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納入培養全過程,勞動教育成必修課 教育「體美勞」 越來越重要

2020-12-20 西部網

「目前,全國各地已經實現了體育中考全覆蓋,分值從30分到100分不等。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體育中考分值都會增加。」14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9個省已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

「十三五」期間,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體育課,不再被片面地理解為「有活動時間」「增強體質」,而是「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正逐步完善。據介紹,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1小時體育鍛鍊。

目前,教育部開展的體育特色學校項目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近3萬所、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近1萬所、全國青少年冰雪運動特色學校近2000所。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數量由50.2萬人增加到59.5萬人,年均增速4.3%。2019年底,全國小學、中學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標學校率分別為90.22%、93.54%,體育器械達標率分別為95.38%、96.56%,較「十二五」期間大幅度提升。

美育能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十三五」期間,學校美育工作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標,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

王登峰介紹,義務教育階段,大部分省(區、市)都能按照國家課程設置方案保證音樂、美術課程總量不低於總課時的9%;高中教育階段,全國93.2%的學校能夠開設6個學分的藝術類必修課程;全國80.7%的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將藝術課程納入公共基礎必修課,並保證72學時;全國87.6%的高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公共藝術課程。與此同時,近87%的學生在中小學接受了藝術教育。

據了解,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美育教師人數由2015年的59.9萬人增加到2019年的74.8萬人,4年來增加14.9萬人,平均增速為5.7%;2019年,全國小學藝術器材達標率達95.07%,初中達標率達96.12%,高中達標率達93.26%。

到實驗室做實驗,算不算勞動教育?「過去一段時間,勞動教育被弱化、淡化,更主要的是被泛化了。」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說,這實際上是用文化課學習去取代真正的勞動教育,因此,勞動教育明確強調「以體力勞動為主」。

根據各學段特點,我國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普通高校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大中小學每學年設立勞動周。除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外,其他課程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

針對不同學段、類型的學生特點,勞動教育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例如,小學低年級讓學生學習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勞動樂趣;小學中高年級讓學生做好個人清潔衛生,主動分擔家務,適當參加校內外公益勞動;初中讓學生加強家政學習,開展社區服務,適當參加生產勞動;普通高中開展服務性勞動、參加生產勞動,使學生熟練掌握一定勞動技能;高校結合學科和專業積極開展實習實訓、專業服務、社會實踐、勤工助學等。

「我們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並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申繼亮說。

編輯:田珂

相關焦點

  • ...美育被納入培養全過程,勞動教育成必修課 教育「體美勞」 越來...
    「十三五」期間,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正變得越來越重要。體育課,不再被片面地理解為「有活動時間」「增強體質」,而是「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正逐步完善。據介紹,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1小時體育鍛鍊。
  • 體美勞育為什麼受到特別重視?
    近年來,「教育『體美勞』越來越重要」成為教育領域值得特別關注的重要現象之一。
  • 教育「體美勞」 越來越重要
    「十三五」期間,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正變得越來越重要。體育課,不再被片面地理解為「有活動時間」「增強體質」,而是「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健康知識 基本運動技能 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正逐步完善。
  • 教育「體美勞」越來越重要
    「十三五」期間,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正變得越來越重要。體育課,不再被片面地理解為「有活動時間」「增強體質」,而是「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正逐步完善。
  • 教育「體美勞」 越來越重要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目前,全國各地已經實現了體育中考全覆蓋,分值從30分到100分不等。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體育中考分值都會增加。」14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9個省已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十三五」期間,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 湖南: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湖南大中小學積極行動,落實教育部《指導綱要》——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今天的青少年,文化知識的廣博常令父輩自嘆不如,但小學生不會剝雞蛋、中學生不會掃地、大學生不識五穀的笑話也時有耳聞,人們針砭現行教育「有教育無勞動」。
  • 勞動教育,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
    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新時代加強勞動教育必須強調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記者就《意見》出臺的思路、任務、舉措等採訪了教育部相關負責人。
  • 勞動教育將成大中小學必修課
    昨日,國務院推出《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形成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意見》提出將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以及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同時勞動教育也被納入教育督導體系,完善督導辦法。
  • 勞動教育成必修課 需多方共同營造教育氛圍
    胡春苗在家長群裡結合實例分享看法,開設家務打卡活動,帶領家長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與勞動重要的價值。在浙江農林大學農學院,一直將勞動課設置為學生必修課。以班級小組為單位,劃分農作園用地,學生將作物栽培學、植物保護學等課程所學用于田間,開展生產勞動。吳婕是農學專業2018級學生,從小沒有接觸過農活的她,現在已經深深被這門專業所吸引。「今年,我成功種植出馬鈴薯、甘薯、玉米、棉花、藜麥作物。」
  • 勞動教育不是譁眾取寵,是人生必修課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勞動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加分項,家庭勞動更是孩子勞動教育的第一課,通過讓孩子幹家務活、參加社會勞動等,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更是讓孩子在勞動中體會責任的重要性,體會人生的規律。
  • 石家莊市中小學把勞動教育納入學生培養全過程
    為了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石家莊市從2017年起開始大力開展勞動教育,將勞動教育列為日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今年還特別設置了全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周,並在秋季開學後進一步加強了勞動教育工作。 石家莊市全市中小學校積極開動腦筋、創新方法,將勞動教育納入學生培養全過程。
  • 勞動教育將成中小學「必修課」!為什麼勞動越來越受重視?
    勞動教育將成中小學「必修課」!為什麼勞動越來越受重視?最新,教育部正式發布了《2020年修訂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中小學勞動課一周不少於1課時。普通高中必須開設勞動課程,三年必修6個學分,包含志願服務2分,總課外時間進行不少於40小時。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熱議。
  •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發布:勞動教育教什麼?怎麼教?
    《指導綱要》提出,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職業院校開設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不少於16學時;高等學校要將勞動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主要依託的課程,可在已有課程中專設勞動教育模塊,也可專門開設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
  • 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計劃!寧波「慈谿樣本」讓孩子終身受益
    一段時間下來,蔣濤還從中學到很多生活小技巧,如擦窗的報紙一定要團成一團,這樣才能擦得乾淨;拖地時,人需要往後退,如果是前進式,會把拖乾淨的地再次踩髒……如今的蔣濤已經成了勞動小能手,家長也很驚喜地看著孩子的成長和蛻變。近年來,慈谿大力推行勞動教育後,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從中受惠,這個例子就是縮影。
  • 官宣丨大中小學新增勞動教育必修課,包括這些
    指導學生:(1)持續開展日常生活勞動,增強生活自理能力,固化良好勞動習慣;(2)選擇服務性崗位,經歷真實的崗位工作過程,獲得真切的職業體驗,培養職業興趣;積極參加大型賽事、社區建設、環境保護等公益活動、志願服務,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3)統籌勞動教育與通用技術課程相關內容,
  • 重要| 大學生勞動教育有了「硬指標」
    答:勞動教育是新時期黨對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意義重大。《意見》面向全社會,全面部署勞動教育工作。《指導綱要》是《意見》的配套文件,主要面向教育系統內部,依據《意見》,細化有關要求,重點解決勞動教育是什麼、教什麼、怎麼教等問題。勞動教育有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專業性比較強。提高勞動教育質量和水平,必須加強專業指導。
  • 勞動教育加入學校必修課,素質教育的To B新方向?
    圖源於圖蟲創意芥末堆 3月27日 肥狗 報導昨日,國務院推出《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形成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 「五育」並舉 將勞動教育納入全面培養教育體系
    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勞動教育是當前整個教育體系當中的短板,因此必須加強。《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在勞動教育上單獨列了一條,作為「五育」之一,德智體美勞單獨表述。主要有四方面措施:  第一,納入教育體系。提出「五育」並舉,將勞動教育納入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強化勞動教育的地位,勞動教育成為「五育」之一,而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活動。
  • 勞動教育對人才培養具有重要價值
    勞動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生居家學習時間延長、用眼過度、運動減少、心理焦慮等危害身心健康的問題較為突出,更凸顯加強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時代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闡釋了勞動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 勞動教育是什麼?教什麼?怎麼教?
    根據《指導綱要》,勞動教育的基本理念為:強化勞動觀念,弘揚勞動精神;強調身心參與,注重手腦並用;繼承優良傳統,彰顯時代特徵;發揮主體作用,激發創新創造。《指導綱要》提出,要將勞動觀念和勞動精神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注重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基本勞動知識技能的過程中,領悟勞動的意義價值。