不如一次的親身實踐。中小學生的勞動課,雖說不是直接實踐、驗證書本的知識,但前期動手習慣的養成有利於後期形成注重實踐的學習方法,特別是高中、大學後,勞動實踐對專業技能的提升、產業動態的熟悉等都至關重要。這相較於以往的畢業後才實習,勞動教育讓實踐均勻分布在人才培育的各個階段,無疑效果更好。


3.有利於提高孩子身體素質


勞動,要動用到身體的多個器官,讓身體各個部分協調運轉,這有利於身體生長和智力發育。


物質條件的豐盛,孩子卻普遍因缺乏鍛鍊,身體素質差,軍訓暈厥,體育課上跑步也犯暈。因此,開展勞動教育,為孩子創造更多鍛鍊身體的機會,不僅能促進腦力開發,更能強魄體格。用勞動練就健康身心,是做好學問的必要條件。


4.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勞動,能讓孩子深入生活各個方面,在點滴的小事中體驗生活的美學,在創作的過程中,把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所以,不論是學校勞動、家庭勞動還是社會勞動,都是增強孩子責任心的有效手段。只有在勞動中的用心付出,才能激發孩子主人公的意識,看清自己肩挑的責任。


如何引導孩子參加勞動?


1.樹立正確勞動觀


勞動教育,指的不止是身體上的行動,更在於「心理」,即精神上的升華和成長。


之於孩子的長遠發展來看,勞動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要想讓孩子成為德才兼備的人,那麼就要先幫助樹立正確的勞動觀。


對於1-3歲的孩子,父母可以藉助繪本,告訴孩子勞動的意義。譬如,為什麼小蜜蜂總討人喜歡?因為它們勤勞;為什麼大公雞那麼美麗,金黃冠子花外衣?因為它從不偷懶,每天早起,喚醒人們。


勞動,不僅能豐衣足食,更能為別人帶來幫助和便利。勤勞的孩子才最受人歡迎和喜愛。以此,讓孩子知道勞動的美好。


2.把勞動變成快樂的遊戲


不少媽媽反饋道,同一件事,當自己以教育的方式,教孩子時,孩子反而不聽也不照做,自顧自地玩。但是,當自己放棄了,開始忙活起來時,孩子又覺得好玩,強行加入其中。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用錯方法了。爸爸媽媽們要學會寓教於樂,將勞動和遊戲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孩子在遊樂中,體會到勞動的樂趣,激發孩子的興趣。


日常家務勞作過程中,媽媽可以嘗試引導孩子。「寶寶,我們來玩個遊戲吧!」「媽媽當廚師,你當媽媽的助手,和媽媽一起做飯好不好?」「媽媽的好助手,幫媽媽把菜洗洗~」


通過遊戲的形式,調動孩子勞動的積極性,讓孩子體會下媽媽的辛苦,從而自覺幫助媽媽,自發勞作。


3.給孩子勞動的機會,不要怕孩子犯錯


有時,孩子的不參與勞動,不是懶,而是缺少機會。部分媽媽,會擔心孩子勞動時受傷,為避免傷害,就從根源上禁止孩子勞動。這樣的做法,無異於「因噎廢食」。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在不斷的試錯中成長起來的。媽媽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去嘗試,獨立去完成。


在勞動過程,可能孩子會因為力氣小,或端拿姿勢不對,而把水灑得滿地都是,媽媽不要過於責怪,和孩子一起打掃地板,然後告訴孩子,要怎麼拿才能拿穩,怎麼走才能不摔倒,不把水打翻。


4.切忌用勞動懲罰孩子


有的家長在孩子犯錯時,喜歡用勞動懲罰孩子。比如,再不好好吃飯,就讓你洗碗。


長此以往,孩子心裡就會認定「勞動」是一種折磨。他們會認為因為自己沒做好,才必須勞動,並對勞動產生厭噁心理。


還有些家長,常常指著路上的環衛工,告訴孩子說:「再不好好學習,以後你也會像他們這樣。」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勞動的人」很可恥。


這樣做,反而會扭曲孩子的「勞動觀」,家長要為孩子樹立的是,勞動的人,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因為,他們用雙手,用汗水,為自己創造幸福生活。


勞動教育,只看其表面含義,它是為了讓孩子具備好好生活的能力;深究其內涵,是培養孩子實踐、合作、應變等能力讓孩子更具責任感。而這些品性,恰恰是做人最重要的根本。


所以,家長請放開保護的雙手,請放下那顆「急功近利」的心,讓孩子從繁重課業中、讓孩子從各種興趣早教班中脫身,去做好這件看似毫無成就感可言,卻能鋪就通往成功的道路——勞動。


互動話題:在家裡,你會讓孩子幫忙做家務嗎?歡迎留言交流!

本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歡迎分享收藏!謝絕抄襲!

本文章《媽寶園》原創,歡迎關注或者點讚點評轉發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在下方多多留言交流育兒經驗!

相關焦點

  • 勞動教育將成為必修課!南京中小學已在行動
    》中指出,將把勞動素養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和畢業依據,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並將在未來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   市民吳女士就認為,應該讓孩子把勞動當成一種習慣,而市民張先生則指出,勞動教育成為必修課的同時,一味強制可能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記者了解到,南京的很多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疫情期間,學校也都給孩子們布置了勞動教育作業,不過,家長們也發現,孩子在學校中可以很熱情地完成勞動教育內容,但在家裡卻對勞動提不起興趣。
  • 勞動教育將成大中小學必修課
    昨日,國務院推出《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形成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意見》提出將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以及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同時勞動教育也被納入教育督導體系,完善督導辦法。
  • 我們為什麼要重視勞動教育?大中小學如何開展勞動教育?
    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學校要對學生每天課外校外勞動時間作出規定。職業院校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於16學時。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勞動教育主要依託課程,其中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為什麼我們需要重視勞動教育?「勞動最光榮」曾經是幾代中國人的共識。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的改善,勞動卻受到忽視,甚至鄙視。
  • 勞動成必修課!不會做家務可能影響畢業
    以後,勞動課將成為大中小學的必修課了。  日前,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文件明確,要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這門課,學生們不僅要上滿課時,甚至考核結果還會作為畢業依據之一。  學什麼?
  • ...被納入培養全過程,勞動教育成必修課 教育「體美勞」 越來越重要
    「十三五」期間,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正變得越來越重要。體育課,不再被片面地理解為「有活動時間」「增強體質」,而是「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正逐步完善。據介紹,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1小時體育鍛鍊。
  • 上好勞動教育必修課 湖北武漢學子在實踐中體會"勞動最光榮"
    今年7月,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同時還要在課外校外活動中安排勞動實踐。  多措並舉讓勞動教育落地生根,湖北武漢市積極構建學校為主導、家庭為基礎、社會全方位支持的勞動教育工作格局,各大中小學增加學生課外勞動時間、增設勞動教育必修課,圍繞勞動教育安排各項「作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的教育,從而實現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教育部發文:中小學新增3門必修課。家長:幸好提前學了
    7月15日,教育部發布一則通知——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通知中明確大中小學將把勞動教育設為必修課7月15日教育部網站發布的通知勞動教育將成為必修課教育部關於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中表示,當前實施勞動教育的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由此可見,這門課程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 每年五月第二周確定為「勞動教育宣傳周」!閔行出臺中小學勞動教育...
    各校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制定「一校一案」;每年五月第二周設為閔行區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宣傳周」;中小學每周勞動教育課不少於1 課時……閔行區教育局新近出臺了《閔行區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 勞動教育進入大學生必修課,原因有三點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文件指出要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我昨晚剛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先是很詫異,為什麼要突然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後來我看了文件並且思考了十來分鐘,終於想明白了。
  • 全省中小學生勞動教育推進會強調:勞動教育是在真實的勞動中「幹」出來的
    會議指出,全省各中小學校要充分認識新時代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要把勞動教育目標樹起來,把勞動教育必修課開出來,把學生課外勞動實踐時間定下來,把勞動周等實踐活動搞起來,把考核評價體系建起來,最後建立起科學、完整的勞動教育體系。
  • 官宣丨大中小學新增勞動教育必修課,包括這些
    大中小學要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中小學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普通高校要將勞動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勞動教育途徑1.獨立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用於活動策劃、技能指導、練習實踐、總結交流等,與通用技術和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等有關內容進行必要統籌。
  •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發布:勞動教育教什麼?怎麼教?
    《指導綱要》提出,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職業院校開設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不少於16學時;高等學校要將勞動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主要依託的課程,可在已有課程中專設勞動教育模塊,也可專門開設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
  • 勞動成高中必修課,共6個學分,為必修學分
    原標題:教育部公布最新高中課程方案:勞動成必修課繼宣布「勞」納入高考、勞動教育成義務教育必修課之後,教育部又有新動作。近日,教育部對外公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方案顯示,今後,普通高中應在原來科目基礎上開設勞動課程,共6個學分,為必修學分。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完善中小學課程體系,教育部組織對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進行了修訂。
  • 勞動教育不是譁眾取寵,是人生必修課
    湖南衛視全國首檔中小學勞動教育節目《誰知盤中餐》開播,熱度一路走高,收視更是達到六網第一。節目本身緊緊抓住的當下國家政策的大環境,以二胎互助的形式,在親身勞動中體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節約精神,感悟勞動最光榮的正確價值觀。
  • 勞動教育成必修課 需多方共同營造教育氛圍
    胡春苗在家長群裡結合實例分享看法,開設家務打卡活動,帶領家長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與勞動重要的價值。在浙江農林大學農學院,一直將勞動課設置為學生必修課。以班級小組為單位,劃分農作園用地,學生將作物栽培學、植物保護學等課程所學用于田間,開展生產勞動。吳婕是農學專業2018級學生,從小沒有接觸過農活的她,現在已經深深被這門專業所吸引。「今年,我成功種植出馬鈴薯、甘薯、玉米、棉花、藜麥作物。」
  • 勞動教育難在哪兒 對勞動的理解應與時俱進
    原標題:勞動教育是「浪費」時間嗎?對勞動的理解應與時俱進河北樂亭縣小學生在勞動實踐基地果園內觀察桃子的長勢。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 來源:新華社)能用吸塵器、請家政幫忙,為什麼還要自己掃地?把時間「浪費」在體力勞動上有意義嗎?
  • 勞動教育教什麼?怎麼教?《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來了!
    《指導綱要》強調勞動教育途徑要注重課內外結合,在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的同時,還要在課外校外活動中安排勞動實踐。中小學每周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中的勞動時間,小學1-2年級不少於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於3小時;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生活中的勞動事項和時間,納入學生日常管理。
  • 勞動成高中必修課!勞動課程包括哪些內容?
    繼宣布「勞」納入高考、勞動教育成義務教育必修課之後,教育部又有新動作。近日,教育部對外公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方案顯示,今後,普通高中應在原來科目基礎上開設勞動課程,共6個學分,為必修學分。
  • 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行動構想
    2015年國家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聯合出臺《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的勞動教育的意見》,兩《意見》的出臺,讓勞動課成了學生的必修課,讓勞動教育成了學校、家庭、社會的必選項,把勞動教育擺上了重要日程,推向了新的高度。
  • 大中小學將多上一門必修課
    」「三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服務性勞動,強化公共服務意識和面對重大疫情、災害等危機主動作為的奉獻精神;(4)重視生產勞動鍛鍊,積極參加實習實訓、專業服務和創新創業活動,重視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運用,提高在生產實踐中發現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創造有價值的物化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